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3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个杀手是暖男[重生] 作者:火棘子

    分卷阅读36

    弃誓言,干这事很难转过弯来。

    莫凉没再劝,闭目躺着。

    一只手伸了过来,握住莫凉的手腕,遒劲有力,充满热度。

    他听见蒋星临说:爹若还活着,一定会打死我,但是我老早就想说:真宛的日子受够了,备受真宛人欺凌蔑视,还要当活的挡箭靶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丢了性命。如今,没有了束缚,该为自己谋划了。人生一世,不过六七十年,我们就应该活得快意恩仇。

    这才是蒋星临,破笼而出的鹰,而非温顺的家鸽。

    一行人,一路东奔。

    路上,蒋星临教大家用真宛的武器,全是杀人利器,护卫们觉得这个人很厉害,然后又不小心得知了蒋星临的皇子身份,都悄悄传开了。莫凉装模作样,让人不得散播此种消息,大家更笃定这人就是皇子。

    奔到平化县,莫凉带着蒋星临贺云望见到陆县令。陆县令一看蒋星临风尘仆仆不掩贵族气势,又有富甲一方的贺云望相护,他也知道质子一事,立刻奉为上宾。

    真宛国好战擅武,蒋星临耳濡目染,经常读些征战的兵书。他侃侃而谈,如何运兵、如何作战、如何用人,直接把陆县令给侃晕了。这边,贺云望也不忘表鼎力支持之意,连连向平化县运送粮食,难民都往这边来了。

    陆县令是个聪明人,立刻把兵权交给了蒋星临。

    四皇子在平化县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志向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人都纷纷奔向平化县。而临近的两支义军首领,识时务,能搭上皇子的名声是大好时机,也率兵来投靠了。蒋星临有模有样,点兵点将,整肃军队。

    时势造英雄,一个月不到蒋星临已经收拢了十多万人马,粮草齐备,整装待发。

    进展竟如此顺利,始料未及。

    贺云望暗想果然四皇子这个牌子好用,如此一来十多万人马交给三皇子,自己肯定被另眼相待了。

    莫凉和蒋星临压力大,恨不能赶紧转手,反正现在远近的人都知道了:四皇子在平化县;四皇子经过了一场血战;护行的人都死绝了

    总之,按计划,轮到三皇子来接手了,没想到接下来的事大家都惊了。

    。

    作者有话要说:

    蒋星临: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贺云望: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

    霁 寒: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的《阁夜》

    表示,虽然文很扯淡,取名都是引经据典抱名人大.腿的,哈哈哈哈

    ☆、赶鸭子上架,也行

    【第二十六章】

    总之,按计划,轮到三皇子来接手了,没想到接下来的事大家都惊了。

    三皇子婉言拒绝了。

    三皇子委婉而坚定地表了态,文绉绉的信函翻译大白话就是:四弟啊你辛苦招揽的兵,你好好用着,立功,为咱家天下出一份力;哥哥我在边界,打仗打得很关键,手下的将领也都忙着呢,就不过去了;他日,我们在元陵城见,哥俩好好喝一杯。

    莫凉惊了,费劲心思把这么些将啊兵啊粘合在一起,这位爷竟然还不要?脑子是被核桃夹给夹了吧?贺云望更急,费心赌一把,希望赢得信任,这倒算什么回事?一定有误会!贺云望于是亲自鞭马向西,日夜兼程,直奔三皇子驻军的西迁道询问原因。

    莫凉望眼欲穿,盼望贺云望的好消息。

    十日后,莫凉收到急报:贺云望竟被囚禁了。

    原来贺云望说跟着四皇子揽了这么多兵,要交给三皇子,三皇子还没说啥,他的手下炸锅了,各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有的说怎么可能这么些天就集那么兵力,一定是贺云望诓骗三皇子去危险之地。

    还有的说如果四皇子手握重病,那就是要谋反的节奏啊。

    更有的说贺云望脚踩两只船,以这种法子抢功。

    贺云望到底年轻,不服气,争辩,骂你们这些人光会耍嘴皮子,打到现在,大军光驻扎一点用都没有,都城还时不时被真宛围一下!奇耻大辱,还有脸说别人图谋不轨,明明是你们一群闲人误国了!

    这还了得,一锅人炸翻了。

    三皇子当即下令把贺云望关了起来。

    莫凉气得一拳头过去,把沙袋打得左摇右晃,有这么一群人当将领,国家怎么能不乱,怎么能不败?现在怎么办,毕竟这些义军首领都看着呢,这么多兵力晾起来,时间久了人心就散了。可这个窝囊的三皇子是指望不上了,怎么办?

    这时候钱乙豹过来,兴致高昂,他抛头颅,洒热血,就等着建功立业了:莫凉,什么时候出发!

    柴掌柜也过来,满怀期待:大军一发向乐莱州,我们就可以回南风了吧?

    面对一双双期待的眼睛,莫凉说不出口。

    蒋星临原本指望一交兵就卸下包袱了事拂衣去呢,哪里想到这一出,现在弄到个半拉子戏该怎么演下去呢?蒋星临站在人生的三岔路上,说:莫凉,我们现在收手还来得及,来一个刺杀,四皇子壮志未酬,也祸不到蒋家了。

    莫凉沉吟:国之兴亡,匹夫责无旁贷,就算不是四皇子也有救国救民的义务,你又何必总在乎皇子的名头?箭在弦上,你只有往上硬扛了。事到如今,莫凉也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

    蒋星临陡然下定决心:不错,舍小义取大义,只要真宛退兵,其他的以后再说。

    打铁要趁热。

    赶鸭子上架也未必不行。

    蒋星临披甲上阵,戴青铜狮子盔,身穿锁子连环银叶甲,骑的是最烈性的黑蹄血身大战马,沙场点兵。他点中了九个人:两名义军首领封为中领军,三位义军头领封为中护军,三位县令物色的将领,加上钱乙豹,一共九人封为巡军。再往下领兵的厉锋、校尉、监军等官职均按照元奚王朝的军制而来,井然有序。

    将领们一见封衔都很高兴,终于步入正轨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原是辅佐陆县令的县丞韩七,有谋善断,被封为军师;家破人亡的张泉明灵机善辩,被封为参领;其余谋士不一一详表。莫凉,因他极力低调,无论如何不愿意封官,所以被封为带刀侍卫。

    军分为三支,该往哪边去呢?

    军师韩七出险招:往乐莱州的最北边去,到达乐莱州与连州的边界,有一地方名为天堑,利用天堑,把真宛人一截,既可挡住真宛人往下的攻击,又让围攻京城的真宛人没有后援,自然就散了。其余人纷纷首肯,莫凉亦以为然。

    将领兵士热血沸腾,三军一鼓作气向天堑进军。

    正如所料,元奚王朝就败在了内斗上,其实实力非常强硬

    分卷阅读3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