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90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他爹还在百川叔家那边的老宅子干活呢,家里也没人,好在他早上吃了一大碗牛肉粉,实在不行,中午就给领导们煮个面条吧。
    让江小满没有想到的是,和他们这帮土生土长的山里人相比,孙哲远这个城里人爬山居然并不慢!
    “哈哈~这可都是锻炼出来的!去年我刚调过来的时候,整整等了一个月,也没见一个人来找我们部门申报项目,我就翻了前任扶贫干部的工作总结,找了之前那几个参与过扶贫项目的村子,一家一家跑过去。”
    “结果一家一听是要发展特色种植,一个个恨不得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死活就是不答应!我还什么都没说呢,就跟我说他们不要种苗也不要肥料,就想在自家地里种点粮食。”孙哲远苦笑道。
    吃过几次亏,现在山里的乡亲们,真是被这种“扶贫项目”给搞怕了。
    江小满也无语了。
    这事儿他还听他爹说过呢。就因为这个,他爹当初才死活不肯让他拿自家的地种金银花。
    后来还是他妥协了,说不在地里种,就沿着地头的田埂上种一圈,留着给自家养的蜜蜂采蜜,他爹一听可以产蜜,这才不情不愿地点头答应了。
    他还是江有粮的儿子呢。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来劝他爹把粮食地改成种花儿,还不被他爹拿大扫帚赶出去?
    怪不得孙哲远一看到他,就跟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居然连申报材料都要帮他写。
    看来这扶贫干部,真的是不好当啊!!
    第146章
    上山的路上, 江小满还特意指了指路边坎子上长满杂草的斜坡,对孙哲远他们解释道——
    “我在计划书里提到的可利用闲置地块里,还包括这种山路两边的荒地。”
    “听我爸说, 这里以前是村里人种茶树的地方,后来茶叶不值钱了,这地方就没人来了,荒着也可惜,我家不是养了两头猪吗?我爸每年都在这边种点南瓜什么的。”
    “种南瓜也不用大面积开荒, 就挖个洗澡盆大小, 填上底肥, 把南瓜秧种上去, 都不管它的, 到了秋天,这么一路找过来, 也能找到百八十个大南瓜呢。”
    “我想着,咱们郎山,村里先不说,住在山里的,谁家到村里没有这么一段山路啊?住得远的,走路到村里都要一个多小时呢。”
    “到时候真要组织大家种皇菊的话,其实也不必占用自家的粮食地,就路两边开一开, 每家也能凑个几亩地了。”
    “哎呀!还是小满脑子灵活!不愧是上过大学的高材生!可不就是这样?而且这花儿种在路边上,拿着袋子一路往山下, 一边走一边摘, 还省事儿呢。”村长一听这个项目居然可以不占用粮食地, 立刻便有了信心。
    毕竟, 他家老房子离村里也要走四十分钟呢。
    这要是路边上都开出来,种上这什么皇菊,不是等于家里平白多了几亩地的收成?
    而且种花不像种粮食,要大面积开荒,只要间隔一段距离挖个脸盆那么大的定植穴就行了。
    这么做最主要的好处是不会破坏山体植被,而且只要不占用老百姓原本的种粮地。
    老百姓的抵触心理也会大大降低。
    “对对对!而且到时候要是咱们郎山到处都种满了皇菊花,等到秋天漫山的菊花盛放,搞不好咱们镇上也能办个什么旅游节呢。”
    孙哲远越想越激动,忍不住拍了拍江小满的肩膀,“你小子可以啊!脑子挺灵活的嘛。”
    “嘿嘿~这其实不是我自己的创意,是我之前看一档节目看到的。”江小满这个社交牛逼症,趁机就拿出手机,和扶贫干部加上了好友。
    顺便给他推荐了好几个讲述皇菊种植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视频。
    “孙主任你看,就是这个视频,这个乡镇也是山区丘陵地貌,他们那还缺水,环境还不如咱们这儿好呢,你看看他们的皇菊,不是也长得很好嘛?”
    这个案例可是江小满特意找出来准备给镇上的领导们看的,为了节省领导手机流量,还特意提前下载了。
    孙哲远于是就拿着江小满的手机,趁着中间休息的时间,坐下来看了一会儿,这一看,其他人也忍不住凑了过去,大伙儿都不想走了。
    反正这个节目也就十来分钟,江小满索性让他们先看视频,自己蹲在山泉边,掐了两把嫩嫩的刚冒出芽儿的折耳根。
    市场上卖的折耳根一般都是根部,江小满却很喜欢吃折耳根上面的嫩芽,尤其是这个季节的嫩芽,开春刚冒出来的头茬,掐回去洗干净随便切几刀,拿盐巴、蒜泥、辣椒油简单拌一拌,吃着特别爽口。
    要是不爱吃凉拌的,这种折耳根的嫩叶拿来烫火锅也很好吃。
    最关键的是,这道菜不要钱啊!
    天生就携带了“省钱基因”的江小满,打从懂事起,就在自己家到村里这条路上,拎着小锄头,这里种一点,那里栽一点。
    现在,从山下村子到江小满家这一路,沿途的路边上、沟渠边,已经长满了马齿苋、蒲公英、水芹菜、折耳根、野葱、野蒜、野苋菜、香椿、野百合等农村比较常见的野菜。
    就连凉粉果、野山楂、花椒树这些都种了不少。
    小时候的江小满想法很单纯,他就是觉得每年到了季节,漫山遍野的找野菜很辛苦,还不如把它们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最好还是他能经常路过的地方。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