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撩心 第9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当日,云朝毓曾想借立功之名给云珏制造回陇西的机会,结果被圣人和父亲挡了回来。
    随着朱家东窗事发,被人暗中接应获救,霍千山提交的罪证也不过是绵软一拳,这张明牌已经被撕毁。长安城中日渐紧张的氛围,尹叙觉得,一直以来维持的平和状态恐将颠覆。
    “陛下,搜捕朱昌杰的人已经派出,他们仓皇逃离,必会留下蛛丝马迹,不日便可擒获。”
    “陛下,朱昌杰勾结江南势力为其掩护一事牵涉甚广,今江南乱事初定,还有诸多后续事宜,若兵部主事位置空缺,恐不利后事处理,此外,朱昌杰在朝中是否还有余党,此事易改清查。”
    御书房内,乾盛帝冷着脸高坐上首:“朱昌杰务必捉拿归案,掘地三尺也要将人找出来。霍将军,此事朕便交由你二人来处理。”
    霍千山揭发了朱昌杰的事,顺理成章承担了捉拿之责。
    乾盛帝:“至于兵部空缺,诸位以为何人适合配合江南那头处理后事?”
    尹叙目光轻转,看向此前进言之人。
    那是台院侍御史徐伯烨,属赵王母族。
    徐伯烨:“提拔新人是为控制大局,但若误用罪臣党羽,难免适得其反,臣引荐雍州刺史梁荣春为新任兵部尚书。梁荣春亦是先帝在时一位骁勇善战的猛将,为人亦有谋略,位居雍州两年,治下得当,应可胜任。”
    乾盛帝思忖片刻,对尹叙道:“梁荣春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尹叙,你去将他的官籍调出来,朕查阅无恙后,自会定夺。”
    尹叙一听这话便知圣人已经属意此人,后续不过是走个流程。
    陇西军撤退后,河北道秦家老二秦槐领军抵达,如今正处理着江南诸道的后续事宜。
    秦槐趁机将江南的情况摸了个底,亦传回诸多信件,这当中不难看出河北道借献江南势力之功来表态衷心与诚意。
    如无意外,圣人拔除朱昌杰的势力后,会安插自己信任的人,虽然迂回波折了些,但最终还是达成了将江南的势力收入囊中的目的。
    如今真正焦灼的,依旧是圣人与陇西的关系。
    云朝毓借江南之事摆了圣人一道,眼下圣人手段雷霆意在迅速解决江南这边的问题,分明是要扫清一切障碍,正面对上陇西了。
    待到正事商议的差不多,乾盛帝独独留下了尹叙单独说话。
    尹相看了儿子一眼,倒也没说什么,从容退下。
    殿内很快只剩乾盛帝李瑚和尹叙二人。
    两人年龄相仿,无外人在场时,乾盛帝总是要比在外人面前轻松自在许多。
    “述清,你与朕相识有多少年了?”
    尹叙垂首道:“自臣幼时进宫为先太子伴读,结识陛下开始,至今已十数载有余。”
    乾盛帝叹了一声,年轻的声线满含沧桑感慨:“是啊,十余载了,那时,皇兄还在。朕还记得,当年其实不止你一人进宫伴读,可你偏偏最是惹眼,起先,皇兄还有些针对你。”
    都是年少心性,谁也不服谁,堂堂皇长子,文采竟不如臣子,这实在说不过去。
    是以,当时还是大皇子的李勋总是以尹叙为目标,总想着打败他。
    结果不打不相识,到叫他们二人成了挚友。
    李勋非常欣赏尹叙的文采,之后李勋封太子,总会在政务繁忙时,拉着尹叙探诗词,企图在诗词中的山水美景之间窃得一份短暂的安逸,这也是为何尹叙一直以来都浸身文坛的原因之一。
    都是年纪轻轻的血气男儿,谁心里还没点蓬勃的骄傲。
    得当朝太子夸赞,亦有真才实学,尹叙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可惜,诗词歌赋多是寄情,治不了国也安不了邦。
    等尹叙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主动从那浮华之巅退出来时,终究是晚了些。
    李勋临危受命,御驾亲征,结果死在平介之战中。
    乾盛帝道:“新学设立至今,已算稳步进行,你也总算不负朕之所望。朕记得,此前你曾有文章书治吏之法,朕看过之后觉得颇具新意。”
    尹叙虽年轻,但终究是尹相之子,尹相在朝围观多年,许多事尹叙耳濡目染,又因年轻而视角不同,加之他近几年在事务上的磨砺,自是叫他超出常人许多。
    尹叙一听这话,意识到了什么:“能为陛下效劳,是臣之幸。”
    乾盛帝笑了笑:“朕能有你这等可信之友,亦是幸事。述清,新学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倒是江南那边,目前还由秦槐坐镇,待整合之后又会有一番新局面,这天下终归是要收拢成一片的,届时,朕还是少不了你的协助。此事较新学要复杂得多,你大概要多费费心了。”
    尹叙心中一动。
    圣人竟然是直接将他摘出来,不再参与陇西的事了。
    其实这也正常,一国之君日理万机,最大的矛盾并不代表全部的矛盾。
    只要国家还在运转,总有不同的事要操心,新君绝不会将全部力量用在一处。
    可问题在于,此前乾盛帝曾略略表露过,希望他能与云珏接触。
    当时,这话里分明有周旋之意,如今
    尹叙正要领旨,新君忽然语气一转,添了些轻松的玩笑趣味:“对了,朕听闻,那秦家女郎似乎也瞧上了你,时时刻刻同人打听,阵仗较之当初的云珏有过之无不及。尹叙,你可真是生了一张勾人的皮囊,还转对这些少女的胃口,朕都要羡慕你了。”
    尹叙拧了拧眉,又听新君道:“不过话说回来,这诸道权贵的子女,放到朕的眼皮子地下,是他们的表态,也是朕的潜在麻烦,至少不能叫她们有什么闪失。你说朕若叫你帮忙照看着她们,你会不会有些为难?”
    尹叙脸色已沉:“陛下……”
    乾盛帝兀自笑了起来,笑声清朗:“朕同你开玩笑的……”
    ……
    从宫中出来,尹叙本打算去一趟国子监,结果被尹相留下的人半道截了。
    回到府中,尹相正在书房等着他。
    “父亲。”尹叙站在书案前,看着立在案后练字的尹相。
    尹相淡淡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是跟着先太子和陛下一道成长起来的,只要不让陛下失望,来日这朝堂总有你鼎立之地。”
    尹叙听出了父亲话中之意,眼神一变:“父亲已知陛下有什么安排?”
    尹相笔走游龙:“本相亲自恳求,陛下也正是用人之际,自然要将你从陇西的诸事当中摘出来。那云家小娘子痴缠的紧,这个端口若有疏忽,不止是圣人的心血付诸东流,连整个尹氏都会被你连累。”
    尹相看他一眼:“你难道忘了,本相此前同你说过的事?”
    当然记得。
    赵喆与云庭涉嫌谋害先太子,夺取宝藏。
    尹叙的态度一直很坚定,他只看证据。
    而今日尹相忽然提及,尹叙心中一震:“陛下已握有证据?”
    尹相笔尖一顿,抬起头来,目光沉稳老练:“当然。”
    第72章 “他没有告诉你……”……
    秦怀月入国子监后,很快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同样是奉召来长安读书的藩镇贵族,秦怀月比云珏认真了不止一星半点。
    她课上认认真真,尊师重道,与人交好,性子与云珏一样活泼爱笑。
    在便得知小胜文栏的由来后,她先后张贴自己的两首诗,当下便得到了学子们的肯定,连着两次被评为榜首,竟是连有才女之名的谢清芸都不曾得到过的殊荣。
    对此,阮茗姝有点恨铁不成钢,有意无意凑到云珏桌前数落她——你看看,当初那小胜文栏还是你给立起来的,当日的你多么风光!
    可由你立起的牌子,除了当初那首诗,你竟再没上过榜。
    你丢不丢人!
    现在被别人压了一头吧!?
    可云珏一点都不在乎,从头到尾和秦怀月说话不超过三句,不在乎今日的榜首是谁,也不在乎大家口中热络讨论赞扬肯定的是谁。
    尹叙已经五六日没有来过国子监了。
    自从他被提拔,身上担了职务,就变得很忙很忙,连散学后也很少露面。
    反倒是罗开元和冯筠,隔一两日回来,然后被众多同窗围着取经。
    云珏再也不乱跑了,每日懒散散的来,懒散散的走,阮茗姝觉得她很不对劲。
    不对,应该说她从御园回来之后就有些不一样了。
    这时,谢清芸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携了卷书册。
    阮茗姝看到她,连忙给了个眼神:“清芸!”
    谢清芸理都没理她们,径直回到位上开始看书。
    阮茗姝撇撇嘴,得,算她多事。
    午间休息时,阮茗姝无意路过思学廊,就见秦怀月被一众男男女女围着,讨论她上榜的诗,秦怀月巧笑嫣然,说着说着,忽然问:“那与尹师兄相比呢?”
    话题自然而然就扯到了尹叙身上。
    阮茗姝眉头一皱,快步离开。
    说来也怪,这个秦怀月有些地方简直和云珏如出一辙。
    都是活泼开朗的性子,爱意从不遮掩。
    但较之云珏,她又聪明许多。
    至少,她的活泼开朗和大胆发言能让博士们真心喜欢,且肯定她的文采。
    她的亲和爱笑,能让学中同窗们真心被她吸引,主动交好。
    同样是对尹叙感兴趣,秦怀月就知道投其所好。
    尹叙此前不就是以文采出名的么!
    阮茗姝想,还好尹叙这几日没来国子监,否则叫他瞧见一个风头完全盖过云珏,甚至是清芸,保不齐真会多看她一眼。
    想着想着,她又一跺脚。
    这个云珏,她怎么回事嘛!
    不过,秦怀月的神话,很快终止了。
    在接下来的一次课业评选中,谢清芸的文章被评为榜首。
    秦怀月盯着胜文栏上那篇文章,撇撇嘴,把自己的文章贴在了旁边的小胜文栏,竟公然和谢清芸打起了小擂台!
    一旦她在小胜文栏上得到了足够的票数,便同为榜首。
    万万没想到,一贯冷清高贵的谢女神,竟然也把自己的文章贴上了小胜文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