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阅读1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学霸红包群[重生] 作者:阿蕾蕾

    分卷阅读126

    可也不是第二个雍亲王府。

    雍亲王府温凉和司珩一起去游览观光过,府邸面积不如其他亲王府邸的规格大,但是整个王府不论是格局还是园林设计都非常讲究,尤其是王府内有着小御花园之称的硕栎园,简直让人惊叹古人对园林艺术之美的追求。

    而。

    当温凉跨进温家祖宅大门的时候,她的反应是感叹地轻摇了摇头。

    祖宅的面积跟雍亲王府相比较,其实没有温明珠说得那么大,但对如今寸金尺土的京都来说,这祖宅还真不小。

    但是,这其中的建筑规格,甚至是园林景致完全不能跟雍亲王府相比,除了用勉强还不算太破败来形容,她已经找不到其他形容词来形容眼前看到的情景。

    温家的祖宅在国子监孔庙附近,古时候出入这一带的多少读书人。

    前朝几代的时候,温家的人都是住在老宅,祖宅这边不住自家人,都是提供给那些进京赶考的考生举子们,住宿备考,因此,温家的祖宅也有学子书舍的称呼。

    温家门生子弟也时常会邀请文人雅士,在祖宅里笔墨挥毫,吟诗作画,辩论时政要论。

    直到建国前的近百年大动乱,祖宅才彻底对外关闭。

    自那之后,除了温家的历代家主会在每年祭孔之后进入祖宅祭拜先祖,其他族人一律不能擅自进入。

    因此,祖宅里最常见的不是华美院落,繁花似锦,而是满壁斑驳的墨迹,随意林立的拓碑,还有院落花园里随处可见的砚台墨石堆砌的角落。

    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温家人,对待读书人的重视和优待已经到了社会大同的地步,这种思想可谓是极其超前的。

    相比如今。

    温家这一代到温明轩这里,算是彻底烂到根子里了。

    温明轩三兄妹早温明尘一些年出生,正巧又赶上了华国建立初期最动荡混乱的年代,不论是当初的经历,还是之后的成长,都让他们失去了文人应有的心性。

    这其中有一部分社会体制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却是这些人自身缺失了最重要的操守和思想性。

    而和前面三位兄姐不同,温明尘幼年便拜国手大师学医,自身聪慧,又受大师教导,心性上与当初的那一代人本就有着极大不同。

    “温小姐,前方就是藏宝阁,也是温明尘老先生再三叮嘱我们重点维护的区域。”领着温凉走在宅院里的是一名说着流利中文的英国人,他朝着前方高三层的木质结构硬山顶建筑指了指。

    藏宝阁周围特别立着高两米的铁围栏,主院前方还开了一个明显不属于那个时代建筑风格的蓄水池,温凉数了数蓄水池的数量,大大小小总共六个。

    眉角一动,心里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当她穿过铁围栏的大门,藏宝阁的木雕大门缓缓被推开,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正堂的两排红木雕花椅,堂前挂着一幅水龙像,堂顶上方写着四个隶书大字“天一生水”。

    “这边请。”引路人朝左侧方向一摆手,温凉的目光顿时被那一处的连排木架所吸引。

    深红色木质厚实的架子,架身漆色透亮,一看就是经常有人修缮擦拭,木架正反两面,以及左右窄侧,全部覆有玻璃,而架子内则整齐摆放着一册又一册的书籍。

    那人开口介绍道:“一楼总共六个大开间,这是温老先生早年让人重新修建的,二楼,三楼只有一个大通间,楼内藏书以‘六’为单位,六个藏书架为一组……”

    按年限来分,一楼的藏书最接近这个时代,二楼的年代更久远一些,三楼的更稀罕,年代久远到使用竹简,帛书等时代。

    温凉站在三楼的窗前,眺望着整个祖宅,眉眼柔和,心中无限感慨。

    这里。

    没有她想象中富丽堂皇的景色,甚至有些意料之外的破旧衰败。

    可此刻站在此地,温凉心中止不住升起一股正气,一股来自祖辈的悠久正气。

    胸腔中的感慨,赞叹几欲喷薄而出,大抵只有站在这样的地方,挺直脊梁说一声自己是温家人,才能体会到这其中的自豪与骄傲。

    古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温家祖宅的这座藏宝阁,大抵就是传说中的黄金屋了吧。

    四万余部,近十万余卷的古籍藏书。

    这可比温明珠说的金条值钱多了!

    就是——

    不知道她看到眼前这一幕的时候,该做何感想?

    第84章 回国

    其实, 温明珠这么笃定温家祖宅藏有金条, 并不是没有依据。

    要是再早个百来年,温家祖宅的金库还真藏着不少好东西。只是经历了前朝近百的动乱和建国后的混乱时期,别说是为了追回那些差点被贩卖去其他国家的文物, 就是为了当时的建国之战, 温家差不多就把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了。

    原本的金库, 如今的藏宝阁,之所以有这么多藏书,一部分确实是温家自古以来自己收藏的,更多的一部分则在建国后那段混乱时期, 被他们偷偷保留下来。

    在那段不可说不可提的岁月里, 这些古籍就代表着旧思想旧时代, 如果不是温家和当时的一批有识之士暗中收藏起来, 恐怕又是一次将文明磨灭在历史中的可怖行为。

    因为这些种种原因, 温家老家主才会选择最小的儿子温明尘接替自己的位子。

    只是,温明尘自己很清楚, 以他的个性和能力, 其实并不适合这个位子。

    而他对于自己的兄姐,又做不到大义灭亲的地步,只能选择默默退让的同时,努力守住温家这份不能对外公布的秘密。

    也亏得他认识了史蒂夫·布林, 替他接手了温家祖宅的事宜,如果是换成别人,恐怕温家祖宅早已经落入温明轩几人的手里。

    但如今的社会已经和过去不同了, 温凉又有这个经济实力承担起温家祖宅和那些古籍的维护和修缮,她也有这个义务接下这个重担,代替温明尘继续守护藏宝阁,守护温家祖宅。

    从祖宅出来之后,温凉第一时间联系了南沐,然后前往南轻集团总部。

    坐在车上的时候,温凉的脑子里就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这些古籍书册虽然不如古玩文物值钱,但是作为从古至今的文字记录,它们的意义和历史价值比那些价值连城的字画更昂贵。

    明珠不该蒙尘,历史和文明应该让所有人都看到,知道,听到。

    这就是她该做的,也是她必须去做的事情。

    ……

    跟着秘书上到总裁办公室的时候,南沐恰好结束周一的例会,温凉直接将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说了出来。

    她想把温家祖宅建成民间藏书博物馆,并且在其中成立一个专门的古籍修复中心,用于修缮维护藏宝阁里的那些书籍

    分卷阅读126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