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李洪峰上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时间飞逝。
    朱厚照在决定动身之后。
    大军乘着河船,就一路北上。
    从赣江进入鄱阳湖,随后进入到了长江之中。
    朱厚照原本打算直接通过大运河北上,可是在路过南直隶的时候,却下旨停了下来。
    无他!
    李洪峰等人在从衢州离开之后。
    原本想率领大军去南昌和朱厚照汇合。
    可是在请旨之后,得知太子殿下已然北上。
    得到这个消息的李洪峰,随即带领一众兵马朝着南直隶奔袭。
    终于在渡江之际,和从鄱阳湖出来的朱厚照等人碰个正着。
    在李洪峰等人的盛情相邀下,朱厚照也不得不停船靠岸,准备稍事停留半天,安抚一下这出征的一众将士。
    而且他听李洪峰说,宁王虽然遇刺,但是他的三位公子却得以保全了性命,不知如何处置这三人的李洪峰,索性就着太子殿下在这里,就直接出言问了出来。
    朱厚照听到李洪峰的话语,露出了一个疑惑的神色,道:
    “宁王不是有四个公子吗?怎么就抓住了三个?”
    李洪峰听到问询,慌不迭出言解释道:
    “禀告殿下,那四公子在逃亡的过程中,被乱箭射中,直接死在了战阵之中,现在剩下的,只有老大老二和老三了。”
    噢!
    朱厚照轻轻点了点头,露出一副了然的模样。
    宁王的几位公子,这么多年过去了,根本就没有名讳。
    平日里即便是宁王召唤,也只是以老大老二等称呼召唤。
    至于这大公子二公子等名称,则是其他人对他们的习惯称呼而已,也算不上是什么名字。
    据说宁王之所以这般做,就是因为他感觉一般的名字配不上自己的几个孩子,想要弄几个天下无二的名字,给他们命名。
    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因为藩王需要避讳的字眼太多,宁王心有不甘,想要等到自己登基之后,再给几人起名字罢了。
    可是谁曾想到。
    如今造反未成,孩子的名字也没了着落。
    尤其是那大公子,更是因为当初的种种,变成了废人一个。
    想到这件事情的朱厚照,脸上开始露出笑意的同时,随意说道:
    “将他们押送回京师,交由宗人府那边处置就是了。”
    李洪峰听到朱厚照这般言语。
    自是不敢多言,快速接旨之后,就将此次出征的军功薄拿了出来,请求太子殿下圣阅。
    说到这里。
    李洪峰感觉自己也挺倒霉的。
    原本太子殿下委派他当这个总元帅,多好的立功机会啊!
    可是谁曾想到中途被东厂的人横叉了一手,把宁王杀死也就罢了,到最后还把李士实抢走了。
    这般一来。
    他忙活了半天,仅仅只剩下了三位公子,还有那数万的俘虏。
    虽然数量是有了,可是这些人加在一起的功劳,也比不上宁王和李士实两人。
    说白了就是他们忙活半天,结果全被东厂的人截胡了,这般情形之下,众将士虽然不敢多言,但是心里也都委屈的要命。
    朱厚照在见到他拿出军功薄之后,稍稍一愣就笑出声来,直接打趣道:
    “将士们可有闲言碎语?”
    嗯?
    李洪峰闻言,顿时一愣。
    刚刚听到朱厚照这般话语的他,一时之间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朱厚照所指的意思,眉宇之间露出惶恐神色的同时,赶紧躬身答道:
    “禀告殿下,众将士没有说什么。”
    “没有吗?”朱厚照侧目朝着李洪峰望去,直接点破道:
    “忙活了这么长时间,结果最大的功劳,却让东厂截胡了,众将士当真没有多言什么?”
    李洪峰满面紧张。
    众将士什么反应,他这身为主帅之人,怎能不心知肚明。
    这般情形之下,众人嘴上不说,可是心里面若是能乐意的话,那才是怪事。
    只不过因为迫于太子殿下的威名,他们不敢在背后嚼舌根罢了。
    李洪峰知道这些事情,也从众将士的神色之中猜出了他们心中所想。
    可是这般事情,大家背后发发牢骚也就罢了,若是真当着太子殿下的面提及,那别说赏赐了,不受到惩治那就是好事了。
    也正常因为如此,所以当李洪峰听到朱厚照的问询之后,哪里还敢露出委屈的模样,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启禀殿下,一众将士真的没有多说什么,众人只是在闻听到宁王被东厂诛灭之后,心中有些失落而已,但这也是失落不能手刃敌酋而已,除此之外,众将士真的没有什么话语传出。”
    朱厚照闻言。
    盯着李洪峰看了几息。
    虽然也知道这李洪峰是在搪塞自己。
    不过当他听到这般话语之后,想要动怒也找不到由头。
    低下头看了一眼李洪峰手中所拿的军功薄,继续说道:
    “这军功薄本宫就不看了,最大的功劳都让东厂之人截胡了,本宫还看什么!”
    “不过即便那宁王和李士实是东厂之人行刺和抓获的,但若是没有尔等在旁牵制,他们也不会那么顺利的得手,要知道那赵忠档头在叛军之中,可不是潜伏一天两天了,他们若是真那么厉害的,之前岂不是早就该得手了。”
    “所以这宁王和李士实之功,你们和东厂之人平分就是,回去之后,你把这军功薄重新整理一下,然后再列出一个明细出来,呈递给本宫。”
    朱厚照话语说到这里,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你回去之后,也告诉那一众将士,谁干的多,谁干的少,本宫心中都有数,让他们静候赏赐的旨意就是!”
    李洪峰听到这般言语。
    脸上开始露出激动神色的同时,慌不迭冲着朱厚照行了一礼,兴奋感谢道:
    “微臣代一众将士,谢过太子殿下!”
    朱厚照随意挥了挥手。
    朝着远处的军伍看了一眼,想了想还是打消掉了上前的举动。
    这么多人刚刚经历战事回来,估计最想见到的未必是自己,而是他们自己的父母妻儿。
    想到这里的他,对着李洪峰继续说道:
    “你让他们把俘虏等事处理好之后,就该回家的回家吧,省的他们的父母妻儿担心。”
    “至于得胜归来,犒赏三军的事情……”
    朱厚照话语一顿,露出沉吟神色。
    几息之后,方才缓缓说道:
    “中原战事未休,未防有变,此事还是压后再说,待大明境内肃清匪患之后,再普天同庆就是!”
    “微臣遵旨!”
    李洪峰对于朱厚照这条旨意。
    自是没有太过的怨言,如今中原之地白莲教肆虐。
    而且在回来之后,他也听闻到了眼下是贵州兵马在将功赎罪的事情。
    并非是他小人之心,但是一些事情,却由不得丝毫大意。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于朱厚照的这条旨意,自是赞同无比,点头之余,赶紧躬身接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