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85)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所以,皇帝建青楼, 大概也是为了收集消息。这个倒也不难理解, 可金凤楼当初为什么不肯放倾絮离开?连沐音这种头牌都能放, 就是不放倾絮小小的一个红倌。而且现在沐音是因为查倾絮才查到了金凤楼的账本上,难道金凤楼想掩盖的就是倾絮的身份来历?
    倾絮能有什么身份?她自己都和傅语昭坦白过了,李家人就是她的家人, 她自小生在李家,虽然不愿意和她们相认,但倾絮也还记得李家人。
    金凤楼关于倾絮的账本肯定记录了倾絮的个人信息,从人贩子手上买来的记录,这其中有什么关键的吗?傅语昭思来想去,觉得得从她家东苑开始查起,东苑许多人是从金凤楼手里买来的,账目有较多重合的地方。
    第二天,傅语昭还得上朝,上完朝又接着去了大理寺。今天上朝时,群臣又因为二皇子被赶去封地一事争吵不休,责罚从贬为庶人减轻到赶去封地,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但二皇子党派可不这么想,他们先前因为支持二皇子,也多多少少得罪了些人,现在二皇子退出争储,那他们岂不是没人可以依靠了?
    傅语昭有些幸灾乐祸,在大理寺办公的时候还不由自主地翘起二郎腿,当有人进来时,她也没有放下。
    秦正裕苦着一张脸进来,在傅语昭身旁坐下,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云笙现在比以前更亲人了,以前虽说两人一起长大,但总觉得云笙和他还隔着什么,现在却更为亲近。即使在傅语昭面前倒苦水,他也觉得理所当然。
    哟,何事能难倒秦家大少爷啊?傅语昭瞥了眼秦正裕,官服都没穿正,看样子是从秦家匆匆忙忙出来的。
    秦正裕叹气连连,一会儿抬手一会儿又摇头:哎,算了。
    傅语昭白他一眼,继续看卷宗:不想说就闭嘴。
    秦正裕快哭了的模样:云笙,你说我老吗?
    傅语昭打量他,模样周正俊俏,虽说比不上赵昀那种顶天的颜值,但放到现代去,那也是妥妥的流量小生。
    不老,怎么,你还在意起年龄了?傅语昭漫不经心地说。
    秦正裕又叹气道:是啊,秋猎的时候,爹拉着我去见了很多人,我还以为爹只是让我和长辈们打好关系,没想到那些人其中可能有我的岳父!
    傅语昭挑眉:哦?舅舅这是想给你安排婚事了?
    没错,可我哪里能接受,我我一心只有沐音姑娘。秦正裕想起沐音,就更苦了。
    傅语昭无语,沐音没把傅语昭勾走,把秦正裕给勾得稳稳当当。还记得剧情后期秦正裕经沐音挑拨,和原主反目成仇,导致秦家对原主也颇有微词。想到这儿,傅语昭便试探性地问:哦?沐音曾经是金凤楼的姑娘,舅舅当然不会同意你们。
    秦正裕愁眉苦脸:我明白,所以我也不敢在爹面前提起沐音,可是沐音她还是清白之身,又被云笙你赎出来了,我想再争取一下。如今我已然二十有二,爹娘都开始急了,一直催着我看这家小姐那家千金。
    傅语昭心想,秦正裕二十二岁了,在现代这个年龄还早着,在古代可不小了,像他这般年纪和出身的,早都妻妾双全了。傅语昭想着,自己也二十了,皇帝先前就想让她嫁给岭南王世子,后来因为傅语昭的反对和岭南王站队二皇子,这事黄了。
    可一个岭南王世子黄了,还有下一个。傅语昭这年纪的女子,早就为人亲娘了。
    傅语昭也愁啊,她和秦正裕都是因为年龄这事发愁。这般想着,傅语昭看热闹的心态也转变了,卷宗也看不进去了,手撑着下巴,嘴里呢喃着二十。
    突然,她猛地一点头,年龄!东苑赎回来的姑娘的年龄肯定和金凤楼那边是一样,金凤楼从人贩子那里买人,肯定要在乎年龄这个东西。
    一般来说,青楼买卖小姑娘,最合适的年龄是八到十二岁,小了养太久亏钱,而且模样还不能看到老,大了养不熟,还不好管教容易心生逆反。不管是金凤楼还是别家青楼,买卖人口都会记录小姑娘的年龄,姓什么叫什么反而不重要,因为有的就是孤儿,有的是人贩子拐来的,姓甚名谁都不知道,老家可能离被卖的地方十万八千里。
    但是唯独年龄二字,青楼的账本上肯定清清楚楚地记着。傅语昭想到这一点,赶紧看完卷宗赶紧回东苑。
    东苑账本里记录的是每个姑娘从自家青楼赎身出来的年纪,都是从青楼那边直接问过的,一般情况不会掺假。但现在可不是一般情况,因为傅语昭并不在意年龄这事儿,所以很多姑娘都没有检查过年龄问题,报大报小对傅语昭来说都不重要。
    现在可就太重要了,傅语昭风风火火跑回东苑,饭都没来得及吃,倾絮一头雾水,赶紧让人给傅语昭再去准备晚膳。傅语昭一本本地翻,终于翻到了倾絮的年龄。
    卖身契还给了姑娘们,但账本里还有描摹的存样。倾絮的卖身契上写着,倾絮被卖进金凤楼时十岁,如今十八岁。
    倾絮带着下人把饭菜摆上桌,然后开始给傅语昭布菜,傅语昭一把抓住倾絮,对其他人说:你们退下吧。
    倾絮跟着傅语昭坐下,脸上笑开了花:公主,这才什么时辰,早了些吧?
    傅语昭皱眉:先不提别的,本宫问你一件事。
    倾絮一愣:什么事?倾絮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你何时来的初潮?傅语昭非常严肃地问。
    初初潮?倾絮难得一次说话不利索,耳朵泛红,眼神飘忽。明明两人都行过多少次鱼水之欢了,但倾絮面对傅语昭问起这种事,总觉得羞于开口。
    傅语昭不觉得有什么,月经有什么不能提的,不过看倾絮的尴尬姿态,便知人是害羞了,她干咳一声:咳咳,本宫没别的意思,你坦然回答便是。
    倾絮咬牙,嗔怪地横了傅语昭一眼,这种难以启齿又污秽的东西,让人如何坦然回答!
    傅语昭急了,两只手按在倾絮肩上:你只需要回答本宫,是什么时候来的便好。
    倾絮叹气,大概是因为傅语昭的神情过于认真,她真的受不住,说:大抵是被卖进金凤楼前几天,李家二老发现我来了初潮,便说我成人了,可以卖个好价钱,便将我卖给了人贩子,那年我十岁。
    傅语昭的手抚上倾絮的脸,神情认真又带着一丝怜惜,看得倾絮入了魔,想要吻上去。
    云雨过后,饭菜也没动,原封不动让人撤了重做。夜晚傅语昭宿在东苑,待到倾絮睡着了,她还在想事情。
    一般女子的初潮在十二三岁,身体发育不良,可能会推迟,但没说提前。十岁来初潮的人不是没有,但倾絮十岁肯定跟着李家人吃了不少苦,那年又闹饥荒,她怎么可能发育得好,没推迟都算好的,怎么还提前了?
    古代没什么生理课,连很多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倾絮就算知道自己来了初潮,也不会想到什么提前。
    但金凤楼不同,青楼比谁都在意年龄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差一岁,买卖姑娘的价钱可就不同了。金凤楼的账本能有什么问题,偷税漏税傅语昭也管不着,那是户部的事儿。
    除非金凤楼账本里的问题不是钱,而是人。倾絮被卖进金凤楼,金凤楼肯定要确定她的年龄,金凤楼账本上记载的,很可能是倾絮的真实年龄。
    甚至有可能,倾絮那年,根本不是十岁,而是十二岁。如果照这么算来,今年倾絮应当是二十岁,和傅语昭同岁。
    傅语昭越想脑子越清醒,同岁?和傅语昭同岁的人,不多,至少在傅语昭认识的人里不多。季敛秋比傅语昭小两岁,沐音也比傅语昭小,傅语昭想来想去想不到什么人和她同岁。
    除了,已经死去的柳茹星之子。不对,柳茹星之子是傅语昭,死的应该是皇贵妃的孩子,如果皇贵妃的孩子还活着,应当和傅语昭同岁。
    如果当年同时生产的柳茹星和皇贵妃的孩子能够轻而易举被交换,那么也能轻而易举被假死。傅语昭先前也曾想过,为什么她长得像柳茹星而不像皇贵妃,这世上陌生人长得一模一样也有可能,至亲完全不一样也大有人在。可这么巧,柳茹星和皇贵妃同时生产,柳茹星一尸两命,说得过去吗?
    金凤楼和玄冥骑有关,就是与皇帝有关,倾絮和金凤楼有关,那就是倾絮和皇帝有关。若傅语昭是柳茹星的孩子,那皇贵妃的孩子呢?当真死了?
    还是说被改小了年龄,送去了穷苦人家过苦日子,然后被卖到青楼遭受折磨,结果最后兜兜转转到了和她同岁的傅语昭身边。
    傅语昭想的太多,以至于整夜失眠。她在想,倾絮会不会是皇贵妃的孩子,如果是,那皇贵妃知道自己孩子被调换了吗?皇贵妃知道自己现在抚养的是柳茹星的孩子吗?
    从皇贵妃一直珍藏的画像可以看出,傅语昭长得像柳茹星,皇贵妃应当是知道的。那她知道自己的孩子被送去宫外受苦了吗?
    如果金凤楼的一切事都是皇帝授意,那调换孩子也是他干得,他做这事是为了什么?折磨自己的女儿,有病吧?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什么最好卖的年龄,我自己瞎掰的,经不起考究!
    第124章 124
    一夜未眠, 第二天天未亮,傅语昭就急急忙忙起身离开了东苑。她本不想把倾絮吵醒,但在她走之后, 倾絮睁开了眼。
    这么早, 傅语昭去哪儿了?
    倾絮起身,回忆起昨晚傅语昭的问题,为什么傅语昭要问她初潮来的时间?倾絮早过了单纯害羞的年纪, 她十三四岁就已经看透了世间,唯独看不透傅语昭。傅语昭用温存掩盖她的不对劲,倾絮愈发好奇, 找来了老太医一问究竟。
    秋猎过后,岭南王回了锦州,但其世子没回,肖凌风从他爹那儿知道他和傅语昭的婚事凉了,心有不甘, 还留在京城,想争取争取。得不到傅语昭老子的同意,那得到傅语昭的同意也行, 万一傅语昭为爱和他私奔了呢?
    岭南王一走,肖凌风在京城的待遇不减, 所有人依旧待他客客气气的,除了不能住公主府之外。傅语昭看皇帝的态度就知道岭南王站队引起了他的反感, 她暂时不会嫁给肖凌风, 所以她也不给肖凌风面子了, 把人赶去驿站,每天不是躲在大理寺就是上朝,反正除了跟她的隐乙隐甲, 没几个人能见着她的面,其中也包括倾絮。
    傅语昭回了公主府,接下来的两个月就再也没来过东苑。她一想到倾絮可能是皇贵妃的孩子,相当于是她同父异母的姐妹,她就头皮发麻,难怪皇帝看见她抱着倾絮时脸色那么难看,试想她看见自己两个女儿搞在一起,傅语昭非得气个半死。
    倾絮的身份已经不好再查下去了,查到线索的沐音疯了,李家三口失踪,傅语昭要是再查,只怕是会引起皇帝的猜疑。李家三口失踪和沐音疯了比起来,微不足道,很多人根本没在乎过他们,只以为是倾絮和沐音斗争的工具人,可傅语昭在意,她想知道李家人到底是不是倾絮亲人。
    可惜,李家人在傅语昭等人回到京城的当天晚上,失踪了。傅语昭不由得猜想,该不会是皇帝派人抓走了这三人,不然的话,怎么会这么凑巧,皇帝和她一回来,李家人就失踪。大概是傅语昭还在纠结沐音发疯的时候,皇帝就已经先下手为强了。
    在沐音发疯这件大事下,李家人失踪就显得无人问津,也就只有傅语昭会在意。她遗憾之后,就让人压下沐音发疯的事,沐音牵连的人众多,赵昀和顾家都会察觉,沐音众多倾慕者也会察觉。以免沐音发疯被人瞧见,傅语昭把沐音接去了公主府,东苑来往人多,公主府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一般人进不去,而且守卫森严,全是傅语昭的心腹。
    当外人问起沐音为何不在东苑时,就有人说沐音搬去了公主府。暗地里有人猜测,沐音大概是讨了三公主欢心,这是要成为正宫的趋势。
    倾絮气得没给过任何人好脸色看,连续两个月,傅语昭一天都没来过东苑,哪怕她以有事上报为借口,都被影儿拦住了,说有什么事直接通过暗卫上报就好。商铺的事自有杨薇去和傅语昭沟通,她倾絮就负责管好东苑就行,毕竟现在沐音离开了,东苑全权由倾絮管理。
    东苑在倾絮手上,和以前大为不同,以前只是一个吟诗作对、吃喝玩乐的地方,现在不止是人多钱多,甚至比京城青楼势力还大。一般人都不敢在东苑闹事,闹事就得吃不了兜着走,轻则挨顿打罚点钱,重则抓起来扭送到衙门去。
    倾絮仗着背靠傅语昭,做事雷厉风行,决绝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手底下的人不仅信服她,还有些怕她。杨薇算是倾絮的手下,毕竟跟着她做事那么久,学到了很多东西,看似是杨薇被傅语昭特别对待,只有她能多见傅语昭几面,但她见傅语昭的每一面,回来后,都要向倾絮汇报。
    傅语昭不是忙得没空见倾絮,她休沐时还和季敛秋去游湖,去城郊赏花,还和一众公子哥儿吃喝玩乐。她不忙的时候,也不会见倾絮。
    倾絮明白了这一点,笑容消散,杨薇默默低下头,实在受不了倾絮这般阴沉的模样,便说:倾絮姐姐,你别担心,兴许三公主是有隐情呢。
    隐情?
    对啊,你想啊,你不曾做错事惹三公主生气,她又怎么会无缘无故不见你呢,这根本不是外人说的失宠,也许三公主有自己的顾虑。
    杨薇走后,倾絮想了很多,她在想傅语昭能有什么隐情。秋猎时皇帝冷冷看着她的眼神,现在想起来还叫人背后发凉,也许傅语昭是为了保护她,所以远离她,因为皇帝可能因为傅语昭对她偏爱而对付她。毕竟作为皇家人,皇帝怎么可能忍受自己女儿和一名女支女纠缠不清。
    可是,这样打着保护名义的远离,还要持续多久,她已经整整两个月都没亲自见到过傅语昭了。倾絮心想,傅语昭不能来见她,那她可以去见傅语昭啊,偷偷的去见,哪怕被皇帝知道了,只会以为是她单方面的纠缠不清,而不会责怪傅语昭。
    安排好了一切,趁今天傅语昭休沐,倾絮打算让影儿偷偷带她去找人。
    影儿十分为难,她早就接到过傅语昭的命令,要严防死守倾絮和傅语昭见面,但她真没法拒绝倾絮。一来,倾絮是她明面上的主子,违抗主子命令,倾絮可是把她赶走也能打死她。二来,倾絮说得有道理,她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最后,影儿还是带上倾絮去找傅语昭了。
    倾絮来得早,这个时辰,傅语昭应当还在公主府睡觉。她本想给傅语昭一个惊喜,却没想到傅语昭先给了她惊吓。
    公主府大门,一辆马车停在外面,傅语昭身穿蓝色长裙,牵着季敛秋上马车。季敛秋则是一身淡粉色曲裾,上马车后,居高临下,朝傅语昭笑得很甜美,甚至伸手替傅语昭将碎发勾到耳后。
    傅语昭背对着倾絮,季敛秋这是面对着倾絮的方向,两人进到马车里面,放下帘子,倾絮连傅语昭背影都看不到了。季敛秋一脸笑容放下帘子,嗔怪地看了傅语昭一眼:沐休的日子,应当放松,你整日待在公主府里,不闷得慌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