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的营生,不能全指望在生产资料上,这块地早晚用得到。”
    张杨一拍巴掌,啧道:“你不提我都忘了!就想跟你说这个问题来着。”
    建材这玩意儿,谁都知道赚钱,既然你卖,那我也卖,有钱轮流赚――这条线上的生意就是这么堵车的。近年竞争愈演愈烈,省城还专门划出一块地方弄了个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原来韩耀开门市的六马路也演变成了建材一条街,清一色全在倒动那些货物。好在韩耀跟他们那种小打小闹的买卖不是一回事,甭管零售批发的,总要从韩耀他们这些上家处进货。
    但是今天卖出去了,谁能保证明天也卖得出去?任何东西都有涨有跌,现在建材是火,以前冷的掉渣,逼得韩耀赔本买面子的那三五年,张杨可没忘。
    不景气就像洪湖水,一波浪潮,说打过来就打过来,让你根本来不及跑。无论如何,这次不能指着一条道走。
    “初步是这么个计划,具体干什么还没想好。”韩耀淡淡道,“这事儿不太好想。我想弄一个能保底的营生,最好是轻易赔不了钱。不能世道好赚双倍,世道差赔双倍,那样儿不如不要。”
    这话在张杨脑子里过了个弯,哪有轻易不赔钱的营生啊?
    俩人并肩在空地上信步走动,张杨思前想后,恍惚的盯着只来回跑的小野狗,道:“我合计吧,倒卖别人的东西不长久,自己研究出来、生产出来的东西能长久。就像钢铁厂,去厂子上货的人未必赚钱,但是只要社会上需要他们的钢,这个厂子运营起来就能盈利。咱们要不然也自己开发个什么东西?别家都没有,就咱有的那种。”
    韩耀不置可否,哂道:“光想倒是挺轻松,再看吧。”
    张杨:“做啥呢?要不咱做……豆腐串?想招儿把老韩头秘方弄过来,咱再改改,拿来做熟食,店名叫‘老韩叔’。”
    韩耀:“……”
    张杨喋喋不休,东一句西一句的,又说:“不然还做家具,自己研究款式?”
    “家具……”韩耀眉心微动,若有所思,半晌摇头:“做不了,咱们不懂这方面,研究不出什么。算了,再看吧。”
    张杨跟在韩耀身后,大致扫了一遍空地,同时闲得发慌畅想了一番假如将来做熟食加工厂,哪块地可以安置哪些东西之类。不知不觉,晌午已过。
    待到日头偏西,张杨抬腕看表,说:“时间差不多了。儿子那边估计放学了,我七点有一场戏,接他去剧团听戏吧,完后咱仨在外头吃饭,开学第一天呐这可是。”
    韩耀应了声好,垂眼端详张杨的手腕,嘴角含笑。
    张杨放下袖口,眼睛看向别处,韩耀也没再说什么,两人上车驶向市区,一路无话。
    天津路小学校门前,学生如同刚出壳的鸡崽儿,叽叽喳喳,欢快的飞奔出教室,大书包晃荡晃荡,一头扎进进自家爹妈的怀抱里。
    张杨站在拥挤人潮中眺望,韩耀倚在校门边的收发室墙上,叼着烟打量从他身边走过的形形色色,忽然在张杨小腿轻踢了下,示意他往左看。
    张杨顺着他眼神瞅过去,见一小男孩茫然无措,不停转身四处看,可无论如何找不见爸爸妈妈。别的小孩都让父母牵着手领走了,小男孩眼泪吧嗒,嘴一瘪,嚎啕大哭。周遭路人纷纷看向那小孩,躲在收发室里直乐的一对夫妻赶紧跑出来,搂着儿子哄,边哄还边憋不住想笑,一家三口,爹妈前仰后合,孩子抽泣着抹眼泪,手牵手走了。
    张杨凑在韩耀身侧,就着他的烟头火点燃嘴里的烟,俩人看那小男孩都觉得十分好笑,真忒有意思了。这时,远处教学楼的玻璃门里,张容颠儿颠儿跑了出来,小短腿倒动的飞快,直奔校门口。
    俩爹对视一眼,同时猫腰窜进了收发室。
    张容跑到门口,来来回回没找见韩耀。他想了想,两手抓紧门栏,脚踩在下面的横木上,居高眺望周围的大人,看了一遍又一遍。然而半天仍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张容有些黯然,跳下横木,仰着小脸在人群中来回穿梭寻找。
    俩人紧随其后,偷摸从收发室溜出来,韩耀低声道:“儿子挺坚强啊,一点儿要哭的意思都没有。”
    张杨借着路人的遮挡慢慢靠近,道:“再看看。”
    小张容找了两圈,甚至看了自行车棚,还壮胆推开小卖店的门探头张望,到处没有粑粑也没有爸,孩子眼眶红了。他吸了吸鼻子,呆呆站在路口,五分钟后,忽然脖子一梗嘴一横。
    张杨立刻乐道:“哥们儿快看!看儿子内表情,他自个儿拿主意了。”
    张容辨别了一下方位,确认后大步朝早晨来的那条路走去。
    韩耀奇道:“呦,还知道自己回家,主意挺正。”
    俩家长做贼盯梢似的准备一路尾随儿子到家,看他在家门口等不到爸爸会不会哭,还没跟出几步,张容猛地惊呼,“爸――!”然后不顾一切奔跑起来,让石头绊的踉跄也不停下,直直冲向街旁的白色帕萨特,没刹住脚步,吧唧趴在车头上。
    张杨:“……”
    韩耀:“……”
    想逗儿子哭,结果白费心思,两个爹一脸遗憾,再看表才发现竟浪费了不少时间,一家人开车到剧团时,星斗已经显现在夜空中。
    张杨给弄了两张后排座票,让他们看等会儿他演的一场戏。本来就晚到了,再着急忙慌的折腾个来回把票交给韩耀,张杨忙不迭沿走廊快步走,欲去后台上妆,没想到迎面撞见老金爷子,挨了一脚,半刻不敢耽误的大步跑进更衣室。
    舞台之下人们低声交谈,灯光在不知不觉中趋于黯淡。
    七点整,舞台灯亮,观众皆噤声肃静――戏开场。
    张容上一次来剧团还是小时候让秦韶给抱来的,没留下丝毫印象,这回坐着听戏算是头一遭,兴奋的屁股坐不住凳子,不住乱动,跪在软椅上扳着椅背到处瞧。韩耀把他抱下来搂在身前,低声道:“看台上,知道那个是爸爸不?”
    张容抻脖子看,只一眼就指中台上的俊秀小生,“那个是。”
    《双珠凤》是越剧里吟诵良辰美景,才子佳人终眷属的典型爱情故事之一。张杨饰演的文必正是洛阳解元,十分老套的与霍家小姐――才女霍定金在庵中邂逅,于是为求得佳人,改名换姓卖身进入霍府,最终以才华和真心得到丫环秋华的认同和帮助,与霍小姐定下终身。
    台景花团锦簇,文必正一身长衫,手拿折扇,眉眼风流,侬腔软调唱来:“南阳有个霍定金,才貌双全久闻名。今曰不期得相遇。错失良机再难寻。我定要一睹芳容面聆教,同联诗句同赋文。”
    文来摇头劝道:“相公啊,莫道诗句同赋文,只怕是见她一面也不能。”
    有缘千里来相会,没想到文必正偏偏就拾到了霍小姐遗落的珍珠凤,为了以此为由见上佳人一面,婢女秋华来索珍珠凤,这厮好说歹说也不肯归还于她了。
    韩耀的手指随着调子有节奏的轻点座椅扶手,唇边一抹淡笑:“你爸净演些个耍流氓的角色。”
    张容对“耍流氓”这个词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解,于是煞有其事附和的点头。
    今儿晚上这出大戏是剧团调整后的版本,删减合并了无关紧要的几折,没有原戏那般亢长,观众也看的痛快些。
    晚九、十点钟散场,张杨惦记着那爷俩儿还在等他卸装,下了台直奔更衣间。脱到一半有人敲了敲他的隔间门:“张儿,手上的事赶紧放下,台上开会,快。”
    “啊,”张杨不明所以,心说大晚上的还开会?嘴上忙客气的应了声:“知道了师哥,马上过去。”
    张杨刚走到帷幔后,前台爆出一声怒喝,继而传来茶缸猛磕在桌上的震响,把他下了一跳。
    “在戏校学了这么长时间,到节骨眼上了居然还跟团里扯这王八犊子!‘老师给编’这话谁说的?谁说的给我站出来!我倒要看看老师教的东西,你们都当屁放在什么地方了!”
    张杨心道不妙,溜边儿挪到恨不得缩进地板缝儿里的师哥师姐身后,低声问身边一小姑娘:“小惠,这是咋了?”
    小惠苦大仇深的缩着脖子,生怕波及到她这个无辜群众,快速瞟了眼舞台中央的老头,嗫嚅道:“有个青年越剧演员创新大奖赛,你知道吧。就因为这事儿,团里派代表参赛,要求自编自演,好几天了指谁谁不干,后来没办法,团里提议老师们给编,让演员学了去参赛,团长一听就把茶缸砸了。”
    张杨看着小惠,小惠慌忙摇头:“师哥你瞅我干嘛!我我我资历不够怎么轮也轮不到我的!”
    张杨:“……”
    “谁让你上了。”张杨哭笑不得,“我就是寻思这事儿,最近没听说有比赛啊,哪天通知的?”
    小惠已经在大师兄身后颤抖的缩成一团。
    整个剧场笼罩在阴沉压抑的气氛中,没一个人敢说话。只有老团长暴躁的脚步声,打在墙壁和顶棚,反出空旷的闷响鼓动耳膜。
    老团长绕着舞台来回走,突然挨个狠点面前的学生,又暴跳如雷:“我看你们能不能指着老师一辈子!我看这剧团什么时候走到头!”
    观众席第一排,老金爷子默默坐着,从始至终没吭一声,这时他张了口,却是对这帮学生们。
    “这人呐,没有翻江倒海的大能耐,那做的哪门营生,就琢磨什么事情,要不这一辈子跟白活有啥区别?啊?现在也没闲工夫追究你们在戏校,啊学的好赖与否,只说比赛,为剧团也为自己,自个儿掂量掂量,觉着功底够用,别怕,举个手让老师瞅瞅。”
    老爷子平和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学生,张杨站在最后,却有种确凿的“老师正看着他”的感受。还有脑海中浮现的,老爷子曾跟他说过的话,那天就在帷幕后,老师拎着教尺跟他讲,有些事情,别人没让你做,你也要试着做,刻苦一点儿,总有一天……
    你会庆幸当初自己努力了。
    谁也注意到此刻人堆里抬起了一只手。
    那只手有些犹豫,但没有放下,在众演员头发丝儿中间露出两节手指头,然后缓慢的伸得笔直。
    “……老师,我编过一段小戏。”
    所有人的目光猛地击中张杨,“唰唰唰”定在他脸上。
    老团长直勾勾看向他,半晌回神儿,忙道:“你你你过来!你自己编的?手里有一本成型的新戏?”
    张杨不由自主的朝老金爷子望去,老头儿正含笑看着他。
    “……”张杨深吸一口气,站到所有人面前,道:“还没编完,算是……半本吧。不知道团里能用得上不。”
    70第七十章
    说来,张杨的这折戏还是得了那两本京剧戏词的济。这书借回来后一直零零碎碎的翻看,后来市图书馆的四合院成了旧址,张杨也就更不寻思要去还书了。
    从始至终将戏词看下来,有一出《吕布戏貂蝉》很不错,并不十分难,又非常有味儿。张杨琢磨着,倘若把它改成一折越剧,也许能更好听些。而且吕布这样一个有勇无谋、粗犷直率的武将,与平常以小生为主的越曲相比显得更有新意,要是编的好,正经能令人耳目一新。
    省越剧团那帮老头儿老太太轮番看过这折未完成的小戏,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儿。
    在侬软温吞的越剧中,温文尔雅的俊秀文士简直海了去了,一抓一大把,这骁勇英武的武将放在中间,肯定是另一番风味儿。虽然编的有头没尾,不少地方需要改进,但是整个大方向上的思路一丝儿毛病都没有。
    甚至连商榷都省了,最后团长老爷子拍板道:“中!”
    于是张杨参赛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消息从来跟长了腿儿似的,前一刻刚定下来,登时不胫而走,剧团内一时间议论纷纷。师哥师姐唏嘘不已,没想到这些年走过来,混得还不如小师弟,这叫咋回事吧;还有些好事儿的和心里酸的背地里嚼舌头,说他走了团长和老师的后门子,不然能轮得到他站在人前可劲儿耍?更有嘴贱的说法,说张杨这折戏是偷来的,是老师为了捧他,偷摸帮他写的。
    不过这些话,等他们酸够了,自个儿便消散了。是个人心里都清楚,且不说除了张杨以外再没有别人能拿出作品参赛,就算有,咱们光明正大搁在一起评判,别人也未必比得过张杨这折戏,省越这些老人也承认,换了他们也未必能有张杨的想法。
    所以,即便有些人放着正事不做,歪歪个心眼子整日酸言酸语,老金爷子也并没在意他耳朵里时不时溜进的两缕邪风――是觉得没必要计较,亦是对张杨内心的一种考较。
    张杨当然也经得起这考较。
    他压根儿就不是个把闲言碎语放在心上的人。闲话,就算隔了八百堵墙也挡不住往外传,有时候走哪都能遇上,难不成为了跟他们置气,还不出门不见人了?说话的人还没觉着咋地,听话的人就更无需咋样。
    这不,眼前有两个人推门进了更衣室,以为这儿半个人影没有便无所忌惮的谈论起张杨来,还骂骂咧咧的,啥话都敢从嘴里往外说,说完拍拍屁股走了,孰不知张杨和他师哥就在旁边隔间换衣服,听得真真切切。
    张杨他三师哥早看惯了他们的嘴脸,更不拿这当个事儿看,只是怕张杨听着泛堵,所以事后说了句:“甭理。自个儿没能耐,背后叫唤的欢实。”
    张杨是真的丝毫没往心里去,一笑了之,垂着眼整理衬衣袖口,打趣道:“这算个什么事儿。俺跟貂蝉现在没有一天不挨团长的教尺,捋得俺都没心情调戏她,还有工夫寻思这帮人说俺是狗腿子?”
    三师哥哈哈大笑,提着皮带从隔间走出来,想拧条毛巾擦脸,这时有人拎着盒饭往旁边桌子上一放,他余光瞄了眼,随口问候:“二师兄,吃饭呐。”
    “嗯呐,沙师弟来一口地三鲜不?”那人说着夹起一筷子,嗷呜自己吞了,忽然从腰间掏出传呼机,口齿不清的嘟囔了句什么。
    迎面走来的张杨:“……”
    这时二师兄把皮带从左往右一推,闪亮的红色圆形寻呼机正对准张杨,在顶灯之下光芒四射。
    “……”张杨面无表情:“你不是嫌这玩意儿贵,舍不得钱买么。”
    二师兄故作狡黠道:“那是前几年,现在老么便宜了!老爷子都有,咱也得追赶上大众的脚步啊,你说是不。”
    张杨没吭声,偷着摸了摸自己的掉漆破摩托罗拉,忽然心里特别不是味儿,拉长个脸转身走了。不料,他的背影刚转出门,师兄们就听斜刺里骤然爆出一声怒骂,夹在教尺揍肉的啪啪声。
    “干啥呐!?你猫这儿干啥呐!?等你多长时间了?!一天不捋你就皮痒!去去去练功去!”
    然后张杨被团长的黑布鞋踹得踉跄的身影闪过。
    俩师兄吓得一哆嗦,忙不迭端起盒饭躲进隔间里,咔嚓锁上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九四年冬月,张杨一折《凤仪亭》拔了青年越剧演员创新大奖赛的头筹。
    他头戴雉鸡翎,身披武将铠,站在长衫折扇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中间,将金奖证书和奖杯捧回了家。
    原本当天,张杨排在最后一个上台,位置很是不利。这个节骨眼上评委多多少少都有些乏了,如果最后一场的参赛者既没名气,又没有大的能耐和实力,尾巴尖儿基本就脱不离炮灰的命。后台有几位实力超群的演员和黑马压根儿没把张杨这组当回事儿,跟自己的老师一起都坐等领奖了。
    然而,吕布和貂婵这一亮相,底下坐着的评委,后台的老师俱是眼前一亮,甚至参赛者闻风到一旁观看,也都傻了眼。
    台上,貂婵柔美妩媚,唱功扎实,台步走的尤其到位;而吕布的威武直楞,潇洒风流皆演绎的淋漓尽致,二人的动作都非常新颖,互动得当,勾人心弦。
    特别是吕布,眉眼风流,嗓音犹如浑然天成,自有一番与旁人不同的风情。
    金老师在后台静静听着,最后一句唱完,他立刻就给团长去电话,只说了俩字:“妥了。”
    那头,老团长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一张老脸上也罕见的有了点儿笑模样,手掌重重按在桌上,吁道:“这回你家小徒弟,算是把咱们剧团和他自己,连带他师姐都给成全了。”
    这场比赛是张杨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从此,越剧界记住了张杨这个人,他的名气不再局限于东北一隅,这次比赛金奖不亚于得到南北大多数越剧艺术家的认可。
    张杨因这一战,一炮蹿红,连带着省越剧团的脸面和他小师姐的名气也带了起来。
    这天晚上,一家三口横七竖八的窝在炕上,看刚拿回来的比赛录像带,张杨有一句没一句的絮叨,“我师姐算是得济了,前两天评的二级演员职称。你说她这个岁数按正理顶多就是三级演员,戏还是我编的呐,也没给我评职称……”
    “你们团里为你考虑,风头占太多容易招人恨,这道理你还没品出来么。”韩耀道,“儿子,去给爸洗几个苹果梨,拿小盆装上端过来。”
    张容裹在棉被里只露个脑袋,摇头:“爸爸你洗吧,我够不着放水果的架子。”
    韩耀斥道:“什么你够不着,你瞅瞅你自己现在长多高了。赶紧的,你爸爸成名人儿了,还是属母鸡的吃饱了就趴着,你还能支使动他?”
    张容不情不愿的掀开棉被,趿拉着韩耀的大鞋,跑去厨房洗水果。
    张杨无语,斜眼瞥他,“你刚才说的那是话么?以后要吃要喝自个儿弄去啊。”
    韩耀含笑不作声,看着电视里媚眼含春的貂婵,忽然道:“她怎么变这模样了?以前我记着挺好看的一小姑娘,圆脸大眼睛,现在瘦脱腮了快。”
    张杨没看他,哼道:“我告诉你啊,人都结婚好几年了,爱人在地税局工作,你比不了,甭做梦。”
    韩耀嗤了声:“你想啥呢?我能看上她么?开家具店那时候是她主动追求我,知道不!当时还送我条丝巾来着,一见我就脸通红,说话轻声细语的……”
    张杨一脸“实在懒得理你”的表情。
    张容捧着一小盆苹果梨放在炕沿边,韩耀拿起一个大个儿的削皮切成两半,一半给张容,另一半给张杨,这才说道:“儿子,你那个名人爹明天就上海的干活去了,没有小半年回不来,今儿你给拿水果算是孝敬孝敬他,啊。”
    这次比赛,虽然张杨没能让张杨评上职称,但他在越剧上的天赋和实力,确实让不少剧团对他青眼有加。这不比赛一完,紧随其后的,上海方面某著名剧团立刻联系了省越,诚恳的希望双方能派多名优秀演员进行交换学习;正好最近在排一出大戏,需要王派的新鲜血液注入。
    表面上的浑和话是这么个说法,其实意思明摆着,就是要借人,借张杨过去参与新戏,给他们添彩。
    这是关系学生前途的事,团里没有捂着不撒手的意思,况且还有不少学生能去上海跟着沾光,是好事儿。张杨一点头,去上海的事情就定了。
    张容年纪小,这事跟他早说晚说也就那么回事,说的早了孩子心里再慌起来,不如临到眼前在告诉。
    张容这才知道张杨马上要走了,顿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张杨笑着对他勾勾手掌,张容跑到张杨身边,满眼不舍:“你干啥去啊?上海在哪啊?”
    “在南方,秋天就回来。”张杨摸摸儿子毛茸茸的头发丝儿,道:“明儿早晨上火车,作业写完了么,拿来我看。趁现在没走检查一遍。”
    张容:“……”
    张容快要哭了,手脚并用爬到韩耀身后团成一团,自以为别人都听不见的小声嘀咕:“爸爸咋还不走……赶紧走……烦人……”
    张杨:“……”
    韩耀:“……”
    71第七十一章
    张杨走时正是山寒水冷、风寒料峭的腊月,春节虽然近在眼前,却无论如何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韩耀带上年礼和张容,第一次在没有张杨的陪伴下回到祈盘屯过年。
    下乡的土道冰雪覆盖,萧瑟难行……南山瘦柏消残翠,韩耀坐在驾驶席上,心不在焉的打方向盘。明明风雪尽数阻隔在窗外,他却仍觉得冷,可又莫名的怀念八六年,他和张杨裹着破毛毯在驴车上紧紧挨着,在寒风凛冽中隔着厚重的衣物彼此传递的温热。
    这么些年,祈盘屯的老少爷们儿已经熟悉了韩耀,年年腊月里都掐指算着,张家的城里人儿约莫快回来了,就会提前把拴在村口晒阳的老牛和毛驴牵走,让出道路给车通过。坐在冬阳下搓苞米的小媳妇,还有抽旱烟的老头子们,一旦听见发动机的声响,哪怕离得老远,也会笑着高声喊:“老张家干儿子回来喽――!”
    关于“干儿子”这个说法,就连韩耀和张家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得来的。
    后来韩耀猜想,农民们但凡地里没有活计,私下就聚在一起煞有其事的对东家长西家短进行一番议论,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不用传出二里地,保证会添进数不清的花样儿。于是“干儿子”的称呼,兴许便是人们闲磕牙的副产品。
    他和张杨也乐得大家这么喊,唯独张父这个老实人,为此还真弄得老脸通红了一阵子,平白无故成了韩耀的爹,这不是占人的便宜么。
    张容年年回奶奶家都兴高采烈,撒欢儿似的往院子里跑,嚷嚷着要吃烤鹅蛋,要上南山抓野鸡,让张父做粘网打家雀。韩耀费劲八力开车回来既是为了不让张杨惦记,也是为张容,孩子一年见不着三两面,想爷爷奶奶想的没法儿,张家爹妈也惦记他们大孙子,所以无论如何得回来住两天。
    不过最多也就住两天,身边没有张杨撑着,韩耀实在呆不下去。
    张母已然是个小老太太了,但身体硬朗健康,还跟以前一样,心里非常明事。但张父上了年纪,耳朵渐渐不怎么好使,聋了,跟他说话得大声喊才行。
    老人听不见动静就觉得寂寞,以前那么愿意推牌九打麻将的人,现在也不去了,怕听不见响动;再加上二黑前年老死了,家里除了鸡鸭鹅,连头能让他伺候的牲口也没有。好容易大过年的韩耀领着孩子来,老爷子的心眼儿是真实诚,拿韩耀既当自家人又当贵客,顿顿吃饭跟他聊天,还必须喝酒,这样才高兴,不然一整天脸上看不见个笑模样。
    唠嗑本也没什么的,而且韩耀嗓门子大不怕喊,奈何老头儿说话画圈,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事儿。
    “当年在生产队,我是整劳力……”
    “冬日里赶马车去北大荒拉面碱,给人拉脚挣点儿钱”
    “当年跟老太爷分家,哥兄弟八个人,八个啊!没一张嘴帮着我们家说话的,到了(liao)啥也没捞着,你婶子气得哭了两气儿,后来我说,‘搬走!’到底搬了。后来次次车老板开队委会,老太爷没一次不刁咱家的,那我也挺过来了!”
    诸如此类,韩耀听了十七八遍,简直能倒背如流,就着这些事儿他一滴酒也喝不下去。没办法,住个三两天,等二老稀罕够了孙子,照例给张杨大舅和老姨家各送一份年礼,完后边忙不迭奔回了省城。
    臭孩子张容向来好伺候,又听话,让回家就回家,心里再想爷爷奶奶,也从来不闹着要多呆几天。事实上,只要张杨不在旁边管着他,哪怕开学日到了他都乐呵呵的眯着月牙似的眼睛。俗话说“外甥多似舅”,也不知道是不是跟秦韶在一起混得多了,洪辰看见也直咂嘴,说:“这孩子怎么也没心没肺的呢?难不成真随的小韶的门缝儿?”
    韩耀不在意这些有的没的,乐了声:“玩儿去呗,正好省得我带孩子。”
    这舅甥俩可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唯独看好彼此,就乐意厮混在一堆儿,抹ab胶也没他们黏的结实。
    秦韶带张容一玩儿就是大半天,去文化广场放风筝,地质宫草地上抓蝈蝈,爬墙打果子;秦韶手巧,用木料钉了个爬犁,俩人冬天在河坝冰层上滑雪,有一回甚至跑到城郊砖厂玩儿,捕回一玻璃瓶子蜻蜓。
    年初省城百货大楼一层开了家叫肯德基的店,韩耀瞪半颗眼珠子看不上那个地方,说饭店不是饭店,说小吃摊又不是小吃摊,一进屋铺天盖地的油腻味儿,菜单挂在墙上隔得客人老远,还没有一样正经吃食。最不能让韩耀理解的是,这种店居然生意爆满,挤破头也要吃,张容吃过一次后念念不忘,韩耀两次三番想领儿子去医院检查,看那个什么鸡里是不是掺大烟膏了,怎么还上瘾呢这?
    张容想吃,韩耀不给买,于是秦韶带他偷着去吃。
    那是省城唯一一家肯德基,独此一份,点餐台前日日火爆,人山人海,简直比叠罗汉还凶残,但是只要张容说一句想吃,秦韶立刻不要命似的挤进去给他买,店里占不到座位,秦韶到斜对面的饺子王里点两个菜,让张容坐着,消消停停吃他的汉堡可乐。
    其实韩耀能看出秦韶是个靠谱的人,看似不着调,正事上分毫不差。他带着张容出门,从来高高兴兴,平平安安。最初倒烟的那几年,他对秦韶还心存疑虑,但现在是真正把秦韶当一把好手。
    今年因为流行韩剧,秦韶赶时髦,一身韩版粗线白毛衣,黑色长裤,笑起来左边嘴角一个酒窝,前所未有的像个正常人的样子。
    不过秦韶大多数时间还是领车队,平时带孩子韩耀还得靠自己。
    韩耀是个糙人,带儿子的手法既粗糙又没创意,通常张容跟他爸在一起的消遣,就是饭局酒桌牌场,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儿凑一堆吹牛逼闲扯蛋。
    第一次领他出去之前,韩耀特意嘱咐,“因为爸姓韩,所以爸的朋友不管谁问你,你都说自己姓韩。如果问你妈妈……”
    “没有妈妈,妈妈去世了。”张容立刻道。
    这话是张杨告诉他的,小时候怕张容看别人家孩子都有妈,心里难受,所以好好跟他解释清楚,妈妈不在人世了。张容从前似懂非懂,如今上小学,啥话都明白了。虽然还是不懂为什么一会儿姓张,一会儿姓韩,但是大致能从有两个爸爸的原因上,用小孩子的想法给自己一个解释,至于为什么有两个爸爸,张容倒是没想过这么多。
    韩耀亲近的朋友无非就是公安局和派出所的条子,还有一些走得近的商人,又不是妇女扯舌闲磕牙,也没什么旁的不可说的心思,谁没事儿跟孩子打听人家里状况啊?甚至孩子叫什么名儿,回头二两酒下肚也忘进膀胱里了。这帮人头一次见张容的时候倒是为韩耀结婚居然不请客的事吵吵了一通,后来看韩耀不太愿意提起,寻思可能两口子没过到一起去,媳妇跑了或者怎么地,便也不再谈论。
    初夏时节,照例是这帮人在二道河子聚会。吃烤肉、钓鱼、打枪,享受生活。
    焕超刚下班就g来了,没来得及换日常衣服,一身警服大盖帽,侧身平举手臂,瞄准溪流对岸石台上的空啤酒瓶。
    “纭―!”
    子弹飞速射出,玻璃碎渣在半空中破裂飞溅。
    张容丝毫不畏惧枪声,也不觉得震耳,乐不可支拍手喊:“帅!”
    李焕超蹲坐在石砾上,逗他:“帅啊?”
    张容用力一点头,“嗯!”
    焕超大笑,把手枪递过去,让张容两手拖住。警用枪械国产64式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很沉,张容费力的用双手拖在胸口,忽然又把枪放在石头上,踮脚够下焕超的警帽扣在自己脑袋上,大箩筐似的罩住了他大半张脸,栽歪着蹲下去拾枪。
    焕超挑眉,呦呵一声乐了,大手将张容扒拉到面前,问他:“将来想干啥啊?”
    “当警察!”张容昂首挺胸,有模有样答道。
    “为啥当警察啊?”
    “当警察打枪!帅!”
    焕超将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