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3章 战火再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兴平元年(194年),三月。
    兖州刺史、奋武将军曹操,为了替亡父报仇,亲率大军十万,第二次南下攻打徐州牧陶谦。
    中原震动,徐州牧陶谦联手二号豫州刺史刘备在彭城坚决抵抗,而左将军、阳翟侯、扬州牧兼徐州伯(自封)的袁术、以及立场摇摆的一号豫州刺史郭贡,同样在不远处虎视眈眈,想要从双方的交战中分一杯羹。
    这一次,远在河北的袁绍没有再派兵支援,但之前派出的朱灵和三营精锐,却永远地留在了曹操的麾下。
    当整个中原的目光都瞄准了兖州与徐州之间的大决战时,陈飞刚刚完成了所有兵马的整编工作。
    四月初一。
    “府君,颍川兵马是否雄壮?”
    当他第一次检阅军队之后,郭嘉笑着问了一句。
    陈飞的脸上却没有笑意:
    “从去年九月开始,我们虽然陆陆续续操练了四个多月,但这一万三千多人依然只能算是新兵,我毫不怀疑,如果我们遇到意料之外的挫败,他们一定会兵败如山倒。”
    郭嘉微微颔首:
    “府君倒是冷静,我以为你看到台下整齐威武的军阵之后,会产生天下无敌的错觉。”
    陈飞笑了笑:
    “我可没有忘记,这里只有一万多人,而汝南黄巾的数目,至少在十万以上!”
    郭嘉也笑了起来:
    “府君也不必过度担心,可记得曹孟德以数千兵马,击溃了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
    陈飞耸了耸肩膀:
    “我可不是曹操,他毕竟南征北战十余年,我如何与他相比?”
    郭嘉收敛笑容:
    “府君初登高位,却还能够明白敌我强弱之势,已经颇有名将之风。”
    陈飞呲了呲牙:
    “就这?这就能算名将了?你如果想要夸我,麻烦不要这么露骨。”
    郭嘉又露出了笑容:
    “我曾观府君练兵之法,首重弓弩,次之军阵,再次白刃,就已知晓,府君绝非恃勇无谋之人。”
    陈飞搓了搓下巴:
    “你什么时候观摩过这些?”
    郭嘉摆了摆手:
    “这个不重要,府君重视弓弩,显然是希望在短兵相交之前就以箭雨之威势,动摇敌方军心与战意,此法深得孙子‘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之意。”
    陈飞矜持地点了点头:
    “我以为你只是个喜欢吃火锅和睡觉的奇才,没想到还看过孙子兵法。”
    郭嘉“嗤”的一笑:
    “府君取笑了。”
    陈飞走到了地图面前:
    “我军即将南下征讨汝南,奉孝可有良策?”
    郭嘉也凑了过来:
    “第一批斥候已经传来军情,距离定陵最近的,乃是盘踞在西华、汝阳之间的黄邵,所拥人马超过五万。”
    陈飞的眉毛忍不住一抖:
    “五万?”
    郭嘉连忙安抚他:
    “是算上了男女老幼,可战之兵不过数千而已。”
    陈飞这才安下心来:
    “如果只是五万……我们是否可以设计招降?”
    郭嘉反问道:
    “如何招降?”
    陈飞微一思索:
    “我可以邀请陈王派兵南下,从东西两个方向形成合围,黄巾乃乌合之众,一旦陷入死地,势必无心交战,只有投降。”
    郭嘉又问:
    “府君公然指责陈王,他又怎么可能会发兵相助?”
    陈飞还没有提出备选方案,就听到守门士兵禀告:
    “禀府君,陈国功曹袁涣督送军粮求见!”
    陈飞与郭嘉对视了一眼,后者撇了撇嘴:
    “府君英明。”
    “拜见府君。”
    袁涣迈过了门槛,当先一礼:
    “陈王先前答允的军粮,此次已经全部运送至此,还请遣人清点。”
    陈飞郑重还礼:
    “曜卿奔波辛苦,还请入座稍事歇息。”
    三人就座之后,郭嘉首先开口:
    “曜卿返回陈国之后,可曾将府君言语转述陈王?”
    袁涣拱手答道:
    “骆相有些恼怒,认为府君十分无礼,但陈王殿下却道,陈府君乃是真性情,虽然自己心中不快,却也坦然承认,府君所言不能算错,只是人各有志,府君不是陈王殿下,自然不能清楚他的心思与难处。”
    陈飞长叹了口气:
    “陈王如此度量,我反而有些惭愧。曜卿此次返回陈国,请代陈某致歉。”
    袁涣却没有答应:
    “禀府君,涣此次既然来到颍川,便不准备返回陈国了。”
    陈飞一愣,又看到了袁涣头顶上微微发红的“10”,顿时明白了过来,直接离席起身,一把挽住了袁涣的胳膊:
    “曜卿若能助我,如同久旱甘霖、雪中送炭!”
    袁涣同样长身而起,而后退了半步,一揖到地:
    “涣曾听闻府君征辟胡孔明之事,为万世开太平之言,实属振聋发聩,之前亲见府君雄心壮志,自是深感倾慕佩服。我已经向陈王殿下、骆相辞别,愿府君不弃,收为掾吏!”
    陈飞接受了他的大礼,而后搀起:
    “我与曜卿虽只有一席交谈,却也能够知晓,曜卿乃清正之人,看似温顺,然而心中自有节操,我有意以你为颍川主薄,长官一郡文书,但如今大军出征在即,请曜卿暂代行军司马,为我都护粮草辎重、执掌上下军纪,切勿推辞。”
    汉代以来,一军之长为将军,行军司马往往就是军中第二人,从人事、后勤、财务、到军纪,无所不管,袁涣刚刚投效就被授予这个职位,足够称得上重视。
    袁涣当即一拜:
    “袁涣领命!”
    等到再次就座,陈飞又看了一眼郭嘉:
    “若非奉孝不愿辛苦,这本是你的职责。”
    郭嘉哈哈而笑:
    “曜卿既来,府君当可放心行军,后顾无忧矣!”
    袁涣这才问道:
    “府君已经决定出兵汝南?”
    看着对方脑门上已经增加到“15”的数字,陈飞当然不会对他隐瞒:
    “这些黄巾乱兵,祸乱地方已久,再不削除,只会让整个汝南都彻底崩溃。”
    他看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两名聪明人;
    “汝南本就是中原大郡,人口数百万,袁术、郭贡、刘备、曹操、刘表皆有意图谋,我既然要平定天下,当然要早早动手!”
    袁涣沉吟片刻,终于还是开口:
    “袁某并不知兵法,但仍有一言,愿府君得以听之。”
    陈飞点头:
    “曜卿请讲。”
    袁涣拱手道:
    “黄巾乱兵,确实为祸州郡久矣,然则也有无辜良民卷挟其中,若府君能够分而化之,只诛杀首恶贼酋,安抚普通士卒及男女家眷,则善莫大焉。”
    陈飞有些为难:
    他的想法有些太过理想化了,战火一旦点燃,双方开始对垒,兵士们拿起武器,无辜与罪恶哪能区分得那么清楚?
    “曜卿之言,本就与我不谋而合,方才我和奉孝就在商议,如何招降敌军。”
    陈飞看了一眼郭嘉:
    “只是如今我军兵马不多,难以行为威压之势,若能邀请陈王协助,招降一事或许就能更有把握。”
    袁涣似乎身体僵住了,过了好久,他才恢复了正常。
    他向着陈飞再次拱手:
    “袁涣不才,愿意出使陈国,请陈王殿下发兵!”
    陈飞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曜卿出马,大事成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