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25章 儿子有点儿不够看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225章儿子有点儿不够看的
    赵大河素来会哄人。
    赵老夫人又是自家孩子怎么看怎么好的人。
    气氛和乐融融的,别提有多和谐了。
    赵老夫人一手拉着赵小花,一手牵着赵大河,左看看,右看看,别提有多满意了。
    恨不能立马告诉所有人。
    赵大河实话实说,告诉赵老夫人这些年,他娘带着他们兄妹几个过的多艰难。如今,他爹还没能哄好他娘,所以,他们要顾记他娘的感受。
    赵老夫人听明白了,想要把孙子孙女们认回来,就得儿媳妇同意。
    这几年儿媳妇过得不容易,心里对儿子有埋怨。
    这种埋怨,赵老夫人想当理解,换位思考,她要是处在儿媳妇那位置,她也得好好想想。
    而且,在知道自家家世之后,都能保持冷静镇定。
    这人品,肯定没跑。
    又从赵大河这里得知,儿子这趟的差事多亏了儿媳妇帮忙,赵老夫人对还未谋面的儿媳妇就更喜欢了。
    把孩子们教的这么好,又能帮到儿子。
    这是妥妥的贤内助啊。
    跟儿媳妇相比,儿子就有点儿不够看了。
    这么些日子,都没能把儿媳妇哄得心花怒放,他还能干什么?
    “大河,小花啊,回头你娘回来了,你们可得多帮着你们爹点。这些年,他也不容易。失忆这事儿,不是故意的。你想,他明明有媳妇跟孩子,却不知道,是不是更惨?”赵老夫人语重心长的说。
    别说,让赵老夫人这么一说,赵大河跟赵小花立马就觉得他们爹确实挺可怜的。
    所以两人齐齐点了点头。
    赵老夫人又提出派人回去接赵大江夫妇来京,至于赵小树,赵老夫人抹起了眼泪,说等赵庭回来了,让他去找人。
    赵大河有些犹豫。
    “大江夫妇也来,到时候,你爹哄你娘成功的几率不是更大吗?”赵老夫人道。
    丝毫不放弃任何一个助攻的机会。
    赵大河点了点头,来也好,见识见识京都的繁华。
    “好好好,我这就派人去接人,大河,你写封信,也免得大江他们误会。”赵老夫人道。
    黄莺备好笔墨纸砚,赵大河提笔写信。
    于氏跟谢氏两个一前一后进来,身后跟了两个提着食盒的丫鬟。
    “母亲,儿媳叫厨房做了一些甜品,让杜家小姐尝一尝。”
    于氏开口。
    谢氏也道,“不知道杜家小姐喜欢吃什么,就把平日里常吃的几种都做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赵老夫人微微颔首。
    “如意,小花,你们先吃,大河在写信,写完了净手之后再吃,”赵老夫人道。
    “我还记得小时候来您这里吃到的甜品特美味呢。”杜如意道,“不知道是不是记忆中的味道了。”
    “方厨娘回家含饴弄孙去了,如今,在府上的是她的儿媳妇。你且尝一尝,是方厨娘的手艺好,还是她儿媳妇的手艺好。”赵老夫人笑着说。
    “这云片糕不错,是吧,小花。”杜如意拿了一小块云片糕。
    赵小花也小口小口的把云片糕吃了,点了点头,“甜度再减一分口感会更好。”
    “方厨娘儿媳妇这手艺,有好几家点心铺子都想请她去当大师傅。”于氏语气虽然和气,可眼里带着不屑。
    言外之意,你知道什么?
    赵老夫人多稀罕赵小花啊,她哪里又听不出来二儿媳妇这话是在挤兑小花?
    “黄莺,你去告诉李氏,叫她重新做一份云片糕,把甜度减一分。”赵老夫人直接吩咐黄莺。
    于氏一脸尴尬,“母亲……”
    “小花,你再尝尝其它的,不合口味就说,让厨房重新做。”赵老夫人道。
    赵小花也有些尴尬,她这纯粹是习惯使然。
    “没有没有,这些都挺好吃的,不用重新做。”赵小花赶紧摆手。
    “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你只管说,不用不好意思。”赵老夫人道。
    杜如意咽下嘴里的点心,笑眯眯的开口,“伯母,您府上厨娘做的点心是挺好吃的。但是,这是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小花娘有一手好厨艺,小花这嘴巴,被养刁了。”
    赵老夫人又知道了大儿媳妇一个优点,心下越发满意。
    于氏有些不忿,一个丫鬟的娘,手艺再好能好到哪儿去?
    她到底还是有几分眼色的,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多说,多说了,该惹婆母生气了。
    赵大河搁下笔,吹了吹信筏上的墨迹,双手托着走到赵老夫人面前,“您看,这样写成吗?”
    赵老夫人接过信,内容还没看,就不住点头。
    “大河,你这字不错。”赵老夫人满意的夸赞,这一手字虽不说有大家风范,但一看就是下了工夫的。
    一个小厮写的字能有多好?
    于氏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娘,您不是总夸阿彦的字写的好吗?跟这小哥儿比起来,如何?”
    赵知彦是谢氏的儿子,读书还算不错,自幼就临摹大家的字帖,还有专门的书法大家教导。
    一手字在京中同辈中属佼佼者。
    甚至,有人说,若干年后,赵知彦会成为知名的书法大家。
    赵大河的字,确实不如赵知彦。
    可这并不代表赵大河不如赵知彦,相反,赵知彦自幼有名师教导。
    好一点,不是正常吗?
    赵老夫人沉下脸,“大河拿了县试跟府试的案首。”
    于氏尴尬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谢氏则是脱口而出,“母亲,您怕不是被糊弄了吧?一个下人,哪儿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下人?你说谁是下人?”赵老夫人一脸怒意。
    她的宝贝孙子居然被当成了下人。
    “跟着杜如意来的,不是下人又是什么?从来就没见过这么没规矩的人,被休了,灰溜溜的回京城也就罢了,不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躲羞,居然还有脸大张旗鼓的登门做客,不知道自己很晦气吗?登门就登门,带丫鬟就算了,还带小厮!”谢氏很是气恼。
    “伯母,这,我先带大河跟小花回去了。”杜如意站起身来。
    她今天算是见识到了,这二夫人跟三夫人,不是好相与的。
    回头她得跟孟姐姐说一下。
    赵大河也暗暗记下,虽然他爹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女人,可这府里有两个乱七八糟的主子。
    真要回来,得提防着点儿。
    (本章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