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第9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身后的秦大娘和秦二娘则尴尬得脚趾抠地,两人的脸红得跟煮熟的虾似的,窘迫地进屋躲着去了。
    秦宛如窘着脸站在屋檐下,进退不是。
    方才明明还面不改色,现下满脸绯色,又羞又窘,娇憨可爱得要命。
    那种小女儿家的娇态最致人性命,以往王简从不知女人的娇俏,现在算是品到了什么是娇态神韵。
    没有哪个男人能抵挡得了闺阁女子不经修饰流露出来的少女风情,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王简把书籍砸了下去,啐道:“不成体统。”
    秦宛如忙把那书捡拾起来,躲进了屋里。
    王简下了木梯后自顾进屋,李南把木梯归位,王简则坐回房里,想到方才那情形,有些失神儿。
    他怎么可能会看上秦三娘呢?
    不可能!
    但他无法忽视自己的喜好。
    那人就是让他觉得趣味,像只活泼可爱的小黄鹂,灵动又生趣,有时候让人讨嫌,有时候又让人欢喜。
    那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指间上还残留着滑腻又微妙的触觉,想去触碰,又无法突破礼制,只能在二者之间徘徊。
    似想到了什么,王简忍不住掐了掐自己的脸,完全没有掐到秦三娘脸上的感觉。
    也对,他一个大老爷们儿,哪能有女人的细致呢。
    与此同时,隔壁院的三姐妹躲了许久才出来了。
    秦大娘和秦二娘聚到秦宛如的房里,三人皆是一副想死的表情。
    秦二娘痛苦道:“这脸可丢大了。”
    秦大娘也痛苦道:“我听贺二郎说过,亲迎那天国公府家的世子也会上门来,我是新嫁娘有团扇遮面,他也不能无礼,二妹三妹你们到时候可怎么办?”
    秦二娘嘴硬道:“这事有三妹兜底,我无所谓。”
    秦宛如:“……”
    第56章 方家人 集体围观
    看春宫图也就罢了, 偏偏还被隔壁邻居知道了,并且对方还是个男人。
    秦宛如觉得她的运气有点背。
    秦大娘趴在桌上道:“我这张脸已经不知道往哪里搁了。”
    秦宛如破罐子破摔,厚颜道:“比起被阿娘知道闹一场, 我宁愿被隔壁院儿知道把事情掩下去。”
    秦大娘:“……”
    秦二娘:“……”
    秦宛如继续道:“你们想想, 若是被爹知道咱们看春宫图, 往后才叫尴尬呢, 隔壁那人离得远, 又见不着两回, 躲着就是了。”
    想想好像是这个道理。
    这种尴尬很快就被欢愉掩盖, 因为第二天方氏的娘家人全都到京了。
    几个姑娘们争着去接, 被方氏打发在家里,勿要去添乱。
    上午巳时,方家两个老人和三个舅舅们被方氏接到秦家来。
    秦老夫人早就在院儿里盼着。
    几辆马车抵达门口,客人们由家奴请进院子。
    看到方老夫人由长子方大郎搀扶着进来, 秦老夫人高兴呼道:“亲家!”
    方老夫人激动不已,她一袭讲究的姜黄衣裳, 圆髻上只簪了一支玉钗, 体型富态, 脸型饱满, 比秦老夫人要精神许多,大嗓门应道:“亲家许久不见, 身子可还安好?”
    秦老夫人由婆子搀扶着迎上前,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得很!”
    两个老人家握住手, 似乎都没料到会在京城这种地方重逢,颇有几分感慨。
    方大郎笑着朝秦老夫人行了一礼,唤了一声姻伯母。
    秦老夫人看向他, 他跟秦致坤差不多的年纪,面相生得文秀,跟方老夫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秦老夫人握住他的手,亲切问道:“琴娘呢,怎没见着人?”
    方老夫人道:“嗐,大儿媳妇娘家那边也有喜事,走不过来!”
    秦老夫人心里头激动,感慨道:“他乡遇故知,说实话,我初初进京时,还真是不习惯。以前在安义县那乡下地方呆惯了,来到这儿人生地不熟的,宅子的大门一关,别提有多清净。如今你们来了,也有人说说话,热闹热闹。”
    方老夫人说道:“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入京,那街上跟老家长州就是不一样,富丽堂皇的,高头大马,来来往往什么人物都有,皇城脚下当真了不得!”
    “京里头是挺繁华,亲家好不容易来了这趟,定要多住些日子才好,让元威带着大伙儿好好出去转转。”
    “那敢情好,女婿有出息了,咱们也跟着沾了光!”
    也在这时,后宅里的姑娘们听到前院的动静,全都一窝蜂涌了出来,高声呼道:“外祖母!”
    “欸!”
    “大舅!”
    “外祖!”
    院儿里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
    秦大娘和秦宛如围到方老夫人跟前,方老夫人掐了一把秦宛如的脸儿,笑盈盈道:“咱们三丫头抽条长俊了!”
    秦老夫人道:“这才抽的条,成日里贪吃又犯懒,横着长。前些日跟着珍娘在外头跑,兴许是活动起来了,人变瘦了也长个儿了,她阿娘就怕她长成一个胖姑娘。”
    方老夫人:“女郎家胖些才好,有福气。”又道,“女大十八变,前年我见到三丫头的时候还是个小胖姑娘呢,一下子就长成了,好,好!”
    秦宛如眨巴眼睛问:“外祖母进京来一路可还顺遂?”
    方老夫人:“顺遂,就是车马劳顿的,一把老骨头难免折腾。”
    秦宛如:“当初祖母进京也叫吃不消,你们好不容易来了,可得多待阵子。”
    方老夫人点头道:“好好好!”
    她又看向秦大娘,眼里掩不住的欣慰,“咱们宛月长出息了,攀上诚意伯府,往后好好挣前程,给你的几个妹妹们做榜样!”
    秦大娘握住她的手道:“承外祖母的吉言,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方老夫人笑眯眯道:“这声外祖母可不能让你白叫,我这次进京来不但要给你添嫁妆,还偷偷给你备了私房钱!”
    秦大娘搂着她的胳膊撒娇,两个老人家都笑了起来。
    秦宛如厚颜道:“外祖母,听者有份儿,你不能只偏心大姐,三娘也要讨一份好。”
    方老夫人慈爱道:“好好好,听者有份儿!听者有份儿!”
    另一边的方老爷子则由方二郎夫妻搀扶着过来,他一身讲究的石青色衣袍,头发和胡须均已花白,全身上下都有一股子文人的儒雅。
    方老爷子在老家是非常有名望的乡绅,年轻时也曾参加过科举,后来从了商,以经营文房四宝为生,当地都尊称他为儒商。
    老人家虽上了年纪,却是个体面人。
    自家三个儿子未能替他争口气,女婿倒是混了个官职,故一直都对秦家器重,多加扶持,盼着将来女儿女婿一家子能出人头地。
    现下可好了,秦致坤升迁进京来不说,还替外孙女觅了一门天降的好亲事。
    方老爷子觉得倍儿有面子,朝秦老夫人道:“亲家把元威教养得好,这么大一家子在京里劳你操心了。”
    秦老夫人忙摆手,“亲家公客气了,家里头若没有云娘操持辛劳,哪有今日的喜事,她才是这个家里的大功臣哩!”
    方老爷子:“哪里哪里,云娘性子急躁,得多亏元威包容忍让……”
    两亲家相互吹捧。
    这个说你家闺女好,那个说你家儿子好,越捧越来劲儿!
    方大郎无奈摇头道:“爹又吹捧上了。”
    方氏嘚瑟道:“大哥这是嫉妒,我听着挺顺耳。”
    方大郎失笑。
    仆人们搬来桌椅,备上茶水小食等物,众人在院子里坐着唠家常。
    今天是阴天,院子里宽敞,空气也好,人多坐在一块儿比前厅里更舒适。
    方家长房里只来了方大郎一人,二房来的是夫妻和两个表兄,三房则是夫妻和一个表姐。
    京城到底太远,一路车马劳顿折腾,费时费力费神儿,人也没来齐。
    这次的相聚委实不易。
    方家因有方老爷子支撑,家底殷实,个个的穿戴都挺讲究,虽跟不上京中的潮流,但落落大方,丝毫没有小地方的寒碜局促。
    三舅母周氏对秦大娘的这桩姻缘艳羡不已,说道:“得多亏云娘教养得好,才能给咱们宛月挣了这么好的前程。”
    方氏颇有几分小得意,“三嫂此话差矣,大娘的这桩姻缘可不是我们两口子出的力,是她自个儿靠本事挣来的。”又道,“人家贺家二郎自个儿讨的媳妇,我和元威还得沾她的光呢。”
    周氏赞道:“这便是命里有这桩姻缘了,注定要做那高门贵妇。”
    方氏:“大娘十岁时相士说她会嫁高门,被说中了。”
    秦宛如拿着一个柿子,边剥皮边打趣道:“阿娘,相士还说我往后会飞黄腾达呢,你看我有飞黄腾达的迹象吗?”
    方氏:“……”
    周氏笑道:“三娘面相生得好,天庭饱满,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说不定往后飞得比大娘还高。”
    方氏嫌弃道:“三嫂你就睁眼说瞎话吧,就她那干饭的货,成日里只知吃喝,什么都不会的人,怎么飞上天?”
    周氏掩嘴,“往后的日子还早,哪能一眼望到头。”
    秦宛如给她拿了一个柿饼,笑呵呵道:“还是三舅母说话漂亮,我阿娘就知道训我。”
    周氏接过柿饼,“三娘自小嘴甜,定能觅得如意郎君宠着。”
    另一边的双胞胎缠着方三郎嬉闹,两人正是爱闹腾的年纪,方三郎性子也活泼,不像老大和老二正经,几个姑娘都喜欢跟他玩闹。
    秦二娘则和表姐方敏坐在一块儿唠家常。
    方二郎夫妻和两个表兄跟方老夫人坐在一起同秦老夫人、秦大娘说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