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太后有点怂全本免费阅读(30)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丹青不敢搅了太后的雅致,吩咐宫女进出声音小一些。
    暴雨而至,雨水笼罩着整座宫廷,又逢深夜,宫人们都陆陆续续回去安歇。
    时笙也早早地上榻了,躺在柔软的床上不时还是会想起晏如。
    或许晏如该恨她了。
    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有些头疼,她便努力将自己安静下来。
    赵郸之意是让晏如回先还俗,她偏不,要闹就闹大大一些,让天下人知晓皇室的丑事。
    时笙望着头,保持呼吸,片刻后,殿门开了,她下意识询问:怎么了?
    是丹青。她走到太后身侧,悄悄开口:皇后殁了。
    时笙猛地翻坐起来,双手掀开锦帐,如今殁的?
    皇后娘娘要睡下了,屏退宫人,刚刚婢女进去看她穿戴整齐地躺在榻上,唇角上还有血,可以判断是自尽。丹青将声音放得很低很低,生怕让太后害怕。
    可她的声音再怎么低,言辞间也是一条生命。
    时笙坐不住了,抓住丹青的手就要站起来,丹青却不肯,外面大雨,就算去也要等到天亮,眼下陛下禁口,外面的人尚且不知晓,您若现在去,会让人多想的。
    他还想瞒着?时笙气得一把推开丹青,若非他执迷不悟,皇后岂会羞愧自尽、当真、当着是可笑。
    丹青垂眸,可他是陛下、是天子,您不能不听他的。
    时笙闻言后当真沉静下来,瘫坐在榻上,不断给自己揉着鬓角,这里、我一刻都不想呆了。
    这座宫廷就像是一座囚笼,生生压住她,会将她逼疯。
    丹青轻轻安慰太后,您不要紧张,陛下会妥善处理的,后妃自尽会牵连母家的,陛下不怪罪已是万幸了。您再躺会儿,等天亮的时候,奴婢去接晏姑娘入宫陪您说说话。
    不必了,告诉晏皋,不准晏如出门,就待在府里,哪里都不准去。时笙蓦地抬头,进宫做什么呢。
    进宫只会让自己恶心。
    奴婢知晓了,您再睡会。丹青扶着太后又躺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将锦帐放下,自己不敢走远,就在殿门外候着。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了,雨也停了,时笙换了一身素净的衣裳迫不及待去中宫。
    走到中宫外,时笙蓦地停下脚步,丹青抬首去看,抿唇笑了。
    晏如站在中宫外,身后的婢女将晏家的门贴递给内侍查看。
    晏如似乎有所感应,徐徐转身,时笙站在不远处外正看着她。
    两人四目相对。
    作者有话要说:
    好累,明天可能不更。
    第43章 结局
    秦皇后是自尽,宫人不敢宣扬,葬礼更是仓促,三三两两的宫女实在殿外,都显得无精打采。
    时笙来后,伺候皇后的宫人早已泣不成声地诉说着昨夜发生的事情。时笙没什么心思去听,令丹青好生照顾着对方,自己与晏如一道进入灵堂。
    时笙愧疚,见到秦皇后的灵位更是抬不起头来,唏嘘道:我没想到她的性子会这么烈。
    时笙,每个人的命数都定好,她的死与你无关。在这座宫廷里每日都有人死去,昨夜死的是为皇后罢了。晏如坦然,从她的时代走近这个等权森严的国度里,她从不适到今日的坦然,用了十多年。
    秦皇后是自尽,是自己放弃了生命,怨得谁呢?
    时笙苦涩地笑了,晏如,你过得好吗?
    我很好,既来之则安之。时笙,放弃吧,赵郸很完美。他看似无情,可对你神情不忘。晏如深深地看着面前的少女,漆眸内染着几许笑意。她本就不属于这里,注定会被遗忘。
    爱也是放手。
    时笙抬起眸子,不可置信地看着她,我没有放弃你,你为何要放弃我呢。
    晏如低眸,避开时笙眼内的探究。
    礼官在这回过来了,晏如拜祭后就匆匆离开,时笙留在中宫处置后续的事情。
    皇后新丧,陵寝与封号都需安排,赵郸病重,这些事情都落在了礼部上。
    礼部拟了几个封号送入长乐宫,时笙大致看了一眼,选了恭与孝字。
    丧礼结束后,皇后灵柩送入皇陵,赵郸也渐渐恢复身子,有条不紊地开始接手朝政。
    这时,质子入京了。赵郸拨了一处殿宇给他居住,时笙在筵席上见过一回,确实是一美男。
    随着天气变热,和亲的时日也到了,赵郸忙得脚不沾地,时笙倒落了清闲,令人搭台唱戏,自己每日里都会听了几本。
    到了晏如离开这日,时笙点了一出织女会,牛郎织女在天下相会了。
    丹青看得热血沸腾,泪水不止,时笙笑话她,不过一出戏罢了,又不是真的。
    太后笑话奴婢了,您不觉得感人吗?每年只可见一面呢,有情人不能朝夕相处,这是多大的折磨。丹青擦了擦自己的眼泪水,依旧不能释怀。
    时笙依靠着圈椅,小口小口地抿着果茶,目光有些涣散,可很快,她就将果茶一饮而尽,释怀道:那是他们没有本事,无法与权抗衡,哀家便不会。谁不让哀家快活,哀家也不会让他快活。
    丹青毕竟是宫女,不敢回答太后大逆不道的话,只继续擦着眼泪。
    散戏后,时笙打赏了戏子,自己在丹青的陪同下回到宫里。
    今日,赵郸来了,与往日不同,赵郸很高兴,似乎饮了酒,看着时笙的目光带着沉迷。
    时笙瞪他一眼,自顾自地吃着点心,丹青等人都退了出去。
    太后今日怎地不去送晏姑娘。
    你管得太多,皇后死了都不见你伤心,你还有心思关心别人。皇后为什么会死,你比我更清楚。时笙侧过身子不想去看赵郸。
    赵郸轻笑,皇后自己想得太简单,朕也不能束缚她。死后哀荣,秦家荣耀,朕能给的都给了。
    你来干什么呢?时笙不想与他吵了。
    朕来看看太后,太后为何不伤心呢?赵郸盯着时笙的眼睛,恍然发现对方情绪很平静,没有悲伤,甚至连生气都没有。
    时笙托腮,哀家亲自赐婚,为何要伤心呢。哀家就算不喜欢晏如,也不会答应同你在一起。就算全天下男人都死了,我也不会多看你一眼。
    赵郸被说得情绪低落,但他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站起身,太后不高兴,朕就不多留了,还望您保重身子。
    时笙睨他,吩咐人在赵郸走后就关上宫门。
    ****
    暮色四合,婚车停留在驿馆,晏如在婢女的搀扶下走下来,驿馆内早就安排好了,她直接入住就可。
    在驿馆住上一夜,翌日清晨,继续启程。
    上京距西凉路途遥远,质子走了一月时间才到上京城,照着婚车的走法,要走一个多月。
    晏如脱下了嫁衣,只穿一身寻常的衣饰,等到了西凉再换嫁衣。
    一路走走停停,遇到下雨的天气,便会停上几日,等走到边境的时候却发现走了近乎两月的时间。
    西凉与大魏交界是边城,地处荒凉,土地贫瘠,就连水都成了稀罕物什。
    送亲的队伍在边城停下,众人洗澡都成了难事,更别提每日的所需用水。
    晏如令人去地下开井,西凉却久久没有派人来接迎亲的队伍,开井三日后,来了一个少年人。
    少年人领着人开井,用了五日的时间就打出了一井水,晏如惊讶,亲自去看,却看到了熟悉的人。
    是晏泾。
    晏泾长得很高了,比晏如还要高出半个脑袋,见到姐姐后,他笑了笑,我知晓姐姐回来,提前找到了最合适开井的地方,姐姐来了这里,我也高兴。
    你如何知晓我会来?晏如惊讶又感动,领着弟弟往屋里走。
    晏泾笑得腼腆,半月前已有和亲队伍走过,我未曾看到您,故而猜测您快来了。
    已有和亲队伍走过?晏如蓦地停了下来。
    晏泾淡笑不语。
    ****
    太后寿诞这日,皇帝大赦天下,在上京城内开设粥棚,救济穷苦百姓。
    晚间,烟火齐放,火树银花一瞬间,整座上京城都被点亮了。
    赵郸被两位丞相灌醉,挣扎着来到长乐宫,时笙并没有赶走他,反而让人去煮了醒酒汤。
    赵郸眼中迷离,痴痴地看着对面的少女,阿笙,朕可以拥有你了。
    时笙嗤笑,却没有点醒他,只说道:陛下喝些醒酒汤罢。
    阿笙,我们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来。赵郸笑了,犹如稚子,可时笙眼中没有一丝光,只有淡漠。她站起身,唤来丹青,陛下醉了,你去伺候下。
    丹青觑了一眼皇帝,小心翼翼地扶着去殿内休息。
    时笙一人坐在殿内,宫人进进出出,端来醒酒汤,送来热水。
    忽然,她站起了身,朝外走去,丹青不知所措,下意识跟了上去。
    时笙止步,丹青,你再跟着,会毁了你自己。
    丹青怔忪,黑夜下太后的背影里透着孤绝,她咽了咽口水,奴婢跟着太后,不会后悔的。
    那你便跟着吧。时笙轻轻笑了,抬脚离开长乐宫。
    赵郸宿醉,醒来的时候早朝都已经耽误了,她慢慢地直起身子,宫女立即前来伺候她。
    令桃和来。赵郸不喜欢被其他人触碰,想当然地要找桃和。
    宫女颔首,低声说道:太后昨夜梦见先帝,今晨去皇陵了。
    先帝、皇陵赵郸猛地醒了,站起身就朝走去,走了两步,双脚无力,身子都跟着晃了晃,宫人扑过去抱住她。
    赵郸快速反应过来,快,召时相、召时相。
    宫人不敢违逆,快速让人去找时相。
    时玮被小内侍拖着跑进来,赵郸早就换好了衣裳,她一把揪住时玮,时笙呢?
    她、她在宫里呀时玮被赵郸晃得晕头转向,眼见着赵郸成了两个影子后他一把推开对方,陛下,臣头晕了。
    赵郸气极,她走了,说去皇陵,时玮,她若不回来,朕拿你时家满门问罪。
    问罪?时玮气笑了,面对赵郸的疯魔也不畏惧,反而高声道:陛下大可试试,太后去皇陵天经地义,你这么疯狂是为了什么?弟霸兄妻吗?陛下,臣饱读诗书,知晓廉耻,您这般作为,若惹怒了臣,臣可告诉天下人。时玮是臣,可也是礼仪之人。
    赵郸蓦地松了手,你们算计朕、时玮,朕对你不薄。
    算计什么算计,你将太后弄丢了,臣去哪里找。时玮整理自己的衣袍,冷冷地看了皇帝一眼,什么玩意。
    时玮也被闹得没了脾气,丢了就赶紧去找,臣不陪着陛下了。
    赵郸浑身无力,跌坐在地上,掩面而哭。
    ****
    边城风沙多,常年不下雨,晏泾带着人开出两口井后就离开了,离开前给晏如留了一笔银子。
    边城百姓不多,偌大的城池中不足千余人,加上守军,也不过两千人。遍地荒凉与战乱让百姓纷纷离开这里,晏如作为外来人,也不适应这里的生活。
    到了秋日里,庄稼收成的日子,趁机买了些米粮,熬一熬,日子就会适应。
    晏泾走后一月寄来一封信,说是冬日就回来。晏如不信他,将信烧了,自己过起日子。
    边城早晚温差大,到了中午又会特别热,百姓穿的衣裳也与京城不一样,晏如学着做了两身衣裳,想着早些做袄子,冬日里就不会那么难过。
    谁知刚做了一半,外间有人敲门。
    她忙放下袄子,朝外走去,就听到了鞭炮声,谁呀?
    门是从里面栓上的,她只好先将门栓放下,门刚开了缝隙,就被推开了。
    晏姑娘,今日是个黄道吉日,适合婚嫁,成亲吗?时笙穿着一身红色的裙裳站在门口,手中捧着一束艳丽的牡丹花。
    晏泾站在她的身后,朝着姐姐做了鬼脸。晏如恍然,下一刻,时笙将花塞到她的手里,砰地一声将门关上。
    两人四目相对,晏泾在门外叫了起来,开门啊开门啊,成亲是要见证的。
    丹青捂住他的嘴巴,别说话,你听。
    听什么?
    听她们亲嘴的声音啊。
    亲嘴有声音吗?
    有
    晏如笑了,时笙望着她,我们自由了。
    下一瞬,晏如丢了花抱住她,唇角贴在一起,如温泉流过干涸的田地。
    亲嘴好像没有声音的
    好像是没有,我反正没有听到。
    那到底有还是没有呢?
    (全书完)
    =
    恋耽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