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美人事君 第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卢嵩是在这个月的初八日抵达京城的。
    此时距离他上次离开神京的那个日子,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三个月又十五天。
    当他坐的那辆马车从他当年出京曾短暂停留过的十里亭畔路过,穿过了神华门,车轮辘辘声里,两边街道飘进来他十年未闻的路人京腔时,这个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曾经的大兴朝重臣,眼角也微微地湿润了。
    十里亭畔的杨柳依旧青青,神华门依旧巍峨,而他的双鬓已经斑白,拖着一副残躯,回到了他曾被驱出的神京。
    其实三个月前,他就已从庐州府的大牢里被释放出来,官复原职,并且得知皇帝召他进京。
    京中下来的钦差御史田余庆彻查了荔县税银被劫一案。庐州陈知府连同布政司的十几个四品地方要员,因为牵涉其中而锒铛入狱。
    在卢嵩出狱回到荔县的当天,全县的百姓几乎都赶到了县城外几十里地去迎接他,鞭炮声动,就像过年那样热闹。孙家的两扇朱漆大门紧闭,往日走在路上总是趾高气扬的孙家奴仆也销声匿迹了。
    卢嵩却大病了一场。等他病好奉召入京的当天,许多知道了消息的百姓再次送他出城十余里。
    但这一次,百姓们却是依依不舍,纷纷跪求他的归来。
    他们唯恐父母官去了京城,就会被皇帝留下,往后再也不回来了。
    ……
    昭德殿的御书房外,卢嵩看到阔别十年的老熟人徐令太监快步朝自己走来。
    “卢大人!”
    走到近前的时候,徐令叫了一声。他那张平日除了一团和气之外便无多余表情的脸,此刻也露出些微的唏嘘之色。
    卢嵩微笑着,向徐令行了个老友重逢的拱手之礼。徐令问他路上行程时,门里传出一个声音:“是自安到了吗?”
    那是皇帝的声音。
    比起卢嵩印象里十年前的那个声音,苍老了许多。
    卢嵩的胸腔里慢慢地涌出一阵苍凉,又带了些微激动的情感。
    他在牢狱里渡过了小半年的时间,随后大病一场,加上进京路上的颠沛,原本只剩一副残躯了。
    但此刻,他的血液却忽然热了,气力仿佛也重新聚集了起来。
    他快步朝着那扇门走去,跨了进去。
    书架旁立着一个明黄色的消瘦背影。
    十年不见,这个明黄色的背影也佝偻了。
    皇帝的手上拿了册翻开着的书卷,慢慢地转过了脸。
    君臣四目相投。
    ……
    他以状元之身而入仕,精政务、通律例,曾是天子一手提拔起来的内史令,掌策命诸侯、孤卿大夫,十余年间君臣相得,皇帝曾数次以肱骨比他。
    但也是面前的这位皇帝,覆手为雨,将他驱逐出了神京。
    宦海沉浮,官道曲折,而今十年,君臣再次相见,竟都已经皓首白头。
    卢嵩努力地弯曲下已经变得僵硬的膝节,慢慢地朝着面前的天子跪了下去,向他叩首,一字一字地道:“罪臣卢嵩,今叩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皇帝放下了手里的书卷,转过身,在徐令的搀扶下,坐到了榻上,让他平身。
    “自安,十年不见。原来不止朕老了,朕看你也是老了啊!”
    皇帝注视了还跪在地上的卢嵩半晌,最后面带微笑,慢慢地道。
    ……
    “沈姑娘,六福公公来了。”
    素梅进来通报道。
    双鱼闻言大喜。
    她回来后,在这个白天也能晃出鬼影的秀安宫里已经住了小半个月了,半点不知道外头的消息。面上忍着,每天照常起居,心里实则急的已经要跳脚了,不知道这个皇帝把自己这样关在这里不闻不问,到底想干什么,更急着想知道舅父和表哥的消息。
    六福是徐令边上的人。他既然来了,自然时受徐令的差遣。
    素梅话音刚落,双鱼就跑了出去,远远看到六福也正兴冲冲地往自己这边跑过来。
    “沈姑娘!好消息!好消息!”
    六福仿佛一路就是这么跑过来的,停下来后不住地喘着气:“你舅父卢大人到京了!皇上这会儿正召见他!让你也过去!”
    双鱼胸口一阵热血沸腾,匆忙回房,对着镜子迅速整理了下仪容,立刻便出来了。
    “我舅父怎么样?你有看到没?”
    “好着呢!”六福兴冲冲地道,“皇上这会儿正和你舅父在下棋。”
    双鱼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有些放下来,也不再多问别的,加快脚步跟着六福往御书房去。到了门口,见几个从前曾见过的脸熟太监脸上都带着笑,心里更加稳了,定了定神,抬脚跨了进去。
    她一眼便认了出来,那个正背对着自己,与皇帝面对面坐着下棋的清瘦背影,就是半年多没见的舅父卢嵩。
    他还没有觉察到她的到来。
    皇帝也凝神于棋盘,眉头微蹙,应该是陷入了困局。
    御书房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两声棋子落到棋枰上发出的清脆碰击之声。
    双鱼抑住激动的心情,正要下跪向对面坐着的皇帝行礼,站在边上的徐令冲她摇了摇手,随后示意她过去。
    双鱼略一迟疑,慢慢地走了过去,站在徐令身侧稍远的地方,看了眼棋局。
    舅父不但通政务,诗书棋画也无不精通。
    双鱼小时起,每当舅父有闲暇,便会陪他对弈。
    这盘棋下了有些时候了,双方各百余手。皇帝执黑。但黑龙已经困于一角,被白龙所围,局面处于劣势。皇帝眉头紧锁,正在苦思脱困之道,抬眼看到了双鱼,便朝她招了招手,道:“沈家丫头,方才你舅父说你下赢过他。你来帮朕瞧瞧,局面如何?”
    第21章
    卢嵩抬起头,见外甥女来了,微微点了点头。
    双鱼便走到棋盘旁,观了片刻,道:“皇上这盘棋的赢面,与我舅父相平。”
    皇帝摇了摇头:“除非是你舅父让朕。只是朕记得,从前他与朕下棋,从无让子之例。”
    “恕臣女大胆。”
    双鱼从玉罐中拈出一枚黑子,落下。
    皇帝凝神细看,这一手看似轻巧,却是小飞之势,将中盘与黑龙连接了起来,棋面立刻就被盘活,局势也随之改变,黑龙摆首,竟有破围而出之势。
    “皇上,这手小飞,实在是妙啊!”
    连一向不轻易插话的徐令也在旁忍不住,赞了一句。
    皇帝也是十分高兴,“朕方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
    “旁观者清而已。”双鱼轻声道。
    皇帝一怔,随即哈哈大笑。
    卢嵩看了眼双鱼,目光里满是疼惜,以及骄傲。
    他将六岁便失去了父母的双鱼带在身边抚养长大,心里早已将她看作女儿。从前他只知道双鱼懂事能干,到了现在才知道,自己的这个外甥女外表看似柔弱,心性之坚定,却不输任何一个男子。
    棋局继续。
    皇帝棋风凌厉,黑龙既破围,很快脱困,转而逼迫反压白龙,势不可挡,白龙胶着,直到最后,打了个一目的劫,皇帝以半目险胜,这才终了了棋局。
    这盘棋,难分难解,君臣下了足足一个时辰。
    卢嵩放下了手里的残棋,叹道:“臣输了。”
    他的额头已经沁出了汗,可见这盘棋下的颇费心力。
    皇帝却显得精神百倍,双目炯炯,抛下了棋子大声笑道:“许久没有下过这么痛快的棋了!自安,朕记得从前与你下棋,难得赢上一次。”
    卢嵩苦笑:“臣是老了。”
    皇帝看向双鱼:“沈家丫头,倘若不是你中盘助朕活了黑龙,朕恐怕已经落败。你说说,朕往后若想再赢你舅父,如何才有胜算?”
    双鱼道:“皇上,您的棋风杀伐凌厉,具决断魄力,更重大局。我舅父精于子目,善布虚实厚薄,虽难寻破绽,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皇上若能无视我舅父缠斗,取舍死活,胜面自然就会大增。”
    “取舍死活。”
    皇帝重复了一遍,转头望向卢嵩:“自安,你的外甥女,不错。”说着推开了棋枰,“朕与你十年不见,这棋就先下到这里了。”话锋一转,“自安,皇太孙东祺,今年八岁,身边还少一位太傅。朕想让你教导东祺,你意下如何?”
    ……
    皇帝竟突然提出要舅父当皇太孙的太傅,双鱼吃了一惊。
    倘若这是皇帝的真实意图,这是否意味着他有意要为十年前的朔州一案另行定性?
    一个戴罪之臣,不管才干如何卓绝,也是不可能成为皇太孙太傅的。
    如果舅父可以去罪名,那么相关联的自己的父亲以及荣老将军他们,自然也一并是无罪的。
    但总有人要为当年的朔州之败承担责任。
    难道皇帝甘愿打自己的脸,终于要动太子了?
    御书房里静的到了双鱼甚至能听到自己心砰砰在跳的声音。
    她浑身血液都热了,连大气也不敢喘,偷偷抬眼看了下皇帝,见他靠在那里,双目紧紧盯着自己的舅父,神色有些莫测,忽然若有所悟,片刻前因为突然激动而难安的心跳也慢慢地平复了回去。
    卢嵩起身,跪了下去:“臣何德何能,敢忝居太傅之位?臣不敢受。望陛下为皇太孙另择良师。”
    皇帝似笑非笑,道:“朕倒觉得,朝中无人能比你更胜任。”
    卢嵩叩头道:“陛下,臣不敢有所隐瞒,臣年已老迈,早生致仕之心。此番入京,得荔县百姓送臣于城门之外,臣早想好,等此任期满,臣便乞骸归乡以度残年。恳请陛下体谅成全。”
    双鱼望着舅父下跪时的一头苍发,想这十年间他的不易,心里一阵酸楚,也一同跪了下去。
    皇帝也没再说话了,闭目靠在椅里,片刻后睁开眼,漫不经心地道:“也罢,此事以后再议吧。”他命卢嵩起来,赐座后,目光转而落到双鱼身上,望了她片刻,仿佛若有所思。
    双鱼并未抬头,却也感觉到了来自于皇帝的注视目光,犹如芒刺在背。
    “沈家丫头,你先下去吧。”
    皇帝忽然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