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80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此地距盛京不过四十里。
    随时都能出兵。
    将士们休息,顾妙带着人做饭,这个时候要吃顶饿的,还要多做好方便将士们带。
    一摞摞饼烙好,除了每个人吃的,一人还能带着两块。
    炊烟热火,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一群汉子围着吃饼,没有热菜,只有咸菜吃。
    是腌黄瓜条,吃起来脆生生的,有一股浓郁的酱香味。
    他们打了两天,都是简单地吃一点,饿得很,一块饼几下就吃完了,填饱肚子,又有力气了。
    东南方就是皇城,若不是要休整,真恨不得今天就打进去。
    刘伟湛一口气吃了三张饼,他道:“等打完,一定要好好吃一顿!猪不等涨到二百斤了,全杀了,咱们要大口吃肉!”
    杀人打仗,浴血奋战,耳边仿佛还有战鼓声。
    江一轻笑,“除了吃你还会什么。”
    打下盛京,便是日月换新朝,朝代更迭,事情多得很。
    他们这些人,跟着徐燕舟从云州打到盛京,便是从龙之功,以后准能过好日子。
    别的不求,江一也没那么大的野心,就让他养鹅,养好多鹅,做一个商人,不愁吃不愁穿,还有钱。
    最好不过。
    江一不想当暗卫,他就想过简单日子。
    岂不是巧了,刘伟湛也是这样想的,等打完仗,他就去云城驻军守城,包一堆地,养猪养鸡。
    只有他,只有他,可以又养猪又养鸡。
    吃过饭,他们去了主帐。
    徐燕舟道:“收缴了十五台火雷器,盛京城内,还有五台,火雷估计还有三十几颗。”
    “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已经关了,城内如何,一概不知。”
    徐燕舟行军谨慎,他知道南疆还有三十万兵马,要调到盛京,起码要半个多月。
    半个月内,要把盛京城攻下。
    皇城不似诸城,皇城内,盛京的城墙更平滑,城门更厚。
    四座城门,总能寻到破绽。
    徐燕舟道:“江一江三,你们带人拦截信使,截下圣旨。”
    “刘将军,你带人绕到东城门。”
    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守好,徐燕舟道:“拦截信使,我们尽快攻城。”
    江一和江三朝西南追去,五日,却没见到信使。
    按理说,早该拦住了。
    江一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再追不上,信使该到西南了。”
    江三扯住缰绳:“咱们马快,两日就该追上……他们一队人,还能凭空没了不成。”
    “会不会根本没有去西南……”江一皱着眉道:“先回去。”
    江一怕有意外,现在只剩盛京没有攻下,万不能出任何意外。
    他们掉头回京,花了三日多可算赶回盛京。
    江一去见徐燕舟,“大将军,往西南一路,并未见到信使。”
    要么,人换了条路,早到了南疆,要么,根本就没去南疆。
    盛京城内,多是世家,这些人,不可能盼着亡国。
    非虎符圣旨不能调兵,难道有人吞了南疆兵马。
    徐燕舟觉得不太可能,“其他地方可有异样?”
    刘伟湛这些天一直在巡视,他们攻了几次城门,可是城墙上一片箭雨,根本攻不上去。
    刘伟湛道:“并无异样,也无人出城。”
    徐燕舟:“今晚攻城,小心城内埋伏。”
    一众将领应是,以后如何,端看此战了。
    是夜,月明星稀。
    永亲王匆匆进宫,去了御书房,他道:“皇上,大军还在路上,有两万骑兵赶到,现就在盛京城内。”
    周宁琛道:“这么快?”
    才十日功夫,南疆与盛京相距千里,传信,赶来,怎么也要半个多月。
    永亲王道:“骑马快些,皇上,再坚持几日大军就到了。”
    周宁琛道:“城内箭羽不多了。”
    “多了两万兵马,胜算还大一些。”永亲王神色焦急,“先守城,若是盛京城破,还有皇宫。”
    周宁琛:“没了盛京,还要皇宫做什么,盛京守不住,皇叔认为皇宫能守几日。”
    永亲王讪讪道:“是臣没用,想不出办法来。”
    “这不怪你。”周宁琛话锋一转,“世子人在何处?”
    永亲王叹了口气,“那个逆子,烂泥扶不上墙,也不知去了何处,说不定在哪个酒楼逍遥快活。这么大个人,屁事不懂,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废物。”
    周宁琛不耐地摆了摆手,“罢了……”
    未等周宁琛说完,外面就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元宝推门进来,他哭丧着脸道:“皇上,徐燕舟攻城了……”
    短短十天,徐燕舟就攻了三次城,前日差点攻破了城门。
    周宁琛道:“守城,严防死守。”
    周宁琛闭上眼,都能想象出城门什么样子,箭雨,战火,号角,交织在一起……
    周宁琛直往门外走去,却差点撞上一人。
    丽妃大着肚子,脸色苍白,“皇上,您要去哪儿?”
    周宁琛自然是要去城门,他是皇帝,是一国之君,怎么可以不去,“朕去城门口。”
    丽妃心里一紧,“皇上,不然投了吧,只要投降,最多就是被幽禁,徐燕舟不会为难的。”
    丽妃眼角划下两行泪,“您别去了,您想想咱们的孩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投了吧……”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