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两百五十九章 识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人生也没有了想要努力的目标,的确无聊。
    只不过,在忙碌的太子李承乾面前说着自己很无聊。
    那当真是气人。
    李承乾无奈地放下了手中的书,对李治说道:“你要是无聊,那就找点事情做,整天游手好闲,自然无聊。”
    李治摊手,“可是我能做什么?”
    上面好几个老哥,大哥就是眼前的太子,大唐的储君,现在做着很多事情。
    至于其他的亲王,那就不必说了。
    已经成为了各地的大都督,帮助大唐治理着地方。
    有时候,李治倒是羡慕二哥李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直接去航行海上。
    只是李治并不太愿意去,因为那实在是太远了。
    再加上海上的航行还非常危险,并且生活也比较苦,听说日晒雨淋的,还会遇到海上的暴风。
    对于李治来说,去海上航行,那还不如宅在深宫。
    李承乾自然了解自己的这个弟弟,说白了,其实和他当年未曾去国师府求学一样。
    一出生便是皇室子弟,用外面的话说,那就是含着金钥匙生出来的。
    那一段时间,他也有着傲慢,还有一些自以为是的心性。
    但是当去了国师府之后,才慢慢地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并不是真的就含着金钥匙出生,能力有多大,责任也就有多大。
    国师曾经就说过,作为大唐的储君,他将会面临很大很大的压力,也会面临一种被现实所约束的生活。
    以前不太明白,他已经是大唐储君,还得到了父皇的支持。
    只要做好储君的事情,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事情。
    现在来看,这个位置将会面临很多很多的敌人。
    其中就包括眼前的这位弟弟。
    当然,李承乾并没有以那种心思来猜度眼前的弟弟,他也不过是十一岁,并没有去封地也没有在王府,还是一个感觉生活有一些无聊的皇子罢了。
    “你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如今大唐正在用水泥修造石路,这一点,其实你可以作为一个司监去监督。
    如此一来也算是多少有一个事情可做,还能够出宫。”李承乾建议道。
    李治摇摇头,直言道:“不行,我对修路没什么兴趣,不想去。”
    “将作监听说正在创造新的琉璃,还有新的马车,听说国师还想要建造一种非常大非常大的车,你可以去看看。”
    李治还是没什么兴趣,“这个我也听说了,但是那里面都是打铁或者是工匠。我去了,能干啥?”
    李承乾一想,觉得也对。
    将作监那个地方,要么是打铁的,要么就是木匠,还有一些,也不知道在做什么。
    去那里好像也做不了什么。
    “那我就不知道你能做什么了。”李承乾说完,再一次拿起手中的书看了起来。
    这是一本玉山书院藏书阁里面的书籍,写的内容是关于如何治理好水患的一些文赋。
    上面介绍了雨水的形成,还有洪水是怎么发生的,发生在什么时候,那些地方最容易出现洪水。
    然后便是根据这些,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
    这一点,大唐早已经在实施了。
    西北之地,大江大河的发源之地,那里已经开始种上了不少的小树苗。
    就等着十几年之后,成长为一片山林。
    只要是上游能够留住水土,中下游也就不会泥沙推积,抬高堤坝了。
    除此之外,自然是引流。
    常言道堵不如疏,大江大河之地的周围也有不少的荒漠之地,这些缺水的地方都需要灌溉。
    既然如此,那就修建水渠。
    有了水泥,这修建水渠的工程也提了上来。
    高丽和东瀛之地的一些苦力,担任了两项修建水渠的任务。
    李治和李承乾聊了聊,又在东宫赖着,蹭了一顿饭食,这才回到了皇城。
    小兕子早已经堵在了皇城大门口。
    见到李治施施然走进来,顿时嘟着嘴,仰着头,一副不理会李治的样子。
    李治也连忙献宝一样上前,拿出了从东宫那里顺来的琉璃珠子。
    “小兕子,你看,我给你带回来了什么?”
    小兕子斜眼看了一下,发现是一些琉璃珠子,心中稍微一喜,但是这琉璃珠子,她已经有很多,至今已觉不新鲜。
    “哼,这个我有很多。”
    李治连忙又换了一样,竟然是一个风车,质地非常好。
    “你看,这是什么?”
    小兕子再一次斜眼看了一下,顿时高兴地看着李治,但还是气嘟嘟地说道:“三哥,你出去找大哥,都不带上小兕子。”
    李治笑着说道:“好,好,好,下一次再去找大哥的时候,我就带上小兕子。
    这一次,不是知道小兕子要去上学嘛。”
    对于乖巧又懂事,还非常疼人,并且还是李二陛下的小棉袄,小兕子算是这宫中的一宝。
    就算是后宫之中的那些嫔妃,对于小兕子也都是比较喜爱的。
    毕竟对方长大了也是一个公主,迟早要嫁人。
    再说了,这小兕子和长乐公主一样,十分的得李二陛下的疼爱,将来真要是嫁人了,那嫁妆也不会少,其夫婿还能因此飞黄腾达。
    不少嫔妃也想着能够和皇后娘娘亲近,成为一家人。
    在这后宫之中也算是有了依仗,等以后,说不定娘家人也能因此而辉煌起来。
    以前是五姓之家的女儿不愁嫁,皇帝之女无人问。
    现在不一样了。
    最起码,李二陛下的几位公主,都还算是非常不错了。
    晋阳公主还是一位通情达理、温文尔雅的小公主,一手飞白体,深得李二陛下的真传。
    这样的公主真要是尚回家,那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绝对是一件幸事。
    说不得还能和国师府上的长乐公主拉上一点儿关系,从而和国师府有着联合的机会。
    哄好了小兕子之后,李治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面,桌子上摆着一副地图,这张地图抄自于御书房。
    上面便是这整个脚下之地的样子。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