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0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找我啊,我闲得很,精力也旺盛,建家建辉两个都大了,什么事都不用我操心了。”
    “我也不用十块,每月八块就行!”
    朱青青:“……”
    其他人又开始沉默了。
    但不得不说陈肖慧真是个很合适的人选,至少比穆老太太穆老头儿合适多了。
    朱青青和穆显季对视了一眼,又瞅了瞅穆建家穆建辉两个,一个活泼一个文静,特别是弟弟穆建辉,白白净净乖乖巧巧,一脸腼腆的笑着,简直就是陈肖慧的活招牌!
    两人都有点心动了。
    穆老太太就道:“都在一个院里,养在我这儿和养到老二家哪儿都差不多哪里去。老二家孩子多也热闹,孩子都是喜欢和孩子呆一起的。”
    于是乎,四房的两个孩子便落到了二房头上照顾,照给十块,而不是八块。
    最后算是皆大欢喜,只有周淑芬在别人不知道的时候轻微懊恼了下。
    等开学前一天,四房两口子就背着包袱回了镇上。
    春夏秋冬。
    小孩成长的过程很快,又两年多过去,宁宁刚过了三岁的生日。
    第17章
    上午, 十一点。
    穆建宁跨着小短腿迈出家门口。
    以往这个时候她还在家中和穆老太太躺着摇椅上喝着糖白开探讨着人生的意义(?),但这一个月来穆家和村里人一样忙着收地里的东西。前一段时间收完了稻谷, 这两天又在收玉米。
    稻谷舂出的米她吃过, 玉米却是她一岁的时候,第一次尝试。
    黄黄的嫩玉米,颗粒分明, 排列整齐, 吃起来糯糯的,甜甜的, 她前世没见过的。
    这个世界的新奇东西很多,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
    比如晚上也能点亮的电灯泡, 两个轮子也能跑的自行车,穆显叔抱着她去村长家看能放小人的电视机……
    今天穆家地里的玉米就要收完了,她是去地里喊人吃饭的。
    小小的一只娃身着一套样式简单的绿色细棉衣裤, 袖口隐约晃动露出白嫩有肉感的小手腕,两条小辫子一甩一甩地正好搭在肩后处,小巧草帽稳稳扣在头上,额前露出几缕细软的头发, 随着燥热的风一飘一飘。
    踩着精致的小绣鞋, 躲着晒人的太阳, 挪着小步子慢慢贴着别人家的墙角或高大茂密的大树荫下走。
    穆家人多, 平常这种跑腿的事都是不会落到她身上的。只怪穆家的大人被家中那群一放假就仿佛疯了的小孩子气到了, 更是管也管不住。
    不只是穆家, 整个丰田村的小孩都这样,难得有一次长假, 简直玩得无法无天了。前两天有几个小孩在外面还搞起了野炊, 也就是从家里拿点油烟, 正好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都丰收了,所以一人又从家里抓了一把稻谷一根玉米,在野外烧起了火,结果如今天气太热,一个没控制得住,就把别人一块玉米地给烧了,还好叫人叫得及时,河沟也在旁边,正在洗衣服的媳妇婆子们一盆盆水终于浇灭了。
    最终玉米地被烧了一大半,庆幸的是地里的玉米被那家人先收了的,还留着一些空玉米壳玉米秆准备到时做柴烧,现在也确实是被做柴烧了,不过是别人家的小孩帮他们率先烧了。
    而这件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一个三岁小孩背锅了。
    对外的说话是三岁小孩不懂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偷了火柴放了火。
    但大家也不傻,玉米地旁垮了一半的用石头垒的小灶可不是一个三岁小孩能做的,铁定是跟着哥哥姐姐们屁股后跑的小孩顶了这个锅。毕竟三岁小孩能以不懂事做借口,八九岁或者十岁出头的孩子说出去就有点不好听了,所以这个火最好就又不懂事的小孩来“放”了。
    同样是三岁小娃的穆建宁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冒犯!
    小孩家里给玉米地的主人搬去了几捆柴火和一担玉米才了事的,至于为什么还赔玉米,因为主人家后面又突然想起了被烧掉的地里还有几个零零散散晚熟的玉米还有收下来。
    小孩家里知道这话有多少水分,但是没办法,谁让他们家孩子手贱呢,最后还是几个孩子家里每家凑点,凑足了一担才送去。
    村里有不少有孩子的人家却因为这都收紧了神经提高了警惕,谁家的粮食也不是白来的,也不能这么糟蹋了,不约而同地对自家孩子三声五令,特别叮嘱不能碰火柴!不能再野外放火!
    穆家也是这么想的,年轻的孩子精力特别旺盛,大太阳不下地干活的话,大人们连门都不想出,偏偏孩子们要成群结队地跑出去玩。
    所以干脆让他们把精力用到了正处上,比如帮家里收玉米。
    不白干,有钱拿。于是大大小小都被吸引去地里了,每天从早干到晚,人都蔫哒哒的,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恢复了活力。
    家里除了她和比她还小的穆建荷,其他孩子都接受了这份“工作”。
    穆建荷人虽小,但比她亲姐姐穆建萍机灵多了,每次老四夫妻俩回来,总是合时宜凑上去关心问候,而是不是像姐姐一样只在一旁眼巴巴望着,不说什么也不做什么。
    眼下最是嘘寒问暖的时候,比穆建宁还低的丫头这几天就爱坐在玉米地旁守着放着凉白开的盆,每隔一会儿就甜甜呼唤着爸妈歇息喝水,在外人看来属实是个贴心小宝贝了。
    路过的村里人都会夸两句,称赞老四夫妻俩不愧是教书育人的老师,真会教孩子,不像他们家孩子又怎么怎么样顽皮。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