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10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身段拔高之后的秦姝显得很冷清,因为她眉眼都发育开了,细长眉毛下面一双明眸点漆一般,鼻梁高了不少,脸蛋上的婴儿肥也都尽数不见。
    现在她在冰上起舞,就如同一朵淬了冰雪的芙蓉。
    或许不能再称之为小姑娘,而要改换少女的称呼了。
    少女在冰面上快速滑行,双臂摆动,每一组三周跳完成下来,就进入一段长长的后压步滑行,准备四周跳。
    落冰跌倒。
    “失败。”
    撞上挡板。
    “失败”
    空成两周。
    “失败。”
    ……
    谢尔盖叹气。
    这段时间他就这么看着秦姝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秦姝坚持不懈,摔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但从来没有喊过疼,每次下场之后都是一个人去找医生要喷剂。
    这股韧性让玛丽玛莎组的选手都钦佩,很多人都盼望她能跳出来。
    “回国再练习吧!”
    谢尔盖大声喊。
    秦姝在不远处的冰面上笑了笑,说自己要把今天的训练做完。
    她又进行了一组三周跳,一组步法,然后闲闲地做着后压,调整自己的呼吸,十几秒后,内刃深深往下一压,一跃而起,抱住自己的身体收紧核心。
    呯地一声,冰刀砸起一片冰花。
    这一跳的空中转速极快,比之前每一次落冰声音都大。
    人思维是有反射时间的。
    秦姝落冰后谢尔盖还在继续指导瓦连京起跳姿势,回想了好几遍刚才那一幕,面部表情才缓缓变成震惊。
    “她做出来了?”
    瓦连京也反应过来,不可置信问,他们青年组男单还在稳定4T和4S的完成率,一个女孩子竟然做出来了?
    “我拍摄了下来,看看回放。”帕萝玛走过来说,她刚刚在休息,正好举着手机呢。
    她打开文件夹,放慢视频速度——那确实是一个4S,而且轴心很漂亮,毕竟如果这种难度歪轴的话,是很难救回来的。
    不仅如此,秦姝的pre甚至都在45°之内,比某些偷周男单都要标准!
    三个人愣住,不知道说什么表达此刻心情。
    他们再望向冰场,那个纵跃的身影就像是变成了一团烈焰,点燃了这片冷寂的冰雪。
    不过“烈焰”本人似乎没有什么异样情绪,继续循环练习Lz,短节目和自由滑。
    直到下冰之后,谢尔盖上前告诉她:“你跳出四周了。”
    “我知道。”
    秦姝确实很冷静。
    能跳出和能拿到赛场上,还有本质区别的,莫说是日常训练,就是在赛前合乐中跳出来四周,那都不算记录。
    所以她的目标还有很远。
    “能不能把这个视频发油管?”帕萝玛兴奋问。
    “可以。”秦姝对自己训练没什么隐私要求。
    第二天,小姑娘在一众大鹅运动员的不舍中,乘上了飞往B市的航班。
    是的,她决定再次尝试坐飞机,结果一点也没有好转,不存在“习惯成自然”这种说法,下航班后她都快吐了,还好胃里没东西。
    她昏昏沉沉打了个车,拉着行李奔向队训练场。
    不过让秦姝没想到的是,她还没见到刀喆教练,先遇到了几个记者。
    怎么回事?她没有开发布会呀?现在也没有比赛,这些人来问什么?
    这些记者有自发前来的,也有提前和教练预约的,是一场临时性质不太正式的采访,所以在匆匆赶来的刀喆引导下,他们进了场馆隔壁会议室。
    虽说不正式,但能进到国家训练场地的都不是一般记者,一半是电视台官方人士,还有一些知名品牌商请来的人。
    “他们想问问你外训情况,还有一些是看到了youtube的视频,没什么大事,你放心回答就好。”刀喆解释。
    秦姝点点头,乖乖跟着。
    快到会议室时,刀喆后知后觉感慨了一句:“4S,真有你的啊。”
    “……”
    反射弧太长了,秦姝默默说。
    “秦总。”国内某冰鞋牌子的记者心思很活络,坐下来之后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开场:“大魔王放在一位小姑娘身上有些突兀,我不如叫你秦总好了。”
    “啊,这个称呼让我更羞耻。”秦姝诚恳回答。
    “要不钱总?”
    “不了不了,秦总就秦总吧。”秦姝怀疑她现在变得异常喜欢小钱钱,和这个“爱称”有莫大关系。
    那位记者说:“有知情人士透露说你下个赛季选曲与本赛季风格截然不同,能问一下跨度为什么那么大吗?”
    秦姝想了想回答:“其实对每一个花滑选手来说,他都是想挑战不同风格的,包括双人滑,包括冰舞,能脱离舒适圈,参透、看透不同的舞种,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技能提升吧,而且我长高了,选曲和这个也有一定关系。”
    “长高”的字眼刺激了一部分人,一个体育频道的记者连忙举起话筒:“之前困扰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轴心,请问您外训期间有什么收获,跳跃技术是否还能保持之前那么规范?”
    言下之意就是问秦姝会不会因为发育关而将动作打折扣,比如提前转体幅度扩大,比如不再使用深刃。
    “轴心已经调整过来,至于规范性问题,我想,国际滑联既然一直以最严厉的评分规则对待我们,那么这种偏好在短期之内就不会变化,我当然要继续用最规范的动作,最出色的艺术感染力征服裁判,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某一天裁判们对我们华国选手更加青睐,我也不会放弃追求完美,一是因为我的表现会影响到后辈,二是因为,我想给冰迷展现的一直是纯粹的、不夹杂水分的花滑魅力。”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