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一百二十一章 建州都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建州的秋天,一点都不炎热,甚至已经有些偏冷了,清冷的微风吹在脸上,都有一点微疼的感觉。
    微风吹动着野草和树丛,使得枝叶随风摇曳,沙沙作响。
    建州这块地方,虽然从辽东都司的设立开始,就已经有大明军队和官僚的身影活跃于此了。
    但是大明其实和大部分之前的中原王朝差不多,都还是比较重视中原和江南地带,对于长城外的地方,还是不太关注的。
    建州基本上都还是保持着一个原始的生态,很少能看到有人类频繁活动而留下的痕迹,更别说有什么基础设施了。
    连一条正儿八经的路都没有。
    彭克的大军,只能够手拿战斧,一边开路,一边前进,用自己的身体来开一条坦途。
    沿途,只要是军队经过,那原本吵杂的野生动物和昆虫们的动静,就会立马消散安静下来。
    动物们本能的感觉到,这一片红色的大军不好惹。
    不过,偶尔森林里还是会有几只傻狍子好奇的探出头来,观察着这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活动的大军。
    这次倒是没有士兵停下来抓它们了,大家都忙着埋头赶路呢。
    走在大军最中央的彭克,骑着一匹高脚马,不断的打量着四周,嘴巴不停发出赞叹。
    虽然说在北蛮势力收缩之后,建州这一块就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一块地方,不管是北蛮还是大明,都不太把目光投射过来。
    而且这里的冬天太冷了,以前的中原王朝,也不愿意花费太多力气来开发。
    但是,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以前的中原王朝生产力不行!
    建州本身地域水系非常发达,有一堆松花江的支流,在建州搭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水路网。
    再者,建州本就在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的中间,是一块土地适宜,物产丰富,森林资源广袤的地方。
    只要将茂密的森林清理一下,就又是一处大粮仓!
    隋唐无法开发这块地方,不代表大明没办法开发。
    只要利用水路,将各种蒸汽设备运到建州,依靠蒸汽设备进行农业开发,伐木造田,移民或者直接军垦。
    花费三五年时间,移民百万百姓,建州近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未来就能成为比肩湖广的产粮大省!
    作为前世来客,彭克可太清楚东三省的农业能力有多强大了。
    虽然建州只是东三省的一部分,但是此时大明的人口,也没有十几亿!
    光是建州这块地方,如果能开发出来,就够多养活上千万大明百姓了!
    更别提,建州之地,不但有富饶的黑土地,还有金矿呢!
    彭克当初上学的时候学过的,新中国黄金第一矿,夹皮沟金矿,位置可就在建州!
    最近几天,彭克凭借着自己上学时优秀的地理成绩,以及现在的建州地图,在心里大致对比了许久后,已经估摸出了夹皮沟金矿的位置。
    夹皮沟金矿,就在彭克他出发时的吉河往东南方向深入个三五十公里的区域!
    离着辽东都司,也就不到二百公里呢!
    这可是中国采矿历史最长,竖井最深的金矿了。
    整个矿区长得有个五公里,宽也有几十米,从1820年正式土法采金开始,直到彭克穿越前,丫的金子都没采空!
    同治、光绪年间,夹皮沟黄金日产量达500余两。
    整个夹皮沟鼎盛时期,一年可采黄金6万两!
    而且这里不只有金,还有很多铜!
    日本侵华时期,矿区建立起来之后,年产金300-600公斤,逐年递增。
    铜更是从一开始的年产二十吨,到稳定的年产90-100吨!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每年夹皮沟的黄金产量也都在1吨以上!
    虽然现在的大明,采矿水平还没有那么先进。
    但是只要将矿区建立起来,年产个三五百公斤的金,七八十吨的铜,还是没问题的!
    大明本就很缺铜,一方面要作为交易等价物,一方面又要拿来造军械。
    现代人开玩笑说打战就是在打钱,每一秒都是在烧钱。
    但是在大明,这话可不是比喻,而是现实!
    每一发子弹,那都是用铜做的,打出去的就是钱!
    在货币改革还没开始的现在,大明可太缺铜了。
    坐在马背上,彭克已经在思考着,这次征剿野人完成后,如何向洪武帝打报告,让他发动全国百姓来移民了。
    夹皮沟金矿,就是很具有说服力的一个条件!
    这样一个可以稳定年产百吨铜的矿区,如果让洪武帝知道了,那他绝对会不惜一切的动员内陆百姓移民屯田,开矿!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对大明有益的,没有什么事情是洪武帝不愿意做的!
    而一旦开始在建州进行大规模的移民了。
    那大明就需要在建州设立行政区划了,不管是建立都司,还是直接化为行省,都需要驻军的。
    而且很有可能不会直接建立行省,而是建立一个像辽东都司、北平行都司一样的边防军政合一机构!
    如此一来,彭克这个推动了建州都司成立的主要贡献者,也就有操作的空间了。
    虽然建州都司的第一任都指挥使,彭克可能是争取不上。
    但是最起码,也能捞到一个从二品的都指挥同知!
    要知道,边防要地单设的都司,和内陆行省的都司是不一样的。
    都司卫所本是军事建置,与行政区划是无关的,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军区。
    但是边境卫所也兼理民事,实际上,就变成了地方行政区划。
    因此,都司卫所有实土、非实土之分。
    不设府、州、县的地区,都司府兼理民政,为实土都司,辽东都司就是这样的。
    辽东都指挥使司,直接军政一把抓,辽东境内的所有事情,都归都指挥使司管,是又管军,又管民的机构。
    边防都司的都指挥使,地位大致能和汉朝的各种都护府的都督差不多!
    都是为了监护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
    用潮流一点的话说,和西方的各种总督,也差不多!
    一般在天高皇帝远,皇帝不好管,并且又挨着边境的地方,才设立边防都司,让都指挥使军政一把抓,以免如果边境有敌人寇边,无法及时处理,导致边患做大。
    虽然同样还是没有对外宣战权,但是却可以自主领兵进行抵抗,算是有半个先斩后奏的权利。
    而民政方面,也是都兼管了。
    虽然有种种限制,但是边境都司的独立性,要比内陆任何一个地方都高得多。
    这对心里打着各种小九九的彭克来说,是非常非常好的一个去处。
    辽东都司,早就已经建立多年,各势力都趋于稳定了,彭克很难有机会插手。
    但是如果能在这建州地区新建一个边防都司,并且从内陆移民来实边。
    那这就是一张新的白纸,彭克完全可以在此烙下属于他的烙印。
    哪怕一开始他无法成为都指挥使,先占住二把手的位置,以后也还有机会更进一步。
    如果能在靖难之前,爬上建州都指挥使的位置,掌握整个建州的军政权。
    那彭克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旋涡中,无疑拥有更多斡旋的空间。
    最重要的是,一个新的行政区划,一片崭新的土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
    这已经足够让彭克开出一片试验田,试一试能不能在这块崭新的土地上,孕育出一些新种子。
    一些能够给这个时代带来变革的种子。
    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是需要一段很漫长的时间来孕育的。
    宜早不宜晚。
    不然彭克怕自己到死的那天,都看不到他想要看到的变革时代出现。
    “参将,斥候已经探明了情况,确实如那俘虏所言。”
    “再往前十里地,便是那罗纳部落的聚集处了!”
    “还请您下令,布置作战计划!”
    一段禀报声,打断了彭克那已经飞到天外了的思绪。
    他回过神来,看向了面前单膝跪地的斥候官,微微颔首。
    “吴玄树,吕鸣!”
    “属下在!”
    一直骑马跟在彭克旁边的两人立马一拉马缰,抱拳待命。
    “按照之前我们制定的作战方案,去执行吧。”
    “遵命!”
    两人领命,用力一抽马鞭,便从中军奔驰而出。
    片刻后,几声短促的战鼓和号角声,便响了起来。
    大明军队的战鼓和号角,是有各自不同含义的。
    这是大军传令最方便的方法了。
    听到两短一长的号角声,与急促的四连战鼓声后,大军便有序的开始分兵。
    九千大军,被分成了三支三千人的小部队,其中两支,一南一北的向罗纳部落迂回而去。
    三艘借来的蒸汽战车,也脱离了大部队,独自离开了。
    而彭克,也率领着三千步兵,以及炮兵千户,继续向前进军。
    不紧不慢的,足足用了一个时辰后,彭克才带着军队,靠近到了罗纳部落附近。
    “参将,前方已经有明显的野人活动痕迹,我军斥候已经抓到了几个野人哨兵!”
    随着部队与罗纳部落的距离越来越近,斥候回报的频率也在缩短。
    彭克不断地通过斥候的回报,对罗纳部落的情况进行着判断。
    自从抓到了那几个野人骑手,以及从吴玄树和吕鸣那了解到野人部落的作战情况后,彭克大抵对这些遍布建州的野人作战水平有了一个了解。
    嗯,建州野人的作战水平,就是没有作战水平。
    不管是兵法战术,还是什么军阵战法,通通都没有。
    打战全凭一个莽,大家并肩子上,能打过就打赢,打不过就赶紧撤退逃跑。
    这就是野人部落的核心战术。
    所以彭克根本不能以正常的两军对垒来进行判断,完全只能看局势来进行随机应变,没有任何高级战术的运用空间。
    你就算用,也不能保证野人的脑回路,真的能对的上,踩进所谓的战术陷阱里...
    一切,都只能随机应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