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九十五章 梁红玉来投【求首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此地是何人的势力范围?夏?”
    梁红玉带着几十个骑兵,逃亡至东关,见到东关上的夏字旗帜,知道来到了另外一个势力的范围。
    以夏为国号的政权也不少。
    夏朝、大夏、西夏、东夏……
    这个世界只有春秋战国到明末清初的穿越者,因此不可能是夏朝。
    “你们是何人?”
    廖化坐镇东关,检查从东边到来的流民。
    梁红玉这支骑兵,对夏镇已经有些威胁了,廖化不会轻易放他们入关。
    梁红玉见廖化是汉人,于是答道:“我乃梁家堡梁红玉,为女真人所败,故前来避难。你们可是汉人建立的势力?”
    廖化听说是被女真人击败的汉军,戒备有所下降。
    金兀术击败种家军,以至于种师中前来投奔,梁红玉也是如此。
    客观上来说,金兀术给夏镇送来了不少人才……
    廖化心里有数,问道:“你可认识种师中?”
    “自然认得!”
    梁红玉与种师中差不多是一个时代的武将,还真的听闻过种师中的名声。
    “那好,种师中为我们夏镇效力。如果你们信任,则放下兵器,入关与种师中相见。”
    “可以。”
    梁红玉知道种师中是北宋将门种家军之人,忠肝义胆,不会与女真人相互勾结,于是决定暂时投靠这一个势力,走一步,看一步。
    梁红玉和几十个骑兵被廖化守军缴械,然后入关。
    廖化令人给梁红玉一行人提供粮草。
    梁红玉的装扮看上去像是武将,而梁红玉的骑兵经历过不少战斗,都是老兵,如果加入夏镇,对夏镇的实力会是不小的提升。
    当梁红玉得知东关守将是三国蜀汉廖化,颇为吃惊。
    廖化不算特别出名的统帅,但还是有些知名度,梁红玉认识廖化。
    “难道这是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势力?”
    梁红玉没有想到平原西边是一座山谷,而山谷里面还隐藏着一个大势力。
    廖化镇守关隘,让梁红玉下意识以为这是刘备势力。
    “并非如此,夏镇领主名为张华,我也不知他来自哪个朝代。”
    廖化始终对张华感到敬畏。
    张华的来历比所有人都神秘。
    “张华?难道是西晋名臣张华?”
    梁红玉想到了西汉谋圣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
    西晋张华与大将杜预灭吴有功,后来官至三公。可惜在八王之乱,张华被杀。
    然而,梁红玉认识的这个张华,与夏镇的张华完全是两个人。
    廖化将梁红玉一行人叩关的消息上报夏镇。
    “此梁红玉,当真是南宋的巾帼女将梁红玉?”
    张华收到廖化上报的消息,犹然不敢相信。
    梁红玉为古华夏巾帼女将之一,没想到会流亡到夏镇的势力范围。
    金兀术、皇太极虽然是张华的大敌,但他们击败不少势力,导致一些文臣武将,流落到夏镇所在的山谷。
    “让梁红玉这支骑兵前来夏镇见我。”
    张华正要出兵讨伐皇太极,梁红玉前来投靠,正好可以招揽梁红玉。
    东关与夏镇不过相隔二十里路,梁红玉很快来到夏镇,眉目间带着一丝戒备。
    乱世,人心叵测,梁红玉这样有姿色的女将,很容易被人盯上。
    如果遇到曹操这样的君主,就难逃魔掌了。
    梁红玉在夏镇见到了张华。
    张华身边有许褚、花木兰担任护卫。
    梁红玉与花木兰大眼瞪小眼,两人都是巾帼女将,气质相当。
    张华上下打量梁红玉,梁红玉身披红色披风,英姿飒爽,盔甲上还有血渍,可见不久之前,梁红玉才经历了一场恶战。
    梁红玉见拥有数万人口的领主与自己年纪相仿,而且长相英俊,深感意外:“在下梁红玉,来自东部平原的梁家堡。梁家堡被金兵攻破,故流亡至此,望大人收留。”
    “韩世忠没有随你前来?”
    张华没有记错的话,梁红玉乃是南宋中兴名将韩世忠的夫人。
    如果曹操在此,估计会欣喜若狂。
    可惜张华没有那方面的意思,否则与曹丞相又有何异?
    “韩世忠?我是有听闻,在后世我会与之结为连理,但我还没有见过此人。”
    梁红玉迷惘地摇头。
    她穿越过来,父亲没有因罪被朝廷处死,也没有沦为营口官妓,更不认识韩世忠。
    “原来如此,这般更好。”
    张华见梁红玉在家道中落之前穿越过来这个世界,对于梁红玉而言,说不定反而是一件好事。
    “你将金兀术攻打梁家堡的经过,仔细道来。”
    “是。”
    梁红玉细说金兀术攻打梁家堡之事。
    “金兀术竟然可以一次征发兵丁、乡勇上万人,攻打梁家堡,看来金兀术的势力又有壮大。”
    张华根据梁红玉的描述,得知了金兀术攻打梁家堡的详细经过,进而推算金兀术的实力。
    梁家堡占据地利,又装备了上百张神臂弓,易守难攻,不过金兀术的兵力实在是过于庞大,梁家堡寡不敌众,最终被金兀术攻克。
    “皇太极、金兀术,我必除之。你且安心在夏镇居住。”
    张华安抚发生变故的梁红玉,设法让梁红玉入驻夏镇。
    梁红玉听说张华有意攻打金兀术,这几天总算有一个好消息:“多谢大人。”
    “木兰,你在镇里找一间上好民宅,安置梁姑娘。”
    张华看向花木兰,花木兰点头,前去为梁红玉寻找一间砖石结构的民宅。
    张华在夏镇的领地石碑查看梁红玉的英雄属性。
    【英雄】:梁红玉
    【等级】:41
    【统帅】:85 【武力】:82 【智力】:81 【政治】:67
    【血量】:207
    【攻击】:38~47
    【防御】:7
    【敏捷】:12
    【天赋】:激励(梁红玉所在的据点、军营、方阵,士气不容易下降。梁红玉擂鼓激励士气,可通过真气放大鼓面震动,振奋士气,让军队士气在短时间内提升至巅峰。)
    【擅长兵种】:弩兵
    【兵种】:神臂弓兵(六阶弩兵,需要前置装备“神臂弓”,兵源要求:武力天赋丙等)
    【来历】:南宋安国夫人。
    梁红玉的天赋相当强悍。
    张华明白梁红玉的天赋“激励”意味着什么。
    有梁红玉在的军队,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昂的士气。
    冯异削弱对方的士气,而梁红玉鼓舞己方士气,双管齐下,敌军会遭到痛苦的折磨。
    “看来有必要对梁红玉进行拉拢,让梁红玉心甘情愿留在夏镇……”
    张华认为梁红玉的天赋不亚于冯异的“攻心”,于是打起了梁红玉的主意。
    梁红玉只是暂时居住在夏镇,不意味着梁红玉就此为张华死心塌地效力,还需要设法提高梁红玉的忠诚度。
    张华下令为梁红玉招募神臂弓兵,但缺少神臂弓的设计图纸。
    梁红玉考虑再三,作为回报,将随身携带的弓弩造箭院、神臂弓图纸上交给张华。
    梁红玉也有自己的考虑。
    张华想要为她招募神臂弓兵,但招募神臂弓兵,需要制造神臂弓吧?
    于是张华得到这两张图纸。
    弓弩造箭院是八级军事建筑,宋朝用来生产弓箭的地方,最多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生产弓箭,一年建造的弓箭,数以百万计。
    【图纸】:弓弩造箭院
    【等级】:八级军事建筑
    【功能】:可用于生产特殊兵器“神臂弓”以及各种弓弩、箭。
    【特殊效果】:提高25%生产效率
    【建造费用】:白银10000两、木材2000单位、石料2000单位、生铁500单位
    【训练名额】:最多可容纳1500工匠
    【建造周期】:90天
    “弓弩造箭院的效果不错,可惜造价高昂,而且要90天才能完工……”
    张华看到弓弩造箭院的造价达到了一万两白银,直呼造价高昂。
    弓弩造箭院为国级别的军事生产建筑,因此无论造价还是建造周期都相当惊人。
    夏镇想要提前建造弓弩造箭院,肯定会影响到其他建筑和生产。
    不过弓弩造箭院建成之后,效果也相当诱人。
    解锁神臂弓不说,还能提升25%的生产效率。
    一年生产100万支箭,与一年生产125万支箭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如果积攒十年,那么就是250万支箭的差距。
    张华招来大臣陈乔,让其着手准备修建弓弩造箭院的资源。
    “弓弩造箭院的资源准备需要10日,建造需要 90日,生产第一批神臂弓需要20日,合计120日。”
    陈乔简单预估为梁红玉招募神臂弓兵需要的时间。
    “在制造神臂弓之前,暂时由梁红玉统帅普通弩兵。”
    张华正好缺少弩将,梁红玉擅长使用弩兵,便由梁红玉统领夏镇的弩兵军团。
    梁红玉入驻夏村,恰逢冰雪消融,河水暴涨,工匠在夏河生产漕运船只,以供讨伐皇太极。
    梁红玉逐渐适应了在夏镇的生活,与花木兰、孙尚香义结金兰,也不寂寞。
    但梁红玉始终记得杀父之仇,拼命帮助夏镇训练弩兵。
    蜀汉铁匠蒲元带领铁匠,打造八阶兵种——虎士所需要的重型巨剑以及重甲。
    北军五校之一的长水营建造完毕,邓艾训练第一批长水胡骑。
    长水营又称为长水胡骑,兵源主要来自于匈奴人。
    正好张华活捉了一批匈奴骑兵,于是将匈奴游骑兵转职为长水胡骑。
    【兵种】:长水营(长水胡骑)
    【品阶】:六阶
    【基础】:血量70,攻击8,防御2,敏捷7(不计战马)
    【俸禄】:6两
    【兵种天赋】:来去如风(可以透支战马体力,大幅度提升行军速度,通过一人多马的配置,展开奇袭)
    【兵源】:匈奴人、武力天赋丙等
    【前置要求】:战马、马刀、角弓
    长水营的兵种天赋“来去如风”,配合邓艾的英雄天赋“强行军”,让长水胡骑拥有令人恐惧的行军能力。
    可以说,长水胡骑是最适合邓艾的特殊兵种之一。
    只有精锐的匈奴人有资格成为长水胡骑。
    “魏国名将邓艾!还有东汉北军五校之一的长水营!”
    “云台二十八将的冯异、马武!”
    “百家争鸣的韩非子!”
    梁红玉在夏镇见到这些古代的大人物,暗暗吃惊。
    张华招揽的名将质量,绝不逊色于平原上任何一股势力。
    张华的天赋“天命”,对人才有吸引力,而且提升张华的气运,让人才源源不断聚集过来,因此人才的密度才会这么夸张。
    也难怪梁红玉会这么吃惊。
    过了立春,夏镇开始为耕种做准备,包括修理农具、挖沟、积肥,随后开始春耕和播种。
    在这段期间,张华无意与皇太极开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耕关系到这一年的收成。
    张华带着郭守敬、陈乔、韩非、陈宫、刘齐苏等文臣,来到农田参与劳作,鼓舞民心。
    梁红玉抱膝坐在树下,田间的春风拂面,混杂着泥土的气息。
    梁红玉在夏镇居住,这段时间风平浪静,山谷内犹如世外桃源,许久没有烽火。
    因为张华忙着种田,夏镇的农田面积从13万亩增加至15万亩。
    西部山谷农田总面积大约为50万亩。
    “不可思议,我从未见到如此热衷于种田之人。”
    梁红玉看到张华带着文臣日夜巡视春耕情况,深感讶异。
    张华与梁红玉见过的知府不同,张华知道耕战的重要性。
    耕战耕战,首先要耕,其次才能战。
    不仅如此,张华的亲兵邓艾也是一个屯田狂魔,带着一群士卒进行军屯农。
    军屯农会耽搁训练,不过邓艾的天赋“军屯”,可以让士兵获得生活技能“高级种植术”,提升军屯田产出。
    邓艾将手底下的士兵分成两队,轮流种田和练兵。
    这样一来,邓艾军团也不至于耽搁了训练,还能自产自足,不用官府拨粮。
    因为张华、邓艾以身作则,夏镇对种田极其重视,众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
    “梁姑娘,你觉得夏镇如何?”
    花木兰来到梁红玉身边,席地而坐,一人素衣,一人红衣,犹如姐妹。
    花木兰目不转睛地盯着正在田间巡视的张华。
    梁红玉答道:“此地为世外桃源,百姓安居乐业,若能一直这样下去,倒也不错。”
    花木兰终于看向梁红玉:“公子想要你为夏镇征战,统一天下,让万民皆能享有太平,天下为公。不知梁姑娘意下如何?”
    梁红玉肃然起敬,她不曾想张华还有如此崇高的理想:“公子行大道,若我能有效劳之处,公子尽管调遣就是。”
    花木兰暗自点头,看来梁红玉对夏镇已经产生归属感了。
    梁红玉出生于北宋末年,朝廷昏庸,方腊起义,金兵南下,外忧内患,显得宋帝无能。
    相比之下,张华励精图治,在梁红玉心目中地位高大,梁红玉自然归心。
    “两位姐姐,可要吃杏花糕?”
    柳如是挽着食盒过来,讨好花木兰、梁红玉。
    柳如是年纪小于花木兰、梁红玉,以妹妹自居。
    花木兰点头,柳如是纤纤细手打开食盒,取出精致的杏花糕,依次摆放。
    柳如是虽然没有行军打仗、治理内政的才能,但尽心尽力照顾众人。
    随后,柳如是托腮注视着忙碌的张华。
    公子认真的样子还是那么帅……
    柳如是小小的心灵中,已经有了张华的影子,对于其他人,看不上眼。
    张华、邓艾、郭守敬等人在夏镇种田,而杜牧在石镇组织农民进行春耕。
    大平原上,皇太极、金兀术、公子扶苏、李密等领主也在种田。
    皇太极、金兀术拉拢汉臣和汉民,开垦农田,巩固势力。
    “仅仅依靠抢掠,只能支撑一时之用度,不能持久。唯有农耕,才是长久之计。”
    皇太极的谋主范文程,鼓励皇太极积极耕战。
    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的意见。
    “待播种完成,则发兵攻打西部山谷,无论如何,也要击败张华。”
    皇太极观察四周的地图,发现张华的两块领地,对皇太极形成钳击之势。
    夏镇在皇太极领地西边的山谷,石镇在皇太极领地南边的山谷,可以从两个方向攻打皇太极。
    如果皇太极想要继续扩张,那么必须消灭张华。
    否则皇太极跟其他势力火并的时候,张华突然从后面来一下,即使是皇太极也无法承受。
    “刘知远,你驻兵南边谷口,阻挡石镇兵马。”
    皇太极又看向投靠自己的武将刘知远。
    刘知远本来是儿皇帝石敬瑭的心腹爱将,可惜被张华、陈宫算计,不得已只能转投皇太极。
    “是。”
    刘知远带兵南下,堵住南边两山夹一水的地形。
    鳌拜率领骑兵疾驰过来,来到皇太极身边,红光满面,显得激动万分。
    “鳌拜,怎么?”
    皇太极少有见到鳌拜如此失态。
    哪怕面对千军万马,鳌拜也不曾如此。
    鳌拜激动地说道:“贝勒爷,我已经打听到大汗的消息!”
    “父汗!”
    皇太极不禁失声。
    后金大汗,即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统一建州女真部落,在萨尔浒之战击败明军。
    后来,努尔哈赤进攻宁远,与袁崇焕的守军交战时被火炮击伤,最终病亡。
    努尔哈赤是皇太极他爹。
    “父汗可在这处平原?”
    “不,大汗在另外一地,正在攻打崇祯皇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