海棠文

分卷阅读1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帝心独宠 作者:孤重染

    分卷阅读13

    记得,等到他真正的恢复了意识,只看到了被自己压在身下昏了过去的许云晋,错愕之下还没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应有死士寻到了这里来,石君极便即刻动身跟死士离开了那里。

    中了毒石君极是知道的,等回到皇宫私下找人来看,却被告知毒已经解了,石君极几乎是瞬间就明白这毒一定是许云晋找人给自己解的,内伤并不严重,只调养了一番便恢复了。事后石君极让人私底下去了许云晋带自己去的那处,得知是东篱院之后还有丝诧异,转念想到那晚的事情,石君极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中的毒跟春药之类的东西一点边也沾不上,照理来说不应该发生那晚的事儿才对,然而他之后中了春药不假,想来便是东篱院的缘故了。毕竟是寻欢作乐的地方,就算许云晋不另外吩咐,屋子里也多多少少带了丝春药,不多,顶多起到*的作用,但是对于身中毒素的自己来说,可就不是*的作用,而是跟中了大量的春药是一个道理,这么说来那晚的事情也不是自己故意的。石君极又一想许云晋在京城里的**无人不知,就算自己那晚压了他一次,也不至于忌恨自己,心下那份愧疚便又轻了些。

    至于许云晋到底是不是忌恨了石君极,又忌恨石君极到了什么程度,这事且容后再提。

    不过说起来,这许云晋到底是什么身份?石君极目光沉了沉,他还记得当初被拉进轿子内,外面追杀自己的人说过京城内乘坐大红轿子的人是不能得罪的,这话又是什么意思?这事儿石君极已让人去查,只是现在还没有得到回报罢了。然而不管事实如何,石君极对许云晋都起了一定的忌惮之心,能够让江湖人士退让到如此地步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

    其实这事儿石君极真想的太多了。许云晋本身确实是没有武功的,不是年幼的时候许府没请人教导过,毕竟许云晋幼时身子不好,许涛倒还真的动了让许云晋学武调养一下身子什么的,主要是许云晋怕累怕苦,练了第一天的武第二天就爬不起来床了,在许云晋的大哭、许云亭的怒气、许佳氏的哭闹下,许涛不得不放弃让许云晋学武这个建议,因此许云晋是连花拳绣腿都没研究过的。当初将石君极带进轿子的,是青佩。

    青佩的武功很高,最起码足够保护许云晋了,当日就算那帮人不管红轿传闻硬要搜查,青佩也能将那帮人打败,带着许云晋和石君极离开,更别提那四个轿夫也不是单纯的轿夫,而是个个武功高强的人了。

    至于势力?许云晋承认做生意自己很有头脑,但是江湖的事情他真的不行。青佩的武功高强,其实是因为他是苏少送来的。恩,没错,江湖的事情请交给苏少去办就没差了。江湖第一楼便出自苏少的手笔。

    江湖第一楼,崛起于五年前,集搜集情报、暗杀于一身的组织,江湖第一楼要杀的人,至今没有失过手,江湖第一楼想要的情报,至今没有没得到过的。作为京城五少的其他四少,对江湖第一楼都有一定的使用权,其中以许云晋的权力更大。

    至于红轿传闻其实红轿内的人不一定是许云晋来着,可能是京城五少的任何一人。

    正确的江湖传闻应该是:得罪京城红轿,定会遭到江湖第一楼的疯狂追杀,鉴于江湖第一楼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失过手,遭到江湖第一楼的追杀必死无疑。至于为什么是京城,恩,因为身为京城五少的五个人很少有机会出京城。许云晋之前让苏少派人保护南下的李大少,便是因为苏少手下无弱人,有苏少的手下保护,不用担心李大少的安危。

    所以石君极所查的方向有那么点偏差来着,能查到什么程度,就要看石君极手下人办事的能力如何了。

    石君极在上面走着神,身子却下意识的散发着威压,一直等不到石君极说话的大臣们都要哭了,到底要怎么做皇上您倒是说句话啊!您这样不说话让我们很难做的好不好的啊!

    皇上,臣认为,武林人士竟然跟白河教有了牵连,便证明他们想要跟朝廷作对,不如从武林人士那里入手。下面跪着的其中一位大臣突然说道,打破了一室的平静。

    石君极的视线集中到那人身上,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臣认为,武林人士敢胆出手帮助白河教的余孽,无非是仗着身怀武功,认为朝廷拿他们没有办法,应该昭告天下抓捕武林人士,给他们一个教训。

    让朝廷和武林翻脸?这想法也亏得他能想得出来。石君极嘴角扯开一抹嘲讽,摇摇头叹息一声:先下去吧。

    臣等告退。

    ☆、第14章 城外送别

    朝堂上的风起云涌跟许云晋并没有关系,接下来的日子里,许云晋都呆在宅院里,也一直都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这让许云晋怀疑当初真觉寺的方丈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所谓的不近女色,许云晋认为不管是男女都在其中,然而到了如今什么也没有发生,要么就是真觉寺方丈说的不对,要么就是男色不在所谓的女色中。

    许云晋不知道是两者的哪种情况,可过了有好一段时日,许云晋的想法虽然逐渐偏向了第二种,却依旧不敢十分的肯定,看来这女色还得戒下去了。或许过段时间等到京城平静了,自己应该去真觉寺走上一趟,许云晋在心里默念道。

    许府不曾有人来过,许云晋知道上面的事情还未解决,李大少的离开便提上了议程。

    这日天刚蒙蒙亮,京城近郊的一处送别亭内,有主子五位、管事一名并十余名小厮,一旁停着五辆马车。

    虽然这不是你第一次南下,但终究是第一次南下做生意,还是咱们五个人共同的生意。许云晋举起手中的酒杯,笑道,别的话也不多说,就祝咱们的生意顺利开张,日益兴隆,日进斗金。

    其他四人面露兴奋的举起酒杯与许云晋的相撞,发出一阵阵清脆的撞击声:日益兴隆!日进斗金!言罢,五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身边的小厮将五人的酒重新满上,许云晋望向一旁的何三,面色凝重:何三,你也知道,在场的四人可是爷我的平生挚友,李大少这次南下,你可得照顾好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又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许云晋等五人能小到大一直维持现在的关系,说是平生挚友也不为过,既是挚友照拂一二也是应当,更别提这次还是为了他们五个人共同的生意。

    何三颇为恭敬:二少请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李大少的。

    对了,我记得李大少你到南方可有点水土不服呢。刘三少突然说道。

    在场的众人轻咦一声,不大一会儿便想起确有其事。京城五少里面有四个是当朝命官之子,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不管是受宠还是不受宠,在大平王朝,却都是不能私自出京的,因此京城五少里面除了李大少以外,其他四人都不曾明目张胆的出京过。李大少倒是出去过,不过也不多,南下算上这次也只是第二次罢了。

    上次南下是在两年前,李大少南下苏城拜访李大少父亲的旧友,谁知到了苏城的第二日便高烧不止卧床不起,等勉强起了床,已过了半月有余。

    提起此事,在场的众人不禁蹙起眉头,若这次南下还这般可如何是好?

    不用担心。李大少出声道,上次我离京时便有些着凉,加上赶路太快,到了苏城才变得那么严重的,水土不服的症状是有,却远没有那么严重,更何况这次还是第二次去,不会像上次那样的。

    尽管李大少这么说了,大家还是有些放心不下,苏少道:这事儿可马虎不得,左右咱们也不差那一天两天的,在路上不必赶得太快,等到了宁城,找个郎中瞧瞧,再休息几日也来得及。

    赵二少赞同的点点头:苏少所言不虚,最重要的还是要保养好自己的身子。我听说这次京城的事情不小,他们退回南边还要一段时间,足够你在宁城办好事情再回来了。

    赵二少的父亲是当今六部之一吏部的吏部尚书,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官儿了。赵二少的身份也不低,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按说在赵府除了赵尚书之外就属他最有话语权了,然而事实可不是这样。赵二少是嫡长子不假,在大平王朝的权贵之中,嫡长子或是嫡子更是将来要继承家产大头的,自当是受尽宠爱,甚至是寄予厚望,只可以赵二少的嫡母去世的太早,次庶子的生母又太得宠,次庶子更得赵尚书的宠爱,因此可以说,赵二少在赵府的生活并不好过。

    不过谁知道呢?毕竟能够成为京城五少的人,说起来多多少少都有点耐人寻味的地方,最起码赵二少所谓的听说,想来也不是那么简单。

    听你们这么说,倒是希望我一到宁城就病倒了似的。李大少啼笑皆非,怎么说这里面也是我最劳累,到时候南面的生意是不是得多分我一点?

    许云晋笑道:不愧是大富之家,到什么时候都不忘把钱财两个字放在嘴上。顿了下,这事儿之前我确实想过,便从我这份儿里面拿出一成给你吧。

    刘三少惊呼一声:一成?这可不少啊,我们四个之前也不过是有一成半罢了。

    南下做生意的想法是许云晋想出来的,其中投入的大头也是许云晋拿出的,更别提人脉关系等方面,都是交由许云晋手下的人去办,许云晋自己做这份儿生意也不是不成,但出于种种原因,许云晋更乐于将五个人绑在一块儿,其他四人也不会嫌钱赚得多,

    分卷阅读13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