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两百二十二章 吃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武媚娘自然不敢邀功。
    “臣妾也是为了宫中安危,为了陛下之安危,听到陛下和国师未曾在太液池找,便自告奋勇了。”
    李二陛下点点头,还想着要说些什么。
    这个时候,金吾卫的人匆匆赶来。
    而水性好的人,自然是常年要跟随商船的人,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进宫来。
    不过,这太液池常年需要清理。
    所以也有一些会水的人,找来了船只,开始清理。
    武媚娘不知不觉靠近了李二陛下和江枫的身边。
    一阵淡淡的香气慢慢地扑进了李二陛下和江枫的鼻子中,都不自觉地吸了几口气。
    这样的香气,不像是胰子的香气。
    也不像是现在盛行的香水的味道,似乎有一些天然,像是桂花的味道。
    非常好闻,也让人不自觉地多闻了一下。
    也只有那些内侍注意到了,武媚娘似乎在慢慢地靠近着李二陛下和国师江枫。
    当然,也没有靠的很近。
    这旁边可是有着千牛刀卫注视着。
    一旦武才人靠的太近,就会直接警告。
    所以这位武才人很聪明,没有在千牛刀卫发出警告的范围,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
    太液池实在是太大了。
    这里算是李二陛下和那些后宫妃子游玩的地方,平日里会散散心。
    这里面也有着一些鲤鱼。
    因为避讳的原因,外界都已经禁制食用鲤鱼。
    皇宫之中也就这里养着不少的鲤鱼,那有一些颜色比较鲜艳的,看起来更加尊贵。
    金吾卫从东边开始找,过了一会儿,从长安招来的水性非常好的水手,也参与到了打捞之中。
    对方如果真的要自杀沉入太液池,那也不可能有着太远的距离。
    过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有了结果。
    “启禀陛下,人,找到了!”
    内侍匆忙前来,对着李二陛下抱拳施礼说道。
    李二陛下回过身,发现站在后方不远处的武媚娘,先是对江枫说道:“国师,我们过去看看吧。”
    然后又对武媚娘说道:“你也可跟着一起。”
    武媚娘又是盈盈施礼,用那非常悦耳的声音说道:“喏。”
    江枫这个时候自然不会说什么,长孙皇后还活着,再加上李承乾也不是历史上的李承乾。
    更关键的是,大唐还有他在。
    不可能出现神龙之事,对如今的盛世有所影响了。
    历史上的大唐为何会到唐玄宗之后,就直接不复存在了。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武周之治。
    那位女皇的确是把大唐治理的很好,还大大地削弱了世家门阀的势力。
    同时,大力举行科举。
    让武周时期的那些人才得以进入朝堂之上,建立了武周之治。
    然而,武李两家的争斗却也影响了朝堂。
    渐渐地使得国力衰弱起来,很多人才都在这些争斗之中牺牲了。
    为了能够打压李家。
    那位女皇可是养了不少酷吏,做出了不少民怨之事。
    整个朝堂都陷入了常年的争斗之中。
    虽然出了一个开元盛世,却又遇到了一个晚节不保的唐玄宗。
    所谓的开元盛世成为了大唐最后的辉煌。
    一边走,江枫一边梳理着原本的历史,还稍微加了一些自己的感想。
    不到一会儿,便到了。
    一个全身浮肿,并且被池底的一些虫鱼吃了一些。
    所以看起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久经战场的李二陛下对于这种惨状完全没什么感觉。
    江枫虽然觉得有一些不适,却并没有有所反应,毕竟他也算是久经战场了。
    跟着来的武媚娘,那才是受了罪。
    只一眼,便忍不住了。
    直接抛到一边,吐了一起来。
    之后就面色苍白,似乎是受了惊吓一般。
    吐了之后,连忙在后面施礼请罪。
    李二陛下大手一挥,颇有一些大男子气概,“无碍。若有什么不适,可以回去歇息。朕说了赏你,便会赏你。”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何况乎金口玉言的帝王?
    “来人,武才人建言有功,封为昭仪!赏珠宝一盒,入住万秀宫!”
    “多谢陛下!”武媚娘的声音听起来柔弱了一些。
    李二陛下背着手,看着地上的尸首。
    身边的内侍这个时候才说道:“陛下,从地上的尸首来看,的确是昨日消失不见的内侍。”
    李二陛下看向了江枫。
    从系统的反馈来看,地上的尸体的确是那个给李二陛下戴了一个帽子的内侍。
    他的作案工具虽然不见了,看起来不能证明。
    可是系统不会出错。
    “的确是那个人。”
    李二陛下听到江枫的肯定之后,紧了紧双手,青筋暴起。
    人已经死了。
    他的怒火也无处发泄了。
    “给朕丢去喂狗!”
    李二陛下愤怒地说道。
    旁边的金吾卫直接用铁钩勾着尸首,抬出去了。
    这宫内也算是稍微安全了。
    但是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松懈。
    宫内的人已经找到了。
    然而,人也已经死了。
    所以这个线索怕是已经断了。
    而刑部的人,也已经查到了当年内侍进宫的时候,净身房的内侍是谁人了。
    此人,却已经在贞观十一年秋,死于一场病。
    所以也无从查起。
    至于宫外传播谣言的人,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
    太阳,也快要下山了。
    这一天,又要过完了。
    也没有见到对方的后手,好想就是为了陷害太子李承乾。
    仅仅就这一步棋而已。
    直到深夜三更天,吏部等官员,收到了一个又让他震惊的消息。
    急匆匆地驾车去了皇宫。
    心中的震惊已经无法言说了。
    贞观十二年啊!
    大唐已经如此强盛无比,百姓也是安居乐业了。
    怎么就还有人贼心不死,一直闹事呢?
    难道就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想不明白,这些人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皇城前,递上了腰牌。
    通过了长长的御道,又过了两个关口,这才到了含元殿,又走了一段时间,到了御书房。
    此时,几位官员已经气喘吁吁了。
    内侍早已经去禀报李二陛下。
    不敢有一丝怠慢,就算是已经熟睡,那也要去叫醒。
    万秀宫外,内侍声音不大不小,“陛下,几位阁老说有要紧事要禀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