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90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深红色的梯台,暗色庄严的地板,黑色的座椅,洛川被带到了法庭上。
    因为涉及到少年犯罪、顶尖学子失踪,加上令人不齿的同性恋情,开庭以后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来了很多的记者。
    那些闪光灯和摄像机对准了他,洛川低着头,他有些害怕那些东西。
    他害怕人群。
    害怕他人的言论。
    害怕那些奇异的目光。
    “洛川同学,你为什么一直低着头……是因为你认识到自己的罪过了吗?”
    “洛川同学,你怎么看待同性恋这一群体……你妈妈知道你的性取向吗?”
    “洛川同学,能不能采访一下你,听说你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这是真的吗……”
    好吵。
    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和所有人解释,不明白自己有病为什么要被采访。
    这些他都不明白,在摄像机对准他的时候,好像无形地为他戴上了枷锁。
    他的每一个字,所做的每一个表情,都会被无限的放大解读,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把他推入言论的深渊。
    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直到一道身影拦在了他面前,穿着蓝白校服的少年,对方比他高出一些,把他挡了个严严实实。
    “各位请收起好奇心,法庭之上尚未定论,提前为受害者定罪各位可能要负刑事责任。”简修语调一字一顿。
    “警方那边已经有证据,哪怕他不是杀人凶手他也犯了藏尸罪,根据心理学来推断,他很有可能是潜藏的少年犯。”一位记者插嘴说,用摄像机对准了简修。
    “是吗……那么您如何看待法庭诉讼。”简修停了下来。
    对方生了一副过分优秀的皮囊,艳丽的面容绚烂夺目,侧脸在阳光下编织的阴影之中,眼珠直视摄像机,立在人群之中。
    “您根据心理学来判断他是潜在的少年犯,而我根据您的这一说法……我觉得您可能也是擅长臆想他人的潜在极端分子。”
    “仅仅凭未曾证实的猜测去定夺他人,据犯罪心理学来说,这样的人往往行走在社会边缘,很可能是最不起眼的那一类刑事犯案者。”
    简修一针见血道:“毕竟您既没有见过所谓的证据,也并不了解受害者,您的猜测仅凭臆断。”
    记者被这一番话说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却又哑口无言。
    “你这是在质疑警方的权威性吗?”
    简修:“第一,警方并未确认凶手,第二,凶器尚未查到,第三,哪怕是警方追查,也会有存疑漏错的可能性……所以才会有法庭的存在。”
    “如果只是不幸成为嫌疑人就要横遭所有非嫌疑人的审问,各位如何能保证自己有朝一日不会成为嫌疑人。”
    简修稍顿了顿,“在美国加州,有一种鸟类叫做知更鸟,知更鸟只是在枝头唱歌而遭到捕杀……后来洲际推出了法律解决这一问题。”
    摄像机前的少年眉眼晃出一道锐利清晰的冷光。
    “他日立法之后,各位的言行有朝一日都能成为朝堂证供,还望各位谨言慎行……不断地审判他人的命运,最终一定也会被他人审判。”
    在混乱拥挤的人群之中,明艳的少年悄悄地抓紧了他身后的知更鸟。
    ——我爱你的苍白沉重,更爱你沉默无声,爱你在雨中零落,爱你枯萎落寞的阴影。
    第51章
    “二零二二年八月二十日下午一点半,由于暴雨,在中南城西站驻留了很多旅客,立交桥陷入拥堵,当时的雨势尚没有积累到最高的阈值。”
    “14点30分许,死者温书郁打了车,前往的地点是温馨名苑小区,那里是温书郁租的房子,有房东和楼下邻居可以作证。”
    “死者乘坐的车牌号为c.a4662,车辆主人姓徐,徐某下岗就业之后专职滴滴司机,在二十号暴雨接了唯一的长线单子……由于在下午两点开始的暴雨降水量达到近400毫升,山体发生坍塌,拥堵路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台上的律师在法庭之上放出了残存的录像,“当时的监控已经断联,我们找到了那辆事故车,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当时车辆的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里只有灰白两色,密密麻麻的雨丝看不真切,只能看到一辆白车在暴雨中艰难地前行,车窗透出依稀的少年身影。
    模糊不清的面容,黑色柔软垂下的发丝,白色惨然的衬衫,以及柔软的红色围巾。
    “砰”地一下,画面没有任何声音,两辆车辆迅速地相撞,徐某驾驶的车辆偏向了一边,司机的位置幸运地避开了被创开的角度,只有副驾的少年受到了影响。
    鲜血瞬间刺破玻璃窗,留下来一片深色。
    “这个时候死者尚未失去心率,脑部受重创陷入昏迷之中,而因为雨势影响道路受阻,后段山路崩塌,不少司机选择下车离开高速通道。”
    “司机徐某在驾驶过程中遭遇事故,在下车时,他第一时间没有选择送死者及时就医,而是选择了独自离开。”
    “我们的第二位嫌疑人抱着两种心理,第一种畏罪潜逃的心理,第二种妄想出去之后再呼吁救援人员……最后都导致了被害人低温致死。”
    “至于为何死者的尸体最后出现在鲤鱼巷的废弃楼。”
    律师稍稍地停顿,在得到许可之后,缓缓地开口,“按照警方的证据,我们的第一位嫌疑人,是一位刚成年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少年……我们从他的主治医生那里得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