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美人事君 第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目测了下距离,觉得射到靶上应该不是很难。要是赢了,往后他真能每天背完书再出来玩,自己也省心不少。便点头道:“那说好了。要是我赢了,你可不许再耍赖!”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东祺拍了拍胸脯,大声道。
    双鱼点了点头,拿了一副弓箭,站好后慢慢拉开弓弦,放了出去。没想到力道不够,箭头飞到靶上时已经没了力道,钉不进去,掉落在了地上。
    东祺睁大了眼睛,见状,拍了拍胸脯。
    双鱼射出第二支。
    上次力道不足,这次她用尽全力拉满了弓。没想到箭要脱弓时,被东祺在旁大叫一声,手微微地抖了下,侧旁恰好又来了一阵风,箭咻的飞了出去,结果钉到了距离靶子数尺之外的地上。
    “哈哈——”
    双鱼射最后一支箭时,东祺乐不可支,在一旁笑的直打跌。
    “姑姑,最后一支箭了,要是还射不上去,不如拜我为师,我教你……”
    他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双鱼感到身后多了一个人。接着,从后伸过来一只手,轻轻搭在了她张弓的手背上,帮她微微调整了下姿势,接着,她另只握着箭的手也被那人的手覆住,带着她稍稍用力一拉,弓箭立刻绷了满弦。
    “这边肩膀勿抬太高,放低些,保持自然,臂和肩膀持平。手稳,心平,瞄准了再射出去。”
    一个熟悉的低沉声音在距离她不过数寸的耳畔响起。
    双鱼转头,看到段元琛不知何时竟回了,此刻就站在了她身后。
    她的脸微微一热,急忙凝神持住了弓。
    “就这样很好。现在可以试一试了。”他很快就松开了她的手,往后退一步,站在了边上。
    双鱼暗暗呼吸了一口气,瞄准后,倏然松开了弦。
    箭在空中笔直向前,铮的一声,钉在了靶子中间位置上。
    双鱼放下弓,心里颇高兴,转过了头,看到段元琛也正面带微笑地望着自己。
    东祺仿佛有些不服,嘀咕道:“我七皇叔教你了……”
    段元琛道:“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你好回去做功课。七叔也有点事,要走了。”
    东祺见他这么开口了,终于消停下来,点了点头。
    “好好听话,不要顽皮!”
    段元琛摸了摸东祺的脑袋,看了双鱼一眼,朝她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
    第二日天高云淡,是个大晴天。一切看起来和平常并没有什么两样。
    一早,皇帝在行宫里批了片刻由皇宫送来的折子,起身站到窗前眺望,忽然指着远处一座山丘,回头道:“朕记得三十年前朕刚登基不久,来鹿苑后,曾登上此峰峰顶。”
    “是啊!此峰虽不称高,但早古传说,山顶时有圣母乘龙飞舞,故得名仙磑山,山顶有一座圣母白龙庙。三十年前皇上还在峰顶立了块碑,上书风调雨顺,故另有一名,叫天慈峰。”徐令笑着接道。
    皇帝沉默,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忽然回头道:“走吧,随朕一起过去瞧瞧。朕想再爬一次。”
    徐令一呆。
    皇帝到了鹿苑后,情绪一直很不错,精神比在宫里时也健旺了许多。但突然心血来潮地说要去爬那座山峰,还是叫人有些出乎意料。
    徐令迟疑了下,劝道:“皇上可否延一两日再成行?容奴婢先知照下面的人,好有所安排。”
    皇帝道:“朕知道天慈峰不高,石阶也平缓,并非逞强,还是能爬上几步的。不过登个高罢了,要安排什么?等你们安排完,朕也就没那个兴头了。叫上朕的儿子们,带上东祺,不用其余人,随朕上去就是了。”
    皇帝既这么说了,又兴致勃勃的,徐令不好再劝阻,急忙出去吩咐了下去。
    皇帝看向一旁的双鱼,笑道:“沈家丫头,这些天难为你闷在行宫里,要是不怕累,也陪朕一道去爬爬山,散散心吧。”
    ……
    皇帝虽特意说了简单出行,但真出发时,阵仗也是不小。除了随同上山的数位皇子、包括刘伯玉等在内的十来位大臣,还有骑常营、侍卫营的人,一众几十人送皇帝到了天慈峰下,早有四人抬了一顶龙辇等在那里,见圣驾到了,跪了下去恭迎。
    皇帝皱了皱眉,不悦地道:“山也不高,说了我自己爬上去的,还准备这劳什子做什么?”
    徐令见皇帝执意不肯上龙辇,挥了挥手,几个人便抬着龙辇匆匆下去。
    “徐令,朕知你腿脚也是不便。你可留在山下。”皇帝又道。
    徐令陪着笑道:“奴婢虽剩一身老骨头了,只往常总在宫里待着,今日托皇上的福,难得能松快松快,说什么也要随皇上爬的,实在不行,便是叫奴婢的几个徒弟架,也是要架上去,瞧瞧山顶的好风景。”
    皇帝笑道:“难为你了。”说罢,回头看了一眼。
    双鱼为爬山方便,换了身宫人服色,混在六福几个人的边上,乍一看,活脱脱就一个俊俏小太监。皇帝看到了她,朝她招了招手。许多双眼睛便朝她看了过来。
    双鱼出列到了近前。皇帝让她跟在自己边上和东祺同行,道:“能爬多高就多高。爬不动了就下来,不必勉强。”
    双鱼低头轻声应了声。
    皇帝看了眼峰顶,接过一支竹杖,抬脚上了第一道石阶。
    皇帝身后跟着双鱼和东祺,然后是随伺的五六个宫人。再后是同行的几位皇子,其中便有五皇子段元璟和七皇子段元琛。
    山脚下大臣和侍卫们下跪恭送。
    ……
    皇帝执意要自己爬,徐令也是无奈,跟上去后,悄悄对双鱼使了个眼色。双鱼知道他的意思,是叫近旁的自己随机应变小心搀扶,微微点了点头。
    皇帝一路兴致勃勃,拄着竹杖,一边慢慢爬山,一边和东祺说着闲话,累了便停下来,指点观看四下的风景。这样走走停停,一直爬到中午时分,太阳升至了头顶,一行人才终于到了峰顶。
    双鱼后背已经沁出了汗,微微喘息着,皇帝也满头的汗,但情绪看起来比在山脚下时还要高涨,不过略歇了片刻,便带一众人到了圣母庙,叫人留在外,自己单独进去拈香祝祷。
    皇帝虽不要侍卫同行。但徐令一通知下去,樊戴早就已经派人沿着山路暗中巡候,至于峰顶各处,更是提早清查过了,务必保证不出任何的意外。
    约半炷香的功夫,皇帝从圣母庙里步了出来,方兴未艾,又率一众人到了他三十年前的立碑之处。
    石碑立在峰顶最高处的,三面都是崖坡,下头草木森森。虽然年年有人上山专门护碑,但经年累月风吹日晒,碑座上已经有了青苔侵染的痕迹。
    皇帝牵着东祺的手,站在石碑前。
    “皇爷爷,您为什么要写这几个字在这里?”东祺念了一遍风调雨顺,问道。
    皇帝呵呵笑道:“天下黎民里,十之八九为农人。农人最不过期待的,便是此四字而已!”
    东祺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第31章
    皇帝和东祺在碑前说着话时,双鱼悄悄回头,飞快望了眼身后不远处静候在那里的一溜皇子们。
    她看到了五皇子段元璟。
    但段元琛这会儿却不在列了。方才皇帝留下他和齐王在圣母庙里与庙祝说供奉之事。
    她回头的时候,段元璟正好也望向她,朝她微微一笑。
    双鱼迅速扭回了脸。这时,忽觉天色微暗下来,头顶若有云层蔽日。日头却依旧高悬于中天,只是转眼之间,便没了片刻前的金丹耀目,整片天穹的颜色也不再是透蓝,而是带出了些灰翳,仿佛笼上了一层从天而降的蒙蒙砂砾。
    峰顶的风开始猎猎,吹的双鱼衣角鼓荡。近处的茂林里,开始有鸟雀扑腾着翅冲上云霄,又折了回来,最后在林头上空不住地盘旋。
    仿佛要变天的样子。
    此行太子没有随驾,同行的几个成年皇子里,以二皇子赵王为长。
    赵王不像五皇子韩王段元璟那样有高家可依仗,自知自己在兄弟中资质也是平平,一向没有多余的念头,索性将心思全放在了史院修撰上头,至今已经十余年了。比起被百官交口称赞的五子段元璟,赵王倒仿佛更得皇帝的心,时常召他询问史院情况,并常称赞不已。
    他年既最长,此次随驾,诸兄弟自然以他为首。方才皇帝祭圣母庙,后又带东祺到石碑前时,他便率皇子们静候于旁。此刻见天色突然变得异常,便朝徐令使了个眼色。
    徐令也觉天色不对,本就生了下山之心。见皇帝依旧兴致勃勃的,便上去笑道:“皇上,天色瞅着要变,皇上可否下山了?”
    皇帝抬头望了一眼天,仿佛有些扫兴,道:“天公不作美。罢了!回去吧!”
    徐令忙命两个太监左右扶持着皇帝下石阶。双鱼牵住东祺的手,正要跟上,天在这刻竟忽然迅速地大暗了下去,红日仿佛被一张漆黑的巨口给吞噬了,很快就消失在了阴暗里。
    四下漆黑,犹如陷入了黑夜。
    从艳阳高照的正午变成看不清咫尺之外一张人脸的昏昏黑夜。这一切的发生是如此的突然。山巅狂风阵阵,吹沙走石。满山头的鸟雀倾巢而出,噪声大作,不远之外,林中呜呜有声,似厉鬼出窟,哀号不断。
    异象压顶。黑暗吞噬着天地万物。
    双鱼感到一阵毛骨悚然,浑身的汗毛都一根根地竖了起来,整个人也被突然卷过来的狂风吹的几乎站不稳脚。
    “护驾!”
    五皇子段元璟的声音突然在耳畔响了起来,仿佛压过了风声。双鱼看到一个人影敏捷地朝着她面前的皇帝迅速跑了过来,将皇帝团在了臂膀中。
    “二皇兄!四皇兄!六弟!快随我护驾!”
    段元璟护住皇帝后,继续大声喊道。终于清醒了过来的赵王齐王等皇子一凛。急急忙忙也扑了过来,与近旁的几个宫人一道,将皇帝牢牢地团团围在了中间。
    “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双鱼终于从震惊中反应了过来,想起古籍中这样的一句记载。
    近旁一棵百年老树,一段小儿腰身般的虬枝盘横而出,一截却已被虫蛀的中空,经不住狂风摧折,喀拉拉地裂成了两截,朝着呆呆立着惊恐万分的东祺当头扫了过来。
    那两个原本随伺他的太监从天上太阳消失后,就吓的双手抱头蹲在地上,瑟瑟发抖。
    双鱼朝东祺扑了过去,将他一把抱住,两人摔到了地上。唰唰声中,枝叶覆在了地上,也将她整个人和被她压在身下的东祺给埋住了。
    她觉身上一重,尤其是一条小腿,仿佛被一块秤砣给压住了似的,接着,一阵钝痛从被压住的小腿处传来。
    ……
    钦天监并未预测到今日会有这一场日全食。
    它来的突然,去的也快。
    半刻钟不到的功夫,太阳便被方才那张吞噬了它的巨口给吐了出来。
    天光渐渐变亮,山巅的狂风也止息了。很快,天穹就又恢复了它原本的湛蓝,红日当顶,晒的人皮肤微微发暖,方才黑暗中的林里的各种异声仿佛得到什么通灵指挥似的,一下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唯有几只山雀从侧旁迅速地掠了过去,留下几声清脆的啾啾鸣叫,更显四周静谧。
    ……
    天赤黑下来,狂风大作时,徐令没站稳脚,被吹的滚下了台阶,卡在两株树的中间。天光重新大亮,他终于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时,看见一群人依旧团团地围住皇帝。
    皇帝慢慢地直起身。他的脸色苍白,神色怔忪,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回头看向石碑的方向。
    一片巨大断枝覆扑在石碑侧旁,几个小太监跌坐在地上,双手扶地,双眼空洞,犹自惊魂未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