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

第82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雁荡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南归秋雁多宿于此”,而得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美誉,史称“东南第一山”,绵延数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有北雁荡山、中雁荡山、南雁荡山、西雁荡山和东雁荡山之分。
    我们站在北雁荡山的绝顶之上,一场新雨过后,群山之间云海茫茫,一眼望不见底,太阳从云间射出万道光芒,在云海之上画出无数美丽绚目的彩环。山风吹动我们的衣袂飒飒作响,直欲乘风归去,飘渺公子蓦地一声长啸,响彻云霄……
    “喂,拜托你大喊大叫之前,打声招呼好不好?”终于等到他的啸声歇止,我放下塞住耳孔的双手,恼怒地冲他喊道。
    “哦……对不住,在下方才见了眼前诸般景致,胸中豪气顿生,一时兴起竟忘形了,还望韩姑娘见谅,没伤着姑娘吧?”
    “还好,‘在上’的耳膜没有穿孔。”看到他举手作揖满脸焦急诚惶诚恐的样子,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他终于放下心来,疑惑地道:“‘在上’……耳膜穿孔?”说罢却也想明白了,跟着哈哈大笑,道:“亏你想得出,真是个调皮丫头。”
    “谁让你一口一个在下,一口一个姑娘的,说起来多累呀……嗯……反正你以后说在下,我就说在上!”说完扑哧一笑,自己也觉得有些无礼了。于是整顿衣巾,盈盈拜倒,行礼道:“小女子下里巴人,粗俗无礼,还请公子恕罪,多谢公子救命大恩!”
    “韩姑娘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咱们就你我相称吧。”
    他这样一说,我反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毕竟是在古代,对一个初识者而言,如此称呼似乎有些过于亲密了些。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于纠缠,我转换话题道:
    “对了,公子方才说给我服下的是千年石芝玉液?”
    “不错。”他微微点头。
    “《抱朴子》有云,芝有石、木、草、菌、肉五类,石芝者,石象芝是也。生于海隅名山岛屿之涯,有积石处。其状如肉,有头尾四足如生物,附于大石。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黄金,皆光明洞彻。千年石芝可遇不可求,服之可轻身明目,长生不老。公子如何有这千年石芝玉液?”
    “《抱朴子》乃我道家葛祖师所著,姑娘竟也有涉猎,实在难得。在下幼年时因机缘巧合,在南雁荡山偶得一千年九光芝……”
    “啊……七明者已是难得,公子竟得九光!普通石芝大者十余斤,小者三、四斤,千年九光芝怕不有好几十斤重?”据葛洪的记载,石芝中的极品有七明九光芝,生于临水高山石崖之间。状如盘碗,不过径尺,有径连缀之,起三、四寸。七孔者名七明,有九孔者名九光,光皆如星,百步内夜见其光。入口则翕然身热,五味甘美。得尽一斤,长生不老,可以夜视。
    “不然,这千年石芝赤如珊瑚、生有九孔倒是不假,但大不过三寸,重不过半斤。后来,师父将其配上几十种珍稀名贵药材,历时三年,方才制成一瓶千年石芝玉液。长生不老乃神仙之说,不足为信,但轻身明目、益气养颜、增长功力、调息内伤、化解百毒之功倒是有的。”他说时面上微有得色,接着却叹道:“只可惜在下当初年幼无知,将灵芝服下太半,白白糟蹋了许多,不然还可多制一些。”
    见他一脸的惋惜黯然之色,我安慰道:“公子既然得到这千年石芝,当是有缘之人,何来糟蹋之说,请不必惋惜。公子可否将当年那一段经过讲来听听,想必是十分有趣了?”
    (未完待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