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95章盲目加上自信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如果不是佛门现在大肆招收和尚,香火钱也拿到手软。
    江枫根本就不会出手。
    大唐百姓的生活变好了,人人手中也都有了钱财。
    历史上,因为大唐发行的是开元通宝,其次乃是白银和黄金。
    这三样其实都比较难生产。
    但是江枫有技术啊!
    不对,是江枫身上附带的系统有很多技术。
    只要是有足够的人挖矿,就可以从矿石之中提纯。
    当然最开始也是因为铜不仅可以制作铜钱,还能够制作一些工艺品。
    这就造成铜钱被人给融化了,制作成精美的铜质工艺品从而卖出一个高价。
    比如金簪或者是金叶子等等。
    这些看起来是黄金打造,其实里面含有不少的黄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具上面,也需要用到铜。
    想要经济平稳发展,自然需要控制通货,不能紧缩也不能膨胀。
    历史上,铜钱不够用的情况,现在并没有出现。
    江枫并不会宏观控制,再加上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市场数据,根本不知道,是紧缩了,还是膨胀了,又或者变成了赤字财政。
    全都依赖于万能系统。
    百姓有了钱,自然会出手大方一些,为了寻求心中的安慰和慰藉,上香拜佛也无可厚非。
    然而,大唐如今出现了很多寺庙。
    灵隐寺、白马寺、普光寺、修定寺、善寂寺等等。
    历史上差不多有四百余座寺庙。
    因为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重,李世民为了祈福,所以下令大修三百九十二座废弃的寺庙。
    而如今,因为大唐百姓的生活比历史上要好上百倍,人人能吃饱,钱财的流通也超越了历史上的贞观初年。
    所以这寺庙修建的就比历史上还要多,如今差不多五百余座。
    这还没有算上道观和庵庙等。
    道家现在是可以结婚的,只有很少部分,是学着佛门,讲究道法自然,还有什么天人合一等。
    而佛门,大部分已经是六根清净了。
    然而,作为一个正常人,又不是皇宫里面的小黄门,那里又能够做到真正的六根清净。
    这也就促生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发生。
    有一些佛门,直接成为了藏污纳垢之地,简直是不可忍。
    当郑丽琬看到了最新的大唐时代周刊的时候,才明白,江枫为什么对佛门会没什么好感了。
    “人之初,性本善。然而这些人为什么不好好过如今的好日子,却做出如此天怒人怨的事情?”
    郑丽琬不明白。
    到现在,她还记得当初见到小月那群孩子的时候,心中的震撼。
    本以为着大唐盛世如她所见。
    却没有想到,在盛世之下,还隐藏着如此让她震惊和难受还有一些不敢相信的悲惨和肮脏。
    “世间什么事情,好像都是两面的,有阴有阳、有黑有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都有着相对性。
    所以有盛世繁华,自然也有地狱人间。
    上位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导这些本来是心善者,向着光明而去。
    也就是让他们能够多做善事,知道天道伦理和人间真善,做好事,会有好报。
    做错事,必然会受到惩罚,不仅如此,死后会去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郑丽琬点点头,觉得江枫的话,实在是太对了。
    一般人,估计都想不到这些。
    也只有写出国师四言的江枫,能够说出这番话,做出这番事情来。
    “佛门好像已经开始收敛了,以前还有水陆法会,今年,水陆法会只有道家一门。佛门没来,这水陆法会也就办不成了。”
    郑丽琬以前还会看一看水陆法会,获取一些消息和感想。
    双方的那种关于道的辩论,对于她而言,有时候收获很大。
    “佛门之中也有愿意潜心修道的高僧,这一次,他们的动作倒是比较快,也非常果断,做的不错。”
    江枫也没有想到,佛门之中还是有着不少聪明人。
    他仅仅是拿出了白蛇传一本书。
    然后还有一个大唐时代周刊对于永州寺庙藏污纳垢的描述,对之后官府查封的讲解。
    那些佛门高僧就让六万之多的新度牒的和尚,还了俗。
    至于佛门的香火钱,也捐给了孤儿院还有一些贫苦之家,做了不少善事。
    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唐时代周刊自然也要报道。
    到时候,佛门的声誉必然会再一次挽回。
    ……
    “这是一个机会。”
    宇文士及对于朝廷突然对佛门出手,感觉有一些意外。
    李二陛下可是信佛之人。
    但是却突然出手,暴露出来佛门的种种罪行,让佛门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
    要不是佛门有高人当机立断,直接让六万众和尚还了俗,还做了不少善事。
    以后怕是没有多少香客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拉拢佛门?”虞世南问道。
    王珪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不是我们拉拢佛门,而是佛门必须要找一个依靠,陛下的手段越来越强大。
    我们只有站在一条船上,才能抵挡陛下这种真龙。”
    元家家主不屑道:“要不是有国师,他李二能够稳住自己的位子?
    怕是要被万人唾弃才是,一个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人,就像是前朝之暴君杨广一样!”
    崔敦礼在一旁轻声道:“说起来,这些时日陛下和国师看起来的确不合。
    然而,却也并未有什么。
    学宫建立起来了,以后的大唐,读书人会更多。那玉山书院的图书馆,珍藏六万册经典书籍,超过了博陵、清河,堪比孔院。”
    环视了一下众人,说道:“我想要知道,我们的谋划,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众人思考了一下。
    元家家主说道:“应该是成功了,到现在,国师对大唐的影响已经很小了。
    以前那个大肆革政的国师,现在几乎变成了山长,陛下都已经很少和国师问政了。”
    王珪也接着说道:“应该是成功了,太子殿下对越王殿下的不满,我亲眼所见,两人相斗,时常发生。
    但是都知道有陛下和国师在,他们也不能闹得太大,还在隐忍,某相信,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