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37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仿佛他们生儿育女就是随地下了个蛋,把蛋一丢,啥事不管!
    要么你就别生,既然生了, 就得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这方面, 郎红帆阿姨就做得很好嘛~
    儿子孝顺懂事,我帮你们带带孩子也无所谓。
    你丫的又要老娘帮你带孩子,又巴不得把老娘的最后一丝价值也榨干净?
    那真是对不起了, 只要我没有道德,道德就绑架不了我!
    老娘把你们养这么大, 给你们娶了媳妇、伺候月子, 也算是尽到了亲娘的义务了。
    至于儿媳妇, 你们也别来怨我。
    要么你们就让自己男人跟你们一起照顾孩子,撑起这个家, 要么就干脆跟这种没良心的懒货离婚呀!
    看看你们老娘我, 年纪轻轻丧偶, 被婆家欺负的待不下去, 还不是把这两个小畜生给养大了?
    村里人都觉得郎红帆这婆娘是疯了。
    把两个儿子都赶出去了, 谁来给你养老啊?
    笑死!
    江小满会用自己的视频告诉这些人,没了俩混账儿子拖后腿,郎红帆阿姨过得不要太舒坦!
    不过,拍视频的时候当然不能这么说,不然岂不是把郎红帆阿姨家的两个儿子给得罪了?
    虽然脚本里一句话都没写,但事实证明,有些话,通过镜头表达出来的效果更好!
    郎红帆现在住的还是她娘家的老房子,这种黄泥夯土造出来的房子,除了家里容易掉灰之外,冬暖夏凉,其实比现在流行的砖瓦房住着更舒服点。
    “之前一直都在拍我自己家的事情,估计大家都看腻啦,行吧,今天开始我们出个新主题,咱也蹭个热门,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一下咱们山里人的一天!”
    征得红帆阿姨的同意,江小满直接举着自拍杆和云台,跟在老阿姨后面看她忙活。
    没了俩儿子的拖累,红帆阿姨现在每天的生活别提多规律了。
    年纪大了的人睡眠都少,郎红帆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起来了,先把家里的三头猪给喂了,再把养的鸡和鸭子给喂了。
    吃完早饭,她老人家就背着一个大背篓,背篓里面还塞着一卷麻绳、两个大蛇皮袋,还有自己的大水杯和两个碱水粽子,一小瓶辣椒酱,一路往山里去了。
    这个季节可没有秋茶能摘了,红帆阿姨是去山上挖草药的。
    郎山的气候非常适宜中草药生长,自古就是华夏中草药著名产地之一。本地山民除了种洋芋番薯之外,每年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进山挖草药了。
    这活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愿意做的了,太辛苦了,而且收入也不稳定,运气好的,遇到草药窝子里,能发一笔小财,运气不好的,可能进山一整天,啥也找不着。
    也就只有像江有粮、郎红帆这样的老一辈,年年进山找草药,把附近的山头都快逛成自家菜园子里,哪座山上能找到什么草药,脑子里都形成地图了。
    她也不怕江小满趁机端了她的窝子,这大山里的东西,谁挖到了就是谁的。再说了,江小满也不卖草药啊,他卖山野菜赚的可比这个多得多。
    今天他们运气不错,找到了两个个头很大的何首乌。
    现代人压力都很大,脱发情况普遍严重,何首乌的市场需求量居高不下,野生何首乌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挖了这么大两个,拿到集市上卖出去,足够她老人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不过,郎红帆这一路上也不光是找草药,看到什么能卖钱的她都要,什么野生天麻、葛根、钩藤、山枣、当归、野山楂什么的,都一股脑的摘下来丢到背篓里去。
    下山的时候,两个麻袋没用上,她老人家拐了一道弯,找了片松树林,还顺手扒拉了两麻袋的松针和松果。
    因为只带了一个耙子,郎红帆没让江小满帮忙,他只能蹲在旁边,一边拍她耙松针的画面,一边跟粉丝解释为什么要耙这个——
    “松针可是引火的好东西!还有这个松果,晒干了拿来烧火煮饭特别好,我们这还是烧土灶的,又不像其他地方种水稻有稻草,所以就上山来耙点松针回去引火烧饭。”
    郎红帆拿麻绳出来,把满满两大袋松针捆起来背在背上,江小满就帮她背着背篓,俩人一前一后下了山,到家已经快一点钟了。
    “小满呐,晚上别回去吃饭啦,叫你爹也下来,我杀只鸡,晚上请你们父子俩吃顿饭。”郎红帆倒是没一点避嫌的想法。
    村里人一厢情愿的拉郎配行为,红帆阿姨当然听说了,而且还有些自以为是为了她好的,都把话给她说开了,问她愿不愿意再找个老伴。
    呸!她一个人无牵无挂的,多么快活?
    再找一个?怕不是找老伴,是给自己找了个祖宗吧?
    不是她嘴巴毒,到了她这个年纪,很多老汉自己都要人伺候了,到时候俩人结了婚,对方非但不能挣钱贴补家用,反倒要她这个老太婆去伺候老头子,她是贱皮子吗?上赶着给人当保姆?
    正因为心里坦荡,红帆阿姨反倒大大方方地邀请江小满父子俩来家里吃饭来了,她想着,两家就算不能做亲,但江小满这孩子是个厚道人,今年她也跟着江小满倒腾茶饼和山野菜什么的,赚了不少钱,正该杀只鸡谢谢人家。
    想到两个中老年恐婚人士能坐在一起吃饭,这戏剧效果直接拉满了啊!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