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里甲之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朱厚照既然有了疑惑。
    自是没有闲心雅致在这里慢慢推测思索。
    眉头紧皱的他,目光直接朝着一旁的姜三望去,道:
    “姜三,按你所言,这县城之中也不过是只有一队军伍而已。如此大的郡城,仅仅只靠这一队军伍,估计是力有不逮吧?还是说这里面……”
    朱厚照的话语戛然而止。
    倒不是因为他真的有什么其他的猜测,仅仅只是不想说了而已。
    毕竟他说了这么多,一旁的姜三又不是愚笨之辈,自己在说了那么多的话语后,心中到底疑惑什么什么事情,姜三也该猜他才是。
    事实上也果不其然。
    一直站立一般偷偷注意朱厚照神情变化的姜三。
    在听到朱厚照的这般话语之后,快速抱拳一礼的同时,开口答道:
    “殿下圣明,仅仅只是靠这么一支军伍,想要控制这么大的县城自是极难,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更像是一种象征,象征如今这处地界,还是归属于朝廷的控制,警告那些别有用心之辈,不要有不该有的想法,毕竟弄死他们这一队军伍,那可谓是简单至极的事情,但是紧随而至的朝廷大军,你还有这般底气吗?”
    姜三侃侃而谈,莫看他之前并未经历过这般事情,但是好在大明的军伍之人,基本上都是代代相传的职业,所以一些事情即是姜三没有经历过,但是多多少少也听父辈或者他人讲述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此刻当他听到朱厚照问起这个事情后,没有太多的慌乱不说,更是开始快速的解释起来。
    而与此同时。
    一旁的徐宁也是默默点头,以示认可。
    朱厚照坐与马上,听到姜三这般言辞的时候,轻轻颔首之余,紧皱的眉头也开始变得渐渐舒展。
    至于姜三,在话语稍稍停顿之后,察觉到太子殿下神色缓和的他,则是继续说了下去。
    “朝廷的威压和护佑只是缘由之一,而要达到如今这般局面,想来隋虎将军等人在离去之时,应该也有所布置。”
    姜三话语一顿。
    稍稍停顿了几息的他,眉头皱起的同时,露出了一副思索的模样。
    在察觉到朱厚照的目光开始朝着他看过来后,感觉继续说了下去。
    “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缘由,就是这里甲之制了,正因为太祖皇帝所创立的这里甲制度,方才让这战后的县城,能快速的安宁和平稳下来。”
    里甲之制?
    朱厚照眉头一皱,脸上更是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不过这般神色,也只是转瞬即逝而已,很快他就明白了姜三方才所言的意思。
    里甲之制。
    按《明史》所载,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
    其实说的直白一点,这东西就和现在农村的村长、队长、组长一般模样。
    战后的县城之中,有了这些人的节制,再加上朝廷的兵马已然将白莲教匪驱赶殆尽的缘故,这县城想要乱起来,到也变得不那么容易。
    朱厚照想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
    万万没想到,这么一个里甲制度,居然在这般时节,也会发生这般巨大作用。
    要知道这里甲之制,虽然是大明太祖皇帝创立,但是渊源却也几乎纵览整个华夏历史。
    自古以来。
    华夏都以农耕文明为主导,在这片土地上,群体数量最为庞大的,就是农民,而农民所聚居的乡村,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
    按理说,似这般基础的存在,应是历朝历代大加重视的存在。
    可不知是因为华夏地域的庞大,还是说因为农民所聚集的村落太过零散,也或者是因为古代的读书人太过困乏的缘故,反正不知是什么缘由,就渐渐形成了“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的光荣传统。
    可是没有官怎么办?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自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秦汉之时的什伍制度,隋唐之时的族、闾、保三级制,再到宋朝时的保甲制度,最后到了大明的里甲之制,期间历经千年,制度不断的变化,渐渐完善,继而形成了现在的这般模样。
    在朱厚照的印象之中,这般类似于宗族自治一般的管理手段,只是受限于当时的种种社会条件,再加上它在一定意义上也减轻了朝廷的财政压力,毕竟这些里长甲长又不用朝廷分发俸禄,所以才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采取了这般几乎于类似的办法。
    可是知道现在,朱厚照方才明白,自己还是有些低估了古人的智慧。
    想要管理人,必须要有权利。
    而权力的来源,归根结底只有两种:
    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朝廷指派官员,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权利传达。
    除了这一种之外,还有一种则是更为悠久的存在,那就是宗族和部落的概念。
    前者若是追溯的话,那还可以引经据典,最起码这得从人类开始出现组织结构之时开始说起,但是后者则不然,他要细细追溯的话,不说追溯到人类起源,但是原始社会却是妥妥的。
    而偌大的天下,想要让官吏遍布各个村落,且不言朝廷的税赋,能不能支撑的了这么大的俸禄开支,就说这些管理各个村落的人才吧,你去哪里找?
    难不成找一个就能用一个,而且还能好用吗?
    恕不尽然吧?
    而和这般耗资又费力的办法相比。
    第二个宗族的管控,则是水到渠成一般的存在。
    毕竟朝廷派人与否,族老和长者的名望、威慑都在那里,即便你不派官员前去,他们的话语对于宗族而言,依旧是有威力的存在,而且因为这些族老和长辈也要居住在这里,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他们在处事上面不说百分之百的公允,但是也绝对会让大多数人的心中感到舒服。
    毕竟唯有如此,才能维持他们的名望,让他们的话语更有威信。
    朱厚照想到这里,神情变得越发了然之余,对于古人的智慧也开始变得越发佩服起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