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30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江小满店里的野山茶小茶饼,现在也算是在小范围内打响了名头,尤其是一些喜欢喝茶的老茶客,特别沉迷小茶饼的口感,回购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茶叶厂投入使用后,产量是提上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原材料出现了严重短缺!
    没有足够的新鲜茶叶,茶叶厂的生产线闲置情况严重,一天只要开几个小时就能把茶叶做完了,剩下的时间全部都空在那里。
    江小满简直哭笑不得!
    他之前还担心茶叶厂盖的太大,他忙起来没时间陪老爹呢,现在好了,就这么一丁点大的茶叶厂,居然还不能满负荷运转?说出去简直丢人!
    原材料不够,这对于茶叶厂确实是个不得不解决的大问题。
    江小满在附近几个村子转了几天,终于下定决心,再次找到了镇上。
    “什么?你要重启老茶园?”孙哲远差点一口茶汤喷出来。
    “那些老茶树都没人要的,长的太高了,采茶叶也不方便,你打算怎么重启?哪来的钱?”孙哲远恨不得掰开江小满的脑袋看一看,里面装的是不是刚出锅的浆糊。
    没有十年的脑溢血,能想出这种败家的主意吗?
    “不是,哥,你听我说完再骂行不行?”
    江小满哭笑不得地拿出了自己熬了好几天写出来的计划书。
    荒废了十几年的老茶园,再重新启动,确实需要花费不少的成本。
    要重新整地、施肥,给老茶树修剪枝条、治好病虫害。
    关键是茶叶长出来之后,还要雇人把茶叶摘下来拿去卖,即便如此,几亩地的老茶园全部重启,要想收回成本,起码也要两年时间。
    “是辛苦两年,换全家一辈子的铁饭碗,还是一直穷下去,等老了喝西北风,我觉得正常人应该都会选择第一个吧?”江小满把自己写好打印出来的计划书摊开来,一条条跟孙哲远解释清楚。
    “孙主任,我是这么想的,我们茶叶厂现在收的茶叶,都是老百姓从山里摘回来的,可是,野茶这玩意儿你知道的,大家都是只管摘不管养,有的为了方便摘到高处的茶叶,直接把茶树枝给掰断了都有的。”
    “这样只管摘不管养,要不了几年,咱们郎山的野生茶树资源就要枯竭了。”
    “到时候野生茶叶不好找,我店里的小茶饼卖得再好,没有原材料也没办法啊,我总不能去别处买茶叶冒充咱们郎山的茶叶吧?”
    “所以我想着,与其到时候被动减产,甚至整个合作社都活不下去了,还不如趁现在危机刚冒头,咱们赶紧做好备用方案。”
    “我想过了,以前咱们这的老茶园之所以被抛荒,主要还是因为种茶叶不赚钱,可要是能赚钱,你觉得老百姓会不种吗?”
    “大家都想赚这个钱,只是还缺少一个领头带着他们干的,而且老茶园重启翻新,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指导,这些资源,普通老百姓很难找,但是镇上想办成这件事,应该不难吧?”
    “确实不难,现在国内好多高校都有对口扶持计划,我们镇上把方案报上去,审批通过了,县里就会为我们匹配对口援助的高校……等等!这个我可做不了主啊!”孙哲远一脸后怕地盯着江小满看了一眼。
    他现在有点怀疑,这个江小满是不是会下降头,怎么他一说,自己就跟被人下蛊了似的,什么都顺着江小满的思路来啦?
    “嘿嘿~那不就得了?其实我仔细算了一下,按照一户人家平均三亩地的老茶园来计算,技术指导是免费的,老百姓实际要支出的就是购买修剪工具、松土、施肥、除虫的费用,自己家里人做的话,第二年老茶树冒新芽,摘下来卖了,就能收回一部分成本了。”
    “还有,修剪下来的茶树枝也不要浪费了,我们可以请技术员教老百姓怎么用茶树枝扦插繁育新茶苗。”
    “到时候茶园上层是高大的老茶树,下层就可以种上新培育出来的茶苗。”
    “我问过我爹了,扦插繁殖出来的茶苗,长得快的话,三年就能产茶了,到时候一亩地能产出的鲜茶更多,基本可以确保三年以内,老百姓就能把重启老茶园的成本收回来。”
    “也就是说,三年以后,老百姓家里的老茶园,就能变成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每年多养两头猪,猪粪沤肥拿来给茶园施肥,锄草也可以自己家慢慢做,不需要花钱雇人……这样算下来的话,几亩地的茶园只要细心伺候着,每年摘两到三茬鲜叶,一亩地能卖一万多块钱的话,每户人家一年单靠卖茶叶,就能增收好几万了吧?”
    “你想想咱们郎山镇,现在家庭年均收入是多少……”江小满低声蛊惑道。
    孙哲远呆了呆,随即狠狠心动了!
    这不就是他扎根基层扶贫的奋斗目标吗?
    曾几何时,他到处找项目拉投资,就是想让郎山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孵化出一个能持续产出收益的项目啊!
    别看几亩地的茶园,一年顶多五、六万块钱的收益。
    可就像江小满说的,只要注意控制成本,这些收益几乎都是纯赚的啊!
    种茶叶不像种庄稼,年年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购买种子肥料农药什么的,再扣掉租赁农机的成本,单纯种粮食的话,一亩地一年能赚到两千块钱,就已经算是风调雨顺的高产了。
    可要是郎山地区的那些废弃老茶园全部重启了,虽然前期要花费一点成本,但从长远看,茶树只要种活了,后期养护成本比庄稼少很多,而且一棵茶树只要好好养着,活个几百年轻轻松松的!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