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1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但那一天她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萧建听了不吭声呢?现在才知道他被改封了一个从事,这就太不对劲了。
    如果朝廷冷不丁封个徐州牧来下邳,甚至不需要刘备自己开口,二爷三爷就能给他表演一个先斩后奏,拎着这位徐州牧的人头去见大哥,然后被大哥一顿痛骂,再哭着厚葬这位倒霉蛋。
    权力的游戏就是这么血腥,甚至在经历过董卓之乱后,连她都被拉低了一点道德下限,觉得祸不及家人就算有节操的。
    ……跑题了,总之就是,刘备派田豫去接管萧建的地盘,派太史慈去臧霸的地盘上插一杠子,然后给她这位太岁空降过去镇场子,臧霸输了一筹忍也就忍了,萧建怎么连声都不吭?
    田豫听了这话便微笑起来。
    “将军以为,萧建统领琅琊?”
    “是啊。”
    “因此琅琊上下皆从其令?”
    “……不然呢?”她问道,“他之前既然是琅琊相,难道有人不听他的命令吗?琅琊王吗?”
    两个人看起来都不太乐意吭声。
    但最后还是田豫回应了她。
    “将军对琅琊真是不上心啊……”他说,“莒城残破,民不满千,萧建屯于此,岂能统领琅琊?”
    她想了一会儿,“琅琊郡治何处?”
    “开阳。”
    ……她隐隐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这也是汉末时局崩坏的一个佐证:这群地方官要么是当地士族出身比如下邳陈氏,有门阀支持,要么是军阀自带兵马如臧霸,有那群泰山寇小弟在,你封不封他东海郡守他都占了这块地盘。
    而两不沾的朝廷官员就相当难,远的比如说刘表刘繇,需要动用各种手腕,两面三刀挑拨离间拉一派打一派什么阴谋诡计都用上,才能挣到一块地盘;近的比如说萧建这位琅琊相,管着琅琊的地盘,但整个人困守莒城,政令出城就无效了;不远不近的比如说……北海孔融,被贼寇围城时,只有太史慈一个人出城去求救兵,整个北海国就跟没这么回事似的,任由北海城形势危如累卵,都在吃瓜看戏神游天外。
    “这两郡如此棘手?”
    “将军本部兵马只有两千,守一城无虞,督两郡却难了些,除非将军能收复人心为己所用。”太史慈说道。
    她想了一会儿,“东海的豪强世家中,谁比较有名气些?”
    “自然首推东海糜子仲啊!”太史慈想也不想地说道,“糜家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岂是虚谈?”
    ……这么有钱?!
    她严肃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糜竺先生曾与我说,他想将弟弟送来我这里历练……”
    两个人眼睛都是一亮,“将军须得用心拉拢!糜家既然有心襄助,将军在东海必可事半功倍!”
    ……真的?她习惯性想挠挠头,又赶紧将手收回来。
    “那琅琊呢?”她问道,“琅琊形势又如何?”
    “琅琊战乱,士族南下避祸,”田豫说道,“若说士族……”
    “诸葛氏?”
    陆悬鱼忽然想清楚她要做什么事了。
    置物架上放着许多小匣子,分门别类,里面装了她的各种杂物。
    她起身到置物架旁,没有花很久时间去回忆,便精准地拿出了那只匣子,回到两人身旁。
    “你们看看这个。”
    这是一把制造得十分粗劣的玩具弩,她拿出来后,田豫和太史慈都面露疑惑,不明白她这是在做什么。
    但当她将匣子里那把筷子塞进去,按动机扩,噼里啪啦地飞出来五六根,落在这两人身旁时,他们的神色立刻变了。
    “这是何物?为何能发连弩?!”
    陆悬鱼踌躇了一会儿。
    “现在正缺人手,我总得想个办法,”她说,“琅琊诸葛玄现今应当在刘表处,他南下避难时,我曾见过他一次,若能将他那一家子都带回琅琊,我这里便有了助力。”
    天气将要转凉时,陆悬鱼带着田豫、太史慈,还有她那两千本部兵马,以及人数不及五百的健妇营,离开下邳,出发去了琅琊。
    莒城是萧建的,开阳是臧霸的,她的兵马便暂囤于琅琊阳都,东邻莒城,西有沂蒙山,北面隔了沂水便是青州,算是边境地带,正适合她屯兵。
    在曹操屠徐州时,阳都人已经跑了一波,现在虽然逐渐有人回来,但人丁还是稀少,城中十分萧条,本地士族只剩下稀稀落落小猫两三只前来迎接。
    ……但她入城的这场晚宴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特别,特别,特别的热闹。
    首先臧霸特地从开阳跑了过来,态度特别友好热情,带了些钱帛和牛羊美酒过来,给她这位新搬来的地头蛇道贺。
    除了以上那些礼物之外,他还带了一样很特殊的礼物。
    这是个年轻人,要测骨龄的话,年纪可能不超过二十岁,因为臧霸重点强调了一下。
    “从弟尚未成家,但男儿志在匡扶社稷,怎能考虑儿女事!”臧霸大声说道,“送来将军帐下以供驱策!”
    她上下打量了一番。
    ……是个小号臧霸。
    ……意思就是说,这是个身材高大,一身戎装,浓眉大眼国字脸,胡须极其浓密的壮汉,只有那张脸稍微年轻了一点点,不然她说什么也不相信这人还没到二十岁。
    这位壮汉生如洪钟,一开口整个中军帐都跟着轻轻地抖了抖。
    “愿为将军执戟,略壮声威!”
    她感觉自己的脸笑得很尴尬,“帐下正缺这般豪杰!宣高如此,我当何报啊?”
    “能跟随将军这样不世出的名将,岂有他望呢!将军休过谦!”臧霸豪爽地说道,“来日光耀门楣事,我便都托付在将军身上了!”
    ……她就特别不擅长这种疯狂吹捧的场合,正在悄悄用脚抠地时,帐外忽然有亲兵跑了进来。
    “将军,下邳有信至!”
    “快拿来我看!”她欣喜若狂。
    “还有一位使者!”
    “一并请来!”
    于是帐外走进来一位青年,青布头巾,细布直裾,脚下方履,特别标准的文士模样。
    也是二十岁左右模样,一见到她就恭敬行礼,她连忙止住了。
    “叔友何来?”
    “正为送信而来。”陈衷笑眯眯说道。
    ……这位是熟人,陈珪的侄子,陈登的从弟,跟着陈珪学经典,也跟着陈登吃生鱼片,偶尔也跟她一起被老师罚站挨骂。
    她招呼了一声,打开了这封信。
    信是陈登写的,大意是:这是我家三弟!你见过的!侍立师长终日不倦,品行很好!又无家室所累!阿兄我瞅着你身边没有几个自己人,国让又被封去琅琊了,不如让他来做你的主簿吧,他粗通诗书,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他就近教你,也省得我时时从广陵挂念于你!一定多保重!
    她看完之后,感动极了。
    “还是阿兄心疼我啊。”她说道,“叔友辛苦!”
    “能在将军帐下历练,谈何辛苦!”陈家三弟一脸坚毅地回道。
    臧霸和小号臧霸飞快地互相看了一眼。
    “若在阳都城有什么住不惯的地方,你也一定要告诉我,”她丝毫没有察觉,还在继续往下说,“元龙兄将你托付给我,我一定要照顾好你的!”
    帐中好像传出了一声轻轻的“哼”。
    ……也可能是她听错了?
    “将军督两郡军事,事务繁重,岂能为琐事而累呢?”臧霸笑眯眯地说道,“我那开阳城修缮得不敢称壮丽,却也还能住人,叔友贤弟也可去我那里暂居。”
    “阳都历经战乱,确实稍逊开阳,将军若当真有此心,何不请陆将军同去呢?”陈家三弟一脸纯良地问道。
    臧霸的笑容滞了一下。
    ……这个气氛,好像有点不对劲?
    “将军!”有小兵跑了进来,“郯城有信使至——!”
    ……这个气氛,确实不对劲。
    当她来到阳都之后,远至广陵,近至开阳,徐州的各路世家豪强都纷纷送信过来,表示仰慕她的威名,想要送家中子侄来帐下投效。
    这些子侄有文的有武的,统一特点是……
    他们全都没结婚。
    ……这可太奇怪了。
    一整天的时间里,她收了四五个送来的人,以及五六封准备送人的信。
    这个不对劲的剧情直到一位新客人的到来,到达了顶点。
    那位客人是将至夜里时入城的。
    因他要入城,城门不得不延缓关闭,从天色昏黄直到月亮爬上夜空,他带来的仆从还没有走完。
    先是手持火把的仆役,而后是骑马佩刀的健仆,再然后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婢女百人,队伍里又有工匠数十人,厨子数十人,马车数十辆,外加数不清的牛羊骡马,这长长的队伍因为火把而在夜里成为了一条蜿蜒数里的长龙。
    这样夸张的队伍,非是哪一路诸侯的兵马,而只是为送一个人过来——她就这么站在城门口,呆滞地看着这一幕。
    这个少年穿着锦袍,脸上扑着厚厚的粉,腰带上叮叮当当挂了十余串的金玉饰物,在火光下璀璨生辉,看得她移不开眼睛。
    “将军,”这个把脸涂得一片惨白的少年从那辆铺了极厚垫子的马车上下来,也带着浓厚的香气飘了过来,“阿兄要我来将军帐下效力……将军?将军?”
    东海糜芳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只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第170章
    下邳的糜氏宅邸里,一位年轻女子正缓缓从廊下而过,她大约二十岁出头,容貌秀丽,青色曲裾外,套了件灰色罩袍。那罩袍颜色朴素,上面也没有什么纹理,只是十分轻薄,远望如烟雾一般,缭绕在女子周身,偶尔一阵风起,飘飘洒洒,仿佛高山上拂过的一朵云,轻妙无比。
    这是十分难得的绢绡,轻华之处可比蝉翼,因此价值也十分不菲。时逢乱世,这样的布料更加难得,莫说寻常士族难得一见,便是那些阀阅世家的女眷也不舍得这样日常穿着,它更适合在夏日里穿了出去,
    但糜氏女却拿它当做日常的穿搭,这样随意地穿过一条长廊,走到了兄长那间客室的门口。
    糜竺自账册上抬起头来,略有些讶异。
    “阿沛何来?”
    “为小弟而来。”阿沛语气平和,步伐不疾不徐,话语里却带了一点责备意味,“阿兄如何能将小弟送去阳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