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二陛下将要商讨的,自然是关于这一次中原五家被行刺的事情。
    事情发生的时候,他并未在长安。
    而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也早已经有了布置,为的就是在这一次离开长安,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结果却是想要行刺在外面任职的李泰。
    对此,李二陛下多少有一些疑惑,对于王家等人怎么做出这样的举动有一些怀疑。
    经过李君羡上报的消息来看,王家等人的确动了手。
    而且,刺杀李泰的那些人最后也都被杀死了。
    经过调查也没有和王家等人有什么联系,似乎并不像是王家等人的做法。
    可是,李二陛下早已经在世家安排进入了自己的人。
    对于王家等人的谋划,他还是多少有听到一些风声,只是王家等人想要的是一个重新恢复自家辉煌的机会。
    这个机会要么就是直接推翻他,要么就是扶持新的人登上皇位。
    而刺杀魏王李泰,又会便宜了谁?
    李二陛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吴王李恪,可是经过调查发现,李恪安分守己地在自己的齐州并没有和王家等有什么联系。
    总之,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觉得这件事情并没有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这背后必然有一个他未曾知道的内幕。
    不过不管如何,王家等人已经被他,不对,是被细作给杀了。
    这中原五家已经不存在了。
    大唐刚刚又开疆扩土了,这第三个五年谋划,需要做什么,就要好好商讨了。
    “这十年来,朕感觉又恍如昨日,前不久还和国师去了仙岛,有过感慨,转眼间,大唐已经如此昌盛,国师之功劳甚大。”李二陛下神情中多少有一些志得意满。
    就算是再圣明的君王在建立了如此大的功业之下,必然也会有一些飘飘然。
    李二陛下还没有骄傲自大到隋炀帝的那种地步,直接就一步登天、贪图享乐。
    江枫自然不会忘记这个时候拍一下马屁。
    “陛下言重了,大唐能够有今日之繁荣强大,乃是因为大唐有着英明神武的陛下,还有着才智无双、忠义仁德的几位大臣,更是大唐万民努力奋斗才得来的。”
    李二陛下直接就指着江枫,有一些哭笑不得地说道:“你啊,你啊,还真的把朕当做是那刘邦不成?朕说过,朕的心中很清楚,是非黑白,还是看的见的。
    没有你,大唐就算是打败了突厥,却也会讲究一个什么礼仪之邦,把突厥安排在幽州,让他们成为最大的隐患。
    没有你,这大唐的繁华,可能也不过百年。
    今日朕也是心有所感,再加上第三个五年的谋划,马上就要开启了。
    第一年的打败东瀛,已经完成,是时候制定一个长远的谋划。
    这航海,便是其一。”
    李二陛下的意思也比较明显了,这个五年,大唐将会看中海上的贸易。
    看重大唐的商船和南方那些番邦的交往,看重即将开启的伟大海航时代。
    魏征首先便站出来说道:“陛下,航海固然重要,然则却不能操之过急,如今大唐虽已然繁华,却要明白,繁华难求,纷争易起。
    如今已有很多百姓通过努力实现了富裕,可是还有更多的人却因为有着明府救助,便慵懒无作为,等着明府的救助。
    此乃其一,其二则是大唐律法太多,很多百姓和官员都不太清楚,以至于出现一些违背了大唐律法而不自知的事情。
    臣以为,这五年的谋划,重中之重还是在大唐内,而不在外。”
    李二陛下本来还算是比较高兴的心情,瞬间就被魏征的话给打击到了。
    大唐如今的繁华和昌盛已经超越了前朝,超越了秦皇汉武。
    怎么经过魏征这么一说,好想大唐已经风雨飘摇了呢?
    不仅仅是魏征,就连李百药也站出来,指出因为快速发展,让大唐的确昌盛和繁华起来,可是同样的,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这其中,比如土地的问题。
    有一些人祖上有着那一片山地,后来因为战乱,他们进入了深山,现在出来了,又要那一片土地,并且还有着隋朝时候的地契,大唐是认还是不认。
    这还是比较好解决,还有一些,比如拆迁时候遇到的各种问题等等。
    还有一些自然是每一年都会发生很多伤人或者是杀人的事情,而未能查出真凶,以至于造成了一些人心惶惶。
    又比如,那些三五人促成的盗匪,抓又不好抓,抓不住把吧,他们还会拦着过往的人实施打劫。
    还有自然是两村之间因为土地的问题而争论不休,甚至是直接打起来。
    李百药提出来的民生问题,比魏征要多的多了。
    两个人的意思都很明显,航海固然重要,然则却不能把航海经商看成了一等一的大事。
    李二陛下是细心听完了两个人的禀报,然后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只好站出来。
    他乃是监国太子,这段时间,也是他负责审批奏折。
    最重要的奏折,需要送到李二陛下所在的勃湾,不太重要的,都是太子李承乾当场批阅了。
    “父皇,大唐如今之情形,的确如两位阁老所言,各地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
    还有很多,大唐律法中并未顶罪,而那些人却犯了,所以当地的明府也不知道该如何判刑。
    孩儿也觉得航海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完全可以制定一个更加长远的谋划。
    而如今大唐之万民遇到的那些困难,才是我们要商讨解决的。”
    李二陛下听了之后,说道:“罢、罢、罢,这航海之事,的确非一朝一夕。既然如此,还是先以大唐万民之事为紧要。”
    这轻重缓急的事情,李二陛下还是知道的。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大唐律法是否还需要补充?”
    李二陛下觉得现在的大唐律法已经比隋律还有汉律等等都要广,也更加合理。
    却还要增加,当真是繁华之后,什么妖魔鬼怪都出现了。
    “臣以为,要补充。”魏征说道。
    李百药也是赞同。
    其他几位跟着。
    最后长孙无忌也只好赞同,补充大唐律法。
    “既然要继续补充,那岂不是让大唐律法的内容更多,如此一来,明府等官员,能否记住?”
    李二陛下觉得自己都记不住。
    “如若太多,岂不是成了沉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