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没鱼,怎么能没鱼呢,阳澄湖里还有大闸蟹呢。
    难道是盐湖?
    作者有话要说:  这,这是二更!感谢在2020-07-18 15:44:01~2020-07-18 21:06: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每天都在蹲更的Delia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章 盐湖
    顾妙听过盐湖里没鱼,“徐燕舟,那湖边有草吗?”
    徐燕舟摇摇头,“没有,什么都没有,离得还远,不许去。”
    听起来更像盐湖了,顾妙更想去了,她道:“好好好,我不去,不去。”
    徐燕舟恨自己没用,万一顾妙去了呢,去那里要翻过两座山,不定有什么意外,“湖里真的没什么,我记着前面那座山上有野果树。”
    那看完湖可以顺便摘果子,顾妙和徐燕舟再三保证绝对不去湖那边,“你放心,我绝对不去。”
    徐燕舟面色严肃,“不许去。”
    顾妙连连点头,“不去!你好好养伤,我让燕南进来陪你说话。”
    顾妙出门就去徐燕舟说的那座山了,翻过两座山,她走得快,一个多时辰就到了。
    碧绿的湖泊一望无垠,湖边不长杂草,沙地上有不少晶莹的石块。
    再往远水天相接的地方能看见蜿蜒的墨绿色群山。
    顾妙说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还要什么金元宝银元宝,有这么一面还湖不够吗。
    顾妙走到湖边,捧起一捧湖水喝了一小口,是咸的。
    真的是盐湖。
    湖边的沙地上有不少盐石,顾妙恨不得把这些都搬回去。
    一路流放,只有干巴巴的饼,到了玉溪山的村子她们才吃到盐。
    盐是滋味,就像红烧.兔子,不放盐不放糖的兔子叫能红烧.兔子吗。
    有了盐,就能赚钱,这一大片湖,碧绿恍若翡翠,但在顾妙看来就是金光闪闪呀。
    顾妙来这里一个多月了,对大楚了解几分。
    大楚不许私人贩盐,盐田又多在江南海边,运输不变致使盐价奇高。
    一斗盐四百钱,一斗米要二百钱。
    盐比米贵。
    吃盐要交盐税,寻常百姓吃不起,只能买私盐,而私盐也不便宜。
    顾妙虽然不会开盐田,但是她会煮盐呀,这么多的盐石,能煮不少盐。
    当初徐燕舟路过这片湖,发现湖里没鱼连湖水都没敢喝,也幸好没喝,让顾妙发现了这片盐湖。
    顾妙弯着腰捡盐石。
    盐石亮晶晶的,形状各异,顾妙觉得比珍宝还好看。
    捡满一篓子,顾妙虽然不舍也只能离开,来日方长,等用完了再来捡就好了。
    山路并不好走,又背了几十斤重的盐石,顾妙慢了许多,她还记着徐燕舟说的果树。
    十月份,果子肯定熟了。
    那可是酸酸甜甜的果子呀。
    在末世,别说水果,就是果干儿都没有。
    顾妙已经好多年没吃过了,她背篓还有地方,摘了果子给徐燕舟吃,还有卢氏幼薇燕南。
    只有徐燕舟的一句话,顾妙找的并不顺利,山上都是草木,顾妙左看右看都没看见果子。
    顾妙停下擦擦汗,喝了几口水,歇了一会儿继续漫山遍野地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缓坡上,顾妙远远看见几棵果树,树枝上黄色的果子带着点红,像一盏盏小灯笼。
    隔这么远顾妙都好像闻到了果香味。
    山上长得野苹果树,结的果子并不大,但是每一个都红了,看着可可爱爱。
    顾妙一连摘了七八个,把背篓全塞满,又一手拿了一个,正准备离开,她看见缓坡上有个蜂窝。
    蜂窝好大好大,都能看见里面金黄的蜂蜜。
    顾妙想,要是能吃一口蜂蜜,得多甜啊。
    那么多,还可以让徐燕舟每天喝一杯蜂蜜水,伤兴许能好的更快一点。
    顾妙想要极了。
    原来刚才闻到的香甜味不是果子香,而是蜂蜜香。
    有了蜂蜜,连糖都不用买。
    做红烧.兔子的时候可以多放一点,绝对把兔子烧的又漂亮又好吃。
    顾妙只有一个背篓,她舍不得盐石,也舍不得果子。
    蜂窝跑不掉,她可以等明天再来。
    顾妙把蜂窝的样子印在心里,加快脚步往茅草屋赶,她到家里已经是下午了,卢氏等得心急火燎,还不知道顾妙去了哪儿,看见顾妙一颗心才落在实处,“怎么背这么多东西,累坏了吧。”
    顾妙拢了拢落下的青丝,把背篓卸下来,“不累,根本不沉。”
    卢氏拎了一下,根本拎不起来,“怎么不沉,你快进屋歇会儿,娘把饭给你热上。”
    她力气大,再背一篓都行的,顾妙喝了一口水,“燕舟醒了吗?”
    卢氏道:“醒着呢。”
    顾妙把果子洗了,“我去看看他。”
    她摘了果子,徐燕舟肯定开心。
    徐燕舟靠在墙上,穿着白色的中衣,因为受伤脸色苍白,整个人显得冷漠疏离。
    顾妙想,徐燕舟这样的人,应该住在绿瓦白墙里,看书或是抚琴。
    也可以在西北战火硝烟的战场上,手握长剑,退敌千里。
    而不是在茅草屋里,受伤病困扰。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