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29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佞臣进化手册 作者:照水燃犀

    分卷阅读295

    殿时特凿的陛级、守门之虎贲卫士三千人、彤弓玄弓、可任意诛杀罪人的斧钺、祭礼所用的,以稀见的黑黍和郁金草酿造的香酒。

    蔡伦一样一样地报着名字,小黄门们井然有序地随着他的语声,将东西搬到窦宪面前,赐给他。

    窦宪掖着手恭候,朝臣们也神情肃穆地旁听着。

    刘肇看着,几乎觉得荒唐。忍不住冷笑了几声。

    这笑声骤然响在殿中,异常刺耳。大臣们本就不满他一直沉着脸,何况都还没忘记申太妃蹊跷的死亡,如今都有些不悦。一场加封典礼就这样在各怀心思的沉闷氛围里结束了。

    刘肇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连一刻都没有多呆,立刻就站起了身,跑回了内宫。

    好几位大臣上前来安慰窦宪,“王爷别往心里去。”

    他苦笑了一声,“哪里敢呢?其实我现在心里很后悔。这样加封为王本就受之有愧,何况陛下他......”

    众人见他把话断在了这里,很明显是在后怕,不由地互视了一眼,不约而同想起了有关申太妃之死的流言。

    一行人心照不宣地改而说起无关紧要的话,一路出宫——今日窦宪行事很温和,走在最前面,亲自送着大臣们出去。

    在快走到宫门处时,忽然,外面传来一声,“侯爷!”

    朝臣们中,有认识眼前这人的,是曾来京述职的敦煌主簿黄朗。

    见他风尘满面,头发一缕一缕地打着结,身后又带了近千人,不由地奇怪,问,“你来京师做什么?”

    黄朗咧嘴笑道,“听说侯爷进爵为王,我带着人来恭贺侯爷。”

    大臣们听了,都觉得好笑。这低微低微的主簿,没法进宫参加老友的晋封,竟就这样在宫门口巴巴地苦等,“你做事也未免太憨。”

    “不是在下憨,是实在没办法。”黄朗意有所指地说,“现在,除了这样在宫门口苦等,在下也实在不知,该去哪里找侯爷了。”

    众人听的心里一咯噔。这人分明在暗讽窦宪如今不归窦府,成日居于寿康宫。况且侯爷两字咬的这样分明,想来是不愿承认窦宪如今的异姓王身份。

    黄朗似对众人的猜测一无所知,自顾自对着窦宪笑道,“听说您晋封,在下心想,这真是难得的好事,所以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厚礼。”

    “哦?”窦宪笑道,“多谢你费心了。”饶有兴趣地等着。

    黄朗从袖中取出一柄小刀,嘴里介绍着,“这是在下听闻侯爷将要晋封后,亲自去西域所求的利剑。希望侯爷可以带着防身,将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众人都觉得奇怪。兵器一向是大不祥之物,哪有人送这个的?他们一个念头刚冒出来,变故就生了,黄朗突然拔开了小刀的鞘,露出锋利的刀锋,随后快速上前一步,左手抓住了窦宪的袖子。

    窦宪大惊,变色道,“你这是做什么?”

    黄朗一改客气面容,怒形于色,“陛下身为天子,如今却因你,权利崩亡。长此以往,国有何望?今日我非得替天行道,杀你不可!”

    第186章 废帝下

    郭璜第一个反应过来,指着剩下的一半敦煌士兵道,“你们这些人——来人。”

    见他开头的第一句就下了定论,那些士兵急了,纷纷跪下道,“求郭将军听一听我们的解释,我们实在不是叛逆之人!”

    但大臣们不信,纷纷道,“还说不是叛逆之人?那黄朗方才是在做什么?你们这群人啊,说是来贺喜,那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上表,偏要悄悄潜入京城?”“就是啊,若单单贺喜,来几个也就是了,这样一群的过来。说你们不是来造反的,我都不信。”

    士兵们求饶道,“请王爷、各位大人恕罪,我们实在都是被黄主簿骗来的。”“是啊,早先他以押送数箱贺礼为由,调派了我们来京师。结果在路上遭逢大雨,我们去抢救那些箱子,突然就发现,里头根本不是什么贺礼。去询问主簿。主簿坦白,今次进京,是不满窦侯专权,欲刺杀他。”

    “那你们怎么不制止!”

    “我们也想过。可另外的一半人都是主簿心腹。有他们在,我们不敢随意说话。何况主簿说,他早已派人将我们的妻儿老小都抓了起来。一旦我们私自回去,那他留在敦煌的心腹,会即刻处置掉他们。”“此事实非我们所愿。”

    众人听了都半信半疑的,窦宪也背着手道,“刚才被你们所杀的,就是黄朗的人吧。怎么我瞧着,你们的人数比他们多一些呢?”

    那些人见他一句话问到了关窍上,都微微地色变,不敢说。

    而窦宪和众臣已经认定了他们在说谎,招手叫了御林军,打算带他们去廷尉。

    但那些士兵忽然叫道,“我们有话要说!”

    其中一个最大胆的,闭着眼咬咬牙说,“王爷心细。主簿确然没有什么好怕的。我们如此投鼠忌器,是因...主簿身后,有陛下示意。”

    这句话一落地,是很长时间的静寂。随即众人都嗤笑了起来,“怎么可能?”

    那些士兵们纷纷道,“我等不敢欺瞒大人们,黄主簿的确是受陛下之命,他给我们看过圣旨,不然我们也不会这样听命。”“那圣旨,就收在他心腹彭满的衣襟里。”

    这样的话说出来,非同小可。好几个大臣立刻就顺着此人所指,去搜那叫彭满的人的尸身。果然找到一卷圣旨。上面的措辞义愤填膺,命黄朗诛杀逆臣窦宪,还有他的心腹大臣四十余人。

    在场众人,许多人的名字都赫然出现在了上头婚前婚后,大龄剩女。而大部分人,只是政见与他相同,私下并无深交。

    他们不敢置信地连声说,“不会吧?”

    但拿过圣旨细看,那上面的字迹,分明和给他们批复奏折的朱笔是相同的。又加盖着福宁宫的玉玺。

    敦煌的士兵们又道,“此一也。二,大人们想,我们近千人来了京师。若无陛下示意,守城之人岂会这样容易就放我们进城?”

    的确。京城是国朝治安最严厉的地方,历来从别地过来的人,都要经由数日的审查,方可过审。而一些超过百人的队伍,更在严查之列。这样破千的队伍,就更不必说了。但敦煌众人轻而易举地就进来了,专管此事的大臣武清等三人,摇着头,表示丝毫不知晓

    分卷阅读295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