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朕只想要GDP 第16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定国?公夫人怎么能不忧心忡忡!
    对此,宁氏反倒十分坦然:“事已至此,忧愁又有什么意义呢?此事成与不成,都不是府上能够做主的,以当今天子的志向,怎么会容不下我?这样一个女子?”
    定国?公夫人强撑着精神笑了笑,又要找名医跟方士替女儿?调理身体,本朝还没有被废掉的皇后,立储又从来都是嫡子为先,只要女儿?能够诞下一个皇子,后半生也?就有了指望。
    宁氏见状,却?正色将?母亲拦住了:“上天注定我?命中有子,想必早晚都会有,若是没有,强求反倒容易生出祸事来。皇室向来忌讳巫蛊之事,更不可自宫外?夹带东西进入大内,母亲此时去找名医跟方士来,若是被人拿住把柄,趁机去做文章,又该如何是好??”
    又笑着宽慰母亲:“我?向来体健,身体无病,难道还怕不得生育吗?母亲生我?的时候,也?是年?近五旬呢。”
    宁氏是定国?公夫妇的老来女,跟最?上边的大哥在年?纪上几乎差了一辈儿?,府上的世孙都要比她大上两岁。
    定国?公夫人听她说的这般条理,心下且是欣慰,且是难过?。
    她有好?几个儿?子,却?唯有这一个女儿?,先前陷到吴王之乱里,已经痛心断肠,此时又要嫁入深宫,实在是……
    宁氏猜到母亲的想法,便着意开解她:“您若是实在担忧,不妨往成宁长公主府上去走动一二,太后娘娘在深宫之中,咱们等闲见不到,但同长公主殿下却?有些旧交,陛下还是很敬重这位长姐的。”
    定国?公夫人顿觉豁然开朗。
    ……
    曾经的太子妃、如今的谢太后,对于宁氏这个皇后的人选,其实是存在一些不满的。
    她虽然具备有寻常人所?没有的智慧与沉着,但她显然也?不是完美的,在谢太后眼里,自己的儿?子要配一个各方面?都顶顶好?的女子才行。
    出身要好?,要有才情跟智慧,容貌端正,因为儿?子从前身体不是太好?,为子嗣起见,最?好?找个比他大两岁的,一来有利于生育,二来也?会照顾人。
    但是宁氏……
    谢太后不否认她曾经是一个合格的王妃,也?由衷觉得她是一个相当出众的女子,甚至于不介意大行皇帝补偿她一份比肩皇室公主的殊荣。
    但是谢太后也?的确并不想要一个比自己儿?子大六岁,且从前还跟自己当过?妯娌的女子做她的儿?媳妇。
    她为此有些郁卒,只是碍于那是大行皇帝的遗诏,到底也?不能加以否定,只能默认。
    成宁长公主为此特意入宫去劝母亲:“美玉微瑕,也?仍旧不能妨碍到那是一块美玉啊。宁氏的德行与操守,您能挑出什么毛病来?满京城找找,再寻不到这样心气和品格的女子了。”
    谢太后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成宁长公主就知?道母亲其实也?明白这道理,只是到底意难平,遂笑道:“娘啊,您姓谢,又不姓宁,也?不从国?姓,天子娶从前的叔母为皇后,也?碍不着您谢家的事儿?啊。”
    谢太后哼了一声:“常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既做了皇家的媳妇,难道还管不了皇家的事?他是天子,可也?是我?儿?子!”
    成宁长公主便道:“既然您是皇家的媳妇,那皇家的前任族长跟现任族长都不觉得丢脸,主动促成此事,您又有什么好?在乎的?”
    谢太后神色微松,抬手揉了揉太阳穴:“你这张嘴,可真是……”
    成宁长公主亲亲热热的坐到母亲旁边,说:“大一点也?有大一点的好?处啊,春郎早成,真找个与他年?岁相仿的,只怕还说不到一处去呢,没人明白他,懂得他,也?怪孤单的。至于子嗣,宁氏自己也?是定国?公夫妇的老来女呢。”
    谢太后侧目看她:“我?是如何想的不重要,春郎怎么想,才重要!”
    ……
    刘彻……
    刘彻其实没什么想法。
    他事先并不知?道天子临死之前给他选了个皇后,不过?就算知?道,也?不会太在意。
    二嫁过?的,没关系啊,我?妈也?是二嫁进宫的。
    我?妈前边还给我?生了个姐姐呢,从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知?道之后马上就把姐姐接进宫,跟亲妈团聚了。
    他是真不在乎这个。
    且再三盘算之后,他觉得宁氏这个皇后的人选,其实不错。
    智慧,豁达,母家没有后顾之忧,品格在及格线以上,一个皇后能做到以上四点,还要什么自行车!
    他纠结的挠了挠头:“就是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忘记了……”
    ……
    居岩关。
    从前的定安公主、如今的英亲王颖娘,正跟唐佐和弟弟的老婆们面?面?相觑。
    啊这……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第106章
    东宫薨逝那年, 还不到三十岁。
    他是死于急病,虽然临终前多多少少承受了些折磨,但?是到底持续的时间不长, 因而人虽死去,形容倒不十分?难堪。
    东宫只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病痛仿佛也从自己身上彻底抽离, 他起初还想着吩咐看赏,厚赐治病的太医,却在发觉自己的身体从塌上飘了起来, 再看见双目闭合躺在塌上的、自己的尸体之后,随之缄默起来。
    向来端方有?礼的妻子第一次露出如此失态的形容,跌坐在地,失声痛哭, 长女低着头, 牵着母亲的衣袖无声的流泪。
    颖娘跟春郎还小,大抵还不明白父亲的离去对于他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懵懵懂懂的站在一边,不知道周围人为什么哭得如丧考妣。
    而他的父亲,年过?五旬的天子则宛如一座沉默的大山一般, 静静的矗立在殿中,神色悲哀,甚至于隐约透露出几分?绝望。
    他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儿子, 还是这偌大江山的继承人啊!
    太子本系嫡长, 又天资出众,自然可?以服众, 如今陡然病逝,不只是天子的前路, 连带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也随之陷入到了黑暗之中。
    后继之君从何?而出?
    立嫡出的皇孙还是壮年的皇子?
    皇孙年幼,且又病弱,可?以立他为皇太孙吗?
    若立皇子,是该立诸子之中的最长者,还是该立最贤者?
    怎么能叫天子不为之绝望呢!
    而在此之外,他也是一个父亲,一个刚刚失去了自己亲手教养大的孩子的父亲啊!
    天子在东宫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甚至于可?以说,东宫之于他,不仅仅是儿子,也是他理想中自己的另一个化身。
    天子把?自己想要却没能得到的东西,全都倾注在了东宫身上。
    父亲的宠爱,诸皇子之中一骑绝尘的地位,生母元后的追尊,甚至于他没有?再立继后,待到东宫年纪稍长,便拣选天下名儒为太子的老师,之后又精心为他挑选了东宫属官……
    人心都是肉长的,天子对儿子掏心掏肺的好,东宫又岂会一无所知?
    他是在天子的臂弯里长大的,也是在天子的庇护下摇摇晃晃的走?进朝堂,继而站稳脚跟,可?是他的父亲,甚至于还没有?等到儿子的孝顺和敬奉,自己便先一步撒手而去了。
    东宫的魂魄漂浮在半空中,眷恋又不舍的看着留在人家的至亲,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天子立在他的病榻前,无声的流着眼泪……
    阿爹,孩儿以后不能再向您尽孝了啊!
    身后的鬼差已经开始催促,东宫既然已经身死,自然不得在人间继续停留,他忧心忡忡的看了父亲和妻小最后一眼,恋恋不舍的跟随鬼差离开。
    到了地府之后,阎君翻阅了他的生平记述,神色和缓:“太子在世?时屡有?功绩,主持了黄河治水的大事,可?保沿岸百姓两百年无灾,这是大功德啊,又主修了上古至于南朝的诗赋名篇,也可?流芳于后世?……”
    再三斟酌过?之后,又询问他的意见:“功大于过?,如若就此投胎的话?,来世?仍旧可?入富贵人家,安泰终生,若是不想投胎的话?——有?没有?考虑过?在地府当个鬼差啊?”
    东宫尚且没有?饮用过?孟婆汤,心里既记挂老父,也难舍妻小,如何?能够放心投胎,立时便道:“既如此,我?愿在地府为一鬼差。”
    阎君欣然颔首,又大手一挥,给了他一个福利:“你?的祖先们都在东边的那片府邸中居住,你?虽未曾做过?皇帝,却也是地府中人,若得了空,也可?前去探望一二。”
    东宫听得讶然:“先祖们都在此处吗?”
    又有?些懊恼:“早知道此事,初入此地便该去拜会的。”
    到了地方之后敲门进去,迎头便听见里边人叹了数声气?。
    “孩子倒是好孩子,就是有?一点不好——你?死得太早了啊!”
    “你?这么两腿一蹬下来了,倒是轻便,可?是把?你?爹给坑惨了,年过?五旬失了储君……”
    “不止呢,连带着把?自己儿子也给坑了,不能当皇太孙的皇嫡孙,哪还能安安生生的在叔叔眼皮子底下活着?”
    又有?人提出了否定看法:“那倒也不一定,那孩子生来体弱,能不能活到大还不一定呢。”
    东宫额头青筋一抽,脸上笑嘻嘻,心里边对他发起了友好问候。
    你?他妈才活不到大呢!
    还有?人说:“应该没事儿吧,这么个病歪歪的皇孙,即便真的养活了,也造成不了什么威胁啊,正好用他来彰显自己的仁德,多好的工具人。”
    再看东宫满脸茫然,似乎有?所不解,便招呼他近前些来:“你?初来乍到,还不晓得,这地府有?一面镜子,可?以看到人间……”
    东宫霎时间为之了然,也凑上前去看。
    人间的天子、他的父亲,正在为储君的人选而为难,而他的兄弟们,却都是跃跃欲试。
    是啊,那可?是储君之位,将来的天子人选,谁会不为之动心?
    以东宫本人的心意来说,当然是希望那个位置能够留给自己的独苗春郎,只是再三考虑之后,他不得不摇着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春郎太小了。
    只有?几岁大。
    天子年过?五旬,还会有?多少寿数呢,说句不孝的话?,若是没过?多久天子驾崩了,留下年幼的小天子和正当壮年的皇叔们,只怕春郎的结局,会十分?凄惨。
    更别说春郎的身体之于储君之位的角逐,也是一块实在的短板。
    就算天子真的能够活到春郎成年,可?是春郎的身体,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太子自幼承教于天子,深深知晓“天子”二字的分?量和责任,既然自称天子,便是要对天下人负责的,如若天子青年驾崩,又无子嗣,之后必然会导致一场皇室最高层的动乱,到最后,受苦的还是黎明百姓。
    还是让那孩子做个富贵闲人吧。
    东宫心想,就让他当个自幼病弱的小孩,被娘亲疼爱,有?祖父和叔叔们怜爱,不需要他表现的有?多聪明多能干,能活下来就很好。
    作为他的独子,这孩子长大之后必然会得到亲王封爵,又因为身体不好,继位之君也不会太忌惮他,反而会加以恩待。
    而他的两个女儿背靠着嫡亲的弟弟,成婚之后料想日子也不会过?得太坏。
    太子妃不愧是与他心心相?印的妻室,再三斟酌过?时局之后,做出了与丈夫如出一辙的抉择。
    她没有?鼓动母家和东宫属官们为皇孙争利,而是几次祈求天子派遣御医给儿子诊脉,间接的告诉诸王,这个孩子身体的确不好——生出来的时候连三斤都没有?,身体能有?多好呢!
    天子显然也没有?册立皇孙为皇太孙的想法,但?是出于对东宫的爱屋及乌,他还是配合了太子妃的行径,让诸王知道皇孙体弱,也顺从太子妃所请,将自己潜邸时的宅院赐给他们,让太子妃带着几个孩子搬出宫去了,之后也下令有?司多加关照这孤儿寡母。
    但?也就是到此为止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