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皇后每天逼朕营业 第1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早上好,还有一个星期就过年啦~
    第152章 风筝动特殊差事
    二月十二那天, 幼帝大婚。
    长公主与白敬朝一大早就进了宫,张四闲着没事去花园里寻立夏, 他好久没去花园了。
    立夏年前比较忙, 因为过年期间要在府里摆放很多花儿。这几日府里需要的花少,但眼见着春天要来了,她得把花园子里的花多检查两遍, 等过一阵子天暖和了,长公主可以到园子里来赏花, 办酒席。
    听说张四来了, 立夏拎着手里的篮子迎了出来:“大哥来了。”
    张四双手背在身后:“这几日怎么样?”
    张四不常来寻他,他住的地方男人多, 立夏就更不会去了。
    立夏脸上带着面纱,听见张四问她, 她对着张四一笑:“我好得很,大哥等一会子, 我给你做了两套春衫。”
    说罢,立夏拎着篮子回了住处,很快拿来一个包袱,里面是两套衣服。府里正常是不允许男女这样私相授受的, 但二人是结义兄妹的事情在白敬朝那里过了明路, 张四现在在府里权力也不小,且他耳听八方,谁有点私密事儿都逃不过他的眼, 寻常管事谁也不敢得罪她, 干妹妹给他做两身衣服, 多大个事儿。
    张四接过包袱:“妹妹受累了, 这几日好好歇歇, 过几日再劳烦你帮我出去递个消息。”
    立夏点了点头,然后忍不住问道:“大哥,你做的事情都很危险吗?”
    张四微笑道:“危险也要做,富贵险中求,我还想过几年回老家呢。”
    立夏哦一声:“那我这几天不出去,过几天我要去买一批新的小苗,不过可能要带人一起去,送消息方便吗?”
    张四想了想之后道:“也可以,这次你换个地方,去给我买一坛酒回来。”
    张四又告诉了立夏一个新地点和新的交接方式,立夏复述了一遍后他才点头:“那我先走了,春天还凉着呢,你这夹袄太薄了,当心着凉。”
    留下这句话他就走了,立夏看了看自己身上的夹袄,这是她新做的,虽然有点薄,但确实好看。她觉得自己穿上这一身特别好看,忍不住今日穿上它去了花园子,没想到张四会过来。
    立夏火速回去把衣裳换了,继续打理花园里的花草。
    今日满城都热闹,帝后大婚,老百姓都走上街头看热闹。整个皇宫里喜气洋洋,孙太后脸上的笑容都没断过。
    就在宫里热热闹闹的时候,北地的贺礼终于到了京城。这次押送贺礼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六郎柳文胜。
    柳文胜压着贺礼直奔宫门口,他懒得去礼部。他身上官位不高,京城这帮人眼睛都长到头顶上去了,去了礼部还要看人脸色。
    他是来送礼的,又不是来讨下贱的。
    宫门口的守卫立刻拦着柳文胜,柳文胜一点不怯场,也不下马,就在马上大喊:“臣柳文胜,代秦王殿下来送贺礼,恭贺陛下大婚之喜。”
    孙太后能不知道柳文胜今天到京城嘛,她当然知道,但她假装不知道,也不让鸿胪寺和礼部迎接,准备下一下谢景元的脸。
    哪知柳文胜跟谢景元混久了,沾染了他的土匪气息,直接在宫门口喊了起来。
    宫门口的侍卫为难的要死,关系到北地,谁也不敢轻易做主,侍卫立刻派人飞奔去禀报。
    没过多久,宫廷里出来人与柳文胜交接。
    来人非常倨傲:“你是何人?”
    柳文胜哟一声:“蒋大人,不认得我了?我是六郎啊,表哥表嫂大婚的时候,您还夸我少年英才呢。”
    蒋大人正是蒋氏的兄长,听见柳文胜这话,他顿时如泄了气的球一般小声骂他:“你送礼就送礼,何故在宫门口大喊大叫。”
    柳文胜还是没下马:“蒋大人,那我该去哪里啊?我听说以前王爷打发人来送礼,礼部的老爷们爱答不理的。我好歹也算名门出生,不愿意去受那鸟气。正好今天陛下大婚,我来讨杯喜酒喝。等我回去后也好跟我们王爷表白一番,说蒋大人很懂礼,还请我喝酒呢。”
    蒋大人气得胡子直翘,但他又不敢把柳文胜怎么样,只能气闷地收下了东西。
    “你自己去驿站吧,宫里不是随便能进的。”
    柳文胜啧啧两声:“真不让我进啊?”
    蒋大人有些不耐烦,头先蒋氏带着女儿跑了,他差点被砍头,这回好不容易走了孙家的了路子保下一条命,恨不得离北地这些人十万八千里远。刚才上官让他来迎接柳文胜,他心里揣测可能上头不愿意见到这小子,故而语气不大好。
    柳文胜自然不稀罕他一杯酒,调转马头就走,也没去驿站,找一家酒楼,请大伙儿吃了顿饭,然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京城。
    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京城。张四作为长公主府专管刺探消息的人,消息比所有人都灵通。
    他仔细分析者当前的局势,白敬朝近来动作频繁,他手底下几个大将都摩拳擦掌,看样子是真的要动起来了。他要想办法把朝廷的作战策略传递过去,若是可能,能跟着白将军去战场就好了。
    要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以命换命也不是不可以。
    可张四知道,一旦自己主动暴露,那只有死路一条。
    他心里有些焦躁,他还没看到过孩子。若是自己死了,他们母子两个一辈子要怎么办。全指望王妃,不可能时时都周全。
    就她的性子,就算受了委屈也不会说,肯定会憋在肚子里。
    张四感觉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这么艰难过,他忽然能体会裴谨言现在的淡然。他当初也经历过这种两难的境地吧,不管怎么选择,都时刻要丢命。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最后苟活下一条命,任谁都会淡然起来。
    张四摸了摸自己的胸口,可惜自己没有裴大人的好命,这颗心是长在左边的。
    张四看着自己断掉的左手小拇指,继续坐在那里思考问题,无论如何,一定要跟着去战场,其余的事情到时候随机应变。
    就在张四左右为难的时候,秦孟仁正在宫里跟孙太后商议事情。
    孙太后今日娶媳妇,穿着隆重,本来她不打算今日说正事,但柳文胜的到来让她警醒起来,北边那个土匪最近正在屯兵,说不定有什么动作。
    孙太后把诸位重臣都叫到了上书房,问过了现在兵马数量,还有国库里的钱能支持打多久的仗,包括各位将领都能担任什么职责。
    为了防止这些人骗自己,孙太后提前都做了些准备,见他们说的大差不差,她才放他们走。
    等到屋里只剩下一个秦孟仁,孙太后这才放松下来:“你说,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
    秦孟仁规规矩矩地站在一边,自从这次回来,他在孙太后面前一直十分守礼,没有任何不轨举动。不管议事到多晚,秦孟仁都要回家。
    虽然柳文惠跟他依旧是邻居,但不妨碍他开始“恋家”。
    听见孙太后问话,秦孟仁没有接话。
    孙太后看向秦孟仁:“秦大人觉得哀家该行动了吗?再不行动,哀家就要老了。”
    秦孟仁这才开口:“娘娘想动吗?想动随时都可以,但臣要告诉娘娘,不管是我们还是谢景元,双方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将对方一举歼灭。这一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孙太后笑一声:“秦大人是年纪大了吗,怎么也畏手畏脚起来,以前你可是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
    秦孟仁本来微微垂着的眼帘抬了起来:“臣不是要拦着娘娘,是想让娘娘仔细些,北地不像晋王,他们已经有了跟我们一模一样的朝廷,文臣武将个个都盼着打仗。反观我们这边,个个都想歌舞升平过日子,甚至想着以后就跟北地划疆而治。”
    孙太后见秦孟仁说话这样客气疏离,心里有些气闷,可她又拉不下脸来去贴他。
    难道他是嫌弃我老了?
    孙太后五十多岁了,秦孟仁三十岁,这样一比起来,她是有点老。
    前几年她保养得好,还看不出来差别,但人一过了五十岁,保养的再好也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孙太后转移了话题:“你家哥儿怎么样了?”
    秦孟仁脸上终于起了一丝微笑:“多谢娘娘关心,他很好,读书很用功,就是跟臣不大亲热。”
    孙太后说起孩子话就多了:“小孩子嘛,你多陪陪他,他慢慢就会跟你亲近起来。”
    秦孟仁继续笑道:“所以臣不管忙到多晚,每天都要回家看看他。”
    孙太后点点头:“应该的,他娘不在了,你肯定要多照看一些。说起来,你家里空荡荡的,要不哀家给你指个好姑娘吧,总不能一直一个人,你家里那个妾听说也不大奉承你。”
    秦孟仁的笑容淡了起来:“多谢娘娘,臣暂时还没那个心思,雅兰去世还不到三年呢。娶个年轻姑娘放在家里,臣一向话少,怕是跟她说不到一起去,何苦耽误人家。”
    孙太后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没事了,你回去吧。”
    秦孟仁拱手告辞,但他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孙太后居然一口气给他赐了六个美人。
    看着院子里一排的美人,秦孟仁面沉如水,片刻后对丫鬟道:“让三妹妹给她们安排住处。”
    秦孟仁看都不看一眼那几个美人,但这事儿还是如风一样传遍权京城,没过多久,连身处镐京的谢景元都听到了此事。
    谢景元跑回去跟柳翩翩分享这个消息:“你说,他们两个是不是闹别扭了?孙太后这个老娘们真是小心眼,就算是自己的小情人,你也不能这样折辱他啊。哈哈哈,我估计秦孟仁肯定要气个半死。但他这个伪君子自然还要装个君子样,说不定还要去谢太后娘娘恩典。”
    柳翩翩也笑个不停:“本就是不轨之事,趁机断了有什么不好,怎么孙太后还一幅舍不得的样子。”
    谢景元啧啧两声:“这秦孟仁也是个狠人,前两年到中州,身边一个人都没有,现在回京城,还是继续当鳏夫。你说,他会不会跟容恩一样?”
    柳翩翩一口汤差点吐出来:“你不要胡说八道,让外人听到了看不笑话你。”
    谢景元一撇嘴:“笑话我我也要说,肯定是这个伪君子不想跟孙太后好,孙太后不乐意了。他以为孙太后是谁,他想招惹就招惹,不想跟家好了就甩手不管,想得美。”
    柳翩翩见他兴致勃勃,忍不住问道:“你又想做什么?”
    谢景元眯起眼睛笑,眼里都是狡黠,柳翩翩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坏主意。
    果然,谢景元张口就是坑人:“我准备给孙太后送几个美男,正儿八经的良家子,不是小倌。秦孟仁嫌弃她老,这些小美男们不会嫌弃她的,保管给她伺候的服服帖帖。”
    谢景元说到做到,还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卫清和。
    卫清和为难死了,他头一次接到这样的差事,有些举棋不定,出门去找星辰。
    星辰已经搬到了前院,她现在要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躲在后院里十分不方便,她主动要求搬到前院去,就在卫清和公房的隔壁占了间屋子,把自己的东西都搬了过来,每天忙到天黑才回家。
    既然做官了,星辰抛弃了所有女子的矫情和羞涩,大大方方地跟一群男人一起共事。她连裙子都不穿了,在禀报柳翩翩后,她制定了女官们的官服。上面绣的补子跟那些男人一样,就是颜色有所不同。
    她这个品级,衣服和卫清和一样,就是下摆略微长一些,卫清和是天青色,她的是梅红色。她虽然没跟那些男人们一样戴个帽子,头上的首饰也非常简单,只有一根简单的玉簪,耳朵上也是简单的玉坠。
    当差期间她从来不化妆,素面朝天,但也遮盖不住她的出色容貌。
    二十九岁的星辰依旧美的动人心,卫清和站在门口看了两眼后才敲了敲门。
    星辰从案桌上抬起头,对着他微微一笑:“卫大人来了。”
    卫清和被她笑得有些眼晕,他很快抬脚走了进去:“陈大人,到了吃饭的时间,你怎么还在忙呢。”
    王府里管午饭,星辰经常忙得忘了时间,卫清和亲自去取饭,顺带还把她的饭带了过来。
    按理来说他一个副长史,哪里还需要他去取饭,多的是人想给他送过来。但卫清和就要自己取,大大方方地把星辰的饭也带过来。
    渐渐地,底下的属官们都看懂了卫清和的想法。一群人背地里偷笑了一回,开始给卫清和行方便。只要卫清和去星辰的屋子,众人都会找理由离去。
    星辰刚开始不让他带饭,但他每次都能踩着时辰赶在她前头跑去厨房。
    卫清和没事儿人一样将饭菜摆在旁边的小桌子上:“陈大人快来,饭菜要凉了。”
    星辰只能放下笔,走到旁边的洗脸架旁边洗洗手:“卫大人可是有什么事情?”
    卫清和等她坐下后才道:“我有事请陈大人帮忙。”
    星辰点头:“卫大人请说,你帮我指点平安的功课,我一直都没好生谢你一回。”
    卫清和笑得春风和煦:“都是小事,陈大人不必放在心上,平安这回得了案首,我这半个先生出去脸上都有光。等再过几年他中了解元会元和状元,陈大人不仅能做官,还能封诰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