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赠你暖光》作者:叶木四
    文案
    大概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谈谈恋爱,顺便发家致富的故事(可是又很不精准)。
    友情提醒:
    180年代背景,后期现代都市;
    2大部分主攻,其实也有受角度的部分;
    3有宠有爱有jq,但前面虐,后期甜;
    4故事从87年开始,攻并不是受的第一任(目前设定是这样的,但受不一定身体不洁)。看文过程若触雷,请迅速叉!
    补充:攻因为经历和受父辈的影响,感情比较浓烈一点。如果他哭了,请不要感到……咳咳!
    内容标签:花季雨季 怅然若失
    搜索关键字:主角:邵乾,何东,莫桐 ┃ 配角:邵怀谷,邵安,孙敏 ┃ 其它:人生灰暗时,请不要吝啬给予阳光
    jjwxc/onebookphp?novelid=1957899
    01赠你暖光
    盛夏的傍晚,村子里的人慢慢汇聚在风比较大的胡同口。有人家的饭早,已经端着饭碗靠着电线桩找到了有风又舒服的位置。邵乾扛着锄头跟在哥哥邵安身后顺着深胡同慢慢的往回走,脑子里还在想着方才看到的景。
    就是刚刚在地里除草的时候,锄头勾过玉米行,一窝小野兔就那么不期然的露了出来。应该是刚刚满月,趁兔爸兔妈不在家出来乘凉。一个个大剌剌的翻着肚皮躺在那里。待邵乾用锄头拨开玉米的时候,才翻过身瞪着黑溜溜的眼睛盯着他看。人兔对视了好长一会儿,那五只小灰兔才梦醒了似的慌慌张张的往洞里钻,其中一只被拥挤的队伍卡到了脑袋,后腿在洞外蹬了半天。邵乾急着回家,想着第一时间把那窝憨态可掬的小野兔画下来。
    “大的肯定就在附近,你偏要放走它。能煮一锅肉哩。”邵安抱怨。
    “我刚一动它们就跑了呀。”邵乾笑,他和哥哥快要一整个暑假都没吃到肉了。家里的花狸猫起先还会隔三差五的往家里叼只野兔,可自从偷了别人一只鸡被暴打一顿,现在就只往家里叼老鼠。
    “明个我去大堤上看看吧,摸几条鱼回来。”
    “不行,这半个月雨水大。听说乡里有娃子下河,出事了。”邵安扫邵乾一眼,“明个去开荒,大队给了两亩荒地。”
    “不得交粮?到时候交的比收的多。”
    “大队支书说了,咱爸是因为村里才出的事,他的地就不该收走喽,这是补偿咱的。”
    “唔。”邵乾垂着头,眉头慢慢皱紧。
    家里上一辈是富农,包了南堤村几乎所有的良田,虽然也是家里人一点点努力挣来的,但是忽然有那么一天,说没就没了。爷爷先是被土匪打了黑枪,然后家里就被抄了,两层小楼如今刷新一遍,还挺立在村子中央,不过已经成了南堤村大队。
    邵乾出生在1969年的春天,八九级的大风刮到这处偏僻的乡村时是1969年的冬天。他没有机会体会当时家里的慌乱,等他有记忆的时候,一家人已经穿着补丁衣服住在村头的一间土坯房子里。家里唯一的大件,是一把断了一条腿又被邵父仔细接上的藤椅。那是他童年里的唯一玩具,他记得自己趴在藤椅上,躺在藤椅上,坐在藤椅上……几乎用过所有的姿势。父亲会坐在那把藤椅上抱着他,哥哥站在一旁,听着父亲低低地讲故事。偶尔也会教他们两个在地上画画。邵父每次回家,先去了脖子里挂着的牌子,然后就会佝偻着背过去抱他,每次都是不变的一句话,“乾,保佑爸爸吧。”
    邵父死在77年的冬天,晚了母亲七年。南堤村组织人往堤对岸运粮的时候他弓着背走在最前面。八岁的邵乾蹲在黄河边,邵父说,等运完粮带你凿冰捉鱼。说这话的时候邵父小心翼翼,虽然已经摘到了那副倒写“邵怀谷”“打倒地主老财”的牌子已经两年,他还是无法从那种随时有可能被抓去批斗的恐慌中解脱出来。
    邵乾记得自己袖着手站在黄河边,安安静静的等父亲把粮食运完回来。他看着他走在最前面,还跳着脚喊:“爸爸你要快点。”
    邵父佝偻着腰拖着一整个木筏的粮食,回头冲着他招手笑,然后就忽然消失在他的视线里。邵乾站在原地等了很久,才听见有人喊,“老邵掉进冰窟窿啦!”
    邵乾眨眨微涩的眼睛,内心又翻滚出父亲说过的话。父亲说:“邵安邵乾,你们热爱这片土地吗?如果哪一天爸爸也不在了,想走就走吧,走得越远越好。爸爸没有见过海,可是你们的妈妈说,海是蓝色的,海的那边住着大胡子蓝眼睛的洋人,不会有批斗,不会有残害。”
    结果是,他和哥哥依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幸运的是,在一次次的升学过程中,他这个挂着富农成份的人得了老支书,也是如今的乡长何伟业的庇护,并没有像哥哥一样初中都没能读完就扎根在这片土地。
    虽然何伟业做支书的时候对邵家一向不错,但自从他到了乡里村里换了新支书,家里能像别人家一样得到的又变回了零。
    邵家和何伟业家什么关系呢?只不过何伟业和邵怀谷是好友,但在邵怀谷被打倒的时候就已经划清了界限。何伟业的儿子何东倒是和邵乾关系不错,小学是在一个班。后来何伟业到了乡里做乡长,何东进了乡一中,邵乾也跟着考了过去,两个人依旧是一个班。
    何东曾经拐着他的脖子说,邵乾,你丫的再考满分让我爹看到了抽我,信不信老子废了你!
    邵乾当然没被废,在又一次摸底考试数学拿了满分后,何东拉他偷偷出了学校,在附近偷了几棒玉米挖了红薯,俩人在地里吃了一顿烤红薯玉米。
    尽管这样,何伟业调走,不管是不是高升,新上任的村支书也不会看在他的面子上继续照顾邵安两兄弟。当初动地(土地重新分配)的时候,因为如今户口上只剩他们兄弟两个,曾经的父亲的地也被收回,家里唯一的两亩好田被换成了三等地,还搭了八分的盐碱地上去。村支书忽然给了两亩荒地,不得不让人多想一些。
    “你们通知书是不是该下了?昨儿去学校你们老师怎么说?”
    “昂。”邵乾笑了下,“班主任说没问题,让安心等着。回头通知书下了,会让人给我捎信儿回来。哥,你要不要重新试一下高考?”
    “我试啥?高看你哥了吧,初中都没读。”
    “其实初中内容挺简单的。”
    “我不是那块料,再说,都这么大了。都二十四冒高了还和你们小娃娃挤一个班上课?你好好学,将来再考个好大学,让哥也掌掌脸。”
    邵安二十四了,入了冬就是二十五。这个岁数,应该已经结婚了的。邵乾想说,二十四也不算大,学校老师都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可看一眼邵安粗糙的双手,张了张嘴,最终却又没说什么。
    他不是不想,如果可以,当年恢复高考的时候就能重新读了初中读高中。以他的聪明,邵乾相信一定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他们有那么出色的父亲,自己又怎么会差?可他得照顾弟弟,为了弟弟的学费起早贪黑。最可悲的是,他这个弟弟经过父亲的精心教导,画的画不是一般的好看,他需要很多比平常的纸还要贵的白纸,需要更多的铅笔,还需要很多人家都买不起的水彩颜料。
    “嘿,邵乾!”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横在自己面前,何东将垂下来的头发往后抿了抿,笑道:“找了你半个村。”
    邵安放下肩上的锄头,“何东咋回来了?你爸也来了?”
    何东家里已经搬走三年了,只每年清明回村去老坟头烧纸。
    “没。我回来找邵乾耍。”何东拍拍后座,“走啊,大堤上溜溜。”
    邵安把弟弟手里的锄头抢过来,推了他一把说:“去吧,千万别下水。”
    02赠你暖光
    这是中考过后两个人第一次见面,虽然算是一起玩大的伙伴,但像何东这样不管在哪里都很光鲜的人,从来就不缺玩伴。
    今天何东没有刻意拾掇自己,但干净的米白色长裤和灰色格子扎边的短袖还是很抢眼。反观邵乾身上的衣着,是多么的寒酸。明显短了两寸的灰黑色裤子,前面和臀部已经被洗得发白。如果你仔细看,还能看到裤裆的地方用颜色相似的碎布衬着缝起来的补丁。两个人一起走了几步,就引得胡同口的人纷纷看过来。换做任何一个比自己生活优越这么多的人,邵乾都不会允许如此潦倒的自己和他站在一起。
    不过这个人不同。俩人一起读了小学,然后一起读的初中。初中在乡里,离南堤村还有一段距离。为了能够帮上邵安的忙,邵乾虽然住校,中间还是会隔一两天回家一趟。如果没有何东的自行车,他需要从七里地之外的学校经过黄河大堤,才能回到家里。初中三年,何东没少载着他往返在黄河大堤和学校之间。农忙的时候,邵乾还借过他的自行车。
    “走啦。”何东拍拍自己的自行车后座,“新换的马,那辆破丝骡(破车)让我扔了。对了,要不回头你推过来修修?虽然破,不过拾掇拾掇还能用。你推走也省得我找收破烂儿的了,卖不了几个钱。”
    “你那辆车怎么能算破?在咱们班已经算半新了。”
    “嗨,我骑着不爽,链盒总是响,哗啦啦啦,哗啦啦啦,听得人心烦。再说了,就那车还叫新?除了铃不响哪儿哪儿都响。就那铃,还是我给砸了才不响。不然走街上整个一个游街串巷的货郎。回头我凑机会给你驮过来,还是一会儿你凑车过去推?”
    “我过去推。”邵乾有点不自在地抿抿嘴唇,“谢谢你啊。”
    邵乾确实需要一辆自行车,而如今家里的情况,是绝对不允许他拥有一辆新的自行车。往前到县里上高中,路途就更远了,来回步行也不是个事儿。可不管是不是对方用过不要的,他总算是第一次拿别人的东西,脸上不禁因为羞耻有些发热。
    “谢啥,扔了也是扔了,咱一起耍大的。”
    邵乾坐到后座,能看见自己脚上露了大脚趾,因从早上露水没下去就下地干活裹满泥土的布鞋,还有裤腿上已经变成褐色的草渍。街上的人全都冲他们行注目礼,经过自家那座两层小楼的时候,看见如今的大队支书王社庄叼着一根旱烟站在过道下。
    “何东回村啦?你爸回了没?”
    “没,我去河堤,顺便来找邵乾玩儿。”
    “唔,别下河。”王社庄在门口的石狮子头上顿了顿烟卷儿,深吸了一口吐了个烟圈。
    王社庄看着一溜烟带起一阵尘土远去的两个人,又在石狮子头上捣了捣烟卷儿。旁边有人端着饭碗,一面就蒜吃着碗里的浆面条一面说:“邵怀谷家小儿子倒是挺争气,听说中考能考乡里第一哩。”
    “哼。”王社庄低垂着眉眼撵手里差点散掉的烟卷,“就怕他没那个福气啊。”
    何东载着邵乾一路到了大堤,黄河堤又高又陡,两个人一前一后前面拽后面推,气喘吁吁地终于爬到了顶。宽阔的路面没有硬化,被夏日的太阳暴晒成一滩滩的沙土坑。即使是这样,也不能影响这黄河大堤的美。太阳下放眼望去就是金黄的沙土,向下,是黄河滩上墨绿的庄稼,河堤根处,是翻滚着黄沙的河水。不远处还有一艘锈迹斑斑的大铁船,据说是捞沙子用的。
    何东将自己的新车子顺着土坡滑到大堤另一侧,乌黑发亮的一辆凤凰牌瞬间变成了土鸡。邵乾跟着往下滑,沾着湿泥的鞋子又裹上一层沙土,更沉重了。
    两个人扔了自行车往黄河边跑,在黄河水旋出的小河滩处停下。邵乾将自己的鞋脱了,干脆在河里洗了洗晾到一边。河水是温热的,往外走的时候沙土又烫脚烫得很。邵乾一步三跳地走到沙土里,将两脚埋进下面的湿泥里,然后捡了干树枝用沙土扑上鞋子,再一点一点的往下敲。
    水份很快地被干沙一点点的吸出来,邵乾等鞋子半干的时候晾在那里,回去的时候顺便在不远处折了几根柔顺的柳条。
    何东已经把小河滩和黄河主河道相连的地方用沙拦了起来,在一旁长满茅草的地方弯腰摸着。如果不是运气太背,这里一般能摸出鲤鱼来。当然,也会有鲶鱼和黑花儿出现。
    邵乾站着看了一会儿,扭头沿着河岸往前走,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块像是从废弃的木船上卸下来的木板,已经糟得不像样了。何东已经摸了一条不大的鲤鱼,在一旁刨了个小水坑放着,见他拿着木板回来道:“刚才应该回你家拿个锹过来。”
    “我哥知道了肯定不让。”
    “嗨,淹死那个是小孩儿,毛没长齐呢学人游泳,结果一股沙翻过去就没影了。”何东摸不着鱼,干脆在那里走来走去把沙土都搅了上来。他不信那些鱼能含着沙土呼吸。
    “你爸会给你找关系上县一高吗?”
    何东正在踢沙的脚停了一下,摸摸鼻子说:“还是你厉害,不管咋样,肯定都能考上。我听我爸说,外面的大学还有招特长的,唱歌画画跳舞的都行,就凭你那画画的手艺,说不定高中不用读就直接大学了。”
    “那怎可能?”邵乾弯腰往外泼水,想着很快就要到来的高中生活,心里止不住的小兴奋。
    “回头你问问你爸,要是能把你弄进去,咱们说不定还是同学。”
    “昂。”何东等水已经看不出是水的时候终于停下来,坐在旁边看有没有鱼憋不住出来换气。没有鱼儿憋不住上来,他倒是先憋不住,揉了揉鼻子说:“邵乾,你这次要是没考上咋办?”
    “怎么可能!”邵乾扭头去看,“我数学都做完了,并且每一道题到现在还刻在脑子里,我确定都做对了。”
    “那可不一定。”何东嘟囔,“马有失蹄人有失手,说不定来了个笔误什么的。”
    邵乾不好意思地笑,“也有可能。”
    “要是没考上咋办?”
    “咋办?复习呗。”邵乾想了下家里的状况,补充说:“也可能帮我哥干庄稼活,他都二十四了,还没人给说亲哩。”
    “你哥长的也帅,回头我给妈说,让她给你哥瞅个好看的。”
    “好看的看不上我们家那间土坯房。”邵乾微心酸。暗想,如果自己真没考上,他也再没脸提出复读了。还是赶紧想办法挣钱,好让大哥赶紧讨个老婆回来。岁数越拖越大,也就越不好凑合适的了。不管怎样,他那善良勤劳又帅气的哥哥,不该到最后落得连村子里最破落的麻子强都不如。
    “邵乾,你听我一句话。”
    “听着呢。”
    “你认真听!”何东有些急了。邵乾停了手里的活儿,扭头看他,何东这才皱眉一字一句说:“你听着,不管这一次考没考上,都没说不上的话。咱们乡谁不上高中,你都不能不上。你要是不上,咱们国家不是损失一个数学家就是损失一个艺术家。”
    邵乾被他认真听着又别扭的话逗笑了,连连点头,“我当然不会不上,我还想着考大学。”然后带哥哥离开这个乡村,到繁华的城市去。甚至是,按照父亲的愿望,到海的那边,那个住着洋人的地方去。让死去的父亲也看一看蓝色的海,让母亲也见一见海洋那边没有批斗没有残害的世界。
    03赠你暖光
    何东选的这个坑不对,到最后邵乾把水舀干,也没捉到好大的鱼。三条还算有点个头的红尾巴黄河鲤鱼,剩下的就是四指长的小鱼。好在小鱼不少,邵乾认真地用柳条穿了也串了两大串。
    只是从河堤背面上堤比正面顺着路上堤更艰难,两个人轮流搬着自行车,另外一个人还要又拉又扛。再回到河提的时候,都是大汗淋漓。何东米白的运动裤被黄河水染得一片片的泥沙,一双白球鞋灌满了沙子。
    过了晌午的点儿,何东建议直接去乡里推那辆自行车。邵乾想着自己过不几天就要到学校去领通知,接着很快就要开学。如果有一辆自行车,他还可以抽空和何东一起去学校看看即将度过三年的新校园。更重要的是,他要把今天捉的鱼送过去,不为别的,只为了感谢何东对自己的照顾。想要感谢更多人,他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
    家里还存放着一小包花生没舍得吃也没舍得卖,那是巴掌大的菜园子里种的。家里一共二亩地,绝对不舍得种花生,产量低,又不能当粮吃。一般都用来种了红薯、玉米,插行补上高粱、黑豆。家里吃的油是油菜籽榨的,没有女人的家庭鲜有煎炸,一缸油可以吃上一年。
    像何东家这样的条件势必要吃花生油,邵乾想着,回头凑机会把花生也给何东送过去。晒干的花生还是很香的。他们自从村里搬走就没有地了,什么都是买着吃。别人家的花生也不一定比他和哥哥种出来的好,施足了肥,长得又大又饱。
    俩人到乡里的时候已经三点,玩的时候不觉得,路上就开始饥肠辘辘。何东放下车就往里面冲,一面叫:“妈,有没吃的?饿死啦?”
    “跑哪儿去了又?找了你半条街没见影。”
    “找邵乾了……”声音渐小,邵乾提着鱼跟进去,笑着说:“桂姨,我和何东捉的鱼。”
    王桂芝有那么一瞬的不自在,很快就接过去招呼说:“你也没吃吧?等着,姨给你们下面条。这鱼先放着,回头还带回去。你叔单位有娃子下网,捞了不少,还在缸里腌着哩。”
    “姨我不吃了,我哥肯定给留着饭哩。”邵乾冲何东使眼色,想要推到车子就走。何东伸手拉他,“吃了饭再走呗,你不饿呀?”
    虽然同学那么多年,这还是邵乾第一次进何东现在的家,也是乡长的家里。和在村里的时候截然不同,住的地方虽然也是蓝砖瓦房,可是里面的东西已经高级了不少。如今自己面前的,是沙发,沙发背上面铺着雪白的用细毛线勾出来的垫子,坐的地方铺着淡绿的竹篾编出来的小坐垫,面前还有放茶水的地方。讲究的很。
    邵乾转着看屋子四周,不想用自己脏兮兮的裤子去碰那看着很干净的沙发,却冷不丁被何东拽了一下跌了上去。
    何东哈哈大笑,“你怕啥,又坐不坏。”
    何东蹲在门口倒自己鞋里的沙子,顺便摁开了小黑白。恰好重播前一晚的聊斋,出来就是一点火光和鬼声。何东蹿起来骂了句“操!”换了双拖鞋做到邵乾一旁说:“这鬼片儿能吓死人,半夜看了都不敢出门撒尿。”
    起先邵乾也有些被吓着了,后来看清了,才发现是一个人挑着一盏灯笼进了书房。待电视剧的名字跳出来,才恍然大悟道:“蒲松龄啊。”
    何东看看那黑乎乎场景里进屋的人,随意道:“可能吧,谁知道。不过我妈说聊斋好像是他写的哈。”
    王桂芝已经端了一盆鸡蛋青菜白面条进来,除了炒的鸡蛋,还卧了两个荷包蛋。上面还专门撒了两勺的肉末,绊了酱油,看着很有食欲。
    “我说的‘好像’?我说那本来就是他写的。”王桂芝佯怒,“整天忙叨叨的不知道忙什么,说到学习就不用心。你要是成绩有邵乾一半好,也不用我们这么操心。邵乾你们自己盛,放开了吃别不好意思。姨出去给你们买点小菜。”
    “不用了桂姨。”邵乾慌忙站起来,不知道自己该去拉她还是怎样,有点尴尬地摆着手,“桂姨别忙了,我不……面条就很好了。”
    王桂芝一面去围裙一面笑,“你们吃你们的,我顺便出去赶一下集。何东爸爸的朋友晚上过来,正好也要买菜。”
    何东在一边催促,“你赶紧去吧,给我买点瓜子回来,要五香的。”
    王桂芝瞪他一眼,继而看向邵乾笑了笑出了门。
    这种吵闹间又充满爱意的母子关系是邵乾不曾享受过的,不过如今他的心思全被那一盆漂着油花的鸡蛋面条吸引了去。他和邵安都是男人,自记事起家里的饭菜就是父亲挨批斗回来随便煮点什么,有时候没有饭吃,邵安就随便把食材倒在锅里咕嘟一锅大杂烩。他吃的饭菜向来粗糙的很。大致是做熟了便好,更何况那些材料最好的不过是玉米面。他们也不是没有吃过白面,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会学着隔壁的婶婶,把黄面窝窝头外面包上一层白面。但这样纯白面面条,又炒了这么多鸡蛋加了肉末,还是他没曾享受过的。
    邵乾喉结因为咽口水而上下耸动着,虽然王桂芝的离开让他自在不少,可在好友面前还是不想表现的太没有见过市面。何东跑出去端了一个大海碗过来,把面倒出去三分之一,剩下的都留给他,连碗都没给拿,直接说:“你就盆吧,省事儿。”
    “你够吗?”
    “够了,我等我妈买东西回来再接着吃,不然肚里没地儿装。”
    邵乾端起红瓷盆,有些贪婪地深吸了口气,心情顺便变得绚烂。他脑中有麦浪一波波的划过,形成了一副丰收的景象。很快金黄的场景里有人物加进去,劳作着的,在那黄土地上挥洒汗水。邵乾想,自己回去得为这土地做一副画,颜料剩下不多他舍不得用,就用铅笔画好了。等完工了,要送给桂姨,希望她能不嫌弃自己这半吊子用心画出来的作品。
    邵乾把小半盆面全部吃光,最后才吃那个荷包蛋。两个人一人抱着一个,一面呼噜面条一面看电视。吃完的时候邵乾站起来去接何东的碗:“我去刷干净。”
    “别。”何东难得的主动伸手把他的盆夺过来,端出去接了水泡着又进来,“咱们去看看自行车?”
    正合他的心意。
    邵乾就想着能在王桂芝回来之前就走了,省得回头又给他吃的。他是接还是不接呢?再者,何伟业也不在家,若是半途回来了,他也会紧张。他们一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就何东现在说话,都有点不同于他的普通话的调调。
    这么想的时候邵乾心里有些疼。他的父母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的母亲很漂亮,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还上过洋学堂。听说跟着祖父去过上海,在那里住过一段才又回的乡。他的父亲才华横溢,还在村子上开过学堂教过不少孩子,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虽然说出来觉得可悲,但文革时他的大字报和讨伐书,都是自己写的。最潇洒的字,最恶毒的语言。邵乾忽然觉得,自己也许有点明白父亲为什么每次被批斗回来都会抱着他说――乾,保佑爸爸吧。
    自行车确实有被废弃的样子,斜斜的扔在何家西堂屋和西屋的夹道里。应该有一段时间没有骑,车座上已经堆了一层浮土。何东把车子拽出来,找了破布弹了几下,被尘土呛到咳了两声,弯下腰转着脚蹬试了试,“不知道好不好骑,回去你用油锆一下。车链也得紧紧。你会弄吗?要不在乡里找个修车的拾掇好。”
    “不用。”邵乾自信地擦着车梁,男孩子天生对自行车这类东西有着专属于自己的超能力。他会把车子修好,并且骑着特别舒服。
    说实话,如果擦干净些看着还是挺好的。只不过何东用东西向来废,自行车沾了雨水泥巴很少记得擦,因而车辐条有点生锈,轴的地方应该碎了钢子儿,有些摇晃。可不管怎样,已经很好了。
    “我先回去呀,回头去玩儿,我带你挖红薯。”
    “行。”
    邵乾推着车往外走,有些兴奋还有些感激。他不知道怎么说感谢的话,但以后一定会慢慢还的。只是他们还没走出大门,迎面就碰见相跟着走过来的何伟业夫妇。王桂芝已经买了不少东西,夹在何伟业的自行车后座。
    “邵乾要走呀?”何伟业很亲切地问。
    邵乾不自在地转了转握着车把的手,解释说:“我要回家帮我哥开荒地,大队给分了两亩荒地。还有,何东的自行车送给我骑。”
    “昂,扔着他也不用,这小子废东西的很。”何伟业扭头拿东西,“带点东西回去,几年都不来一趟。”
    “不不!”邵乾慌着推辞,推着车子要走,却碍于乡长就站在自己面前堵着本就不算宽敞的路。
    “就拿着吧。”何伟业拍他的肩,“从小帮何东补课,都没谢过你和你爸爸。”
    邵乾抿抿唇,“我爸爸说,你们是好人,让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要回报。”
    何伟业放在他肩上的手紧了紧,叹了口气,面上露出痛苦的神色。就连后面的王桂芝,也有那么一瞬的不忍。可惜邵乾说这话的时候因为羞涩一直低着头,没有看出他们有什么异样。
    最终走的时候不但骑走了车,还带了一包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自行车确实有些旧了,倒不至于不能骑,只是被何东扔了半暑假那饱受风吹雨打的自行车更倚老卖老。不但链盒会响,骑起来也特别的沉。即使是这样邵乾还是骑得一路欢喜,满头大汗地推着上了河堤,然后骑在上面让自行车顺着下坡路疯跑,甚至还学着那些有自行车的男孩子们,在保持住平衡的时候撒开车把,做出飞翔的姿势。
    风吹得他有些长了的头发往后背去,邵乾哈哈大笑,一路心情愉悦地回了家,似乎明天就能拿到通知书,然后就能够和其他人一样,骑着自行车上下学。当然,如果何东能考上就更好了。他很感谢他们一家,也很感谢何东这个朋友,他希望自己能继续给他补课,让还没有能力回报什么的自己有那么一丁点的事情可以做。
    04赠你暖光
    邵安没出门,在家里帮一户要办喜事的人家做木活。其实除了这个,他还是一个好的砖瓦工,农活不忙的时候,不是出去盖房,就是在家里做这些活计。穷人家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被贫困逼出来的多才多艺。邵安正顺着弹墨给凳子腿钻孔,见邵乾骑着车子进来愣了一下,邵乾主动说:“何东换了新车,这车他要扔问我要不。修一修还能骑几年,就车链和辐条有点锈了。”
    随即又拿下后座夹着的布袋,“桂姨非要让带回来,不知道是啥。”
    邵安没说话,点点头继续给手里的木头钻孔。细木棍、尼龙绳、钻头组成的木钻,每拉动一下,胳膊都因为施力出现一只小老鼠。半晌才闷声闷气地说:“乾,以后别拿别人东西。现在还不起。”
    邵乾面上的喜色褪了些,解布袋的动作停了停,垂着眉眼说:“我知道,桂姨非得让拿,何叔叔也在。”
    将里面的东西一件件拿出来,邵乾才后知后觉的后悔自己路上骑得猛了。二十斤白面,里面裹着十几枚鸡蛋。好在那些鸡蛋都裹在白面里,才能经受得住他一路的暴力对待。除此之外还有用油光纸包起来的两斤梨膏(三角形(体)浅咖啡色的糖),一斤葵花籽。最下面是两盒对邵乾来说最珍贵的东西――颜料。和邵安给买的不同,是那种有漂亮的纸盒装起来,里面像是铝制的一管管的颜料。
    这种颜料乡里没得买,到了县里才能在文化局旁边一个指定的店里买到。也不知道王桂芝是从哪里弄来的。
    邵乾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管红色的,看了看里面细致的膏体,没舍得下手去试。这些颜料,他留着以后参加比赛的时候再用。话说回来,初中时候不管什么比赛,他都是交的铅笔画呢。只有一次交的水彩画,老师说配色和运笔都不理想,不如铅笔做出来的好看。是呢,他不舍得用颜料练画,也没有系统学过,只从父亲那里学过铅笔画。平时又只是用墨水再掺了水的练,但色彩搭配只凭想象肯定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回头开学,我把梨膏和瓜子给何东捎回去。”邵乾摆弄着手里的水彩说。
    “何东也考上了?是不是名单已经下来了?”
    “不是。何叔叔肯定会让何东继续读。人家有办法。”
    邵安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