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22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就算不为了自己,也总要为孩子们考虑吧?你们看看我就知道了,好歹也算是重点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之后都找不到工作,咱们农村考上大学多难啊,那些考不上的怎么办?”
    “进厂打工有多苦,出去的叔伯婶娘们都知道,要是家门口能找到工作,谁愿意送孩子进厂打螺丝踩缝纫机啊?”
    “咱们现在辛苦点,给孩子们打好基业,往后咱们的孩子就能少吃点苦,哪怕在城里找不到好工作呢,回家在合作社找个活儿干,离家又近,收入也不差,还能天天看到,多好!”
    江小满一番话,说得村里人不由一阵心痒痒。
    隔壁板栗沟现在有多富裕,村里人都知道,毕竟离得近,两边以前还有不少是亲戚关系呢,听说那边现在家家都是大别墅,一到节假日,那家里开农家乐的,每天都能赚个好几千,看得人眼馋!
    虽然他们还不懂江小满让他们进山捡菌子,跟发展农村电商有什么关系,但是所有人都看到了江小满现在生意做得有多大,就连跟着他一起干的郎英,现在都自己单独出来开厂子了,由此可见,跟着小满有肉吃哇!
    他们不懂没关系,小满懂就行了。
    他们自己不知道往哪走,那就跟着小满走啊。
    跟着小满准没错!!!
    想到这里,村民们纷纷表态,一定会全力以赴,支持郎英把这次的库存危机挺过去。
    更何况,郎英也没让他们白忙活,进山捡菌子回来,卖给酱菜厂,价格虽然没有去镇上摆摊卖得多,但不愁卖不完砸在自己手里啊,算下来还比自己拿去卖赚的更多呢。
    有了郎山村全体村民的加入,再加上老山坳子那边有庆山一家的人情面子在,两边铆足了劲上山找了一个礼拜,才算是把这批货给交了出去。
    忙完之后,所有人都累瘫了。
    但是业绩也是实打实的亮眼,光是这一批货发出去,算上中途的损耗和退换货成本,郎英就把酱菜厂未来半年的运营成本给赚回来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半年,郎英每个月能卖出去多少,那都是纯赚了。
    不光是郎英这个老板赚麻了,就连帮着进山捡菌子的乡亲们也跟着发了一笔小财。
    这个季节郎山的野山菌正是上市的时候,往年大家都是趁着刚上市价格最贵的时候,进山多捡一点拿去卖,只是这玩意儿价格浮动太大,第一批野山菌上来不到十来天,那价格就从天上“吧唧”一声跌到了泥里,所以,以前村里人都是一开始贵的时候去捡,等价格下来了,就只有一些勤快的进山捡点回来自己吃了。
    可今年不一样了,郎英那边不限量收购,不管你捡到多少,哪怕把一座山的野山菌窝子都端了呢,她也能吃得下。
    这下子,村里人再次庆幸今年家里的壮劳力没有出去打工了。
    关系到赚钱的大事,男人们哪怕再懒,也会被家里的老爹老娘连吼带打地赶上山,听说单单这半个月,家里人口多的,光是捡菌子就卖了两万多块钱!
    乖乖~半个月就挣了两万多?!
    这下子,村里人对江小满当初那番话,可算是心服口服了。
    要不怎么说人家就该是考大学的人才呢?这眼光就是比他们看得远!
    不过这次赚的最多的并不是郎山村这边,而是老山坳子那边。
    深山老林里素来都是野山菌最多的地方,以前这个季节,山岩他们带着人漫山遍野的跑,看到便宜的野山菌都直接不要的,专挑贵的捡。
    现在就不一样了,一把全薅走!
    稀有的、贵的野山菌,分拣出来卖给山岩,便宜的大路货也不会浪费,卖给庆山的大姐。
    庆山最近到处跑着帮老婆收野山菌,没办法像以前那样蹲在村里收了,夫妻俩商量了一下,肥水不流外人田,索性把这个活儿交给了大姐庆梅。
    也不让大姐白忙活一场,郎英按照一斤菌子五毛钱的差价给大姐发补贴。
    别看一斤五毛听起来不多,可老山坳子附近大小村落,一天起码能卖过来好几千斤菌子!
    另外,做这种酱还需要加笋丁,庆梅这边也顺带着收刚砍下来的新鲜春笋,一斤也能挣两毛钱,这样算下来,这半个月庆梅就光是坐在家里收购卖出,中间赚的差价都有好几万了……
    之前村里还有些嘴巴刻薄的老婆子在背后说闲话,笑话他们家把庆山给人家做赘婿去了,白白丢了个儿子。
    现在好了,打脸来得真快。
    谁说入赘出去的儿子就不顶用啦?
    他们家庆山就是有福气!
    找的老婆漂亮又能干,现在不光自己开厂子赚钱,还带着半个郎山镇的老百姓一起发财。
    就连他们家,也跟着沾了儿媳妇的光,以前这个季节,家里人进山捡菌子,一个月能赚个两三千就算运气非常好了。
    今年呢?庆梅带着两个孩子在家里收菌子、收春笋,一个人就赚了五万多!
    她老娘跟村里人进山捡菌子,也赚了一万多块钱。
    山里的菌子一分钱成本都不要,能捡到多少都是纯赚的。
    跟着弟媳妇赚了钱,庆梅也不是那种没良心的大姑子,见郎英忙得晕头转向,周末就让弟弟把大妞二妞带到山里来。
    反正她看两个孩子也是看,四个也是看,孩子多了,吃饭都香一点呢。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