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国师大人穿六零 第7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村里人每天在田间地头转悠、忙活,专心搞生产,无心关注外面的事情。
    但是,往叶渠公社送报纸的人,以前一周跑一趟,现在一天跑一趟,这些报纸叶伟看过后,全部送到叶南音桌上。
    谁被批判,谁又被错误批判,谁又是黑恶势力,谁又是敌人……吵吵嚷嚷争论个不休。
    等到五月,批判所有人的行动开始了,五月下旬,西洲市、玉竹县,当然也不能幸免。
    叶家人早有准备,一闹起来的时候,在县城读书的叶家学生第一时间被送回族里。在城里上班的叶家人,他们家的孩子也被第一时间送回族里。
    欧成海和叶文正每天忙的焦头烂额,事情还是进一步失控,席卷到公社一级。
    叶渠公社的人没动,其他公社闹起来,知青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原来只是在他们自己的公社闹,后来不知道谁牵头,把目标对准了毫无动静的叶渠公社。
    新庄公社的知青领头冲击叶渠公社镇外小坡上一个寺庙。
    说寺庙也不准确,人家既供奉如来佛祖,也供奉三清祖师,旁边的偏殿里还有财神、药王菩萨、月老等等。
    要的就是个全面,求什么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神佛。
    这么多人冲上来,主持一下慌了,赶紧叫小和尚翻墙去镇里找叶家人。
    寺庙的院墙修的高,门板厚,这些借机闹事的知青折腾了好久才撞开大门,叶定山带着人赶到l了。
    砰地一声!
    枪响的余音在回响,所有人都被吓唬住了。
    叶定山举着枪走出来:“敢来我们叶渠公社闹事,谁给你们的胆子?”
    “说吧,谁领的头!”
    两个新庄公社的知青被推出来。
    被推出来的那两个人这时候反而不怕了:“你们干什么?你们阻拦我们打倒封建余孽,难道你们要站在反对派那边?”
    叶定山可不是小年轻,不会被两句话吓住,他冷笑一声:“老子就是人民,管你们扯什么大旗过来,你们这群王八羔子敢在这儿闹事,就他么也别想全乎出去!”
    又一声枪响,所有人被吓得一激灵!
    “你们好样的,你们真是好样的!”
    带头闹事的两个人虚张声势喊了两声,扭头跑了!
    跟着来的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叶定山白了他们一眼:“不走,等我亲自送你们?”
    顿时,人群一哄而散。
    主持满头大汗跑出来:“谢谢施主帮忙。”
    “不用客气,虽然你这野庙不怎么灵,但是也在咱们叶渠镇外面立了一两百年了,说起来都是邻居,应该的。”
    主持:“……”
    你再说一遍?你们家的才是野庙!你们家的神才不灵!我呸!
    毕竟在人家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主持只能陪着笑。
    忍了!
    叶定山带着人走了,但是这事儿还没完。
    县城成立了专门管这事儿的单位,县城管辖下所有的道观、寺庙都遭殃了,就叶渠公社外面这个野庙还好好的。
    但是吧,叶家有点惹不起,他们就去找叶文正商量,能不能选几个神像打了,至少做做样子,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叶文正说这还事儿不归他管,叫他们去找叶渠公社书记叶伟。
    叶伟倒是很好说话,做样子嘛,应该的,毕竟不能太特殊。
    叶伟叫主持自己选,到底砸哪个神像。
    主持思量再三。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不好砸!
    如来佛祖、三清祖师不敢砸!
    药王菩萨、月老、财神这些又很有用!
    主持提着斧头在庙里转悠了好几圈,最后盯上了哼哈二将!
    哼哈二将没啥大用,可以砸!
    哼哈二将:“……”卧日!
    第35章 发脾气
    主持装模作样地把门口的哼哈二将脑袋砸了, 专门放到进出叶渠公社的公路两边,给那些人瞧瞧,他们庙里也在配合工作。
    叶定山他们见到路边怒目圆瞪的哼哈二将,都乐了。
    没想到那个老和尚一个出家人, 倒是有个入世之人的心, 居然知道柿子捡软的捏。
    “强子, 你们巡逻的时候往庙里那边去去, 不能让外人在咱们的地界儿乱来。”
    “是, 定山叔。”
    老和尚也知道现在情况不妙, 把哼哈二将的脑袋扔路边后, 老和尚就把庙门关了,庙里的神像也用稻草遮起来,带着捡来的几个孤儿在后面院子里安静过日子。
    叶渠公社安安静静, 新庄公社领头闹事儿的知青心里不忿。
    叶渠公社十大队和新庄公社接壤, 下工后,有几个新庄公社的知青过去串门, 撺掇张林他们也加入其中。
    张林笑了笑,没说话, 把人请出去。
    “张林,咱们都是知青, 说白了就是外来户,不趁这个机会掌握些主动权, 以后还不定怎么吃亏。”
    张林把人往外撵:“我凭双手挣饭吃, 吃什么亏了?难道你干得少吃得多才不算吃亏了?”
    被张林讽刺一句,新庄公社那几个知青怒了:“行, 你张林高尚!你高尚你别把其他人拖下水呀, 你问过其他知青的想法吗?”
    “哦, 你们怎么想?想和他们走,现在就赶紧走!”张林扭头看院子里的知青。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
    外面搞得如火如荼,要说一个蠢蠢欲动的人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
    但是吧,让他们不管不顾地跟着闹,他们又不敢。
    叶渠公社可不像是新庄公社好糊弄,他们要敢闹,叶渠公社就敢把他们踢出去。
    比起新庄公社知青们过的日子,他们还是更喜欢在叶渠公社,至少安安稳稳,这里的知青们也没什么大矛盾。
    “程哥,你说两句。”几个知青把在公社小学当老师的程峥推出来。
    “程哥你说的话就代表我们。”
    “对,程哥我们信你。”
    程峥和张林对视一眼,程峥才说:“我们下乡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支援农村建设,而不是搞乱农村。你们说的事情我们不参与,我也希望你们不要参与。”
    新庄公社的知青冷笑一声,走了!
    张林拍拍程峥的肩膀,扭头对所有知青说:“他们现在脑子不清楚,分不清是非对错。我就问你们一句,他们闹一番之后,除了得罪本地人,还有什么好处?他们能回城还是能怎么?”
    “事情做的太绝,等这事儿风头过去后,你们再看看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吧。”
    张林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张林说得对,难道今天发泄了、痛快了,就不管明天吗?
    见所有人都听进去他说的话,张林又说:“咱们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安安稳稳过日子,等到真有机会的时候,咱们也好和叶家人攀交情不是。”
    叶家人在本地的人脉,大家都心里有数。
    看看程峥,能像他一样在公社教书,不用在地里风吹日晒,多幸福。
    知青点闹了一出,很快叫叶伟知道了。
    族老们开会的时候专门夸奖了张林一句,那个小子不错。
    “他们要是一直这么聪明,不给咱们添麻烦,等到有回城的机会时,咱们肯定会为他们争取。”
    叶伟忙问族长:“他们真能回城?”
    叶平川笑了笑:“那我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回,不过,乖宝的推算你忘了?”
    小姑奶奶说,动乱总有过去的一天,要他们养精蓄锐,做好准备!
    “既然有过去的一天,那有没有恢复正常的一天?有没有他们回城的一天?”
    叶伟笑道:“还是族长想的长远。”
    “呵,人呐,没个胡萝卜在前头吊着,就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了。”
    叶平川提醒叶伟:“你也该给他们一点希望。”
    “回头我找张林说说。”
    叶定山说:“还有一个事儿,咱们叶家的闺女,轻易不嫁给知青,万一他们回城跑了,留下老婆孩子,以后怎么过?”
    叶定山话一落,一边好几个族老附和。
    “对嘛,我看啊,那些想和咱们家姑娘结婚的知青都是拈轻怕重的人。”
    “和这样的人结婚,以后也不怎么指望得上。”
    “负心汉啊!”
    “也不是全部都不行。”
    叶伟公平地说:“在公社小学教书的那个程峥不错,性格稳重,行事有度。”
    “话是这么说,你能保证,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不会回城?”
    那肯定不敢保证。
    所以嘛,叫咱们家的姑娘眼睛放亮一点,脑子清醒点,轻易别和知青来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