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8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王婆子快嘴道,“既然都来了就一起试,正好有个比较。”
    她虽然不知道那位老爷子是什么来头,但她吃过宋满冬做的菜,信心可足了。
    老爷子掀起眼皮看了眼宋满冬,“我都行。”
    宋满冬点头,“我也没问题。”
    两位妇女都松了口气,胡嫂子邀请道,“既然这样,那进屋里说吧。”
    进了院子,能感受到明显的逼仄。
    宋满冬估摸了一下,大概也就他们知青点的三分二大。
    客厅从西至东摆着红木沙发和餐桌,几扇门都是关着,门上挂着鸳鸯戏水的布帘子。
    唐嫂子叫他们在沙发上坐下,倒了开水,问起两人的拿手菜和这次席面打算做什么菜。
    这都是基础的事情,宋满冬问过王婆子要求后,昨晚便自己在心里拟好了菜单。
    见唐嫂子先看向她,有考验之意,便顺口答道,“八道热菜我打算做四喜丸子、红烧鲤鱼、梅菜扣肉……除了这八热八冷,我还准备了八宝饭和银耳汤。”
    胡嫂子听的直点头,“这两样加上也可以的。”
    唐嫂子自然没什么不满,她家是嫁女,这席面好,也表示对她闺女的满意。
    两人又看向老爷子。
    老爷子先说,“叫我老马就行。”
    而后不疾不徐的说着自己的准备。
    酒席的菜色大差不差,一般红烧为多,清蒸最少,还会根据时令调整。
    宋满冬一面听着,目光落在面前的茶几上。
    左侧原是摆着搪瓷托盘,倒扣着几个杯子,如今拿来给他们倒水了。
    右侧则是摞了四个木盒。
    方方正正的,刻着牡丹花纹路,表面抹了桐油,看着锃亮,像极了陈家明定的月饼盒。
    宋满冬只是看了一会儿,便收回目光。
    两位嫂子问过,又商量了一会儿,才道,“没想到今天会有两位师傅,家里的菜准备不足,还得再去买点儿。”
    “两位师傅看是你们自己挑,还是我们去买?”
    老马先说,“我自己挑吧。”
    宋满冬便也说要自己挑。
    胡嫂子当即拿了钱出来,“厨房里的菜你们看能用得上的只管用,差的便去买。”
    说完,她又道,“我跟唐姐商量了一下,这八荤八素一个人做起来也挺累的,办酒的时候可能忙不过来,不如今日两位就先一人做一半看看?”
    两家一开始就是奔着好好办酒来的,前头请的都是国营饭店的师傅,又或者出了名的喜宴厨子,那些师傅一个个都是带了徒弟和帮手的,到这儿起锅做菜,速度相当快。
    可这两位都是一人来,真叫人担心他们能不能做完。
    老马没提意见,宋满冬自然也不会刻意出风头。
    接过胡嫂子的钱,先去厨房看了一圈,才出门去买菜。
    胡唐两家舍得花钱,她拟菜时也不小气,定了好几道大荤菜,老马也是同样。
    方才分了要做的菜,已然确定厨房的肉不够用了。
    这个时间想再去供销社买到肉是不可能了,只能去黑市。
    宋满冬离开时,王婆子没跟她一道,反而留了下来。
    见她跟胡嫂子熟络,宋满冬便自己去了。
    公社拢共就几条街,黑市就一个,还在原来的地方。
    她进去便瞧见几个摊子十分火热。
    宋满冬仔细看过,走近了才发现,都是被围起来的都是卖吃食的,有白面、罐头、水果,还有肉。
    她刚在后面排上队,就听摆摊的人冲后面喊,“猪肉没了!别围着了。”
    宋满冬踮起脚看了眼,摊贩手上只剩下一条肉,还被争抢个不停。
    她只好继续往下一个摊子走,不过这次不敢多瞧其他东西了。
    肉要是买不到,拿什么来做菜?
    她瞧着人挤人的摊子便往前凑,凑了几个之后,好不容易挤进去一个,跟摊主四目相对,都愣了。
    陈家明迟疑看她,“你要买月饼?”
    “我走错了。”宋满冬说着艰难的往后挤。
    刚买完三盒月饼的人极力推荐,“小姑娘,这月饼可好吃了,马上中秋节,不给家里买一盒啊?”
    宋满冬笑着谢他提醒,又答,“买过了。”
    她走了没几分钟,陈家明就把月饼卖完了,酸豆角和泡菜也被人买的七七八八,他把剩下的往背篓里一塞,先去找宋满冬,“你怎么来了?”
    这一会儿,宋满冬已经被挤的额头上浸出了汗,脸上也有无奈,“王婆子给我介绍了个做喜宴的活,今天来给主家做菜,我来买点儿肉。”
    陈家明一听,“现在来买肉?你忘了中秋节?今儿黑市的肉直接涨了五分。就这拿出来立马就被抢完了,我估计还得再涨。”
    宋满冬经他一提醒,才想到自己做了傻事,“我一时间没想起来。”
    河东大队上是没什么中秋节的氛围,饭菜都自给自足,她自然也就忘了逢节的时候,东西价格水涨船高,还不容易买。
    “我再想想办法。”宋满冬飞快思索着。
    陈家明思索片刻,把背篓留给她,“我去问下吧。”
    “这几天卖月饼认识了几位朋友,他们手上可能还有猪肉。”
    黑市的能人多,只是各有各的门路,也自成圈子,一般不会理会散户。
    他在黑市零零散散的卖了几年东西,认识的也就三五个人。
    可最近月饼一出手,结交他的人多不可数。
    有些事陈家明心底还只有个朦朦胧胧的底,但他深知不能错过这种机会,没有拒绝大家的示好。
    不过三分钟,陈家明便回来了,兴冲冲对宋满冬道,“朝哥刚拉了半头猪过来,可以叫咱们先买,他们那边别的菜也有,我带你过去。”
    宋满冬也不犹豫,当即要跟他去,往前走了段路,忽的瞧见了立在人流中发愣老马,稍一思索,她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等我一下。”
    宋满冬上前,主动询问道,“老马,你要用几斤肉?什么肉?我朋友有门路可以买,要是你放心的话,我可以也帮你买一些。”
    老马抬起眼,跟宋满冬目光对上。
    宋满冬才发现这位老人其貌不扬,但却有一双摄人的眼睛,让她想到陈敬之奶奶,又想起故人。
    老马看了她一会儿,才说,“我要做梅菜扣肉和糖醋肉,一盘子的分量,什么肉卖多少你自己看。”
    他的态度称不上好,不过宋满冬注意力没在这上面,应了之后便跟陈家明去挑肉了。
    七折八拐后,他们进了一间院子,这院子瞧着比胡家的小一半,地上一面堆着菜,另一面则是放了张大桌子,正有人在分猪肉,桌子旁边已经围了四五个人,不停的提着自己要哪块。
    分肉的男人都一一给他们挑了。
    陈家明带宋满冬过去,叫了声朝哥,又介绍了宋满冬。
    宋满冬跟着他问了好,才看向桌子上的猪。
    “我要这条五花肉,这一块里脊,还有这块前腿肉。”
    朝哥手上的刀顺着她说的地方划下去,“买回去烧大菜啊?”
    宋满冬回道,“别人家办酒,我帮忙跑个腿,有辛苦费。”
    朝哥看她一眼,失了兴趣,把肉都给她,接过钱继续问其他人。
    这点儿钱他们是瞧不上的。
    陈家明跟宋满冬走出去,才问起来,“怎么不说是你自己做菜?”
    “没什么交集的人,话不必说太多。”宋满冬解释着,提醒他,“黑市的人厉害,但也鱼龙混杂,你小心甄别,谨慎交往。”
    猪怎么喂,喂的什么,从肉上便能瞧出来。
    朝哥拿出来的猪是都喜欢大家都喜欢的猪,肉肥膘厚,腿也很粗,甚至比国营饭店的猪肉还好。
    这猪绝不是单吃草料长大的。
    这位朝哥也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宋满冬把这推测也跟陈家明说了,叫陈家明自己琢磨怎么把握相处的度量。
    自己则是先去做菜了。
    老马瞧见她提着的肉,便称赞道,“好肉!”
    这么说着,他眉间却聚了起来。
    厨子识肉是基本功,单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宋满冬不是什么花架子。
    这么年轻就有一手好厨艺,即便有天分,也还需有人指点。
    两人回了胡家,便各占一边开始做菜。
    灶台和处理食材的桌案、砧板都是提前搭好的。
    大灶一共四个,除此之外还有备用的煤炉,宋满冬跟老妈选的都是大灶台,点火烧起来,先热水,才开始准备食材。
    宋满冬先做的是四喜丸子,这丸子要先炸后炖。
    炸过炖上的时候可以准备其他的菜。
    她拌着肉馅儿,忽的听老马问,“你从南方来的?”
    “不是,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宋满冬手上没停,侧头看了眼老马的动作。
    老马手上片着肉,他虽然人老,但手稳得很,起刀速度跟他年纪一点儿也不相符。
    “荸荠。”
    宋满冬愣了下,才反应过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