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891章 皆归内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迁的事情越弄越大。
    随着萧敬那份目录呈递上去后。
    看到这份目录的朱厚照,顿时大惊失色。
    他根本没想到,凭借谢迁一人之力。
    居然用上了富可当国这个词语。
    看着这目录上的黄金白银还有其他珍宝。
    朱厚照甚至有了将这些东西收与囊中的打算。
    想到这里的朱厚照,干脆拿过这份目录,直接朝着一旁的暖阁走去。
    谢迁的家底尚且如此丰厚,那是不是说他身后的那个家族,财资将更会是个天文数字呢?
    暖阁之中。
    事情果然如朱厚照所猜想的一般。
    躺在御榻之上假寐的弘治皇上,在看到谢家所查抄的这份家底之后。
    紧握着这份清单的他,瞬间坐了起来,一脸震惊的对着朱厚照问询道:
    “可否确认过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道。
    “儿臣刚才已经问过萧敬了,那些小吏清点了三遍,确认没有错误才递交上来的。”
    弘治皇上一脸狠厉,神情顿时变得冷冽起来,手里拿着这份清单,咬牙切齿的说道:
    “朕起初还怕冤枉了谢迁,此刻一看,朕还是太过心软,如此奸臣贼子,何须朕的可怜!”
    一旁的朱厚照见状,未再言语,只是静静的站立一旁,盯着愤怒的弘治皇上,生怕他再气出一个好歹。
    好在弘治皇上在喘息片刻之后,就慢慢的恢复过来。
    就在朱厚照松了一口气的时候。
    又有一个小太监,快步跑进了暖阁。
    还不待朱厚照阻拦,这个小太监就跪倒在地,口中高呼:
    “启禀皇上,东厂和锦衣卫送来联名急奏。”
    朱厚照闻言一愣,东厂和锦衣卫现在全在南方沿海,清查商贾私自出海一事,如今这情况下,又能有何急奏。
    忽的朱厚照眼前一亮,想起一事的他,根本没待弘治皇上开口,直接伸手对着小太监说道:
    “急奏拿来!”
    小太监面露纠结,朝着弘治皇上看了一眼,见到他横眉厉目,却没有开口训斥的意思后,乖乖的将手中的奏章送到了朱厚照的手中。
    朱厚照打开急奏,只是扫了一眼之后,就瞬间瞪大眼睛,原本松散的神情顿消,顿时开始变的严肃起来。
    大概看了一遍的朱厚照,神情变得冷峻之后,直接转身递给了一旁弘治皇上,道。
    “父皇,您再看一下这个吧,提前说好,您得有个思想准备。”
    弘治皇上面容冷峻,接过急奏之后,就快速的看了起来:
    黄金三万五千二百六十一两五钱三分;
    白银四百五十万两七钱六分;
    金器一千六百七十五件,重二万零三十七两六钱七分;
    银器三千四百二十三件,重三万五千六百一十八两三钱二分;
    古今字画手稿三千五百六十七册,无法估价;
    珠宝串类四千五百零一串,无法估价;
    珠宝把件类五千六百七十三个,无法估价;
    ……
    看到这里,弘治皇上的喘息开始变得越发粗重起来。
    紧皱的眉头,凶戾的神色。
    抓着急奏的双手都在颤抖。
    一旁的朱厚照,一脸紧张的看着弘治皇上,心中甚至都做好了传召御医的打算。
    不过好在,弘治皇上在看到最后,呼吸还是慢慢的平稳了下来。
    甚至原本脸上凶戾的神情都渐渐化去。
    神情也开始变得越发平静起来。
    不过朱厚照看到弘治皇上这般平静的模样,心中却越发的胆惧起来。
    果不其然。
    没用朱厚照等待太久,弘治皇上就冷声说道:
    “拟旨,将这些乱臣贼子,不用押送京师了,直接就地满门抄斩,然后行文各处,将谢迁及其家族的罪状公之于众,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触犯皇律,要付出何等巨大的代价。”
    朱厚照听闻弘治皇上的话语,点头认可的同时,也在心里有些疑惑,片刻之后,朱厚照轻声问询道:
    “父皇,您这般一公告天下,那谢家的抄家所得,该如何处理啊。”
    说完这句话的朱厚照,一指弘治皇上手中的急奏,继续说道:
    “这谢迁连带着其家族抄家所得,快赶上三四年的朝廷岁入了,这般钱资,难道全部都交往国库?”
    “谁说的!”
    朱厚照话音刚落,就迎来了弘治皇上的一声厉喝。
    “按着大明祖训,太祖所言,不许片板下海,可是此项祖训,却是针对大明子民而言,皇家自是不再其中,否则置太宗皇帝与何种地步?”
    “如今谢家私下出海牟利,自是在侵吞皇家财产,所以整个谢府及谢家所得,皆应归皇家所有,归内帑所用,朝廷根本无权接受!”
    朱厚照闻听此言,顿时伸出了一个大拇指,对着弘治皇上一脸赞赏。
    ……
    谢家抄家所得的消息,不胫而走。
    所有闻听这个消息的朝臣,皆是一脸不可置信。
    所有人不敢相信,一个家族的家底,居然比国库还要充盈,甚至还要数倍于国库的岁入。
    谢家家族,黄金三万五千多两、白银四百五十万两,谢迁家中,黄金也过万两,白银更是多达一百七十多万两。
    整个家族的抄家所得加在一起,绝对要超过朝廷四年的岁入所得。
    谢家是如何获得这些钱资的?
    祖辈积攒?不可能。
    同朝之中,有同属绍兴一地的,对于谢家的发展分外清楚。
    整个谢家,也就是在谢迁当上阁老的这些年,才开始快速发展的。
    难道这就是海贸的利润吗?
    所有人一脸呆滞的接受着这个消息。
    从来就被灌输海贸是个赔钱买卖的他们。
    根本没想到,驾驶海船,劳民伤财的出去贸易,居然也是这般赚钱的行当。
    要知道谢迁才当阁老多少年。
    再说谢家海贸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可纵使这般,谢家还是在短短时间内,积攒这般巨大的钱财。
    那海贸的利润可想而知。
    此刻的朝臣们,就感觉之前的认知被打破了一般。
    先是太子殿下,在倭国找到了一个大银矿。
    虽然至今熔炼的白银还没有运回大明,但是从上次往回运送的银矿石来看,那迩摩郡有白银的事情,根本就不是空穴来风,何时运回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接着这谢迁阁老,带着整个家族,违反大明祖训,私下搞着海贸。
    短短数年之间,居然积攒下来数倍于国库的钱资。
    这难道就是海贸的利润吗?
    朝臣们忍不住再一次扪心自问。
    至于弘治皇上截留下来的谢家抄家所得,众朝臣虽然眼红,可是此时此刻,却无人敢上书奏请,分上一羹。
    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谢迁之事尚未结束,东厂还不时的从六部之中,将那些牵扯其中的官员带走,所有朝臣人人自危,生怕牵扯进去,更加不敢做出触怒弘治皇上的事情。
    毕竟和自己的小命相比,朝廷的钱银再多,他也不是自己的,所以此时此刻,所有朝臣,全部都是抱着自保的念头,宁肯装作不知,也绝不冒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