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第1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宋满冬摇摇头,“我送你,你送我,哪儿有尽头?”
    “要是真没有尽头就好了。”陈敬之感慨。
    又道,“我送你回去,你就忙吧,不必担心我。让你孤身一人走回去,我是要记挂你的。”
    宋满冬,“你这么说的倒显得你情深意厚,而我没良心。”
    “你怎么会是没良心的人?”陈敬之做出诚恳的模样,“你不必在这事而上担心我,在别的事情上心疼心疼我吧。”
    宋满冬若有所思。
    陈敬之送她往回走,到了门口停住。
    宋满冬没着急进院子,而是示意他,“手。”
    陈敬之眼睛一亮,摊开手掌。
    宋满冬在他期待的目光下,摸出两块钱,放在了他掌心,“我想了想,你身上还是要有些钱的,以便应急。”
    陈敬之目光幽怨。
    宋满冬故意问他,“是觉得不够?”
    “多的很。”陈敬之叹气,收下了钱。
    他正欲离开。
    宋满冬却扶着他的手臂踮起脚,贴着他的面颊,轻声在他耳边说着,“下次见。”
    话音落下,便退回去,对他摆了摆手。
    陈敬之抬起手,蹭了下自己面颊。
    ·
    东风公社。
    胡唐两家也正想着宋满冬。
    胡保国吃过饭,跟胡婶子进了房间,才问起来,“宋县长怎么说?”
    “没瞧见他人,是保姆拿进去的。”胡婶子说着,却不见担忧之色。
    胡保国也点点头,“收下就行。”
    “宋满冬那边怎么样?”
    胡婶子回忆着,“我提了,但我瞧着那个小姑娘不是挺愿意的,就没多说。”
    胡保国沉吟片刻,“等我的事儿定了,你再找她说一回,顺便把宋县长这事儿略微提一下,看她怎么打算。”
    胡婶子点点头,“可要是她趁机搭上宋县长,那咱们岂不是没什么机会表现了?”
    胡保国摇着头,“这种事儿拦不住的。咱们主动卖个好,她要真是将来有什么造化,还能记咱们一下。”
    “而且我瞧着那小姑娘……不简单。凡是有一样本事拔尖,都非池中物。”
    胡婶子点着头,又想起来,"唐妹子追着她出去了,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胡保国皱了下眉,又松开,“不用管他们。成了,也还是要走我这边的路子,败了苦果他们自己吃。”
    唐婶子则是气呼呼的说了宋满冬的反应,不乏夸张捏造,“往后可不找她了,我就不信找不到比她手艺好的。”
    唐忠路有些头疼,“你哄好她一个,不比漫天的找人省心省力?”
    唐婶子哼道,“要哄你去哄,我可不了。我这么一个长辈伏低做小,我不要脸面啊?”
    “这不是为了闺女么?”唐忠路叹声,“不然我怕他家越起越高,咱们闺女在他家里讨不到好。”
    唐婶子想着,“再怎么说胡家也是要脸的人,做不了什么过分的事儿。”
    “更何况,以后用不用得上那个知青还是两说。胡保国都那个年纪了,再往上升是不可能了。”
    这点唐忠路也清楚,不然他也不会听到事情搞砸还有耐心谈论。
    唐婶子看他不说了,也知道这事儿过去。
    便说起宋满冬,“要我说,还不如请老马过来,我瞅着她心比天高,会做几个菜而已,好像全天下就她最厉害,没了她不行。”
    “我倒要看看她将来能有多厉害。”
    “那你瞧着吧。”唐忠路是不去管宋满冬了,他这个采购主任忙的很。
    宋满冬蒸完馒头,已经早早睡下了。
    红枣糕和馒头不同,趁热最好吃,所以她打算早上起来做。
    赶在喂猪前,把红枣糕烤上,喂完猪回来,就差不多了。
    收好的红枣糕趁热装进篮子里,用棉被盖上,拿给了陈家明。
    天刚刚亮,早起的人已经开始活动了。
    陈家明也将自己带来的背篓摆好。
    第74章
    ◎卖枣糕。◎
    来黑市的客人有些目标明确, 直奔自己想要的东西,买完就走,另一部分则是走走逛逛, 看能不能买上些稀罕东西。
    可摊位众多,一个个是看不过来的,这时候叫卖声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陈家明不大熟练的喊了起来, “热腾腾的红枣糕~香软的红枣糕——”
    月饼无需他多宣传, 馒头更是有熟客在前, 张二牛在后, 不用多说,已将名气打了出去。
    但红枣糕, 坦白来说, 陈家明心里还是发虚的。
    要是卖不完,他们可就亏大了。
    磨磨蹭蹭的等着熟客来,是下下策。
    红枣糕三个字精准的入了部分人的耳中, 当即抬脚朝陈家明的方向走来。
    供销社的糕点是要点心票的,当然也有不要的,可那都是高档点心,东风公社的供销社几乎没有。
    而黑市上, 点心可是比猪肉更稀缺的好东西。
    陈家明眼尖的见人朝这个方向走, 口里的喊声更大了。
    等来人停在摊子前问起, “红枣糕是什么样的?”
    他才收声回答, “是用个大饱满的红枣、炒香的芝麻,加了糖、油和白面烤出来的糕点。”
    说完,才掀起来棉被, 露出个小口, 给站在前面的几人看了, “一毛钱一块儿。”
    “一毛?!”刚打算开口来两块儿的人心生退缩。
    “你这一块儿才多少?三块儿加起来不到一斤吧?供销社里三毛钱能买半斤红糖蜜角了。那可是实打实的灌了红糖。”
    陈家明没吃过蜜角,但他见别人吃过,那是一种形似饺子的点心,掰开里面是红糖或者蜂蜜。
    想来一定十分美味。
    只是他对宋满冬的手艺也十分信任,“我这红枣糕不输于蜜角,用料扎实,味道比蜜角还好呢。”
    “供销社的糕点还要点心票,我这可不要,用的食材也是黑市收的,价格自然高一些。”
    来人踌躇不定,旁边则有财大气粗的人伸出手,“先给我来一块儿。”
    陈家明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接过钱,正要包起来,男人却直接伸出手,“不用包了,拿来我尝尝。”
    到手他才发现这红枣糕也不算特别小,跟他掌心差不多大,三指厚。
    拿起来还没递到嘴边,就已经先嗅到暖暖的香甜气息。
    品尝过不少糕点的男人猛吸一口气,就冲这香味儿,也知道味道不会差。
    他迫不及待一口咬下。
    枣糕送入嘴里,松软的糕体叫人精神一震,这般柔软香甜,是馒头完全做不到的。
    下意识的咀嚼后,浓郁的枣香四散,偶尔还能吃到枣肉,劲韧的枣、软糯的糕,竟在嘴巴里相处的如此融洽。
    不似蜜角那般明晃晃的流淌着蜜糖,但仿佛每一粒糕体都浸透了糖蜜,甜味儿入喉,口留余韵,叫人意犹未尽。
    男人还没吃完,先掏出钱,“再给我来五、不,来十块儿!”
    陈家明好心提醒道,“红枣糕凉了可能味道会有欠缺。”
    男人手一挥,不在乎道,“没事儿,这点儿还不够我们一家分的。”
    陈家明接过钱,手指藏在背篓后抖着,来回搓了搓,才捏出油纸给男人包红枣糕。
    一块钱对他来说无疑是巨款,可男人却轻飘飘的拿出来,心惊的同时又生出羡慕。
    这十块红枣糕装好,男人提着便脚下生风的朝外走。
    见他如此,还在犹豫的人也不迟疑了,忙开口道,“给我来三块儿。”
    “我要五块儿。”又有人说。
    奔着糕点来的人大都是不缺钱的,尤其是打头来问的人。
    旁观的人也有,不过都远远的站着,不敢跟陈家明对上视线。
    陈家明忙了好一会儿,见人群散去,缓了口气,正打算再吆喝。
    熟客已经赶到了,“红枣糕可开始卖了?”
    跟前头问东问西的客人不同,买过月饼,又吃过馒头的人,对陈家明卖的东西是十分信任的,只怕抢不到。
    毕竟月饼就是如此。
    陈家明仔细介绍了,才给他们一一装上。
    这些人顺便捎了些馒头离开。
    熟客里有需要月饼送礼的砖厂工人,还有骂过张二牛的婶子,最叫陈家明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位老太太。
    他私下里觉得这老太太抠门,但又是客人,便在心里称她做酸豆角老太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