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44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秦牧野拢了拢披风, 抬头看着火红的叶子。
    一样。陛下, 您又忘了, 臣已不是太傅。
    萧毓风松手,垂目看着掌中红叶飘到脚边,苦笑道:是啊,朕也不是太子了。如果当年朕不要那么傲慢, 离开御书房就来拜见太傅, 那时,您先见到的是朕,太傅是不是能继续陪着朕?
    秦牧野低头, 越发恭敬道:陛下,世上没有如果, 臣以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陛下就算是回头去看, 也不要执迷。陛下切记, 您是天下之主, 若您拘执, 苍生便会有危难。
    当年,是秦牧野告诉萧毓风,他可以做个能犯错的人。
    现在,也是秦牧野告诉皇帝,他不可以行差踏错。
    因为太子成了皇帝,太傅也成了丞相。
    终究错过了,那日秦牧野在枫林遇到的,不是萧毓风,而是萧执月。
    可萧毓风心中犹有不甘,他看着秦牧野,低声道:太傅真要如此?对不起他萧执月的是我萧家,是我和母后,并不是太傅,为什么,他要夺走太傅?稚远哥
    陛下,慎言。
    秦牧野打断了萧毓风的话,提醒道,您是君主,您不该困于过去,天下社稷,都需您掌舵,臣之责,唯有敦促陛下成为圣明之君。
    萧毓风张张嘴。
    不点破,他们还是相合相敬的君臣,若是点破,君无法为君,臣也再不能为臣。
    萧毓风只能选择做一个君王。
    他收起满心不甘,负手而立,看向辽远的天际:朕信丞相,萧执月有虎符在手,能号令三军,若是有他伴丞相踏遍我元岚国土,肃清不正之风,于国于民自是好事,可对丞相来说,背井离乡,危险重重,丞相当真执意如此么?
    数日前,秦牧野彻底将京畿农务整合,在摄政王的支持下,一举收回大部分被搁置的良田。
    京城很多世家或买或圈占开垦,占着肥沃的土地只为栽培名贵花草,过段时间新鲜劲儿过去,花草枯死后,大片耕田就那样荒置,着实令秦牧野心疼。
    先前他从卷宗里翻出很多被藏匿的旧案,干脆以此为契机,只要世家子弟有欺男霸女的恶行,秦牧野便行使丞相之责,处置了他们,再将田产充公。若是犯下的不是大事,有些人家也可以用荒废的农田抵押赎人。
    成昭帝自己设计强占了臣妻,上行下效,其他勋贵在成昭帝的纵容下也强抢和离女子,荒唐事做下了一桩又一件,稍稍翻翻卷宗,拔出萝卜带出泥,京城的大家族没一个幸免的。
    秦牧野下令将罪人缉拿归案,犯下命案的,管他是什么身份,罪名确凿的当即午门斩首,短短数日就接连斩去十数人,人血把午门口都染得鲜红。
    这一招杀鸡儆猴使出来,京城民众拍手叫好,官员集体觳觫,生怕自己行差踏错也会脑袋落地。
    世家折损了好些子弟,面子里子都没了,可不都要哭爹喊娘。当官的在朝堂哭诉喊冤,内宅的在太后那里可劲儿跑,恨不得当即就把秦牧野这个酷吏千刀万剐。
    皇帝纵着丞相,连自己的堂兄弟姊妹都下令斩了两个。太后尚且自顾不暇,哪里又敢指摘朝政,被闹了一阵,顿觉心如死灰,觉得这太后当得比皇后还凄惨。
    一日,太后出宫上香路过午门口,看到了命犯被斩首示众的惨状,惊吓过度后,竟看破了红尘,也察觉到儿子当皇帝的不易,在群臣面前宣读了罪己诏,遁入空门赎罪去了。
    求助太后的世家勋贵们:
    他们无法,又去求助摄政王,希望摄政王能替他们主持公道。
    然摄政王更绝,早将虎符交给了丞相,那些勋贵一作妖,丞相就调动驻守京城的军队,直接上门搜查逮人。
    几次之后,犯事的都老实了,乖乖地交出侵占的土地,将被强抢的良民放回归家,一桩一件,谁都没落下。
    不到一月,京城内外荒废的田产全被收了回来,足足万亩良田,种上粮食能养活整个京城的人。秦牧野命人核查后,将这些田地交到有经验的农人手中,秋冬两季打理出来,来年就能种庄稼。
    秦牧野如此作为,将所有世家都得罪了个彻底,那群人明着不敢和丞相斗,暗中却开始使绊子,天天上奏疏要求惩治秦牧野,刁难起皇帝来。
    该做的做完了,秦牧野见状也不让皇帝难做,直接自请出京,以平众怒。
    臣执意如此。为今之计,只有陛下下旨,将我和摄政王以失职之罪流放至江南漠北,暂且安抚他们,我也好借机行动。江南和漠北有数不清的良田,可都是私产,若是臣赶早去了,良田能被侍弄好,明年就能有个好收成。
    说是流放,其实是秦牧野说服了皇帝,自请成为钦差大臣,一路走一路看,势要将那些弊端严重的地方一一整改。
    萧毓风皱眉:前往江南漠北一路困难重重,丞相还需好好休养,怎可如此舟车劳顿?何况,若是有心人发难,丞相又该如何?
    秦牧野觉得这都不是事儿,反正没到下线时间死不了,他现在只想在限定时间到来之前,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主线任务。
    入秋之后,京城天气转凉,臣着实吃不消,趁着入冬之前能到江南调养,倒是美事一桩。臣有萧王爷同行,哪个敢来作死,抓住砍了便是。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