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带着工厂穿民国 第4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些人全都面黄肌瘦,个头也很矮,跟骷髅一样。这个壮汉在村子里算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这些人的目光大多数都集中在秦无双一人身上。没办法,她实在太奇特了。不仅剪着齐耳短发,而且穿得也奇怪。听说那是洋人才穿的衣裳。
    这些人看她的眼神并没有情1色,但秦无双还是被他们看得发毛,她努力忽视这些人,扭头打量这个村子。这附近的房子几乎都是一个样儿:土坯房和茅草顶,有瓦顶的人家寥寥可数。
    她正在观察这个村子里,突然那有瓦顶的那家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从外面蹒跚走出来。
    秦无双不太会看这年代的人。就比如苏锦绣,她一开始以为苏锦绣三十多岁,后来才知人家才22,比她还小四岁呢。
    这位老人头发半白,走路一瘸一拐,精神却很抖擞。
    壮汉冲老人拱了拱手,叫了声“爹”,随后就扶着他走到秦无双面前。
    老人将拐杖递给壮汉,冲秦无双拱了拱手,“在下是张家村的族长。让孩儿将您请来,失礼了。”
    秦无双摇头,“没什么失礼的。老人家有话要讲?”
    老人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她进去再说。
    秦无双来都来了,也不怕这几米距离,点了点头,迈着步伐走进去。
    苏锦绣和小华小乐也跟进去。
    老人和壮汉进了院子,随后村民们一窝蜂挤了进去。
    秦无双被老人请到一张椅子上,老人坐在她对面。
    秦无双是个急性子,再说她还没吃饭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刚想开口让对方有话快说,就听壮汉道,“爹,我们留人家吃饭吧?”
    老人颔首,“你去让你婆娘准备。做点好的。”
    秦无双不习惯在乡下吃饭。主要是他们精心准备的好菜,可能还不够她平常极为普通的一顿饭,所以她摆手拒绝,“不用了。谈完事,我们回去再吃。家里留着饭呢。”
    她肚子有点饿,从包里取出一块糖塞进嘴里。
    就这一块糖,也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它。秦无双已经学乖了,不再大方,装作没看到,看向老人。
    老人轻咳一声,想问她是不是收猪。
    秦无双刚刚就猜到这件事。她来乡下的次数并不多,每次都是为了猪。
    “你们村有猪吗?有的话,我也收,价格也按照金银村的给你们。”秦无双不等他们问话,竹筒倒豆子全说了。
    她这话也在表明金银村不算特殊,只是因为它离城里近。
    众人面上一喜,但是紧接着又懊恼起来。
    老人却摇头叹息,“现在家家户户都难,人都吃不饱,还真没有几家养得起猪。我想问的是给你养猪。”
    秦无双总算弄明白了,“你们也想养猪?行啊。我出猪崽,你们每家领200斤苞米。到了年底,咱们称重,去除仔猪的重量。剩下的重量咱们翻四倍。再减掉我付给你的200斤粮食。”
    村民们不懂算账,听她说了这么一长串,大家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老人有些歉然,“村民们没读过书,不识字。您请担待些。”随即让她举个例子,这样能说得更明白。
    秦无双颔首,“猪崽是30斤。我先给你们200斤苞米。猪养半年大概是200斤,当然200斤苞米肯定不够,一般喂养都是翻2.8倍,也就是剩下的360斤粮食,你们要自己加麦麸和米糠以及猪草。出栏后,200斤去掉30斤就是170斤。翻四倍就是680斤。之前我预支了200斤苞米给你们,我再给你们480斤苞米。相当于你们半年下来,赚了120斤苞米,你们自己算算,划不划得来。”
    村民们只是不识字,但不是傻,当即有人反驳,“哪有猪能长到200斤的。以前我们家富裕的时候,好吃好喝全紧着它,一年到头也才一百来斤。200斤的猪那是糊弄傻子呢。”
    这话像是一滴水入了油锅,噼里啪啦炸起来,不少人点头附和,“就是。就是地主家的猪也养不到200斤。”
    谴责的目光一道道投到秦无双身上,她淡淡解释,“我那是西洋的品种。200斤是保守估计,一般来说能养220斤。”
    毕竟她抱的猪仔都是30斤,差不多是两三个月。只要再喂四五个月就行。
    村民们似乎不信,秦无双也懒得解释,她更不可能带这些人去她的养猪场亲眼看一看,她站起来,“你们要是不相信,我也无话可说,我总不能逼你们相信吧?要是你们不愿意养或是不相信我,那这事就作罢,我先回去吃饭了。”
    小华也跟着附和,“就是!东家说得对。又不是她逼着你们养,是你们把她请来的。现在还不相信她?那你们叫她来干嘛?”这不是吃饱撑的吗?
    当然最后一句他没说,主要是怕这些村民揍他。
    村民们被她问住了,一个个都不说话,全都拿眼瞅村长,等他开口。
    老人先是训斥村民们瞎怀疑,“东家先给的粮食,还给我们赊欠猪崽,她都不怀疑我们。我们怎么能怀疑东家呢?你们懂不懂规矩!”
    他手里的拐杖重重敲击着地面,村民们似乎很畏惧他,在他扫过去时,一一低下头,不敢再吭声。
    老人又请秦无双坐下说话,满含歉意,“东家见谅!他们都是地里刨食的农民,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子,见识短浅。您出过国,留过洋,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秦无双坐下后,“那倒没有。他们也有他们的不容易。咱们互相体谅吧。”
    老人大概没想到她会这么好说话,心下又是一松,“是啊,现在家家户户都很难,都是勒着裤腰带过日子。我们听您的,您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只要有点钱赚就行。”
    秦无双见他态度这么卑微,反倒不再端着架子了,在这个年代待久了,就越发体会这年代的艰难。百姓找工作难,种地难,活着更难。
    她叹了口气,“既然您相信我,那我也信你一回。您给村里统计一下,有多少人想养猪。三个月后,我会把猪崽过来,到时候每家一头。要是养得好了,下次可以多养几头。第一次就只能养一头。免得生猪瘟。”
    老人站起来,冲秦无双拱手道谢,“这是活命之恩,我们张家村一定会记得东家的恩情。”
    秦无双摆摆手,“别谈恩情,我们就是雇佣关系,我给你们猪崽和粮食是为了让你们替我养猪。要是谁把猪养死了或是粮食吃没了。我要从你们身上扣。一头猪仔成本是三个大洋,不便宜。所以你们仔细着点儿。”
    村民们倒吸一口凉气,显然没想到她的猪崽会这么贵。老人没有说什么,向她保证一定会好好养。
    秦无双示意壮汉送他们回去。
    壮汉没有二话,将马车调头,带他们往回走,半道上遇到车夫和那几个村民。
    将马车交给车夫。壮汉带着村民回了张家村。
    回去的路上,小华有些担忧,“东家,要是他们养好了猪,不卖给你怎么办?”
    这个问题已经不止一次被问,秦无双笑笑,“他们这个村子也不大,最多四十户。要是真不卖,我也就损失猪崽和苞米的钱。但是他们未必能承受后果。”
    小华疑惑,“什么后果?”
    秦无双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看着外面的青山,淡淡一笑。
    又多了一个村子帮她养猪,她的大洋很快就能换成人民币了。
    第43章
    转眼已到七月底,秦无双独自坐着马车回了乡下。
    现在是开始插秧的时候,麦子已经全部打下来了,地里没有了绿油油,农民正弯腰在水田栽稻子。旱地他们一般种玉米、黄豆等农作物。
    拐进一条小道,她的那玉米草依旧长势茂盛。帮她养猪的几个村民正在地里割玉米草。
    秦无双没有打扰他们,直接去了养猪场,换好衣服,到猪圈检查猪的生产情况。
    她的眼力看不出猪有多重,有个村民正好看到她,秦无双冲他招手。
    村民小心翼翼走过来,态度说不出的拘谨。
    秦无双叫不出对方的名字,让他再叫两个人过来。
    村民点头应是,小跑着去喊人。
    几分钟后,十个村民全部过来集合。
    秦无双让两个村民进去,把这个猪圈体型最小的那头猪捆起来,她要撑一撑重量。
    两个村民齐声应是,有个村民拿来绳子过去帮忙。三个人合力将猪捆好,有两个村民拿棍子。
    秦无双买的秤是大称,一根杆子,配个秤砣,这是现代的秤,主要是民国有许多地方的秤是16两一斤,她懒得算,所以直接从现代买了一杆。
    两人合力抬起来,猪嗷嗷直叫,秦无双负责称重,等两边达到平衡,她看着秤杆上的数字。
    “102公斤。也就是204斤。”
    秦无双笑眯了眼,“行。可以出栏了。”
    她让大家把猪给喂好了,再过几天,她把猪卖了,就给大伙发工钱。
    这十个半大小伙子齐齐咧开嘴,纷纷要去喂猪。
    秦无双提醒他们,“这几天可以多喂些玉米草。让它再长长膘。”
    大家齐声应是。
    秦无双一直在乡下待了三天。
    这天晚上,秦无双确保猪已经被喂饱,将大伙召集在一起,“待会儿你们回家帮帮父母吧。现在双抢,每个人都累瘫了。”
    村民们有些迟疑,“东家,只剩下最后一天了,我们不着急,还是等卖完猪再回去吧。”
    秦无双摇头,“我让你们回去就回去,现在家家户户都在插秧,我这猪明天就卖了,今儿也生不了病,不用你们盯着。”
    村民们面面相觑,“行,那我们听您的。”
    秦无双点头,目送他们离去。
    农村的夜晚,到处都是黑漆漆,蟋蟀在田间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儿。远处的村庄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没有半点光亮。
    秦无双摇了摇冰墩墩。
    阎王没有半点不耐烦,“这次是要把那些猪一块穿了?”
    秦无双朝他翘了个大拇指,“聪明!除了猪,再穿点玉米草,其余的不能穿哈。”
    阎王板着小脸,打了个响指,一闪身,她来到了现代。依旧在那个深山养猪场,跟她一块来的,还有那些猪。
    秦无双先是给猪贩子打了一个电话,让对方过来收猪,然后给上次过来送仔猪的养猪场老板打电话,问他还有没有仔猪。
    对方被她问懵了,“一周前才送的五百头不够你养的呀?”
    秦无双愣了一下,看了眼手机,可不是嘛。现实世界才过去一周啊。她这些猪都养大成人了。搁谁不得吓死。
    她想了想,不敢再找这人定仔猪,免得露馅,于是就撒了一句小谎,“我这不是想问问猪的行情嘛。就怕猪掉价啊。你说我砸了那么多本钱。”
    对方一听,也笑起来,“放心吧。现在仔猪行情还是那个价。你天天去市场买猪肉,应该能知道啊。”
    “我不爱吃猪肉,好几天没买了。”秦无双跟他闲聊几句,就挂了电话。打算卖完猪,再去别的养猪场定仔猪。
    她闲着无聊,将一块穿过来的玉米草扔到猪圈,让猪吃个饱。
    也就过去一个小时,猪贩子来了。
    还是周清带着另外两个青年,两人从车上下来就抱怨,“你这地方是真难找啊。跑深山老林来养猪,你一个姑娘家也不害怕?这胆儿真大啊。”
    说深山老林有些夸张,但这地方的确很难找,荒郊野岭的,一入黑到处都是树林的黑影,怪吓人的。秦无双能不怕吗?她打着哈哈,“跑深山里养猪,不用担心生猪瘟啊。”
    周清一愣,点了点头,“那倒是。猪只要不生猪瘟,那就稳赚不赔。猪价就是跌得再狠,也只是磕点皮,不用伤筋动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