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分卷(2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实话讲,以他的角度来看,楚宴十有八九就是死了。哪怕那只掉落的贴身玉佩不提,就说这诺大的王府,不会平白无故消失一个人,更何况连与他关系亲密的司马钰都亲口说了他在大火里面没有出来,司马钰在这里站了这么久,半点未曾离开过,要是人从里面活着出来岂会看不见?
    细细想来,只怕楚宴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你真的相信他已经死了吗?
    夏明懿失魂落魄的再次问道。似乎仍不死心。
    沈知被一连问的心里已经没了底,纠结了下,坦白说道:回王爷的话,不瞒您说,小的相信楚大人已经死了。
    知道这半年来两人关系日渐拉进,说完这些后,还不忘安慰他,王爷,您还是不要难过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我们再伤心也没用了,当务之急,还是通报太傅大人处理后事吧。
    再说管家沈知,沈知今年年近四十,二十多岁入府,跟随在夏明懿身边已有十几年时间,谙知他家王爷什么脾气性格。
    夏明懿这个人面冷心善,平日看起来高冷,其实内心比很多人都要重感情。虽表面看起来对楚宴厌烦,两人经常斗嘴吵架,可是,沈知知道,夏明懿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罢了。
    此时,痛失好友的心境,沈知非常理解,无外乎是难以接受,悲痛万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件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即便他是一个与楚宴没有任何关系的下人,一时半会儿,也有些为之伤感,毕竟好端端地一个人,又是这么年轻有为,说没就没了,确实怪可惜的。
    夏明懿身姿颀长玉立,半张线条轮廓好看的侧脸,映在缓缓升起的朝阳中,俊美之外,突然看起来有些憔悴。
    他深深地闭了闭眼,良久,微一挥手,语气沉重道:去报吧。
    第67章 出行
    楚长临听完报信人的话,根本不相信楚宴会葬身火海,事关重大,他相信眼见为实,当下急忙乘车赶了过来。
    当见到被烧的一片狼藉的陵王府,又见到了夏明懿交给他的那枚玉佩,楚长临顿时浑身颤抖,老泪纵横。
    楚宴的死,不比先前夏瑾蓉过世以及夏明懿成亲的轰动小。消息迅速传开后,举国上下,无不震惊和唏嘘不已!
    谁能想到,一代天之骄子,国之栋梁,就这样凄惨离世,甚至于死后尸身都没有被认清,只能与其他尸首合葬在一起,可谓下场极其悲凉。
    议论的快,散的也快。时间久了,很快一切又回归到了正轨。
    丞相府处理完丧事后,夏明懿除了命人督促修建王府外,和平常一样,该吃了吃,该睡了睡,府内下人们也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表面看起来楚宴之死对夏明懿没有什么影响,可是,殊不知,有时候,他会无缘无故因为某件东西而失神的盯上半天,有时候会一时错愕,突然忘记自己下一刻将要干什么,还有的时候,也会从睡梦里猛然惊醒。
    心神恍惚的症状就这么持续了半年,直到六月,陈兰心顺利诞生一子。
    传闻那日,一夜之间百花齐放,百鸟呈祥,有大吉之兆,陈将军寓意为破灾化吉,是个好兆头,于是与夏明懿商量一下,应当前往庙观一趟,上山还愿。
    夏明懿也没发表意见,不过也不反对,想到自己确实已经好久未曾出过远门了,于是欣然应下。
    这一日,天气晴好,阳光煦暖,窗外花团锦簇,树木郁郁葱葱。半年前被大火烧尽而废弃的那片地方,此时已经栽满了争芳夺艳的牡丹,丝丝幽香萦上鼻尖,每到清晨,花间绕着淡淡的雾气,鸟语花香,颇为幽致。
    东院这边,一条幽静的长廊中,一个娉婷的身影站在石阶上,只见她一身浅绿衣裙,挽着发髻,温婉而又不失妩媚。很难想象,一个刚生过孩子的女人,竟还能保持这般苗条身材。
    自两人成亲以来,夏明懿只是偶尔白天过来一次,如今各睡其房,不如把这里归说为陈兰心一个人的寝室。
    此时是亥时,这个时辰,灯火早已熄灭,漆黑的厅堂中,只有一颗夜明珠悬在梁上,奕奕发光,借着一丝模糊的光亮,隐约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圈摆设,摆设十分华贵,可以看出其主人的用心。
    外人看来,这无外乎就是对其夫人的宠爱。没错,这种宠爱无可厚非,他给她奇珍异宝,给她贡品珍藏,只要她开口想要的,他一定尽力满足她,然而,这其实都不是她想要的,她只想要一个可以陪在自己身边的夫君,夜深时,可以有人抱着她,无聊时,可以有人与她说说话
    不过也在她意料之内,自己是不白之身,对方不碰自己也是她也毫无怨言。现如今,他能给自己一个安心的家,对她也不薄,她感激都来不及,又何故弄出这些是非,索性也就从此默认了这样的关系。
    一心隔着好比一层墙,事实上,他也不是故意冷落她,不说自己有洁癖,就说他反感别人近身这一点,确实接受不了和一个女人每天睡在一起,而每天共睡一榻,肌肤相亲,若是他没有男人该有的反应,那他的尊严可就真的要去扫地了。既然给不了她平凡夫妻的爱,那么,他就竭尽所能,选择用物质或别的方面来弥补她。
    陈兰心正为夏明懿的车行做着叮嘱和准备,将稍后随行需要带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做着清点。
    山高路远,道路崎岖,恐有颠簸,一个软垫不够,再去加一个。
    是。
    一个侍从受命离开。
    王爷喜净,只三条锦帕怎么行?再去拿三条。
    是。
    又一个侍从离开。
    还有人马,十人随行防卫不够,万一遇到匪徒强盗,那可怎么得了,少说再加派十人。
    前面的领头侍卫先是一顿,接着小声回道:夫人,这是王爷交代的,说是不喜人多,本想只带两三人而已,还是小人给了建议,说最近外面比较乱,王爷这才勉强同意,您看这说完面露为难。
    陈兰心犹豫片刻,虽为他的安危着想,可既然他这样说了,就不能再越俎代庖强行坚持了,于是拂手道:算了,路上记得好生照顾,切不可出事。接着想起什么似的,回头问向沈知, 王爷呢?
    沈知一个眼神扫向书房,如实回道:王爷还在书房,小的这就去催一下。
    不用了。陈兰心将他拦住,接着微微叹了一口气道,还是我亲自去吧。
    第68章 庙观
    书房内,夏明懿一身靛蓝色束腰长服,正盘膝而坐,聚精会神的盯着面前一盘黑白棋子。室内只他一个人,他已经坐在这里看了一个时辰的棋盘了,身后有人进来似乎也未察觉的样子,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陈兰心是见房门没有关,所以才轻声走进来看一眼。此时看到他静坐的背影,知道他在研究棋局的时候不喜被人打扰,于是径自坐在一边,安心等候。
    半柱香时间过去,期间,沈知着急的在门口探头探脑的看了两次,见陈兰心只是安静的等着,也不好多说什么。终于,等到夏明懿将棋盘一推,站起身来,陈兰心连忙上前,为他披上风衣道:外面都备好了,可以启程了。
    他微微点头,临出门前,回头由衷说了一句:辛苦你了。
    陈兰心道:王爷何出此言,这本就是臣妾应该做的。
    夏明懿脸上露出一个淡淡地微笑,笑容里隐含歉意,似乎对她这这久以来的默默付出和照顾,表示感激。
    两人话并不多,陈兰心送他上了马车,他拾起车帘,温声交代道:王妃,在家安心照顾祺儿,我很快便会回来。
    祺儿是陈兰心一个月前生下的孩子,全名叫做夏佑祺,是夏明懿亲自起的名字,意寓为平安吉祥,佑其一生。
    陈兰心点点头,浅然笑着嘱咐道:王爷路上小心。
    两人一直来互相称呼王爷和王妃,说不上柔情蜜意,但也算相敬如宾,日子倒也过得平静和安宁。
    夏明懿不再多说,放下帘子,命人启程。
    马车一路向南,行出都城,驶向秦山。
    世人皆知,秦山中有一寺庙,名为广济寺,千百年来,一直有传言此寺祈愿很是灵验。夏明懿以前不迷信这些,但如今不知为什么,还是选择去了这里,一方面是为了妻儿,另一方面是为妹妹和那个人上香祈愿。心诚则灵,他相信他们来世定能转生到好人家,一世健康平安,美满幸福。
    一路颠簸,马车只在中途休息过一次,用了些斋饭就又开始上路了。行至寺庙时,天已黑透了,没办法,只能等明日再进香火了。
    主持命寺人为一行人马安排住宿,是夜用过晚饭,夏明懿正准备解衣休息时,外面下了蒙蒙细雨。房内点了一整夜的龙涎香,远方偶尔传来几声敲钟声,声音悠远绵长,却是安神之音,一夜无梦。
    次日早上起来,门外还有残留的水迹,水迹很浅,太阳一出,很快蒸发散尽。
    上过香,祈过愿,夏明懿看时间还早,又四处走了走。不知不觉行至一塔前,守塔的寺人是个十七八岁的俊秀青年,见两人面生,不由上前问道:请问两位施主是......
    夏明懿道:我们是从都城来的,来此进香,完了四处走走。
    寺人了然,接着听他又问道:请问小师傅,这是什么塔。
    寺人面善心和的为他解释道:这是浮光塔,塔的顶层为观景台,由此,可看到整个秦山全景。说到这里一顿,迟疑问道,两位施主可想上去一观?
    夏明懿微微一笑,道:那就有劳小师傅带路了。
    塔有十二层,三人来到塔顶,塔顶周围是一圈红木栏杆,站稳脚步,放眼望去,只见视野之内群峰连绵,青葱万里,好不壮观,气势宏伟的连成一片,比之皇城的古朴敦厚,这里是豁达,是幽深,更是天然与和谐。
    欣赏之余,无意瞥到半山腰有一处庙宇楼阁,远远望去,青砖淡瓦隐没在层层松柏翠竹之间,显得格外神秘。
    那是什么?
    夏明懿对寺人问道。
    寺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而后含笑回道:那里是万安寺,是一座道观。
    万安寺
    夏明懿喃喃念道,声音很轻。紧接,眼前一亮,目光微眯,双眸一动不动的盯紧那个方位......
    多年前,他知道楚宴曾去拜师学艺,而所去的地方正是万安寺。他当时也没放在心上,却不想,今日在这种地方得以看到。
    还有他的外曾祖父,也在此地修行,如今已经一百多岁高龄,尚且还在人世,因修仙问道数十载,容颜一直停留在五六十岁的样子。
    突然,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诱使他想要走上一趟,说不上什么原因想去看,或许是想知道那个人曾经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过罢了。也或许是为了见一面他那久不问世事的外曾祖父。总之,心中第一次有所动摇。
    沉吟片刻,他道:可否方便去看看?
    话落,寺人微微一怔,随后道:自然可以。二位请随贫道来。
    出了广济寺,寺人带路,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山道逐级而上,两边草丛中开满了各色的小花,草叶间还含着晶莹的露水,霎是可爱,山涧流水至上而下川流不息,阵阵山风透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响声,风声、流水声、鸟啼声混合起来,宛若天籁之音。
    三人沿着一层层古老的木阶蜿蜒而上,木阶陡峭曲折,十分险峻。沈知紧随在夏明懿身后,一路叮嘱当心个不停,生怕他一不小心踩空。
    走了约摸半个时辰,三人来到万安寺门前,头顶掠过一群鸦雀,哇哇叫了几声,渐渐飞远了。
    沈知压了压惊,镇定下来,望着这里,一下子心里没了谱,嘀咕一句道:王爷,我们真的要进去吗?这里看起来似乎有点恐怖。
    第69章 怪梦
    这一路上,他听了不少寺人讲的奇闻怪事,什么死人招魂,什么修炼到一半时突然疯掉的人,再有什么召唤,隐身,群隐,疗伤等等,加上现在这样阴森诡异的环境,哪里还敢进去。
    既然都来了,哪有不进的道理,走吧。
    夏明懿倒是表现的一点也不害怕,相反,他一脸轻松。
    沈知虽担心,但也不能违抗命令,只得硬着头皮往里走。
    等进去了才发现,其实庙观里并不恐怖,道士们一个个安静的扫地、上香、上早课,一切平凡如常,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寺人送他们进来后便告辞回去了,两人随知客在道观里转悠了半天,半个时辰过去,除了见到两个稍微有点身份地位的法师以外,并未见到真人公孙止。
    公孙止向来来去无踪,神出鬼没。见不到人,夏明懿也不奇怪。
    行至一排楼阁,古院旁,古树嶙峋,根根翠竹青绿欲滴,一条小溪从辟雍后面的山梁上淌下来,穿过竹林,蜿蜒向前着淙淙流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