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241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沈观鱼在他下颌线上狠狠咬了一口,拢着衣裳凶巴巴说道:明日吧,带着吉祥一起去。
    明日再去一次,听闻海晏公祠那边有一个好吃的卤煮摊子,你想不想吃?
    被赵究揉着手心,沈观鱼点了点头。
    二人一道在海晏公祠堂的牌坊前下了马车,今日苏州几乎有空的都去看斩首了,这边少有行人。
    赵究说道:我想起当年你上公堂当状师的时候,也是这般盛况。
    哪有,沈观鱼不好意思起来,问道:那时候你来看了?
    自然,你说得很好。
    不知为什么,得了赵究这一句夸赞,当时那股意气风发的劲儿又回来了。
    她偏谦虚起来:还是多亏了你,当时我回家还被罚了呢。
    赵究猝不及防跟了一句:打那时起,就知你是牙尖嘴利的小丫头。
    你可以不说这一句!
    他俩正好走进祠堂,沈观鱼冷不丁说这一句,把迎上来的居士吓了一跳。
    她见状忙行礼:居士勿怪。
    那居士头发花白,年纪颇大了,看出是两个年轻人在拌嘴,摆手道:无妨,可需老儿为二位说一说这海晏公的事迹?
    沈观鱼见祠堂内匾额桌案一尘不染,两旁栽着花草,中间还有个小池,金鱼儿在里头游动,一看就是被用心照看着。
    点头道:那就劳烦老人家了。
    老居士笑笑,带着他们在祠堂中转了一转,将这苏州青天的断案奇事娓娓道来。
    说了许久,沈观鱼问道:听老人家的口音,不像是苏州人,为何对海晏公的事如此清楚?
    娘子好耳力,我本是太原一个小观居士,得皇后娘娘庇佑,才保住了一条命,为报答娘娘恩德,听闻这里是娘娘父亲的祠堂,老头子就过来了。
    皇后娘娘的恩德?沈观鱼有些疑惑,转头带着疑问看向赵究。
    是啊!三年前大雪,若不是皇后娘娘梦中昭示,陛下勤令人来各村帮忙加固屋子,老头子的小道观就要全塌了,当时老头子也要压死在里头,
    后来听闻娘娘又献策平了粮价,让百姓不为吃饭发愁,更是在城门施粥送衣,请大夫给冻伤的老头我治病,我才熬过了那年的大雪,好了之后我就南下来,为皇后娘娘守着这个祠堂了。
    原来如此沈观鱼有些尴尬,老人家说了这么久想必也累了,这些是请您喝茶的。
    她将银子递给老居士,他却摆手:朝廷有给祠堂拨银子,老头是吃得上饭的,我守在这是为了报恩,更喜欢和人说那些故事。
    就当我们跟您买几炷香吧。
    沈观鱼再三请老居士收下,他才终于是千恩万谢地受了。
    沈观鱼拉着赵究转身离去,面红耳赤地问道:你自己做的事,为什么要推到我身上?
    她莫名其妙领了这个贤名,心里不是滋味。
    赵究将手握紧了些,当初你怕天下人谩骂的时候,我就想着这么做,现在大家都夸你了,有没有开心点?
    沈观鱼眼睛瞥向一边:夸得我心虚。
    再给沈钧上了三炷香,沈观鱼就跟赵究到了他说的那个摊子。
    两人衣着不显,但身后跟着护卫,摊子老板以为这是哪家的少爷小姐出门。
    赵究说道:给我和夫人两份卤煮。
    说罢牵着沈观鱼坐下:我记得当年你说过想吃这个,但是阿娘不让你吃,后来没有了阻止你的阿娘,你也没想起过来吃一次。
    我何时说的?沈观鱼竟想不起来了。
    坟场的时候。
    大概是没人拘着,也就不会去想了吧。
    赵究听着这句话,若有所思。
    吃完了卤煮,赵究将她送回沈家旧宅,有些依依不舍的,但其实他住的并不远,就在旁边的别庄上。
    当夜就出了事,几声高喊和有些兵荒马乱的声音吵醒了沈观鱼。
    阿娘,怎么了?吉祥揉着眼睛起来,又趴在她怀里睡了过去。
    夏昀闯进来说道:阿姐,出事了,咱们得赶紧走,陛下的暗卫在外边等着了。
    听着语气十分焦急,沈观鱼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连忙起身披上斗篷,再将衣服给吉祥一裹,快步往外面走去。
    外头夜风很大,带着大火焚烧木材的声音,远远还能看到冲天的火光,正是赵究下榻的别庄的方向。
    被夏昀拉着往反方向去,那些暗卫也护送着她们,沈观鱼的语气焦急起来:究竟出什么事了?
    大概是渭南王派人刺杀陛下,有苏州的官员里应外合,那边很危险,陛下让暗卫过来护送。
    她蓦地站住了脚:既然是来刺杀他的,让这些暗卫都回去护着他啊
    话未说完夏昀就将她劈晕了,现在不是拉扯的时候,他们必须远远离开,确保皇后母女安全无虞。
    等在醒过来的时候,沈观鱼发现自己在一个昏暗的地方,屋顶缺少瓦片的地方照进如练的月华,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光源。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