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9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似乎是因为织田不杀人的名声,少年被默认为是他的平民朋友而得以靠近。但当他看着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在枪战结束后仿佛没事人一样和他说话时,不禁有些情绪复杂。
    “刚好我和太宰过来这里,火并才能提前结束。你以后不要这么大胆了,横滨有时候很危险。”织田忍不住发出了劝诫。生存在里世界当然生死自负,但『但丁』只是个拥有非攻击性异能力的普通人,一颗子弹就能杀死。
    “这样啊。我会更加注意的,但是救人嘛没办法。还有‘采风’我也会继续进行的。”少年欢快地回应,“想要我赶紧脱离险境的话,织田先生你要加油写作哦!”
    一心只想着这件事么,果然还是个孩子吧。织田的滤镜又加深了一层,他点点头。
    “那我就不打扰你‘工作’了,我们晚上再见吧。”『但丁』朝织田摆摆手,重新向山手天主教堂那边去了。
    太宰治神色莫名地看着交谈的友人和年少的诗人,直到『但丁』走出他的视野外才停止。
    他背上的衣服是什么时候破了一个小口的?还是说,果然那个人的异能可以……
    第6章 但丁
    『但丁』不会在“旅程”中死亡。
    这是赤枝在设定这个身份的异能时写下的,他也能感觉的出来他拥有的异能不是打了折的瘸腿货。然而有一个问题,他不知道这种不死性会具体表现成什么样子。
    究竟是概率上直接规避,还是原地满血复活?
    有必要在事态还不繁复的情况下先进行实验。
    于是他半故意地在跑去救人的时候在枪口前略微放慢了跑速。当然,是看不出来的那种。
    结果在捞到小朋友之前他除了脸颊和左臂被子弹擦伤外,还在大腿和胸口各中了一枪。
    更正。是在大腿和胸口各穿过了一颗子弹。从空气中穿过一样的穿过。
    所以『但丁』的异能在判断本体可能受致命伤的时候会表现出虚化的特性。
    很好。赤枝瞬间想到许多丧心病狂的用法。
    不过研究异能不是他整个“表演”的唯一目的,准确来说这只是附加项。
    最主要还是更新『但丁』在织田作之助和太宰治前的形象,就和角色升级第一阶段满了要灵基突破一样。
    他之前一段时间在整个横滨到处“采风”,并不是真的闲的四处溜达,而是在收集情报,只不过他关注的重点是教育水平,社会风俗,人们的吃穿住行之类的仿佛社会调查的东西,所以不太看得出来是在收集情报。这些都是赤枝为了之后的马甲能够整体性地改变文学风气做的前期准备,不过由此附带的其他消息,再加上系统的帮助也够他至少确定一场火并的时间地点以及双方规模了。
    没错,星期天早上去教堂的路上会遇到□□火并是赤枝预先算好的,毕竟能够一直准确避开危险,想要准确碰上在原理上没什么不同。
    交火的其中一方是港口黑手党,而『但丁』身上带着太宰治的定位器,他有很大把握对方不会让一个新鲜的“乐子”这么随意的死掉,那么在交火的中途太宰治会过来干预就有个五成的可能。
    至于织田作之助会不会出现则基本无法预料。织田出现在现场当然最好,不在也不妨碍他晚上回去补上“表演”。
    太宰治会注意到『但丁』要害中了子弹但没有死去这一事实,即赤枝预定中要完成的主要目标,眼下完美达成了。
    这就是所谓的更深一步的引诱。
    因为死亡是个太宰会觉得有趣但『但丁』不会和织田大谈特谈的话题,如果他想知道一个不死者对死亡的看法,他就得自己找『但丁』聊聊,这就是一种方向限定的诱导。
    一旦太宰治真的顺着这个思路来和『但丁』聊天,那赤枝完全不愁接下来的话术。
    毕竟,这是古往今来数不清的文学作品里写滥了的话题嘛。
    赤枝没有无所事事地等待某人上门。
    准确来说,这段时间他有点太把注意力放在太宰治身上了,明明这个阶段的目标是织田作之助才对。
    他毫不留恋地把重心移回织田在写的小说上。
    织田的第一篇练笔的完成度已经到了可以让别人阅读看看的阶段,只差个结尾就算完成了。
    『但丁』又坐在第一次登门入室时的那张椅子上,凭借头顶白炽灯的亮光阅读织田格子纸上的手稿。
    织田的字挺有特点,宽而疏,每个字都落在两行之间,左右结构的甚至直接占两格,很有织田本人看似木讷,实则说一不二的气质。
    小说的内容是一个浪荡子阳太和酒吧女招待良子私奔之后吵闹过活,很多柴米油盐,读起来很有烟火气,有点听小巷子里老太太聊八卦的意思,但有的地方也显得一针见血,有一种半隐半显的真实世界的残酷味道。
    总的来说,既有黑手党织田作之助的感觉,也有文豪织田作之助的感觉。
    没忘记自己同时作为古人和外国人的人设,『但丁』读的很慢,一个词一个词看的那种速度。
    他读着读着陷入了沉思。
    好像很接近《夫妇善哉》的风格诶。
    虽说一棵树的果实的滋味并不依赖于周围的风景,而依赖于无法看见的土壤的养分,织田的写作风格可以解释为受取材来源影响很深,他作为黑手党的底层人员的确常常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同时存在另一个可能。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