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8章 撤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梁司马为何不与我一同追击敌军?”
    在平舆县休整部队的陈飞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
    无论自己怎么劝说,梁峰都坚决不同意出兵南阳的计策:
    “陈王殿下只命令我讨伐陈国与汝南交界处的乱贼,并不允许我继续跨境追击,还请府君体谅。”
    有这么一瞬间,陈飞真的动了杀人夺权的念头,毕竟那可是陈国八千精锐啊!
    只有拉上这八万人马,他对何仪的追击才会更有把握!
    但他立刻就恢复了理智,而且表示了理解:
    “既然如此,我会独自追击何仪,只是希望梁司马能够在平舆暂留半个月,为我镇守后方、督运粮草。”
    这次梁峰不仅没有推辞,反而主动提出了交换条件:
    “我有一子名夏,年岁与府君相仿,虽然粗通文武,但自幼不服管教,常常惹事生非,府君若能替我管教一二,梁某感激不尽。”
    陈飞有些不敢相信,当即郑重拱手:
    “梁司马言重了,陈某定当尽心竭力,以报阁下期望。”
    这哪里是让他管教,这是把亲儿子送给自己!
    梁峰显然和袁涣一样,并不看好陈王刘宠的前途,但他效力陈国已久,于情于理不忍离开,只能替儿子选择一个更好的出路!
    四月二十四日。
    预定在这一天撤离的何仪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无论是他的士兵,还是那些士兵家属,都纷纷表示:
    “我们不想走!”
    “我们祖祖辈辈都在汝南,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眼看就要到了五月秋收,现在撤走就意味着今年半年又白种地了!”
    “南阳山大沟深,这么多人逃进山里吃什么喝什么?”
    “听我远方亲戚说,黄邵和刘辟都投降了陈飞,他的那些部下也没有被赶尽杀绝啊!”
    “对对对,我也听客商说了,最多也就是迁到颍川,官府还发放粮食田舍!”
    “凭什么他们都能投降,我们不能投降?”
    “我们甚至不需要投降啊,只要把武器扔了拿起农具,谁知道我是黄巾?”
    但何仪显然不是黄邵和刘辟,暴怒之下的他连杀了几十名士兵,想要借此威慑部众,结果弄巧成拙,那些宁愿头像都不愿搬迁的士兵和家属直接四散而逃!
    他的部队对于大范围转移其实很有经验,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们也经常四处转移,但这一次却有些不同……
    或许是友军的快速崩溃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压力,也或许是郭嘉的敌后宣传工作发挥了效果,巅峰时期拥兵两万、附庸民众近十万的何仪在一通操作之后,实力直接缩水了一大半!
    这没什么奇怪,毕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
    正在朗陵城里喝酒的郭嘉表示很赞,自己派出去的那些斥候工作完成得很不错。
    “该死的陈飞!早晚将你挫骨扬灰!”
    何仪恶狠狠地诅咒着,带领着剩余的五万人马,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向西迁徙的道路。
    然后,在经过朗陵城的时候,他们遭遇到了来自李通的迎头痛击,原本就十分低迷的士气瞬间崩溃!
    无心恋战的何仪只带着前军疯狂逃窜,完全不管身后的步卒和附庸民众是死是活!
    而这些彻底失去斗志的黄巾老乡立刻扔掉了武器,向着气势汹汹纵马而来的李通与杨志“扑通”跪下:
    “将军饶命!我们投降啊!”
    四月二十九日。
    李通以朗陵县五千兵马、连同杨志五百骑兵,押送着投降的三万黄巾及百姓,抵达了何仪原来的老本营。
    在慎阳城里,他得到了陈飞的热情接待,脑门上的友好度“噌噌噌”地涨到了20。
    面对李通的长拜不起,陈飞一脸欣喜地把他搀扶起来:
    “实不相瞒,本府虽然已经取得汝南二十余县,却始终找不到一名大将为我镇守,如今得到文达投效,我可以放心了!”
    李通连声谦让:
    “李通不过是一名乡野游侠,混迹江湖十余年,每日不过打打杀杀,从来没有什么善名,虽然占据朗陵,却未曾造福百姓,府君如此错爱,实在令我感激。”
    陈飞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
    “天下纷乱,混迹江湖并不是你的过错,只要今日能够返回正途,以文达之勇武,不仅足以荫官封侯,子孙后代也可以因此而受益。”
    李通恭敬应道:
    “府君谆谆之言,李通今后必当铭记在心,日日提醒自己,再不可走入歧途。”
    陈飞对他的态度还挺满意,开始做出安排:
    “本府离开汝南之后,汝南就以曜卿为郡丞、文达为都尉,你二人一文一武,务必齐心协力、勠力合作,曜卿为我督导各县政务、筹措钱粮、访问贤才,文达则整备兵马、操练士卒,如有余力,则可继续向东收揽其余各县,但凡事量力而为,不必强求。”
    被点了姓名的袁涣、李通齐声应是。
    原本刚刚平定的地盘,无论如何是不能交给新人负责镇守,但陈飞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
    他的部下有名有姓的人物实在屈指可数,陈群、褚亮必然要留在颍川,郭嘉则要随侍左右,王冲、褚通、杨志之流……忠诚度虽然个个爆表,但陈飞根本不放心他们的能力啊!
    在自己的文盲亲信和青史留名的名将之间,陈飞还是选择了后者。
    但……他并不是没有任何防备,他把褚通的三千步卒留在了平舆,并且任命褚通兼任平舆县令,算是对李通形成了一定的牵制。
    否则,以汝南的资源和人口,不需要太多时间,这里的实力就会跃居颍川郡之上,李通完全有条件反客为主!
    当他布置完毕之后,郭嘉第一个开口:
    “府君之意……似乎准备就此收兵、不再进军南阳?”
    陈飞颔首:
    “正是。”
    然后他看到郭嘉头上的友好度滑落2点。
    陈飞有些无语,连忙解释:
    “我一路思索,觉得之前的计划太过理想,并没有考虑实际困难:
    一是梁子岳不愿相助,单凭我军一万余人,并不足以完成追击何仪、并平定南阳的目标,反而会遭到何仪、刘祥、蒯越三方的攻击。
    二是我军车马本就不足,难以支撑长途转运粮草。
    三是进军南阳是临时起意,我军没有提前勘察南阳地形,对于兵事乃是大。
    四是眼看就到秋收时分,士卒普遍想要返回颍川、帮助家人收割粮食,此时再行出战,对军心不利;
    最后……就算能够攻下几个县城,我军既没有兵力、也没有将领能够守住这些战果,一旦遭到攻击,顷刻之间就会丧失殆尽。”
    郭嘉友好度+5。
    只见郭嘉终于点头:
    “府君考虑的不错,兵者大事也,反复考虑并不是坏事,希望下一次能够谨慎果断一些。”
    看到友好度回升,陈飞暗地里松了口气。
    但他立刻反应了过来:
    “郭奉孝,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既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纠正我的计划?!”
    郭嘉眨了眨眼睛:
    “袁曜卿当时就劝过你了,府君没听进去啊!”
    陈飞看了看连连点头的袁涣,忍不住为之气结:
    “撤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