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59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晚托班每天放学会安排老师去学校把孩子接回来,吃好晚饭后,给孩子们把当天的回家作业辅导好。这可让一些原本学历就不高的村民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幼儿园的识字课他们勉强还能冲孩子吼两嗓子,等到了小学二年级以后,什么五感法写作文啦,什么应用题啦,还有各种手工作业,简直令人头大!
    现在好了,只要每个月花千把块钱,把孩子往晚托班一丢,晚饭也不用烧了,孩子作业也有人辅导了……
    讲真,家长们宁可晚上去厂里扛大包,挣钱给孩子上晚托班,也实在是不想亲自给孩子辅导作业。
    曲妈妈现在也算是彻底锻炼出来了。
    一开始她还有些绵软,被晚托班几个调皮孩子教做人之后,“温柔善良”的曲妈妈彻底化身母老虎!
    不写作业是吧?老娘陪你耗着!不让家长来接你,啥时候写完,啥时候我亲自送你回家!顺便再找家长告个状,屁股不给你打烂!
    就这样,年纪小的孩子放在厂办的幼托班,上学的孩子就花钱送到辅导班,郎山村的家长们彻底从熊孩子堆里解脱出来,卷起袖子,跟着江总努力搞钱去了。
    时至今日,村里人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江小满宁可自己不办厂,也要给村里引进这个产业园项目了。
    有了官方背景的产业园,如今他们的村办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周边几个乡镇。
    郎山这一片的乡镇其实和他们地理环境都差不多,大多都很适合种茶叶、养土蜂、种蘑菇什么的,即便是土地比较贫瘠的,那也能种点山野菜啊。
    江小满在产业园里新增设了一批岗位,聘请村里种茶、养蜂、种蘑菇之类的做的比较好的村民,让他们作为带头人,负责去别的乡镇替他们产业园开拓项目,采取“乡镇共建”的模式,由郎山这边出技术、出资源和销路,其他乡镇作为种植合作点,没几年,就把他们的土蜂蜜和小茶饼生意,做到了每年十几个亿的规模!
    郎山村赚大钱,周边乡镇也跟着赚了不少小钱。
    说是小钱,很多第一批加入的农户,现在已经美得找不着北了。
    谁能想到,就在自己家种几亩茶叶,发展一下林下菌菇种植,没事再养点土蜂,顺便在自家山地里撒点野菜种子,一年杂七杂八加起来,居然赚的比以前进城打工还多!
    有些家里壮劳力多的,年轻夫妻进厂工作,老头老太太在家里忙活,一家好几个人挣钱,一年下来,家庭年收入直接奔着四十万去了。
    累是累了点,但心里高兴啊!
    现在他们去县城办事,人家听说他们是郎山来的,一个个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毕竟县城工作不好找,能找到的,基本上都是月薪两三千的杂工。不像他们郎山,因为有了一个特别能赚钱的产业园,产业园里的企业福利待遇都特别好,听说旺季的时候,连工资带加班费,月入过万的不要太多。
    和曲景江他们同批考进城投公司的现在也后悔了,早知道郎山那地方发展这么快,他们挤破头也要去郎山啊!
    当初嫌弃人家是偏远贫困小山村,现在好了,人家发达了,想高攀也高攀不上了。
    曲景江当初放弃了年薪三四十万的互联网大厂,跑到一个山旮旯去,大学同学背地里笑话他的不知道有多少。
    现在好了,听说曲景江已经升职做了产业园的电商运营公司副总,还特么成了公司合伙人,每年光是股权分红就好几百万……怪不得人家要跑到山旮旯里去,这是要闷声发大财啊!
    就连合伙人都能年入百万,现在,郎山的老百姓已经不敢去想,江小满一年能挣多少钱了。
    江有粮年纪大了,江小满不放心他继续住在山里,请了两个人负责家里的民宿运营,把村里原先用作民宿的房子收了回来,重新装修了一下,给江有粮和江百川这对老兄弟养老。
    江百川哪里闲得住?
    退休还没半个月,就跟江小满说,他打算去村里的辅导班继续教书,给村里的孩子们辅导作业。
    可怜的江小满,还以为他叔这是在征求他的意见呢,坐在办公室里还考虑了好久,结果下班就发现,他叔已经夹着保温杯去辅导班上课去了(⊙?⊙)
    江有粮也有些闲不住,但是他年轻的时候身体亏空太大了,现在年纪大了,身体实在吃不消,一个人闲在家里又无聊,江小满琢磨了一下,索性让他爹给村里的非遗文化园当个吉祥物。
    其实就是每天吃完饭,溜达到文化园去,在展示区坐着刻竹雕,这活儿只需要动手,而且江有粮是竹雕老手艺人,年纪又很大,那形象,往那一坐就是妥妥的代言人!
    结果没想到,本来只是给江有粮打发时间设立的岗位,最后居然变成了郎山村最火的一个旅游打卡点!
    原因就是有一次,一个摄影协会来他们郎山采风,摄影师们无意中捕捉到了江有粮在一片嘈杂的游客中淡定刻竹雕的画面,简直太有艺术感了!
    这张照片后来获得了好多奖项,国内国际的都有。
    摄影师名声大噪,连带着“模特”江有粮也跟着火了一把。
    甚至国内还有好多摄影爱好者,专门跑到郎山来采风,就为了来拍江有粮!
    “爹,你现在比我还火呢。”江小满给他爹盛了一碗鸡汤小馄饨,又给自己盛了一碗,父子俩简单吃了顿晚饭。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