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难书 作者:南南落乔木

    分卷阅读1

    《难书》作者:南南落乔木

    文案:

    司簿本不是在冥界,但倒霉催地叫别的神仙牵连了命数,只好去了冥界。冥界有两个殿下,二殿下是个苦情娃,大殿下是个祸害精。司簿见色忘义本性大发,与大殿下一道为虎作伥良久,做了不少自愿或者不自愿的缺德事儿。末了……“听说你原先去历劫,错排着个禁脔命格,还被改了,”顶了他爹位子的大殿下笑得和颜悦色,“我再为你修补回来如何。你看,幽都这般大,幽禁的感觉着实不大强。”司簿觉着自己进了龙潭虎穴,但这感觉好似晚了……邪魅作妖心机攻x伪君子倒霉受

    内容标签: 灵异神怪 前世今生

    搜索关键字:主角:扶霖(冥帝),罄竹 ┃ 配角: ┃ 其它:

    ==================

    ☆、须弥(一)

    灰蒙蒙的天色,云彩低低地铺着,好似要落几个雨点子下来。

    老子此刻蹲在城墙上,正饶有兴致地赏一场大火。

    城墙约莫十来丈高,玄黄色的旗子随着看不见的风呼啦啦飘着,一个没妨打在了老子脸上,跟谁打了个巴掌似的,有些疼。

    一旁明黄衣衫的人面上带着笑意,一手负在身后,口里的话跟着风拐了个弯儿,飘到了耳朵里:“这些前朝无用书籍倒没蛀了虫,烧得这般红火。”

    老子只做未闻,揉了揉被旗子卷擦地有些痒疼的脸颊,吹了吹半片忽忽悠悠飘到眼前来的飞灰,又掸了掸这身素白锦缎的衣裳袖子。一时不察,蹲的有些久,腿有些麻。

    偏头看了看说话的人,两个眼珠子一个鼻子一个嘴巴,无甚奇怪的地方。老子摸摸自己的脸,也两个眼珠子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到底因了何故,他说的话就叫这千千万万人听从拥戴?老子着实想不明白,多想想也只能怨这老天爷很是不厚道,叫他做了这一朝的天子。

    老子对谁当天子并无甚意见,只是这人让老子此时有了些不可言说的心思,如平日里翻阅过的丹青所书,不臣之心。

    此时老子这么直愣愣地瞅他几眼,心里生出些忤逆的不臣之心,觉得解恨得很。

    世有书卷千万,城墙下焚得这一场,不晓得焚了几卷,却是老子师父的心血。

    老子为何此时能当着这当朝天子的面无礼放肆,自然不是这天子不与老子计较,而是老子的师父不在了。

    在此之前,城墙上这与老子同样两只眼睛一个嘴巴的人,还是个皇子。那么几年间,他老爹便病入膏肓了,于是乎,老皇帝的几个儿子越发兄友弟恭,和顺友爱。那几年老子瞧得很是有趣,平日里花园路随便走几遭也能见个戏本子。

    只不过每每要被师父数落一通。

    师父是个女人,性子却冷淡,不好言语,也不善与人结交,偏偏做了这朝中的主史,一杆笔尽记庙堂风云,皇室密辛。朝堂里有些大臣也如此评价师父,“翠竹白雪,铁画银钩。”我听了也深以为此,跟着师父后边打转也打的真心实意。

    师父常言,温润如玉,端方谦和,方为君子。

    将来我是要继承师父衣钵的,那翰林院里浩繁的书卷,终归有天要落在我笔下,染上我所见所言之书,即使我甚至不及弱冠。

    我摸了几本前朝书卷翻看之余,也向师父请教,为何此处是此种开展,为何彼处又是彼种开展。

    师父垂眸:“史记如此,当事如此。”

    “若有一日,当朝为政者,不仁不厚,苛政暴戾。身为史书记笔,我们当如何?”我坐的端正,面前摊着一本淡蓝色封皮的册子,瞧了几眼,对师父道。

    师父没立即回答我,只将手中笔蘸了蘸墨水。一只尺长的毛笔,细毫柔软,被墨色汁水黏在一处,尖端润泽顺滑。细长的笔杆木质纹理清晰非常,映着微光透出些淡淡的光泽来,却又有些粗糙。

    书阁里静谧非常,我翻卷书页的声音折动地有些响。

    “此话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说出去叫人听见了,是掉脑袋的大罪。”师父将手中笔顺着端方的砚台捋了捋,一滴墨汁顺着笔尖轻轻地落到了砚台里,漾起一个小小的涟漪,荡出去,又碰到那砚台的坚硬边缘,撞了回来,这么几个来回,那小小的一个圈方才消失殆尽了。

    “我也只敢在师父面前如此说说而已,”我应了声,抬头看向书阁的门口。雕镂着花纹的红木门掩着,细芒的光从合着的两扇门缝中漏进来,又在地上打下一道灰白的斑,映得虚空里的灰尘清晰飞舞。

    我合上那本册子,将它搁在了一旁,又问师父:“师父以为,当如何?”

    师父仔细地端详着手中那杆笔,极缓地抬眼看我,淡淡道:“非我以为如何,是事实如何。即使有心若何,这杆笔怕是不会容的。”

    “可这杆笔,终究是个死物,要看它是执在何人手中。若是师父手中,定然召悬日月,朗朗乾坤。若是有心之人手中,写出来的字迹,自然又是另一番模样。”我被那杆笔吸引了目光,那确然是根极漂亮的笔。

    师父摇了摇头,长发上垂下的一缕淡色绸带轻轻晃了晃,又晃到她肩膀前头来,映着素色的衣裳,很是相宜。她拿着那杆笔,忽然伸手拉过我的手腕,将它放在了我手心。师父敛了双目看着那杆笔良久,才道:“若我今日将此笔交于你,你欲如何?”

    那支笔是师父平日所用,从不曾轻易搁置,更不提交于他人手中。此时这木质杆的毛笔落在手心,竟叫我有些怔然。我仰头看师父,只见那双熟悉的眼眸背着光,看不出是何情绪。我攥了攥手心,那杆笔握住,又被我松开。我想了想,道:“如师父所说,非我欲如何。是此笔当如何,便是如何。”

    “你素日里极是聪慧机敏,有些事情,万不可学我。”师父抬手叫我起身,为我整了整肩头的衣裳,又捎带着理了理我束着头发的青色布衿。那莹白冷淡的面孔在眼梢处生出一点柔和,又在沉静无波的眼神里消逝得无影无踪。

    我只觉得师父此时行为难得,往常虽不严厉,却不好与我多说,今日这数句言语,倒是让我有些惊然并小喜,师父约莫是见得那几个翰林的老头子夸我,还是说也瞧着我笔下所落的字迹了。我只这么猜测着,又不好实心眼地再问出来。

    那日的事情我记得清楚,连师父说这话时嘴角的一点波纹都记得清楚。

    而我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便是那日之后,宫里传来消息,说师父擅自妄为,自恃记史之位,纂改史实,犯了欺君大罪,已然服罪自尽了。

    那时候这消息传来时,我在做些何事来着?老子蹲在墙上,歪着脑袋想。城墙下火烧的依旧大,黑烟阵阵

    分卷阅读1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