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她背着挎包走出家属院,一路上都挂着火红的横幅。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山下乡,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向贫下中农学习,向贫下中农致敬。
    ……[注]
    这些都是宋满盈常喊的口号。
    宋满冬从未在她或者爸妈面前发表己见,但偶尔也会想,他们确实应该接受一下贫下中农再教育。
    想归想,这些她绝不会说出来的。
    宋满冬穿过两条街,到拖拉机厂,先去办公室放了挎包,把工作服披上,才往院子里走。
    师傅还没到,但院子里已经停了两辆拖拉机。
    宋满冬拿着记录本上前询问,“这辆拖拉机是有什么问题?”
    从车斗里探出个脑袋,盯着宋满冬的工作服瞧了一会儿,才开口,“送过来检查。”
    这会儿手扶拖拉机又少又贵,有辆拖拉机的都是条件稍微好点儿的大队。
    但只一辆的话,这会儿应该忙着来回运玉米,可没时间等检修。
    宋满冬猜测这八成是个富庶的生产队,笔尖顿了下,又问,“哪个生产队的?”
    登记好才朝下一辆走去。
    那人又说,“也行开过来的检查的。”
    他说完捏着手里的包子咬了一口,看着宋满冬的目光带着浓浓的怀疑,“你来给我们检查啊?”
    拖拉机这东西,他们整个大队上都没多少人懂的。
    他这个拖拉机手也是特意花钱请人带了俩月,又看了好久的书,才考上。
    宋满冬解释道,“陈师傅待会儿来帮你们检查,我是他徒弟,先登记一下情况。”
    陈师傅一共带了三个徒弟,前面两个师兄都到下面县城帮忙了。
    平日里这些杂事便让她帮忙做。
    陈师傅对她也不藏着掖着,她也愿意帮师傅料理这些琐事。
    宋满冬合上本子,回办公室打了热水,给陈师傅泡上热茶。
    茶水温热时,陈师傅便拎着蒲扇晃晃悠悠的从大门走了进来。
    他在绕着两辆拖拉机转了一圈,接过宋满冬递来的茶缸呷了一口,才不慌不忙的上前。
    手摇发动,坐在拖拉机上绕着院子走了一圈,陈师傅便停了下来,冲宋满冬招招手。
    宋满冬上前,把茶缸递给他。
    陈师傅端着茶缸,下巴指了指拖拉机的方向,“你去检查一下,看看有什么要修理的地方。”
    宋满冬心有犹疑,但看了师傅一眼,还是上了。
    这也是她打小学来的经验,遇到机会决不能退。
    拖拉机手却有些不乐意,“她能行么?”
    “怕什么?我这不是在这儿呢。”陈师傅不慌不忙道。
    “现在不让她给你们看,等回头你们拖拉机出大问题的时候,火急火燎的,敢让她上手啊?”
    “我这个年纪,早该退休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回家歇着了。”
    拖拉机手看着陈师傅花白的头发,不吭声了。
    宋满冬从前到后,上上下下的仔细检查过,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记下来,拿给陈师傅看。
    陈师傅瞥了眼,满意点头,“回头把厂里的旧拖拉机拿出来,你拆了看看。”
    说着又指了指拖拉机,“该怎么办你看着办吧。”
    拖拉机手急急道,“师傅你还没看呢。”
    陈师傅只是笑笑。
    宋满冬替师傅开口,“师傅已经看过了。拖拉机有什么问题,他一上手就知道。”
    这问题宋满冬也好奇过,后来还是厂里别人说的,后面几次修理果真都印证了,让她打心底里佩服。
    将来她也想做这么一位胸有成竹的维修师傅。
    拖拉机手将信将疑。
    陈师傅不解释那么多,只说,“让她处理吧,待会儿你上手开就知道了。”
    宋满冬便跟拖拉机手详细说了起来,“两辆拖拉机轮胎右侧都比左侧磨损严重点儿,应该是你们那里路的原因,我待会儿把两侧轮胎换一下……”
    “还有,前面这个位置要加一下润滑油,这里螺丝有些松了……”
    “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快就能弄好。”
    拖拉机手跟着她瞧了一圈,惊叹起来。
    等宋满冬找来工具支起拖拉机,利落的换起轮胎,便殷勤的凑了上去。
    “小师傅,你跟陈师傅学了多久,学会这些的啊?”
    “你看我又没有机会学一下?”
    宋满冬看他一眼,压低声音,“这些都是常见问题,你要是识字,待会儿上书店买本儿书看看就行。”
    “这些问题都不影响正常的活动,但是调整一下,之后拖拉机能开的更久一点儿。
    你开时间长,也能摸索出来这些。”
    “但是拖拉机真的出问题,还是得指望陈师傅他们这些老师傅。”
    拖拉机手赞叹道,“懂这些就很厉害了。”
    “你们城里姑娘真厉害,还会这些。”
    宋满冬笑了下,“我以前也在大队上,考上市里的高中,又考到拖拉机厂的。”
    她换好轮胎,拍了拍手,鼓励道,“你识字,又会开拖拉机,也挺厉害的。”
    “如果想学修理,可以先到公社问问,找师傅带带,有个基础再往拖拉机厂考。”
    拖拉机手跃跃欲试,露出了一口白牙,“好,谢谢小师傅。”
    他这活在大队上是风光,可开了几个月,人就腻了,要是能当工人就好了。
    稳定轻松还不用受暴晒寒风。
    宋满冬彻底检修完,让他上车开开试试。
    拖拉机手也不客套,立马上手。
    一圈开下来,说不上哪儿变了,但就是觉得顺手不少。
    更佩服他们这些维修工了。
    两辆拖拉机一前一后的离开。
    宋满冬回了办公室继续看陈师傅给她的册子,这是她们厂刚引进的54东方红拖拉机养护手册。
    虽说拖拉机构造大差不差,会一个都能融会贯通,但偶尔也会遇上极其细微的问题,不能到了临时再去研究。
    “小宋?小宋啊!”后勤的赵大姐还没进门,先喊了起来,瞧见宋满冬,又看看院子,“不忙吧这会儿?”
    拖拉机到底是奢侈物件,不是每个大队都有的,更何况越靠近市区的生产队越少,大都就近去公社修理了,真正让陈师傅出手的机会也不多。
    “不忙。”宋满冬摇摇头,看着赵大姐喜气盈盈的模样,“赵姐,这是有什么好事儿?”
    赵大姐一拍手,拉上她就往外走,“真是好事儿!”
    她拿手当着嘴,低声说,“食堂抢到了一条牛腿!”
    “我拦着没让他们动,就等你过去收拾呢。这好东西可不能糟蹋了。”
    “我没怎么做过牛肉。”宋满冬有些担忧,实话实说道。
    在爷奶家,别说牛肉了,猪肉也是难得吃上的东西,只有每年抢收的时候,家里才会做。
    回城以后,做猪肉的次数倒是频繁了起来,可牛肉难买,这两年他们家也不过吃了两三次。
    “那食堂里谁不是没做过?”赵大姐摆摆手,“你的手艺在这儿放着,差不了。”
    宋满冬不敢托大,瞧见牛腿后,斟酌了一下,“要不然我先割一小块儿试试?”
    “成。”赵大姐一口应下,让宋满冬自己做主。
    她对宋满冬这么信任,主要还是去年拖拉机厂的小年夜饭。
    宋满冬烧的菜,一下锅,味儿都不一样了。
    包饺子调的馅儿更是一绝。
    叫人吃了一顿总是念念不忘,后来她厚着脸皮问了宋满冬怎么做,回家却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道,又不好总是烦请宋满冬帮忙做,只得遗憾作罢。
    跟赵大姐有相同念头可不止一个。
    宋满冬握着菜刀,没着急挑肉,而是先问周围的人,“我炒个菜,还是做个别的?”
    “包饺子吧。”赵大姐带头道。
    其他食堂的人也附和起来,“对对。”
    “饺子用边角做就行。”宋满冬说着,比划了几下,“我先切下来几块整的,用来做卤肉和炒肉都行。骨头拿来炖汤,明天喝牛肉汤?”
    赵大姐满口应着,“行行。”
    宋满冬穿好围裙,挽起袖子,下手不做犹豫,很快就将肉分好了。
    几块儿碎肉放在砧板上,在她的菜刀下,很快变成了肉沫。
    饺子馅儿是决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的。
    牛肉沫加上料水使劲儿搅拌,将水搅拌进去,包进饺子里才不会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