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17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而对于唐朝的人,他们习惯了用“亿”“兆”这些数字,在他们感知里,这就相当于山鬼说——
    “一,一千五百万两白银。”
    “二,二千二百万两白银。”
    “三,二亿二千三百万两白银。”
    “四,八亿两白银。”
    “五,十一亿六千万两白银。”
    “多、多少?!”裴矩根本没办法保持镇定了,眼珠子几乎要脱眶而出。
    作为民部尚书,他给李世民管国库,终日和财富打交道,可以说,是在场人群中最能深刻意识到,这到底是多么大的一个贪官。
    哪怕是选择里最少的一经五兆两白银,放在大唐,也几乎是整整半年的国库了。
    虞世南镇定地问:“不知那贪官和珅所在年代,米价如何?”
    青霓瞅见他的手抖了一下,显然也并非表面那么镇静。
    系统赞叹:“他还不错嘛,还记得问物价,是想借此知道,钱有没有贬值吧?”
    青霓也是如此认为的。
    “米价么?十五文钱一升。”
    虞世南对市面米价不了解,他看向裴矩。
    裴矩看向下属——负责京市交易之事的金部郎中,韦奉先。
    韦奉先道:“大唐现如今一升米二十五文。”
    青霓知道,这价格还算是好的,像历史上这会儿,各地灾情遍起,百姓活不下去卖儿卖女时,米价高达一升米七十五文。
    虞世南表情凝重起来。
    也就是说……没有贬值,十五文钱能买一升米,清朝的钱甚至比大唐的开元通宝还有价值。
    换而言之,和珅贪的钱,非常有价值。不论是一经五兆两白银,还是十一垓六经两白银。
    虞世南回想起那五个选择,麻了爪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个。
    他是个文人,问他文学方面他能娓娓道来,多面分析,问他钱财方面,他实在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后面三个数字太夸张了,从前面两个中选一个?
    不不不。
    万一是后世更为发达,和珅当真能从官员和百姓身上剥削来那么多白银呢?离大唐隔了三个朝代,发展到什么高度也不为过。
    那……从后面三个中选一个?
    也不对,万一山鬼就是猜中了他这个思路,故意说几个明显夸张的数字,诱他进陷阱呢?
    虞世南只纠结了一小会儿,便笑着承认:“某判断不出来哪个选择正确,如今是四月,便胡乱选个四吧。”
    山鬼露出可惜的神态,“真遗憾,你们没有解析听了。”
    虞世南对自己的运气并没有抱过多期待,他还开玩笑:“可惜,这道题若是能让齐国公来猜便好了。他运道好,这点,某不如他。”
    笑声四响,冲淡了答错题后的遗憾。
    李世民揶揄:“辅机,听到了吗?下一局你争取拿到彩球,撞一撞,为大唐撞个大运回来。”
    长孙无忌调侃回去:“说不得臣的运道会让臣一直没拿到彩球呢?”
    “当真如此运道好?”
    说话的不是李世民。
    长孙无忌听到这声音,面庞发僵,目光投过去,见到山鬼玩味地一笑。
    长孙无忌没有找到详细的词汇来形容自己此刻的感觉,如果他是现代人,这时候就会心里骂一句——
    艹,装逼翻车了。
    李世民给大舅子解围,顺便问出:“不知正确选择是哪一个?”
    没有解析也没关系,他挺好奇那贪官贪了多少的。
    山鬼意味深长地瞧向他。
    李世民冲山鬼举起茶杯,飞快地眨了一下眼。
    山鬼:“答案是一,一经五兆两白银。”
    数目最小的那一个。
    山鬼好像想起什么,似是随口说出来,“是清朝国库三个月的收入。”
    祂坐在那儿,竖起三根白嫩的手指,笑脸盈盈。
    李世民失声:“国库三个月的收入?!”
    单单说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出于时代差距,李世民没有太大感觉,但是,用国库对比,他一瞬间体悟到了这贪官究竟有多贪。
    那可是一整个国家,朝廷所有子民的供养啊!
    而且,只是抄家抄出来的财物,当官三十年间,那和珅必然花销不少!
    国库三个月的收入……
    李世民望着自己的大臣们,眼神千般温柔,万般专注,又带着丝丝期盼:“你们之中有贪墨的人吗?”
    大臣们:“……”
    艹!
    他们就知道,山鬼哪会有什么随口一说!祂的心眼咕噜噜冒着坏水!
    李世民咳嗽一声,“诸卿切莫误会,朕只是担心贞观也出一位盛名的贪官。”
    大臣们:“……”
    呸!你看着我们的眼睛都绿油油了!
    第169章 守城京师
    “差不多该聊点别的了。”青霓脑内对系统说。
    “诶?为什么?”
    “山鬼喜欢看人提心吊胆, 能让大臣提心吊胆的只有政治方面,但再问下去就会让他们脱敏,现在的感觉刚刚好。”
    “所以你要停止游戏了?”
    “对。”
    “那样不会太明显了吗?”
    “所以我要换种方式,换种山鬼会用的方式。”
    一边说着, 青霓便一边看向李世民。
    山鬼忽然咧出一个无比恶劣的笑容:“是不是很喜欢宋朝?”
    李世民诚实点头。“听上去这个朝代很好。”
    又有钱, 又能打击世家, 还能让百姓过得特别好,这简直就是他的梦中情朝啊!
    想要!
    “我来给你说一说这个宋朝?”
    “好啊好啊!”李世民的期待几乎要从眼里溢出来。底下大臣也开始抱紧自己的瓜,尤其是某些臣子, 畅想起自己——士大夫,与皇帝一同掌权的愉快场面。
    上至皇帝, 下至百官,无人不期望着山鬼接下来的话。
    山鬼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发出“嗒嗒”的声音。祂明显在沉吟——或许在思索, 什么样的情形能给予他们重大打击。
    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做好了准备。
    生在武德充沛的大唐, 他们根本想象不到有一个朝代——
    “这来自你们凡人后世的总结。”山鬼幽幽地说,“强汉, 盛唐,悍元, 刚明, 唯宋,以弱称之。”
    山鬼说的时候很平静, 语意还带着调侃的上扬。马甲之下,青霓就差咬着牙说了。
    哪怕她知道制度和时代无关,和统治者有关, 李世民本人更是马上皇帝, 绝对做不出重文轻武到变态地步的事, 可是,还是得提个醒,这个世界李世民之后的皇帝是谁还不清楚呢,万一性格比较弱气,比较拉胯呢?
    得打个预防针。
    “弱宋?”李世民根本无法理解,“有钱还能怎么弱?我要有钱,给所有军队都备上精刀坚甲,粮草管够,地盘随便打,能打下来就给军功,赏爵位。百姓故土难离,砸钱!人口不够,砸钱!生一个小孩奖励一头猪,养到三岁,奖励一头牛,养到七岁,再赏,到了十岁,送去官学,又有赏!”
    有钱,什么不能干?
    “就是太有钱了啊。”山鬼笑眯眯,“有钱过头,他们对于外族入侵,从皇帝到大多数臣子都秉承着能讲和就不打的原则。”
    李世民懵了,“为什么不打?”
    他们唐朝刚立国时也有过和突厥讲和的时候,但那是因为外忧内患,中原尚未统一,一大堆势力要对军,讲和稳住突厥是战略方针,“宋朝不是有钱吗?有钱就有军备,有粮草,为什么不打?”
    有军神之称的李靖猜测:“是否宋朝因着文风盛行,没有好的武将?”
    文官不服,“文臣也能领兵啊。文人难道就不以将立功为荣?班超投笔从戎还是佳话呢!我现在就上马弯弓搭箭给你看看信不信?”
    信信信,这时候文人还没丢君子六艺,拎把剑就能和武官对砍。
    不过,宋朝文臣也有不差的。青霓就记得,比如那北宋的王韶,打败了吐蕃,比如那北宋的章惇,平定了五溪。
    可惜,大众知名度最高的,还是宋朝的驴车漂移,宋朝的靖康之耻,以及宋朝的莫须有。这几个操作,直接把宋朝在路人心里印象定得死死的。
    “宋朝当然有好武将。”山鬼不紧不慢地说,“有的还不比你们差。”
    青霓从记忆里扒拉几个事迹——
    “比如一个叫王禀的,明知没有援军,孤城,不到两万人,其中还有六旬老人,抵挡数万军马二百五十五日。”
    “比如一个叫韩世忠的,八千人困十万人达四十八天。”
    “比如一个叫孟珙的,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