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14章 大殿群臣逼宫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京城的局势,暗流涌动。
    这几天,城中的百姓也早意识到可能发生什么大事了。
    不少人发现,京城内无端多了诸多关卡,城门封禁,已经严格限制人员的出没。城中的巡逻士兵相较于以往,多了数倍。
    种种迹象, 都证明着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民间百姓猜测议论纷纷,恐慌的情绪逐渐在京城酝酿爆发。
    昭帝驾崩的消息,迟早是隐瞒不住的,小道消息很快从京城传了出来。
    传闻,皇宫内发生了变故。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身为皇城脚下的子民,宫内发生的一切,都牵动着民间百姓的关注。
    宫中为何无端发生了变故?
    越是如此,越引得无数人惶恐不安,开始打量打探着宫中的消息。
    ……
    而此时的皇宫内,气氛却显得无比紧张。
    从逼宫夺位的一开始,赵敬便掌控了整个皇宫。
    原本镇守在京城之外的守林军早早的入了京城,加上禁军和京城城防军落入他手。
    可以说,赵敬几乎掌控了整个京城所有的兵力。整个京城的所有一切势力,全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按理来说,先皇驾崩,出丧下葬,赵敬身为大昭太子,本应该顺理成章的登基为帝。
    然而,在这过程中却发生了意外!
    当底下的太监按照大昭祖训律法,提出恭迎太子殿下赵敬登基的事情时, 便引起了不少朝中大臣的阻止。
    “我反对!”
    大殿之前。
    乌泱泱的跪倒一片着丧服的臣子。
    依照大昭律法,先皇驾崩, 群臣必须在宫殿前跪拜祭奠七天。
    在这祭奠的七天之内, 也是要确定新皇的人选, 登基为帝, 随后昭告天下, 稳定民心。
    身为大昭太子的赵敬本应顺理成章的登基,却被人出声阻拦了。
    出声阻拦的,是六部中兵部的一位郎中。
    他站起身来,面色阴沉的望着前方不远处的赵敬。
    此刻,赵敬微微回过头,目光落在这位兵部郎中,眼眸中浮现出一丝杀意,一闪而过。
    “陈大人!”
    此刻,站在赵敬身边的那位太监总管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旁边的赵敬,又看向了这位兵部郎中,开口道:“陈大人,你有何问题?”
    所有人都清楚,太子殿下势必要登基的。这个关键的时候,这位陈大人跳出来当出头鸟是什么意思?
    太监总管目光不经意的瞥了一眼周围的其他大臣,却发现其他大臣面色平静,各怀心思。
    这让他心头一颤。
    隐隐意识到,今天的事情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这位陈郎中冷冷的瞥了一眼太监总管,目光又落在赵敬的身上:“臣有一事不明白, 想要问问太子殿下!”
    赵敬显得很平静:“陈大人有何问题?”
    “陛下究竟是如何遇刺的?”
    陈郎中语出惊人,他盯着赵敬,语气很重,甚至还多了几分不客气的语气。
    “陛下英勇神武,雄才大略,岂会如此轻易就遭人遇刺?这其中,恐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蹊跷吧?”
    赵敬眼神一凝,又很快收敛心神,神色略微悲痛道:“父皇正是中了那三位道长的奸计,才遇刺驾崩……”
    “殿下以为,那三位道长便能刺杀陛下了?”
    陈郎中脸上似乎露出了一丝嘲讽的神色:“这个答案,恐怕无法让天下人信服!”
    赵敬开口道:“孤自然清楚,孤已经派人去查那三位道长的底细,一旦查出他们背后指使之人,孤定然会将他们族灭九族,祭奠父皇在天之灵!”
    陈郎中盯着赵敬,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一丝破绽来。
    但很遗憾,赵敬脸上没有任何反应,从始至终,他都无比冷静。
    这让陈郎中有些无从下手!
    他眼神浮现一丝阴霾之色,“臣还有一事不解,想要问问殿下!”
    赵敬平静道:“陈大人尽管开口。”
    “臣想知道……”
    陈郎中眼眸中浮现出一丝精光:“陛下遇刺那晚,殿下在何处?”
    这一刹那间,整个大殿前的广场几乎鸦雀无声,瞬间安静下来。
    在场不少人,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这是直接撕破脸皮了?
    赵敬的脸色,也在听到这话的一瞬间猛然抬起了头。
    他盯着眼前的陈郎中,他知晓此人。
    此人在朝中颇有影响力,并不属于他这一派系的臣子。
    因此,他今日跳出来并不意外。他的背后,恐怕还有人在指使!
    赵敬眼神波澜不惊:“陈大人此话何意?”
    “殿下难道不清楚吗?”
    赵敬眼神一凝:“陈大人莫非怀疑,父皇遇刺,与孤有关系?”
    “臣不敢!”
    陈郎中淡淡道:“臣只是好奇罢了,殿下在陛下遇刺那晚身在何处?”
    这只是好奇?
    他这完全就是在逼宫和威胁。
    赵敬眼眸低沉,缓缓开口:“孤那晚一直留在清心殿中,从未离开过。”
    他被昭帝留在宫中,这件事情很多人都清楚。
    “是吗?”
    陈郎中冷笑一声:“有何人能作证?”
    赵敬的脸色微微一变,眼神逐渐变的不善起来:“陈郎中,这是真的怀疑孤谋害了父皇?”
    “臣可不是这个意思!”
    陈郎中自然没有承认,不过,他眼眸中却涌现了一丝冷笑。
    “陛下无端遇刺,其中疑点重重。陛下身为我大昭帝君,却被人谋害在宫中,此乃我等失职,也骇人听闻。在没有完全调查清楚真相之前,在场所有人皆有嫌疑,包括我,自然……”
    陈郎中似乎不经意的瞥了他一眼:“当然,也包括殿下你!”
    此话一出,赵敬终于明白了对方的目的。
    果然是冲着他来的!
    赵敬眼神微微阴沉,强忍住了心头的杀意。
    “那依陈大人的意思,该当如何?”
    陈郎中淡淡开口:“依臣之见,眼下最重要的事是查出刺杀陛下的真凶,将真凶绳之于法,诛灭九族之后,再谈其他!”
    “至于殿下登基一事,或许暂且可以先缓一缓……”
    “……”
    此话一出,赵敬脸色彻底冰冷,他盯着眼前这个陈郎中,心头已然明白。
    恐怕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万万不可!”
    没等赵敬开口,一旁的太监总管已经率先站出来反对。
    “国不可一日无君,依照我大昭祖训,先皇驾崩后,新帝必须尽快确认下来,登基为帝,以安抚天下民心!”
    “这可未必!”
    陈郎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冷笑,淡淡开口。
    “如今陛下尸骨未寒,凶手却未能抓捕,岂不是显得我等臣子无能?在未查明真相之前,所有人都是嫌疑人。若是不排除嫌疑,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你担当的起责任吗?”
    太监总管的瞳孔猛然一缩,脸上露出一丝惊骇之色。
    威胁!
    他很清楚这是威胁。
    出了什么意外?
    还能是什么意外?
    不就差指着殿下的鼻子说他谋害了陛下了?
    “此乃我大昭祖训,陛下刚驾崩,莫非陈大人就要违抗我大昭祖训?”
    太监总管回头瞥了一眼赵敬,又阴沉着语气开口。
    “臣自然不敢违背大昭祖训,但……”
    陈郎中目光坚定,自信开口:“臣只是觉得,此事暂且可以缓缓!”
    “大胆!”
    太监总管冷道:“太子殿下即位,乃是顺应天道,民心所向。你望向阻拦殿下登基,是何居心?”
    陈郎中丝毫不畏怯,瞥了一眼这个太监总管,冷笑道:“你如此激动反驳,莫非陛下遇刺与你有关系?”
    总管脸上瞬间一变,惊慌道:“你,你胡言乱语,老奴跟随陛下身边多年,对陛下忠心耿耿!”
    “忠心耿耿?”
    陈郎中面露一丝讥讽之色:“呵!”
    “我同意陈大人的说法!”
    就在此时,旁边又一位大臣站了起来,开口:“在尚未调查清楚陛下遇刺真相之际,新皇登基可以暂且缓一缓!”
    “我同意!”
    “我也同意!”
    瞬间,整个广场上便有无数声援的声音。
    来自朝中各方势力的大臣,在这个时候不约而同的团结在了一起。
    太监总管的脸色瞬间变了,有些束手无策的看向了一旁的赵敬。
    此时的赵敬,脸色微微变色。他知晓一定会遭到朝中群臣的阻拦和怀疑,却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明目张胆?!
    这么多人同时出声,他们想干什么?
    逼自己吗?
    当真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强烈的杀意在赵敬眼中一闪而过。
    “各位,这是何意?”
    赵敬目光在所有人脸上一一扫过,沉声开口。
    “陛下遇刺,我等只想查明真相。待到真相查明之后,再恭迎殿下登基也不迟!”
    当如此多的大臣站出来,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赵敬不容小觑。
    杀了他们?
    不能杀!
    这么多的大臣,一旦杀了势必会引起大乱,恐怕还会留下一个暴君的名声。
    但不杀?
    这些人明显是知晓真相的人,他们怀疑赵敬谋害了陛下。
    若是被他们拖下去,恐怕会生变。
    想到这里,赵敬眼眸中的冷意愈发明显。
    既然他们阻拦自己,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赵敬缓缓起身,面向所有人,语气微冷:“父皇遇刺驾崩,我大昭如今面临内忧外患危机。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大昭一日没有新帝,便面临着外敌与内乱的风险与危机!”
    “朝廷对江南地区的掌控愈发微弱,近年来江南地区拥兵自重,已经逐渐不将我朝廷放在眼里。此时父皇驾崩,正是天下大乱之际,我大昭若是没有新皇,一旦江南闹出什么乱子,甚至江南世家门阀若是发生了叛乱,到时候,在场诸位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此话一出,在场沉默了!
    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谁也承担不起。
    江南地区本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拥兵自重的江南早已快脱离朝廷掌控,名义上还在大昭的通知之下。如今陛下驾崩,消息一旦传出去,谁也不确定后果。
    更重要的是,朝中还有不少来自江南地区一脉的官员。其中不少人跟江南那些势力有些千丝万缕的机会。此刻面对着赵敬的质问,他们给不出答案。
    “诸位,谁能给我一个答案?”
    赵敬冷冷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
    无人出声。
    一时间,刚才原本逼宫的众臣子不少人的目光齐刷刷的落在了人群最前的一道身影上。
    苏相!
    苏建安跪倒在大殿前,身着丧服,从始至终沉默。
    在群臣对线争吵之际,他不闻不问,两耳不闻窗外事。
    直到此刻,终于有人将目光落在了他身上。
    “苏相,你觉得该当如何?”
    赵敬的目光也在一瞬间落在了苏相身上,复杂和担忧的情绪一闪而过。
    而此时,苏相缓缓抬起了头。
    先是扫视了一眼群臣,随后目光缓缓落在了前方的赵敬身上。
    沉默不语。
    这时,旁边群臣开口。
    “苏相,你给我们一个答复吧?”
    “是啊,我等都希望你来说一句公道话!”
    “我们都听你的!”
    毫无疑问,苏相必定是如今朝堂之中威望最高之人。整个朝堂之上几乎都是他的门生,他的话一言九鼎。
    如今陛下驾崩,太子尚未即位,苏相便是这朝堂上权势最大的人。
    这便是权臣的恐怖之处。
    他一句话,便能决定很多人的生死。
    他能决定太子殿下能否登基,若是他否定,纵使赵敬有千般本事,也断然不可能成为大昭的新皇!
    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当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都集中在苏相身上。他们屏住呼吸,等待着苏相的答案。
    苏相的目光却很平静,他冷静的望着前方,在凝视赵敬许久之后。缓缓闭上了眼睛,波澜不惊,脸上并无任何情绪。
    随后,他睁开眼睛,缓缓起身,目光扫视了所有人一眼,淡淡开口。
    “国不可一日无君!”
    话音刚落,他转身离去。
    而剩下的人群中,鸦雀无声,面面相觑。
    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愕然神色。
    “国不可一日无君?”
    苏相一句话,便已经定了结果!
    苏相他怎么会……
    而此时,原本一颗心悬着的赵敬猛然松懈了下来。
    成功了!
    眼神中的冷意散去,原本隐藏的杀意,也悄无声息的消失。
    不远处埋伏在大殿之外的诸多身影,在接到信息之后,也悄无声息的快速褪去。
    一场即将有可能爆发的杀机,悄无声息的消散在空中。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